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在虛擬技術上的進步,會不會減少超級英雄演員的戲份?

2020-12-28 沾沾自喜看電影

相信關注宇宙電影的影迷們已經知道,《蝙蝠俠》將使用《曼達洛人》同框虛擬製作技術,這是在華納組織虛擬視圖會議上,製作組正式啟用的新技術。北京時間10月25日凌晨,好萊塢記者Carolyn Giardina也證實了此事,華納兄弟的新版蝙蝠俠正在英國拍攝, 羅伯特·帕丁森「中招」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該影片的拍攝進度,不過好在耽誤時日不算太多,他們正在使用虛擬生產技術來選擇場景,工業光和魔術首席創意官Rob Bredow星期一在一個專題會議上,透露了2020年的虛擬視圖視覺效果和動畫。影迷們通過視頻感受到了DC在超級英雄系列上的製作用心,在特效方面直追漫威宇宙電影。

技術上的更新,對於21世紀的DC宇宙電影來說本來是好事,不過相關問題也出現了:《蝙蝠俠》在虛擬技術上的進步,會不會減少超級英雄演員的戲份?可能有不少影迷們會閉著眼睛回答,《曼達洛人》與《獅子王》真人版,也用了這種技術,演員的戲份一點都沒有減少,甚至為了配合特效演員還要更累,怎麼可能減少戲份呢?不過我們仔細看看虛擬製作在影視劇中運用的目的——一個通常用來描述實現實時視覺效果的技術的術語,這是一種手段,也是不斷發展的技術。虛擬技術的穩步增長,就是為了達到真人無法達到的效果,比如說以前特型演員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做一些動作,有了虛擬技術後就不用做危險動作了。

從演藝人員安全的角度上來說,這是好事,不過這種技術的發展,首先就會讓特型演員以及替身演員「沒有了飯碗」。尤其是在喬恩·法夫羅在《獅子王》和《曼達洛人》中運用了這種技術後,該影片節省了一大批特型演員的費用,如果這種虛擬技術在素有的超級英雄系列中都使用,這會讓相當一部分特型演員失去工作,這已經減少了很多人的機會。我們可以看看在《曼達洛人》第一季中,ILM與Favreau合作,使用一個由不真實的實時遊戲引擎驅動的LED牆來配置系統。看上去還是挺有想像力的,今年早些時候,VFX公司推出了「StageCraft」,一個圍繞曼達洛技術構建的虛擬製作單元。

有些人會說,不用擔心《蝙蝠俠》出現特型演員事業的情況,因為該系列中即便是危險動作,也有原型演員完成,幾乎不存在替身。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認為,我們需要注意到Bredow拒絕詳述蝙蝠俠的作品,只說生產設計團隊在英國預先建造了實用的套裝,並在這些設備周圍建立了LED牆。也就是說虛擬製作技術在蝙蝠俠系列中的使用,並不能代表演員真實完成的拍攝,只是為了便於在這些特定場景中使用虛擬道具。換句話說,以前DC超級英雄拿在受傷的武器是真實製作的道具,頂多加一些特效。而現在《蝙蝠俠》中出現的武器,可能純粹是畫出來的東西,不用製作實體道具代替。

這意味著蝙蝠俠系列中虛擬製作技術的提升,只是為了提升武器以及一些鬥爭場面的效果,與演員的實際操作無關,那就不會減少超級英雄演員的戲份,大家擔心的事情不會發生。ILM團隊可以繼續與蝙蝠俠系列製作人格雷格·弗雷澤合作,後者最近因《曼達洛人》獲得艾美獎,還拍攝了《流氓一號:星球大戰故事》。《蝙蝠俠》由導演馬特·裡維斯執導,羅伯特·帕丁森主演,拍攝日期為2022年3月4日,所以說這部影片借鑑的時間點比較巧妙。ILM在曼哈頓海灘工作室的舞臺藝術LED場景再次被用於《曼達洛人》的第二季,該季將於10月30日在迪士尼頻道上映。布雷多認為,虛擬製作技術的使用在下一季更為複雜,因為他們在第一季開始工作時的流程相對較新。

澳大利亞福克斯影城還將提供舞臺藝術虛擬製作舞臺,該舞臺將用於製作驚奇漫畫的泰卡威提導演的《雷神4》。威提提之前在執掌曼達洛第一季最後一集時,曾使用虛擬製作。根據這位導演的說法,這家平臺還提供了「彈出式」虛擬製作配置,就像近期上映的科幻電影《午夜天空所做的那樣,「創建一個很難到達的位置」。在會議期間,這位導演對於虛擬製作的建議,就是等待計算機處理的時間更少,說白了就是節約後期製作的時間。包括ILM和虛幻引擎的製造商在內的公司正在此類開發中進行「大投資」,也就是說《蝙蝠俠》在虛擬製作技術上的進步,並不會減少超級英雄演員的戲份。

