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刀疤式父母:你能透過練習,降低對孩子的控制欲

2021-02-17 零壹象限

不只是童話,帶你看《獅子王》中刀疤和辛巴的關係,深藏的親子哲學:我們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陰影,一起面對它,能找到我們的內在智慧。

每一個童話故事裡,都蘊藏著一個深厚的人生哲理,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學習。從童話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故事主角和反派角色兩者之間的性格的共通點,或許我們就能夠找出這個故事所要教會我們的道理。

雖然刀疤對於權位的眷戀,為了奪得王位不惜一切的傷害他人,然而,辛巴在尚未理解「尊重生命」的道理時,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當上國王,要大家對牠俯首稱臣,這與刀疤又有何兩樣?

刀疤只不過是辛巴的黑暗面的化身罷了,而這個故事要教會我們的,或許是我們要如何活出「木法沙精神」,在居於上位,為人父母時,如何在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展現自己的權力。

或許有人覺得,《獅子王》不過只是一個童話,當上「一國之君」與「萬獸之王」的世界距離自己太遙遠。但若再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獅子王》只是一個家庭的縮影,辛巴與刀疤象徵的是為人父母的角色時,這就值得我們再好好思考,當我們成為了父母親,我們站在什麼樣的高度在理解親子關係。

在親子關係當中,我們自身是否做到了「尊重」?尊重孩子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自主性與需要,也同時尊重他們是獨立於我們之外的個體,尊重我們的孩子也是個「人」;或是我們更常透過父母親的權威,要孩子「以父母為中心」,凡事只要乖乖聽話、少囉嗦就好,而在無形中變成了「刀疤式父母」。

身為父母親,必然會擁有屬於父母親的權力。父母親透過權力的行使,教導孩子們要遵守規範、完成課業等,以保障他們能夠學習到他們所應該學習的,或是在父母親的保護下,讓他們能夠安全成長。

然而,若是父母親沒有覺察自己如何使用這些權力,甚至過度使用這些權力,則我們所經營出來的家園,就可能象是刀疤所統治的國度,底下的群眾們不只缺乏生命力,甚至時時潛藏著想要反抗的心情。

至於我們要如何修通自己的權力情結,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刀疤式父母呢?這或許就是《獅子王》這個故事所要教會我們的道理。

我們可以從辛巴的成長曆程:「迫不及待地想要成為一國之君 → 被刀疤陷害而慘遭驅逐 → 遇上澎澎與丁滿 → 反抗刀疤,奪回家園,成為明君」來思考,究竟要如何怎麼處理與面對自己的權力情結。

辛巴與彭彭、丁滿相遇後,過了幾年「瘋狂玩樂,活在當下,無須擔心」的生活方式。這段故事想要教導我們什麼呢?

許多父母親時常只活在父母親的「角色」之中,久而久之,不知道他們是否還記得「自己是誰」嗎?父母親自己的興趣、願望與需要,是不是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呢?若父母親一直活在「父母親的角色」中,時刻都過著緊繃的生活,只想著要如何把父母親的角色扮演好,這樣的生活似乎會讓人逐漸失去彈性、童心與想像力。

而一個失去彈性、童心與想像力的父母親,又要如何與孩子好好相處,並經營一個好的親子關係呢?這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身為父母親是相當忙碌的一件事情,但若父母親們能夠開始學習在忙碌、緊繃與疲憊的生活中,也稍有顧及自己的疲憊、需要與想望時,當緊繃的狀態被鬆動後,或許親子關係也就連帶著被鬆動了。(延伸閱讀:成為父母,不等於要「為孩子犧牲」)

或許可能還有人不解「哈庫納瑪塔塔」哲學對於為人父母者的重要性到底是什麼。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一個經驗,在職場上,當我們的工作壓力過大,就連下班的時候,腦海裡也都在想著工作時,我們的生活方式可能不自覺地變得緊繃與疲累,因為就連在下班時間,我們的大腦都無法休息。

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的心情很容易跟著焦躁起來。此時,我們不只開始覺得在工作上無法尋得意義,所以在工作時越來越提不起勁,工作的處理上越來越容易出錯,就連平日跟家人、朋友相處時,也可能因為我們自己的情緒受到了影響,而比較容易跟旁人產生衝突。

有一天,若是剛好有個契機可以好好休息之後,我們的心彷彿好像重新被充滿電力後,我們就更有能量回到工作上,去面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此時,儘管職場上的工作量或工作壓力並沒有改變,但是因為我們的心境不同了,我們面對工作的態度也就跟著不同了。

在父母親的角色中也是如此。當我們緊繃地活在父母親的「角色」之中,生活質量與親子關係的質量也很可能就連帶下降了。

在把我們緊繃的心與腦給鬆綁後,下一步我們可以做的是什麼?

