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的一些職場朋友,看似在不經意間,總能快你一步晉升、快你一步成長、快你一步和別人搞好關係。你肯定覺得他們肯定是天天拍馬屁、和別人攀關係才這樣。其實不然,不是別人會做人,而是別人用對了方法。
作者:Ray先森
來源:Ray先森(ID:RayZhang1993)
學會做會議紀要
如果你剛入職場,又沒什麼特殊技能,甚至長相也一般,建議每次和領導同事開會的時候,主動擔任起記錄會議紀要的角色,時間久了,你不僅是最會做會議紀要的那個人,更是對項目和進程最了解的那個人。
我們在做運營崗的時候,每一次和外部部門開協商會議,申請資源的時候,都會自己主動做好會議紀要,也是每一次的會議紀要,讓我對各個部門的工作以及推進情況瞭然於心,對自己的領導做匯報時也更清晰明了。
做會議紀要的好處有很多,在這裡說2個重點:
一個是統一共識,把當時的結論記錄下來立刻進行執行和推進。
二個是留存存檔,防止推進過程中出現權責不清晰的地方進行取證。
在這裡給你一個小建議,一份好的會議紀要,除了時間、地點、人員等基本信息之外,最重要的是三要素:結論、責任人、跟進點。
如果有未能達成共識的事項,一定要明確列出未決事項及下次會議時間。
最後也請注意,一份會議紀要,千萬不要超過1000字,如果超過,說明記錄者的歸納總結、重點信息提煉工作沒有做好。
學會做好時間管理
說起時間管理很多小夥伴會表示頭疼,我和你們一樣,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
經常是這個工作剛剛開始,那個項目也正在啟動,中間還加上領導讓你跟他出門開個會,一天下來基本上是什麼事都做了,但什麼事都沒做好。
後來,我自己摸索出一個時間管理的方法:養成每天列工作計劃、每晚寫工作日報的習慣。
不是為了給領導看,而是為了培養自己的覺察能力。後來隨著工作職位和工作量的提升,接受和協同推進的項目會慢慢增多,這就更加考驗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
在這裡多說一句,做時間管理最好的方式:在時間源頭上想方法,而不建議把僅有的時間不斷切割。
在大城市有過租房經歷的小夥伴都知道,為了省幾百塊錢的房租,搬到離市區一個小時以上車程的地方租房子,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我果斷在我工作的第2年,決定從深圳市關外的石巖鎮搬到了深圳市南山區的世界之窗,雖然房租漲了1倍多,但是因為對工作投入度更高我獲得的漲薪完全可以負擔的起房租。
更別談光是早上這個時間段,我就多出整整2個小時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健身、寫文章、給自己做個早餐,再從容淡定的去上班。
最後,我的建議是,關於時間管理,千萬不要把日程排得太滿,給自己留出獨處和思考的空間。
學會做好精力管理
和時間管理一樣,精力管理同樣也是職場的一大攔路虎,很多人終日忙碌,卻往往一事無成,也有人多線並行,卻能全面開花。
就比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白天工作瑣碎,晚上才有時間處理比較花精力的事,經常導致熬夜。
後來我發現,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事,完全可以不用做的,甚至完全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其實很多人往往在精力管理上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認知誤區:有時候,並不是我可以做很多事,而是我覺得自己可以做的事有很多。
但實際上,什麼事都想做,意味著什麼都不能做的太好。
關於精力管理,在這裡給你分享2個小建議:
第一,2分鐘能解決的事情,那就立即去做,否則以後會花更多時間去處理。比如發個郵件、找個資料、收個快遞等等。
第二,學會列待辦事項,並分出優先級,按重要程度進行合理排序。
在待辦事項中,可以根據不同的事情,再進一步細分,比如給各類事情加上標籤,比如:
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後續安排,這樣就方便一次性解決處理,比如當我需要解決「#外出」這類事情的時候,我可以把所有需要外出解決的事情都找出來,全部處理掉,這樣批次處理瑣碎事情就可以幫你節省大量時間。
學會職場社交
很多小夥伴都會有這樣職場認知誤區,總覺得我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了就行,導致很多年過去了,有事情求人幫忙時,打開朋友圈發現可以找的人寥寥無幾。
其實,關於職場人脈和社交,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點去開展:
在職場直接讓對方知道,你是有價值的,並且這份價值對方是需要的。
當你遇到地位懸殊的人,你可以判斷對方的需求,通過他的職業、經歷,通過他的現狀吐露出的信息,想想他這樣的人需要什麼?我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如果有,你的幫助就是你的價值。
在社交中,最佳姿態就是不卑不亢,能提供正當的理由,有事說事,有價值上價值,被人拒絕的機率會大幅度降低,而姿態也會好看得多。
沒有人願意和一個毫無關係、一副討好面孔、不知居心的人來往。
我以前認識一位律師,我記得他和我連結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律師表達喜愛的方式是,我可以免費幫你看合同。」
人在日常生活中,即便不打官司,也難免遇到要看合同這樣專業性強的事,提供法律幫助就是這位律師最直接能提供的價值。
想想你的專業,你最擅長的事是什麼?