相關焦點

  • 蝙蝠俠的戰鬥力在超級英雄中是否偏弱?
    的確在超級英雄當中老爺的肉體力量,速度,知識儲備(請注意是知識儲備不是智力)都算不上數,也就是「在組團刷大boss的時候不會因為被飛來的磚頭砸到或者被雜兵清掉」的水平,因此正義聯盟七巨頭中最「業餘」的英雄綠燈俠(第二位
  • 最難懂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評分最高也最難懂的超級英雄電影「 黑暗猶如黑夜,卻與黑夜一樣漫長,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 蜘蛛俠、蝙蝠俠、冬兵演員在新片《神棄之地》同臺飆戲
    蜘蛛俠、蝙蝠俠、冬兵演員在新片《神棄之地》同臺飆戲Maggie Ma 洛杉磯報導Netflix本周上映的這部中西部哥特風電影《神棄之地》(The Devil All the Time)是根據知名同名小說改編,雖然劇情血腥暴力又很黑暗,但因為擁有蜘蛛俠湯姆·赫蘭德(Tom
  • 日本最初的超級英雄:黃金蝙蝠俠
    黃金蝙蝠俠事實上,對於當時的日本人而言,「黃金蝙蝠俠」並不是一位陌生的英雄。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黃金蝙蝠俠就已經作為無敵的正義英雄活躍於「紙芝居」上了。儘管時代淘汰了紙芝居,但並不會淘汰其中誕生的角色,事實上,早在五十年代,黃金蝙蝠俠就已經開始在漫畫中活躍了,伴隨著《哥斯拉》、《月光假面》等特攝作品所帶來的熱潮,黃金蝙蝠俠最終也以特攝電影的形式進入了觀眾的視野中。
  • 《正義聯盟》:超級英雄組團打怪,但蝙蝠俠似乎需要退個群
    同來的朋友感慨說,她做好了陰鬱、無聊的心理準備,卻萬萬沒想到過這部DC的片子會逗樂。在超級英雄電影裡,DC一直在避免陷入漫威「合家歡」式爆米花片的套路,《神奇女俠》名利雙收之後,沒想到《正義聯盟》卻與漫威殊途同歸了。剝離了沉悶陰鬱風格的《正義聯盟》,劇透起來異常方便。這是一個以組隊打怪為內容的電影,上半場組隊,下半場打怪。
  • 《蟻人3》男女主戲份將平衡;蝙蝠俠日確定,謎語人上位,一起來開車啊~
    2,《蟻人3》戲份平衡 導演佩頓·裡德通過雅虎的採訪向影迷們保證,《蟻人3》中蟻人和黃蜂女的戲份將是平衡的 另外裡德導演還承諾《蟻人3》將比前兩部電影更宏大更複雜,蟻人和黃蜂女的故事依舊存在很多解讀空間。
  • 「去TM的蝙蝠俠」 DC爽片超級英雄美劇《泰坦》上線 值得一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超級英雄美劇《泰坦》,這是一部DC漫改美劇。對於這種風格的變化,可能一些死忠漫畫粉會覺得DC妥協了,其實並不是這樣,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漫改美劇,是DC親自操刀製作的一部超級英雄電視劇,夠暗黑,夠暴力,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 【美漫】超級英雄影視劇的黑歷史,蝙蝠俠、美隊、超人全中槍
    1943年,哥倫比亞公司推出《蝙蝠俠》系列短片,一共15集,蝙蝠俠就成了DC第一個影視化的超級英雄。反派原本是小丑,演員定的是愛爾蘭裔美國人卡羅爾·納什,但當時二戰正打到最慘烈的關頭,電影公司為了鼓舞士氣,將小丑臨時換成了日本人,仍然由納什尬演,片中充滿了對日本的敵視和醜化。
  • 超級英雄的豐碑:《蝙蝠俠-阿卡姆瘋人院》回顧
    在十幾年前,如果你提到歐美超級英雄改編遊戲,我想不少人都會有著十分微妙的情緒。
  • 漫威DC的超級英雄,就是一部科技進化史
    可以說,超人的長期進化就是幾十年來多次社會變革和技術進步的結果。 在這場事關真相和正義的戰鬥中,蝙蝠俠完全依靠的是科技和他的戰鬥技巧。 受達文西的蝙蝠翼飛行器草圖的啟發,蝙蝠俠用各種有趣的小工具來彌補他不具備的超能力,包括多功能腰帶、蝙蝠傘以及所有你能想到的高科技設備。後來,他在漫畫書、電視節目、卡通片和電影中的全部表現和活動都緊跟著二十世紀技術的進步。
  • 評分最高也是最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評分最高也最難懂的超級英雄電影「黑暗猶如黑夜,卻與黑夜一樣漫長,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感覺像是一個開始,更像是一個結束。它摒棄了藝術與工業,詩歌與娛樂之間的鴻溝。通過表現乍一看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悲觀主義的矛盾心理,使得它比任何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都更為黑暗和深刻難懂。
