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少爺拆夥:又一個創業公司的股權悲劇

2021-01-13 和訊科技


  這本來有可能是一家前途無量的明星創業公司,卻在公司剛剛走上正軌時,創始人團隊分崩離析。

  我們不知這場風波將何時,以何種方式做結,也不知這家明星公司最後的命運。

  記者聯繫到其中三位合伙人,試圖詳細還原過程。在這些年輕人的講述中,我們能看到合伙人、股權、融資、眾籌……在很多關鍵環節上,這些初出茅廬的創業者們處理的輕率,為以後埋下更大隱患。

  西少爺案例,對於許許多多正走在創業路上的公司,或可為前車之鑑。

  11月15日晚七點半,西少爺創始人之一的袁澤陸匆匆趕到五道口某創業沙龍活動,這比之前約定時間晚了近半個小時。活動主辦方曾擔憂,袁是否能如期出席。

  兩天前,西少爺另一創始人宋鑫在知乎上發布一篇名為《西少爺賴帳,眾籌的錢怎麼還》,指責CEO孟兵將其「逼」走,並拖欠早期眾籌股東的錢遲遲不還。在靜默一天之後,14日晚間,「西少爺」官方以另外兩位創始人羅高景、袁澤陸的身份發布公開信回應宋鑫指責,稱其全文污衊。主要當事人孟兵則以「新品研發」為由,表示不再對該事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從4月8號開業,到6月中旬宋鑫離開,在短短兩個月裡,這家由四名合伙人創辦的明星創業公司緣何分東離西?

  伏筆:毫無了解的合伙人

  這家公司從第一天就存在隱患。

  孟兵、宋鑫、羅高景三人在2012年年底的西安交通大學北京校友會上認識(彼時袁澤陸尚未加入)。已在投資機構工作三年的宋鑫,有了想要出來創業的想法,於是通過校友會的關係認識了有技術能力的孟兵等人。三人一拍即合,第二年4月份,成立了名為「奇點兄弟」的科技公司。由於孟兵承擔了主要的產品研發工作,因此孟兵、宋鑫、羅高景的股權分別為40%、 30%、 30%。

  「矛盾不是突然爆發的,在做第一個項目時就有積累」在接受鳳凰科技採訪時,袁澤陸如此說道。

  對於第一個項目,孟兵鮮少對媒體提起,但從幾篇報導中可以看到其中的影子,「我(孟兵)從13年4月份開始創業,做了奇點兄弟IT公司,後來攢了一些錢,想要換一個項目做。」。但在宋鑫的表述中,這個項目「十分失敗」以至於「提起來都感到丟人」。「當時做的就是一個網頁,連網站都算不上。」

  回憶三人第一個項目,羅高景在公開信中是這樣寫的「還記得去年和宋鑫一起去天津出差的時候,一起住在30塊一間的昏暗旅館裡,滅螳螂,寫方案。現在想起來真是五味陳雜,我們曾經是如此信任的朋友。」

  共苦經歷並沒有阻止矛盾的產生。5月份,孟、宋之間便開始爭吵,在羅高景看來,宋鑫沒有工作成果是爭吵的直接原因。「2013年5月我、孟和宋創業做科技公司時,我和孟兵幾乎每天都熬夜通宵寫代碼、趕方案,但宋卻經常熬夜看小說、打遊戲,基本上是我們倆養著他一個人。於是決定讓宋去嘗試跑業務、做BD,結果一單都沒成。」

  這一說法遭到了宋鑫的否認。他在接受鳳凰科技專訪時稱,自己學土木工程出身因此不會IT技術,但對銷售工作已經盡力。「通常是我們三個人一起出去跑業務,都是我負責敲開每一家公司的門,之後再由孟兵跟經理談業務。」

  業務的持續低迷,導致了孟、宋的矛盾升級。沒有訂單的7、8月份,兩人在位於石景山的出租屋裡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爭吵。宋鑫認為產品本身存在問題因此才會賣不出去,而孟兵則將責任歸結為銷售不力。

  彼時,孟宋兩人已經表現出了對彼此的不滿。

  在10月份,由於業績實在不佳,孟、宋、羅三人不再堅持之前的項目,開始轉做肉夾饃,袁澤陸也在這時候加入,形成「西少爺」四個創始人的狀態。

  隨著「西少爺」的走紅,孟宋之間的不滿在一片紅火之下被暫時地「和諧」掉了。

  這個團隊並不是穩定架構。孟兵和宋鑫都屬於個性強勢的人,區別在於,孟兵會表露出來,所以會在爆發爭吵時,指責宋鑫「產品有什麼問題,都怪你銷售做的不好」;宋鑫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強攻擊性,但在骨子裡,卻是個非常固執己見的人。袁大多充當了調節者的角色。