原本遺忘自己身分的辛巴,在湖中看見了父親木法沙的倒影,想起父親的智慧,也面對了自己的誰。

縱使「哈庫那瑪塔塔」哲學可以帶來自由與快樂,但我們總不能一直沉浸在這種「逃避式的歡樂」之中。為人父母,在輕鬆自在過後,總還是得要回到父母親的角色,面對自己所應該面對的生活責任。此時,我們或許就需要學習辛巴,面對這片如明鏡般的湖面。

鏡子」總會殘酷地反映出事物最真實的樣貌,不論鏡中的影像是不是我們所想看見的。

沒有一個父母親是完美的,若我們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想要將父母親的角色扮演好,我們就需要拿出心中的明鏡,誠實面對自己的好與壞,真實面對自己的光明面與陰暗面。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真誠面對自己在親子關係中的樣貌、省思自己的性格對親子關係造成的影響。

唯有選擇面對自己,我們才能拿起我們所應負的責任,改變我們所想要改變的部分。否則,若我們不願意面對自己,而是選擇將自己與他人相處時發生的問題推卸到他人身上,這樣一來,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有面對自己、改善問題的一天。

許多父母親在親子關係受挫時,總會著急地向外求助,閱讀許多書籍,或是徵詢許多專家的意見。但是參考了許多豐富的訊息後,卻忘記思考自己想要成為的是什麼樣的父母親。此時,或許此時我們需要先稍微停下腳步,轉向內心聽聽自己的心聲,尋求自己的內在智慧的教導。

至於什麼是內在智慧的聲音呢?這很簡單,我們只要問問自己:

1. 我是誰?

2. 我喜歡自己是什麼樣子?

3. 我想要扮演什麼樣的父母?

4. 我不想要成為怎樣的父母?

5.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誰可以做為我在扮演父母親角色時的楷模與借鏡?

或許在親子關係受阻時,試著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就可以稍微找到一些答案。

身為父母親的角色,最艱難的部分或許在於,我們會在與孩子的相處中,看見自己最陰暗、最情緒化、最惡魔的一面,或是發現自己怎麼背棄童年對自己的諾言,變成了自己最不想要成為的那種大人/父母親,所產生的自責與羞愧的感覺。(延伸閱讀:搞懂 13 張情緒假面:陰影是你的困境,也是你的力量)

一旦我們長期被自責與羞愧感所掌控,我們便很難當一個快樂的父母。

此時,我們只要再練習上面的歷程,或許就可以幫我們找到暫時的平靜,並且藉助內在智慧來幫助我們找到出路。

1. 哈庫那瑪塔塔:在面對親子關係衝突時,先放下對自己的批評,讓彼此都能有個短暫的放鬆與休息的時間,好讓緊繃的心情可以鬆開來。

2. 明鏡之心:問問自己應該要負起的責任是什麼?同時,不要過度承擔別人所應該要承擔的部分。

3. 智慧之聲:想想自己是誰?自己想要扮演什麼樣的父母親形象?想想是不是有任何楷模可以做為自己的借鏡。

4. 木法沙精神:在教育孩子時,我真正重視的是什麼?我想要成為一個透過父母親的權力來壓制孩子的父母?或是我會選擇給彼此一些空間與自主性,好讓我們都能夠學會尊重彼此的心聲與立場。