  • 《蝙蝠俠大戰超人》:超級英雄服飾全新升級!
    這部影片之所以如此吸引觀眾的眼球首先是因為兩大超級英雄初次對決,此外劇中還出現了女性超級英雄—神奇女俠;另外一個受關注的原因是使用全新技術,設計帶來的超級英雄現代版的全面升級。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下本次《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幾位超級英雄影片服飾的全新面貌。
  • 超人大戰蝙蝠俠詳解(一) 捲起超級英雄的熱潮
    可能是由於諾蘭大師之前的《蝙蝠俠前傳》系列(尤其是《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太過優秀,就算Marvel這幾年瘋狂推出各種超級英雄和兩部《復仇者聯盟》,DC似乎都不著急,一直在蓄力攢大招,可是蓄了這麼多年,卻推出這樣一部很普通的超級英雄電影。
  • 黑豹、鋼鐵俠、蝙蝠俠…銀幕上的他們,定義了超級英雄的完美10年
    其中,《復仇者:終局》以2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刷新有史以來的票房紀錄,而斬獲13億美元的《黑豹》和8.218億美元的《神奇女俠》等影片則從某種意義上打破了電影在角色代表性方面的障礙。必須承認,漫威影迷們經歷了完美的十年。在黑豹告別我們這一天,一起追憶那些讓超級英雄閃耀銀幕的優秀演員,他們集體定義的2010年代值得銘記。
  • 超人蝙蝠俠相愛相殺77年!是什麼讓幾代美國人都迷超級英雄?
    僅僅發行三期,超人的漫畫便賣了上百萬份,歷史上第一次證明了,出漫畫也能賺大錢!1年後,DC的編輯下令——「再造一個超級英雄出來!」這時,一個叫凱恩的19歲少年跑到DC的辦公室問:「畫超人你給了多少錢?給我同樣的錢,一周後世界就能多出一個超級英雄。」
  • 為什麼DC超級英雄電影在票房上遠落後於漫威呢
    其次說DC,看到隔壁發展勢頭,自己也坐不住了,就瘋狂的砸錢拍,超人鋼鐵之軀,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正義聯盟等一系列影片,都是大投入但叫好不叫座,票房不能說慘澹,但也比同期的漫威電影差遠了。個人認為主要還是沒抓住現在觀眾的心裡。以前電影特效技術不發達的時候,人們看重的是電影的內涵,所以使得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能夠被絕大多數觀眾所接受,而黑暗騎士更是被譽為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
  • 【美國動漫】超級英雄:蝙蝠俠與羅賓
    (AP Photo)(AP Photo)為了展示美國動畫和漫畫的種類多樣,本周我們挑出一些卡通角色和超級英雄作介紹
  • 《蝙蝠俠》:英雄的三種境界
    而超級英雄題材自問世以來一直不斷地搬上大銀幕,近幾年更是掀起了一個高潮,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為日漸衰敗的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同時也證明了當下社會對英雄題材的饑渴需求,滿足了一把大眾的英雄夢。在美漫的設定和世界觀中,超級英雄是一種悖於真實世界的美好景願,一種近乎烏託邦式的存在,不論任何英雄,一旦考慮將他拿到真實世界中,註定是無法融入的。
  • 新《蝙蝠俠》即將復工,蝙蝠俠、貓女對戰謎語人,新蝙蝠車曝光
    拍攝許久,關於這部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的新作已經曝光了一些比較實在的內容,其中包括新任蝙蝠俠部分造型,以及新版蝙蝠戰車的大致輪廓,而近段時間,關於這部超級英雄片的新聞不斷,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內容。
  • 超級英雄太多,演員都不夠了
    但走最前面的怎麼是傑弗裡·迪恩·摩根——蝙蝠俠的爸爸?或者說《守望者》裡的超級英雄笑匠? 超級英雄數量之多,演員都快不夠用;很多演員甚至多次出演超級英雄(或超級反派),今天就帶著大家盤點下那些演過一個、兩個、甚至三個以上超級英雄的演員們,看看到底是誰這麼有英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