你有,而別人沒有的,就是你的價值,最好的社交工具。
再比如,我經常會給別人提供一些文案上的幫助,比如怎麼寫求職簡歷?怎麼寫感謝信?怎麼寫邀請函等等,甚至幫別人看看會議發言稿件,都是我可以社交的工具。
最後,我也想說:
社交的本質是價值的等價交換。
你想要別人幫你的同時,想想你能否為對方提供同等價值?
學會定時做職業規劃
是不是每次去面試,面試官總免不了問你一句: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像這樣題目,建議平時沒事的時候也可以拿出來想想,而且隨著你在職場成長,這個問題也會主導和影響的後續發展。
其實職業規劃,就是對下一階段的職業發展進行預設和判斷。
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這個長期的職業目標應該和你應聘和就職的崗位相關,並且最好是在該崗位5-10年職業成長路徑上的一個裡程碑。
比如,我應聘和就職是運營崗位,我可以說:「3年後我想成為這個領域的知名專家,並積累一定的成功案例」;
如果你應聘和就任的是銷售崗位,完全可以設定:「5年之後我想成為這個行業的銷售精英,不僅個人能力過硬,還培養了一支自己的團隊」。
描述在未來的5-10年中獲取的能力和經驗提升,而不是對職位和福利待遇的期待。能力可以包括專業能力和軟技能,這樣會更容易讓你給你的領導留下一個注重個人發展,積極進取的形象,避免功利和野心的誤會。
根據你的小目標,進行逐一拆解,比如你可以簡要描述你需要什麼樣的工作經驗來獲取相關的能力。
例如,我希望在未來的兩年中鍛鍊自己帶團隊的能力,或者未來的五年裡我希望積累一些跨行業的運營崗位經驗等。
展示你的強意願度,不管是對公司還是對自己都是一個好處。
這裡的強意願度,是指你就任的崗位和職業規劃的高度匹配。
簡而言之,就是你想做的和公司讓你做的是否高度匹配?
比如,我希望未來兩年中開始鍛鍊自己帶團隊的能力,我之前的工作是不帶團隊的,而貴公司提供的崗位是一個可以帶人的管理崗,所以對我很有吸引力。
而且,該崗位既能充分發揮我現有的內容運營能力優勢,還可以讓我有機會積累管理崗經驗。
這對我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職場新發展。
當然,以上都是個人之談,建議可以具體結合到每個人的自身情況再做判斷。
寫在最後
在這裡,我想起了韓劇《未生》的一句話:「未生」是個圍棋術語,指未確定死活的棋局。
在今年,可能有很多人都被打亂人生計劃,處在一個個「未生」之中,但沒有關係,這大概就是職場和棋局的相似之處,
看似山窮水盡之處,總有一些方法能讓你出奇制勝,找到人生的柳暗花明之時。
而這些方法,也就是你多年如一日堅持和實踐的職場好習慣。(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