相關焦點

  • 父母的控制欲 到底有多大的「殺傷力」
    同時,這個控制欲強、時而溫柔時而歇斯底裡的媽媽形象,也將一個嚴峻的親子關係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強、多可怕?英國倫敦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而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
  • 《獅子王》:刀疤才是一代聖主
    從刀疤第一個目的明確來看,就值得不少職場人學習。很多職場人士,過了三十歲了,還是整天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適合幹什麼,對自己的未來三到五年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沒有明確的規劃。正確的方法是要確定「願景-目標-道路」這個模式,首先要給自己一個方向,就是願景,自己多少年之內想要達成的目標。所謂的戰略核心,就是設置階段性目標,以便實現 願景。
  • 別拿愛當作你控制欲的藉口,家長很多控制的方式,對孩子是負擔
    小的時候,我們最期盼的就是自由,覺得父母管的太多,控制欲太強。可我們當了父母以後,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逐漸忘了給孩子自由,沒有把握好愛和控制的度。 父母控制欲太強,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 解析《獅子王》:從辛巴的成長史,看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
    這個時候也象徵著它清除了刀疤控制自己的"超我",回歸了"自我"。一路走來,我們能看出辛巴的自我意識發展非常坎坷,但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2、多多鼓勵孩子小辛巴在沒有真正發展好自我意識時,會因為叔叔刀疤的謊言而陷入深深的自責,所以在生活中,我們的言語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 《獅子王》刀疤為何失敗?和隋煬帝一樣,拋棄了自己統治基本盤
    顯然,電影《獅子王》的刀疤,是一個統治水平完全約等於零的廢物。因為它的統治基礎,居然是一群和它「非我族類」的鬣狗盟友,而且還一直為了滿足和討好這群鬣狗,讓母獅子們去吃鬣狗嚼食所剩的殘羹冷炙。自然界的獅群為了防止出現類似的「近親婚配」,像辛巴這樣的公獅子只要一成年,就會被父母趕走的
  • 《獅子王》反派一上位,草原怎麼就禿了?科學解釋:這個鍋刀疤背得冤枉…
    (新版《獅子王》裡的刀疤)電影裡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刀疤剛登上王位不久,曾經水草豐沛的王國,開始變得荒蕪悽涼。然而,初中地理告訴你,這個鍋,刀疤背得有點冤!先來看看故事發生地,《獅子王》電影的主要場景:榮耀大地(Pride Lands)。
  • 《獅子王》被藝術家擬人化,刀疤秒變紳士,沙拉碧貴族氣息十足
    導讀:《獅子王》作為迪士尼出品的動畫,它的優秀自然永遠被人們記住。每一部優秀的動畫都可能會經歷「真人化」,《獅子王》就是其中一部。對比動畫版和真人版,我們會發現《獅子王》所帶來的啟迪永不變。外國有一位藝術家,他將《獅子王》中的動物全部擬人化,刀疤秒變紳士,沙拉碧貴族氣息十足。
  • 中國式家長令人窒息的控制欲,被她演活了
    與他對女兒毫無控制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前妻宋倩。中國式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欲究竟可以強到什麼地步?來看看宋倩如何為部分中國媽媽代言。老爸喬衛東零控制欲,但虎媽宋倩,卻有超強控制欲。她本是重點學校的金牌老師,為了照顧女兒高考果斷辭職,讓自己的時間更靈活,從衣食住行上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打理。英子名義上有自己的臥室,實際上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因為臥室的牆被改成了像警方審訊犯人時用到的透明玻璃,方便在客廳活動的宋倩隨時監控房內女兒的情況。
  • 你適合演壞人嗎——《獅子王》「刀疤和沙祖」甄選
  • 《獅子王》:辛巴的角色解析及現實思考
    ②刀疤設計將辛巴帶到峽谷練習獅吼,而辛巴的父親木法沙卻意外身亡。當辛巴得知父親死去之後,在峽谷中大喊「爸爸、爸爸」,同時眼睛中伴著淚花,辛巴用自己弱小的爪撫摸著父親的臉,將自己的身體蜷縮在父親死去的屍體。我覺得,這是影片很大的轉折點。
  • 《小歡喜》揭示中國式教育:控制欲過強的父母,才是孩子終生的災難
    最近一段時間看了熱播電視劇《小歡喜》,被這部劇真實的劇情吸引的同時我感覺到了中國式父母的控制欲。英子喜歡關於航天的東西,而宋倩覺得高三學生的生活裡只應該有學習,不可以再做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生活中有千千萬萬個宋倩這樣控制欲很強的母親,表面上是以愛為名為了孩子好,實則就是對孩子的親情綁架。對子女的精神重壓,每一個父母都愛孩子,在愛中我們也會犯各種錯誤,有些錯誤卻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毒藥」,變成了孩子終生的災難。
