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定定 海國圖智研究院院長
距離2020美國大選僅剩不足四個月的時間,川普和拜登的總統之爭逐漸趨於白熱化,而目前似乎所有跡象都表明拜登在大選中的優勢將會頗為可觀。在拜登勝選前景一片光明的情況下,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新總統拜登將會如何設計美國的對華政策?本文提出拜登上臺後,美國對華政策的三個重要轉變。
中美關係將會緩和,這是拜登上臺後的第一個重要轉變。
首先,拜登的個人特質決定了他的對華策略將在很大程度上有別於川普式的反覆無常。在他超過長達41年從政生涯中,拜登有很多「高光」時刻:30歲就當選參議員;外交天才,曾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並與多國政要有廣泛的個人聯繫;前美國副總統等。無怪乎多家美國主流媒體認為,歷史上沒有哪個總統候選人比拜登的從政經驗更多。豐富的參政和外交經驗使拜登在制定對華政策時將更有可能「按套路出牌」,遵循一般的外交決策和國家互動的基本原則。這無疑將緩解中美雙方的緊張關係,降低兩國戰略誤判的風險。
在個人履歷方面,拜登作為歐巴馬政府時期副總統的工作經歷尤其值得關注。歐巴馬時代雖然提出了諸如「亞洲再平衡」戰略等看似將矛頭指向中國的方針政策,但這些戰略的本質仍然和地緣政治競爭相去甚遠。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歐巴馬時期,或者說拜登所熟知並認可的對華戰略,整體仍然堅持後冷戰時代流行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倡導多邊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今天的拜登被廣泛認為是歐巴馬對華戰略的「恢復者」(restorationist),我們可以期待他的中國政策將會更多呈現歐巴馬政府時期的特徵。
拜登與歐巴馬在一起
身為一名民主黨主流政治精英,拜登對華態度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民主黨黨內對華認知的影響。民主黨在近幾年清晰地認識到美國影響力的下跌和對華接觸戰略的失敗。在此基礎上,民主黨黨內就中美貿易、科技脫鉤和人權問題展開了一系列討論。民主黨主流政治家們對這些問題的分歧不但存在,而且常常是巨大的,但大多數民主黨人仍篤信國際合作和規範的價值。這意味著拜登將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川普時期對華政策的「惡習」,如關稅的「武器化」和西方聯盟內部的割裂。
第二個重要變化是,拜登及其對華團隊將調整對美國對華政策優先次序。從以經貿問題為絕對核心,到多議題並重。
川普一直將經貿問題作為其對華政策的核心,而對其他議題並不太看重。而拜登則明確表示要從多角度來構建新一屆美國政府的對華戰略。例如,在環境保護方面,拜登表示不會將氣候目標排除在貿易政策之外,承諾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並提出要進一步提高全球減排目標。拜登也強調中國碳排放方面的責任,認為中國不但應保證本國的碳排放達到巴黎協定的要求,還應使包含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符合相關的環境標準。
圖片來源:拜登競選官方網站
相較川普奉行的經濟單邊主義,拜登認為已有的多邊貿易機制是美國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有力工具。因此,可以預見的是,拜登上臺後將會重新重視美國在塑造多邊合作機制方面的領導力,利用多邊機制來對美國認為有威脅的敵人施壓。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應對這些威脅的答案是更加開放,而不是更閉塞:(我們需要)更多的友誼,更多的合作,更多的聯盟,更多的民主」。一個更多通過多邊機制來發聲的美國意味著中美兩國將不僅通過雙邊機制直接對話,在多邊領域也將有更多互動。這實際上會使兩國捲入更多的「規則」和「影響力」之爭,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單一的經貿交鋒多元化、複雜化。
拜登的『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經濟計劃
拜登帶來的這種可能轉變,其實也反映了他與川普在理解中國實力上升這一問題時的另一種分歧,即川普認為中國應該被遏制,而拜登則更多強調要讓美國的發展重新進入快車道,以此來更好地與中國進行競爭。這一理念的政策實體化過程可能使美國更加注重自身在一些關鍵產業的進步,而非一味打壓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因此可預見的是,部分中國企業在未來面臨的來自美方的壓力,可能將在短期內得到緩和。
第三個變化對中國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拜登將更加強調傳統西方聯盟體系的內部團結,以及通過聯盟來塑造整體性的對華戰略。拜登及其團隊認為,通過削弱美國在其傳統同盟體系和國際組織內的影響和地位,川普正在「幫助」中國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而他將會採取多邊主義的方針,修補並強化美國在全球民主同盟中的領導地位,甚至希望重構這個聯盟的關鍵要素,使之在面對所謂的「非民主國家」威脅時,更能促進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
拜登在《外交事務》上發表文章,題為《為什麼美國需要再次領導》
拜登猛烈抨擊川普疏遠美國盟友的一系列舉措。他認為,美國仍然是且應當是「自由世界」的領導者,「退群」行為不但拱手將美國的領導地位讓與他人,而且非常不利於美國在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時,能夠以統一的口徑來應對。在亞太地區,拜登宣稱在其治下的美國將會加強與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傳統盟國的關係,並繼續深化與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由此可見,拜登上臺後的美國將會重新加強與盟友和夥伴的合作,統合民主聯盟的龐大資源來聯合「制華」。
綜上,如果拜登成為了新一任美國總統,美國對華政策毫無疑問將會有不小的轉變。雖然目前拜登及其團隊(甚至這個團隊的具體成員還遠未確定)還沒有提出系統性的對華方略,但是通過分析拜登個人的從政經歷和他近期在外交上的一系列言論,我們也能掌握不少這位前副總統在對華方面的一些傾向。維護新自由主義、守序和重視盟友是拜登對外政策的三個重要特點。這將意味著,拜登的執政理念將會重塑美國的對外政策,修補川普時期造成的破壞,而2021年之後的中美關係,也可能將因此面臨挑戰與機遇共存的新格局。
聲明:本文為「海國圖智研究院」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
想要第一時間看到原創文章?
訂閱「仰觀俯察」就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