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語樂壇裡,兩位偉文(原名林夕的「梁偉文」,和「黃偉文」)的合作雖然不能叫親密無間,但卻的確相得益彰。但凡是由他們二人聯手包辦歌詞的大碟,幾乎都是上佳之作。而且,他們還曾經聯手,用一首歌曲的國粵語版本,串聯起一個故事。
2003年,在陳奕迅的《黑白灰》大碟裡,結尾有一首黃偉文填詞的爵士曲風的歌曲《Last Order》。這首歌講述一個在深宵酒吧裡喝醉酒的男人的喃喃自語:
Last Order
陳奕迅
詞:黃偉文 曲:Eric Kwok
沒關係 真的沒關係
我也許 早就該回去
再一杯 我告訴自己
到此為止 幹了不再續
麻煩你 加冰威士忌
對不起 來個DOUBLE的
喝到這裡 終於夠勇氣說一個經歷
那晚下雨 在這店裡
也放著這首曲
有個男子 搭上一個女子
反正失戀
他當然不介意 有段豔遇
只是回到 他的家裡
十幾坪 家徒四壁
一聲不響 那女的 掉頭離去
就像 三個小時前
未婚妻 初次到來 嫌棄的樣子
沒關係 真的沒關係
一晚上 就失戀兩次
那男子 還不懂懷疑
到底自己是否沒出息
不客氣 別給我 ICE TEA
客人們不是我嚇跑的
別看著我 那個不過是我朋友的經歷
那晚下雨 在這店裡
也放著這首曲
有個男子 搭上一個女子
反正失戀
他當然不介意 有段豔遇
只是回到 他的家裡
十幾坪 家徒四壁
一聲不響 那女的 掉頭離去
就像 我的未婚妻
對不起 好像說成是我的樣子
我是沒關係
一個喝醉了酒的男人,在酒吧裡對著客人和酒保說著「那男子」一晚上被兩個女人甩掉的經歷。這是一首很有趣的小品,在每個城市深夜的酒吧裡,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失意的醉客,跟陌生的酒客、酒保,說出千篇一律的故事。
而在數月後發行的《Live For Today》粵語大碟裡,《Last Order》搖身一變成為《New Order》,作詞由黃偉文變成林夕。這次歌曲裡的主角,從國語版的醉客,變成了粵語版裡的酒保。這酒保,就是國語版裡醉客傾訴的對象:
New Order
陳奕迅
詞:林夕 曲:Eric Kwok
等一等 先生你要的
可不可 給你換雪碧
我與你 其實未相識
不過怕你 喝得這麼激
請想想 她不愛你的
為何還 枉花這氣力
出不出息 給拋棄過的 也替你不值
容我直言 這酒吧中 天天企到三點
不想吸菸 捱完二手香菸
每晚打烊 獨自回家睡眠 從來未變
我這六年 一天一天 聽酒客自語自言
怨氣震天 即使我越聽越厭
卻要 笑著前來遂一敷衍
隨和像我 也真的少見
想開心 不必做富翁
她當天 聽了沒法懂
更怪我 仍舊是打工
不愛與我 吃這西北風
當天起 加班再見工
我信我 這雙手很有用
這一杯酒 都花過苦功
給你免費享用
容我直言 這酒吧中 天天企到三點
不想吸菸 捱完二手香菸
每晚打烊 獨自回家睡眠 從來未變
我這六年 一天一天 聽酒客自語自言
怨氣震天 即使我越聽越厭
我卻 笑著前來賺多點錢
來年讓我 去開間花店
讓我過新一天
故事的結局,是酒保的理想:錢攢多一點,明年,開間花店,讓我開始我的新生活……在酒保的一聲嘆息裡,這齣酒吧發生的舞臺劇,漸漸落幕。
這可以說是港樂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合作,而且,很有可能是在黃偉文和林夕並未商量好的情況下,黃偉文寫了自己的故事,而後林夕再根據黃偉文的故事借題發揮。
頹廢而看不到明天,只懂得自怨自艾的酒客;聽煩了人自怨自艾,卻又不得不聽下去的酒保。在那個昏暗的、瀰漫著爵士樂的小酒吧裡,一段饒有趣味的小故事,被黃偉文和林夕娓娓道來。時至今日,這段故事依然被我所津津樂道,因為它確實充滿了不可意味的樂趣。每一個故事裡的角色,都是有生命的,而優秀的作者,更會讓這種生命延續下去。
黃偉文和林夕鋪排了故事,陳奕迅作為演員來進行演繹。在《Last Order》裡,陳奕迅的聲線慵懶而頹廢,扮演著那個落魄的酒客;在《New Order》裡,陳奕迅的聲線謙卑而沉穩,扮演著那個心懷明天的酒保。若是不知道這段故事的、看著文章的你,趕緊把兩首歌合併在一起聽一次吧,一定會感受到黃偉文、林夕與陳奕迅聯手打造的這段酒吧故事的樂趣。
節選自知乎問答:
作者:何言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43947/answer/3274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