  升級:股權分配

  4月7日晚上,在西少爺肉夾饃開業前夕,四人花了1388元買了一瓶飛天茅臺(600519,股吧),當時他們想如果如果有一天肉加饃一天能賣出一千個,就把這個酒給喝了。而在8號開業當天中午,西少爺就賣出了1200個肉夾饃。

  火爆的銷售業績加上「網際網路思維」的外衣,孟兵以創業明星的姿態登上各類媒體講述創業故事。開業不到一周,便有投資機構找來,並給出了4000萬的估值。

  四個人認為這時候需要引入投資來擴大業務,但就在引入投資、協商股權架構的過程中,孟宋之間的矛盾被徹底激發。

  在5月初,西少爺四人開始與投資人開始商討有關投資的細節。據袁澤陸介紹,當時孟兵提到為了公司之後在海外的發展,希望組建VIE結構,他的投票權是其他創始人的三倍。由於孟兵的口氣比較隨意,袁、宋、羅都沒有太在意。但不久,在孟兵轉發給他們擬好的正式合同裡,增加了組建VIE結構、增加孟兵投票權這兩項,「當時我們都感到很意外」。

  宋鑫的說法略有差異。宋鑫表示,在與投資人共同協商時孟兵並沒有提出三倍投票權,他直至看到那封郵件才知道孟兵給自己增加了投票權。「早上高景躺在床上翻手機,看到那封郵件,就拍我的床把郵件給我看。當時我們倆都特別震驚。」

  宋鑫擔憂的是,孟兵的投票權超過了50%,那麼自己是處於一個被動的地位,可能會因為他的決定而被出局。而袁澤陸也感到不滿,感覺自己的權力被削減。

  按照孟兵的解釋,當時之所以會提出三倍投票權,是因為在公司決策過程中需要有一人能夠保證話語權,以便於公司的管理和決策。但宋鑫稱,當時孟兵給他的說法是,自己沒有安全感,暗示擔心被奪權。

  而為何會沒有另外三個合伙人的明確同意,在合同中增加該條款?孟兵沒有向鳳凰科技直接回應,而是稱「以袁澤陸的回答為準」。袁是這樣說的,「可能當時投資人向他提了這樣一個建議,依照我對孟兵的了解,他跟我們這麼提了一下,我們以為他隨口一說就沒有表達出反對,而他可能以為我們默認了。」

  隨後在5月中旬,袁澤陸、羅高景做了讓步,表示2.5倍投票權可以接受。袁希望雙方都下一個臺階,所以提出了2.5倍。

  孟兵妥協了,說沒問題。但宋鑫沒有同意。

  宋鑫給出的方案是,如果是投資人的意思要增加孟兵的投票權,並保證自己30%的股權不變那麼他就同意。但在袁澤陸、羅高景看來去見投資人不是一個好的處理方法,這意味著將內部矛盾公開化。

  此時,袁澤陸對宋鑫的不滿也已產生,「孟兵在很多時候會做出讓步的,但宋鑫不顧大局只顧自己有些自私,那個階段公司事情進展很慢。」

  爆發:難以回購的股權

  整個5月,引入投資的事情一直僵持著。這個情況下,在5月底6月初,宋鑫回西安學習豆花的製作。這成為他後面出局的導火索。

  「原本計劃三五天就能回來的宋鑫,卻花了整整11天時間在西安,關鍵是最終也沒能搞定小豆花配方。」在西少爺的官方聲明中如此寫道。

  過長時間的學習再度引起了另外三人的不滿,使得他們決定要將宋鑫除名。袁澤陸稱「學豆花這個事只是一個導火索,關鍵是我們的經營理念出現了分歧,宋鑫阻礙了公司的進程,在那種情況下,不能夠再繼續合作下去了。」

  此時的宋鑫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從西安回來之後,大家還和平時一樣交往。」宋鑫回憶當時的情景,感覺異常的地方只有公司買了三臺電腦但沒有給他買,當時說從西安回來後再給他配。