  • 父母心中的控制欲,是家庭裡最大的災難
    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與痛失至親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竇文濤提出一個觀點,家長們之所以愛這麼逗孩子玩,其實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對孩子的控制欲,即我讓你哭你就得哭,我讓你害怕你就得怕,我讓你笑你就得笑。父母需要隨時掌握和控制孩子的情緒,其實只不過是滿足自己對於操縱子女人生的快感和滿足。
  • 為什麼我媽的控制欲這麼強?
    當受試者覺得自己能控制場面時,信心指數就會狂飆上揚。所以擁有「控制感」能有效提升人的自信(當然賭博也一定會讓人傾家蕩產)。可見,「控制感」像彈簧,遇強則弱,遇弱則強。所以一些「控制欲」高強的媽媽剛好可以將孩子們的「控制感」趕盡殺絕。這種高強控制欲被稱為「畸形控制欲」。
  • 這個版本的《獅子王》用了235套面具和偶丨揭秘
    比如表演沙祖鳥的演員,在說臺詞的同時手也通過操作偶類機關讓鳥偶的口一張一合,同時配合細緻的模仿鳥類的動作,雖然在觀劇之初你能清楚看到鳥是由人扮演,但由於演員訓練嫻熟,劇情進入到後半段時,觀眾會漸漸忘掉操控偶鳥背後的人,這時演員和動物融為了一體,駐團導演奧馬爾·羅德裡格斯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這種舞臺表現方式也是音樂劇《獅子王》最大的魅力點:「這種敞開式的表演和不包裹的道具設計,是泰莫想讓觀眾有4D看戲的感覺
  • 一份寫給刀疤的辯詞
    其實這版自稱是「真人(獅)」版的《獅子王》幾乎全片使用CG動畫,預算2.5億美元,效果逼真到你仿佛置身於肯亞大草原一般滿眼飛蟲,並且能看到原來辛巴抖一下,也是會掉毛的……    最終,你可能會以為你在看「大貓開口講話」版的《動物世界》,許多人在觀影后因為沒聽到趙忠祥老師的渾厚嗓音而若有所失。此外,新版《獅子王》對1994版的還原度還很高,高到有點偷懶的嫌疑。
  • 原版音樂劇引進至中國內地 百老匯《獅子王》235套面具和偶
    比如表演沙祖鳥的演員,在說臺詞的同時手也通過操作偶類機關讓鳥偶的口一張一合,同時配合細緻的模仿鳥類的動作,雖然在觀劇之初你能清楚看到鳥是由人扮演,但由於演員訓練嫻熟,劇情進入到後半段時,觀眾會漸漸忘掉操控偶鳥背後的人,這時演員和動物融為了一體,駐團導演奧馬爾·羅德裡格斯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這種舞臺表現方式也是音樂劇《獅子王》最大的魅力點:「這種敞開式的表演和不包裹的道具設計,是泰莫想讓觀眾有4D看戲的感覺
  • 生而為王,註定風雨彩虹——《獅子王》影評
    《獅子王》,這部由迪士尼創造的經典中的經典,在今年暑期終於以全新的姿態王者歸來,中國觀眾也終於能在電影的大屏幕前看到這部傳世之作。經典的原版《獅子王》是迪士尼於1994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作品,又名「王子復仇記」,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羅傑·艾勒斯和羅伯·明可夫。經典《獅子王》製作周期超過兩年,是迪士尼第一部原創的新IP,也可以說是迪士尼最嚴肅的一部作品。
  • 《獅子王》25年後重映:刀疤「捧殺」辛巴,殘酷生活教會了我們5個道理
    也許,這部跨越25年又重映的「真人版」《獅子王》,其實是給長大後的我們看的吧。那今天,不如我們就一起來聊聊《獅子王》系列的3部動畫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怕我會失去你。」「爸,我想向你一樣勇敢。」「我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勇敢。」這是辛巴和木法沙最後快樂時光的月下對話。辛巴被刀疤引誘到峽谷,在牛群橫衝直撞中,被木法沙救下,他艱難爬上山坡,卻被刀疤狠心推下。
  • 獅子王:木法沙和刀疤,誰是最佳的獅王,刀疤統治的弊端在哪裡?
    關於《獅子王》的動畫電影,能夠數出來的就有三部,最經典的是94版的《獅子王》,成為迪士尼動畫的裡程碑作品之一。後來迪士尼又製作了兩部續集,分別為《獅子王2:辛巴的榮耀》和《獅子王3》。很多人對於電影中印象深刻的角色,除了主角辛巴,就是木法沙和刀疤這兩兄弟。
  • 《獅子王》影評:劇情確無新意,精神生生不息.
    某天青梅竹馬的母獅娜娜意外闖入辛巴家園,他才得知刀疤繼任王位後,榮耀國便從此民不聊生,究竟辛巴能否奪回王座重振家園?生命的循環與真諦就我個人而言,看到自己喜愛的電影能推出新作品固然非常興奮,但同時心中不禁也產生許多疑問,這次《獅子王》會有什麼不同的元素?辛巴的冒險旅程會有什麼改變?會不會有那些我直到現在還歷歷在目的場景?是否會超越原版帶給觀眾的感動?一直以來,我對迪士尼真人版的期待,或者最關注的地方,正是電影能否在保留原作精神的前提下,做出具有新意且讓故事更為通順的增減和改編,並儘可能重現影迷記憶中的經典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