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素來有三怕:底料不精,食材不鮮, 還有就是——熱氣上火。
習慣了鮮香麻辣的川派火鍋在味蕾上炸裂的快感,也會想要嘗試截然不同的美味。於是,就有人以清潤不上火的鮮磨豆漿做湯底,開了一家讓人恨不得把火鍋湯底都喝光的火鍋店。
用大三元大掌柜的話來說,這家火鍋店,集齊了中國四大國粹:食之國粹,火鍋;飲之國粹,豆漿;娛之國粹,麻將;曲之國粹,變臉。
▲小到筷子筒、店員的服裝,大到純手繪壁畫,從無處不在的麻將元素
涮菜前,先來一碗豆香醇厚的豆漿
火鍋×豆乳
香醇的豆乳火鍋咕嘟咕嘟往上湧著,滴油不沾卻豆香四溢,胃裡的饞蟲嘗「鮮」的欲望妥妥地會被勾起。
一頓豆乳火鍋,從一口豆香醇厚的豆漿開始。待鍋底沸騰數分鐘後,先別急著往裡放菜,盛一碗豆漿打頭陣,是吃豆乳火鍋的必備儀式。
膽固醇近乎為0的豆乳,鐵元素含量是牛奶的6倍,豐富的卵磷脂還有益於增強大腦活力、美容養顏。以豆乳做鍋底,健康且不上火,適合口味清淡的人,清淡香滑,每一種經豆乳涮熟的食物,都有了淡淡的豆香。
每回開市前半個小時,店裡的後廚就開始忙碌了起來,趁著開市前的這段空檔就得穩妥地把豆漿給磨出來。
店裡磨豆漿用的,就是土生土長的黑龍江非轉基因大豆,粒粒圓潤飽滿,皮薄色黃。
若是戀上豆乳鍋的清新甘甜,又捨棄不下傳統川味火鍋的麻辣鮮香,來一個鴛鴦鍋,一半白鍋一半紅鍋也是很多食客鍾愛的搭配方式。
▲店內所有紅鍋底料均為主廚炒制,拒絕使用出廠半成品
雖主打豆乳火鍋,但紅鍋部分也不含糊。重慶火鍋麻辣為主,多味並存, 講究調味,善於變化,注重用湯。
店裡的大師傅是地地道道的重慶人,從毛頭小夥到如今,跟重慶火鍋朝夕相處了幾十年,還是習慣自己親力親為在廚房裡埋頭炒底料、熬湯料。
▲270°的自助調味臺,高達32種調料可選
「牛肉醬、香辣醬,還有這個『老乾媽』,都是我們廚師長親制的。」路過自助調味臺,大三元的大掌柜說。
該吃的火鍋該看的表演
一個都不放過
變臉×茶藝
老熟客們大概都對大三元裡端著個尖長嘴茶壺滿堂跑的堂倌印象深刻。四川茶館中專事泡茶和續水的「茶博士」,舊時稱之為「堂倌」,他們的存在可算是蜀地熱鬧又悠哉老市井味的典型代表。
左手扣住茶蓋,緊貼茶碗,右手上的長嘴壺如赤龍吐水,待水將滿時,忽地一收一翹,接著吧嗒一聲,茶蓋翻過去將碗蓋住,一整套動作快速利落。
▲大三元的八寶茶,不放糖,憑著天然的味道,自然的回甘。不同的季節,還會根據四季的變換稍稍改變茶的配方,滿足不同的養生的需求。
若是去的時間挑對了,還能看到川劇中讓人拍手叫絕的變臉絕活。
每天晚上七點半,變臉的好戲都準時上演,為了這短短十餘分鐘的表演,表演的小哥須提前至少四十分鐘把一身行頭穿戴上。正式開始時,會繞場一周,好讓店裡的客人都能近距離觀賞。
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擲骰子贏了只花一元就能買小菜
店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算是個比較隱蔽的福利:跟店裡的荷官玩骰子,投擲出的點數若是比荷官的大,那麼恭喜你,原價6到8元的幾款素菜,只花一塊錢就能買到。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
就不要在吃上虧待自己
大三元必點女俠牛肉
▼
面戴店員同款武林高手面紗的「大三元女俠」,身披空運到南寧的澳洲肥牛。
大三元蝦滑
▼
蝦滑很能嘗出食材的新鮮與否,須得是鮮活飽滿的蝦。一半是手工剁碎摔打成的蝦肉泥,黏滑嫩爽;一半是蝦肉丁,彈牙脆爽。兩種形態的蝦肉合起來鮮嫩中帶香脆。
門前清脆毛肚
▼
九尺鵝腸
▼
鵝腸和毛肚都是從四川空運來的。處理川味火鍋的必備經典鵝腸和毛肚,還是四川當地處理得夠地道,才夠格入大掌柜挑剔的眼。
脆皖生魚片
▼
不只是以肉質結實爽脆的脆肉皖跟豆乳絕配,其他白肉、蔬菜跟豆乳火鍋也是相輔相成的最佳拍檔。
猴頭菇&手指蘿蔔
▼
猴頭菇菌肉鮮嫩,香醇可口,健胃補虛助消化,有「素中葷」之稱。小巧脆甜的手指蘿蔔,是燙菜等待時生食打發時間的良品。
店家自製涼菜
▼
大三元的涼菜,有專門的大廚負責製作。專人專事,做涼菜的大廚也只負責涼菜,只專注一件事。
大掌柜說,「食材是好的,就有可能會貴一些,但吃的放心啊。」
抿一口八寶茶,欣賞著變臉絕活,樂呵呵地吃上一小鍋食材講究的火鍋,很舒坦。
生活難免一地雞毛,就不要在「吃」這件事上,將就著為難自己,該看的表演,該吃的美味,就一個都別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