  但不久,宋鑫被要求離開西少爺。宋鑫是如此描述當時的情景「他們三個一大早就出去了,在下午的時候給我發了條微信,說股東決議我必須離開,當時我都懵了。再晚上又收到一條簡訊,說房子是屬於公司的,我必須搬出去。」

  整個股東的通知,都是由微信完成,之所以沒有面對面進行溝通和決議,袁澤陸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擔心孟兵和宋鑫兩個人當面打起來。

  按照宋鑫的說法,之後給另外三個人打電話並找了大家之前經常去的地方,但均未聯繫上。「搬走之後,一天晚上我走到西少爺門口,本來想去緬懷的。沒有想到能碰到高景,他在那裡數錢。隔了一塊玻璃,我敲了一下,他看到我了,然後我對他苦笑了一下。他應該挺意外的,沒有想到能夠再見到我。我本來以為他忙完之後會找我談一下,但沒想到他繞過我走了。」

  之後,四個人在西少爺五道口店附近的咖啡館坐下來談了幾次,但都不歡而散。

  孟、袁、羅三人給出的方案是,27萬加2%的股份,買回宋鑫手中30%的股份。「這27萬是宋鑫之前在公司工資的4倍,4倍的投資回報應該也可以」。

  但宋鑫要1000萬,理由是當時西少爺的估值有4000萬,他可以分得四分之一。「這根本是不可能的」袁澤陸如此說道。

  由於一直沒有談攏,目前宋鑫仍然有「奇點兄弟」近30%的股權,在7月份,宋鑫另起爐灶重新開了名為「新西少」的肉夾饃店。

  餘火:草率的眾籌

  事情並沒有就此完結。此次,宋鑫發公開信提出,公司初創時曾在2013年第和今年5月份發起過兩次眾籌,共籌得85萬,但西少爺一直沒有公開財報,分紅等幾項事宜也並未跟進。之後,一位眾籌人老婆生孩子急需用錢,本金卻都拿不回來。

  對此,袁澤陸告訴記者,公司會按照財報季度來向股東公開財報,而分紅需要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通過股東大會來決議如何分紅,分多少。

  而對於分紅,雙方還有一個爭議點在於,能分幾家店的收益。按照協議,眾籌股東可以分得他們眾籌起來的五道口店,和由這家店的收益所開起來的另外兩家店。目前西少爺共有四家店,在宋鑫離開之後,孟兵三人註冊了新的公司「奇點同舟」,之後所開的三家店所屬於新公司。「這三家店的資金是用天使投資開起來的,沒有用到五道口店的資金,因此如果分紅的話,目前也只能分五道口這一家店」,袁澤陸如此解釋道。

  對於眾籌人無法拿回本錢,西少爺方面的回應是,按照《公司法》的話,股東是沒有辦法這樣隨便退出的,需要經過協議。鑑於特殊情況便同意退還本錢,但宋鑫方面遲遲沒有給出轉帳憑證。

  雙方各執一詞,真相很難還原。

  但造成目前眾籌混亂局面,或許也與早期公司帳目不成熟有關。據了解,西少爺的眾籌就是創始人向周圍的朋友籌錢,給予股權。由於開始沒有公司帳戶,哪個創始人所籌到的錢就存在哪個創始人的個人帳戶中。

  「自股權眾籌渠道融資的好處是省事,創業者只需要刷新刷信譽,人格就是擔保,早期投資人和親友一般不會深究,但這種看似強壯但無形的羈絆為日後的爭端埋下伏筆。」天使街股權眾籌平臺聯合創始人劉思宇對於西少爺的這種眾籌方式並不支持。

  結語:

  西少爺的口水戰尚未結束。宋鑫說他需要給參與眾籌的人一個答覆。袁澤陸的想法是不會繼續回應,不會跟隨炒作。

  而風暴中心的孟兵繼續保持沉默,在鳳凰科技的追問下,他說「這個事給我最大的經驗是,股權的平均化是不可取,這個會給公司埋下一個定時炸彈。」

(責任編輯:宋埃米 HT004)

相關焦點

  • 還原西少爺拆夥全程:早期矛盾被和諧 組建VIE兄弟反目
    首頁 > 點評 > 關鍵詞 > 西少爺最新資訊 > 正文 還原西少爺拆夥全程:早期矛盾被和諧 組建VIE兄弟反目
  • 創業必看:想好了怎麼拆夥,再開始創業
    不論是非,不扒細節,其實,今天的兄弟明天的仇,創始人之間關係處理早不是新鮮事,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想好了怎麼拆夥,再幹活兒。本文經混沌研習社(微信公眾號:dfscx2014)授權轉載,研習社是一所線上商學院,致力為創業公司培養具有網際網路思維和全球化視野的創新人才。
  • 西少爺團隊分裂:逼走創始人,欠股東錢不還
    希望你還記得我這個當初一起打拼的同伴,回想2014年4月份,你我和羅高景一起創立西少爺肉夾饃,一時獲得高度的認同和市場的積極反響。但是就在我們登上cctv、各種TV,網絡媒體後一個月,西少爺就分崩離析了。
  • 想好了怎麼拆夥,再開始創業
    朱嘯虎舉了個親眼所見的例子:一個很成功的公司,有兩個創始人,一個董事長,一個CEO,兩人持股差兩個百分點。公司小的時候,大家覺得無所謂。上市了,這個兩個點,就差了幾千萬美金。爭議就來了。 「我貢獻比你大,憑什麼我比你少兩個點」;「我是CEO,憑什麼省長來參觀的時候,是你接待,我要站在後面」。這些繁瑣的小點,在後期卻都很容易出矛盾。
  • 動態股權設計,把握股權分配5個原則,錢/權分離解決股權結構難題
    西少爺的創始人鬧翻後說:創業要先上股權課。很多創業者關注股權設計問題,經常遇到創始人都問:怎麼做股權分配?下面介紹股權分配的5個原則,動態股權設計,將錢和權分離處理後,不再受67%、51%這種初級模式的限制,解決股權結構的難題。
  • 西少爺:用網際網路「改造」肉夾饃
    但每一次選擇,都讓這個來自陝西的25歲小夥子,收穫頗多: 先後在騰訊、百度工作時,孟兵年薪達30萬元,這在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裡,算是十分可觀的收入,但在孟兵看來,更關鍵的是,他收穫了「學會用網際網路思維創業」的財富;開起西少爺肉夾饃店(以下簡稱「西少爺」)後,孟兵更是被當成用網際網路精神進軍餐飲行業的代表,成為令許多年輕IT從業者膜拜的「大神」。
  • 雷軍:創始人最重要是找合伙人;得到CEO:創業最重要是談好怎拆夥
    脫不花加盟出任得到CEO後說:創業最重要是談好怎麼拆夥。  拆夥說的就是退出機制,那麼應該怎麼設計股權的退出機制呢?  竹子是專門做股權設計的律師,根據我們的經驗,並研究了100多個案例後,歸納出三種股權退出機制,這些都是經過法院判決書確認有效,並不是那些講起來讓人激動、用起來沒用的雞湯。
  • 合夥創業藏「拆夥」危機 海歸電影引創業者感嘆
    「千萬別跟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的臺詞也引發熱議。中國社會是一個「情理合一」的社會,在創業中,情感與規則的博弈也正是「中國式合夥」的獨特之處。正確處理二者的關係是保證合夥創業順利進行的關鍵。  海歸尋求「中國合伙人」  現實生活中,海外學子回國尋找合伙人共同創業的現象十分常見。
  • 西少爺撕逼大戰:雙輸與雙贏一念之差
    網際網路時代: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旦發生就可能來不及西少爺肉夾饃成名於一篇文章《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產品思維」、「注重研發」、「快速迭代」「用戶體驗」、「口碑傳播」等一系列看起來和傳統的肉夾饃完全不搭界的美其名曰的網際網路時尚名字和西少爺美妙融合,並催生了化學效應,西少爺快速火遍網絡界,現實中西少爺肉夾饃店也一度要排隊才能品嘗上一個
  • 西少爺孟兵:一個傳統小店是如何做到 100 天銷售 20 萬個肉夾饃的?
    這家店有著100天銷售20萬個肉夾饃的紀錄。你或許很難想像,這家店是放棄BAT工作的三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開起來的。近日,i黑馬採訪了西少爺創始人之一的孟兵,聽他講述一個傳統小店是如何做到100天銷售20萬個肉夾饃的。
  • 公號創業合伙人「拆夥」,虛擬財產分割宜有法可依
    ▲資料圖近日,「年收入超300萬的微信公眾號因『拆夥』經法院判決進行分配」的案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這也是全國第一起微信公眾號合夥運營團隊退夥財產分配案件。因當下公號聯合創業現象很常見,也面臨類似的利益分配問題,該案判決也被認為具有範本性意義。
  • TCL科技擬收購茂佳國際100%的股權 凱文教育擬收購海南創業聯盟75%...
    ;凱文教育擬收購海南創業聯盟75%股權;兗州煤業收購兗礦集團相關資產  本周(12月12日-12月18日)國內共發生併購事件395起。  同時,TCL科技擬以28億元收購茂佳國際100%的股權備受關注,凱文教育擬收購海南創業聯盟75%股權遭到深交所監管關注。另有兗州煤業以183.55億收購兗礦集團相關資產。  擬併購  TCL科技擬以28億元收購茂佳國際100%的股權。
  • 創業這10種死法 你死在哪了
    談創業死法,實際是在談活法。真正的死法可能有一萬種,但真正的活法只有一種,就是衝過這一個個陷阱。即使手中有最完美的攻略,你也必須向死而生!死法一:公司控制權落榜IT在線教育網站「泡麵吧」因團隊內訌,在獲得A輪融資,只差籤署最終協議之際,三個創始人一夜分家。
  • 《中國合伙人》引發創業者感嘆:「拆夥」危機須警惕(組圖)
    合夥創業並不只是「勾肩搭背」那麼簡單,背後還有更多的「規則」……  電影《中國合伙人》最近大熱,影片中3個主人公創業中途分道揚鑣的情節及「千萬別跟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的臺詞也引發熱議。中國社會是一個「情理合一」的社會,在創業中,情感與規則的博弈也正是「中國式合夥」的獨特之處。
  • 明星合伙人屢屢拆夥 經濟利益佔主導原因
    「千萬別跟好朋友合夥開公司」,這是《中國合伙人》中,王陽送給正在鬧不和的成東青和孟曉俊的一番話。這似乎也成為了朋友和合伙人關係的解讀。事實上,娛樂圈卻有不少這樣的明星合伙人。他們曾是電影界裡的黃金組合、是電視劇中的「鐵三角」,或是大學時代就無話不說的藍顏知己。但他們似乎也逃不過「千萬別和好朋友合夥」的定律,最近屢陷拆夥危機。明星合伙人,最在意什麼?又最避諱什麼?
  • 陽光城南沙拆夥記
    來源:觀點地產網原標題:解局 | 陽光城南沙拆夥記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 2017年,朱榮斌履新陽光城擔任公司執行董事長,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外,陽光城彼時在廣州擁有近500萬平米土儲待整頓開發也是一大原因。
  • 清科創業:二十年深耕,港股上市股權投資服務第一股
    在此背景下,國家也在積極通過改革創新謀發展,不斷推出支持科技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而科技創新驅動業已被視作國家經濟未來增長的主要動能。在此大背景下,創投行業、股權投資服務等領域亦面臨著巨大的歷史性機遇。   就在近日,一家與科技創新創業緊密結合的國內最大的綜合股權投資服務平臺清科創業即將迎來港股上市,那麼,這家公司究竟質地幾何?該如何看待其在科技創新創業新時代存在的機會?
  • 僅僅4個月,王思聰又一個創業項目出狀況,7120萬元股權被凍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一個月前,以456萬美元成功拍下巴菲特20周年慈善午宴的孫宇晨,在微博上和王思聰罵了起來。孫宇晨諷刺說:搞個直播就倒閉的敢罵還在創業的,誰給你的勇氣,梁靜茹嗎?一是,債權人對債務人提起訴訟前或者訴訟中,為防止債務人轉讓其持有的股權導致將來判決難以執行,而申請人民法院對股權採取保全措施(系臨時措施);二是,法院最終判決債務人承擔給付責任而債務人未給付,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據此凍結債務人的股權以處置償債(終極措施)。
  • 胡彥斌爆拆夥3家公司…私下交情全被挖出
    胡彥斌爆拆夥3家公司…私下交情全被挖出胡彥斌因為《創造101》跟羅志祥建立了好交情,私下也一起合夥投資了娛樂文化公司,據陸媒《企查查》報導指出,胡彥斌在近期從上海核樂文化傳媒工作室、上海修樓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牛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抽身,而這3家公司恰好都跟羅志祥有關,消息傳出後,不少網友都驚訝:「
  • 創業環保收購江蘇兩家固廢公司
    天津城投集團所屬創業環保公司近日與江蘇高郵康博環境資源有限公司、江蘇永輝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股東方波司登集團分別籤署協議,創業環保公司出資7.8億元收購兩家公司全部股權。  據了解,創業環保公司此次併購的兩家標的公司,均為從事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的專業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