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順序及名字

2021-02-13 宇哥析事

 

  清朝十二皇帝按時間排列為: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共12帝。

  一,努爾哈赤(太祖),年號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

  二,皇太極(太宗),年號天聰,1627年登基,在位10年。

  三,福臨(世祖),年號順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

  四,玄燁(聖祖),年號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

  五,胤禎(世宗),年號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六,弘曆(高宗),年號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

  七,永琰(仁宗),年號嘉慶,1796年登基,在位25年。

  八,綿寧(宣宗),年號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

  九,奕寧(文宗), 年號鹹豐,1851年登基,在位11年。

  十,載淳(穆宗),年號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

  十一,載恬(德宗),年號光緒,1875年登基,在位34年。

  十二,溥儀 ,年號宣統,1909年登基,在位3年。

  清12帝的排列順口溜

  努爾哈赤皇順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統最悲傷。

  1、努爾哈赤;

  (1559—1626年)

  努爾哈赤在位11年時間,也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清朝可以說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皇太極

  (1592—1643年)

  皇太極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滿族人,前後在位17年的時間,在位期間主要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主要針對明作戰,確定滿族族名,建立清國,為清王朝的確立和後來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3、順治皇帝

 (1643年--1661年)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6歲繼帝位,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14歲親政。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主要擊敗了各種抗清的勢力,完成清朝統一。在位時間18年。

  4、康熙皇帝 

  (1654--1722年)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61年之久,也是清朝在位最久的一個皇帝,為了加強國家的穩定,康熙皇帝在經濟上和文化建設上做出了重大的成績。

  5、雍正皇帝

  (1722年12月27日-1735年10月8日)

  雍正皇帝在位13年,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6、乾隆皇帝

  (公元1736年登基 (在位60年)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 寓意「天道昌隆」。

  7、嘉慶皇帝(公元1796年登基 (在位25年))

  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25年時間,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由於腐敗勢力甚強,又缺乏新生機制,終難擺脫江河日下的命運。

  8、道光皇帝(1820年10月3日-1850年2月25日)

  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登記的時候才29歲,在位30年時間,在位期間,由於國力開始衰落,故極力提倡節儉,改革鹽政,部分弛禁開礦,並整頓吏治。

  9、鹹豐皇帝(1850年3月9日—1861年8月22日)

  愛新覺羅·奕詝是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鹹豐帝屢派兵將鎮壓太平天國及各地農民起義。

  10、同治皇帝(1861年11月11日-1875年1月12日)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終身成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傀儡。在位14年。

  11、光緒皇帝(1875年2月25日—1908年11月14日)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清朝第11位皇帝,在位13年時間,導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簾聽政。在其親政期間,甲午之戰中他力主反擊,大力支持維新變法,但因變法失敗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統皇帝(公元1909年登基 (在位3年)

  清朝最後一個皇帝,也是在位時間最短的一位皇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

       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後,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皇宮。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驅逐出宮。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帝順序(一)
    清朝,愛新覺羅的天下,馬背上的天下,也是歷史上第二個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第一個是元朝),清朝歷經268年,只有12個皇帝,少吧,
  • 知識 | 清朝12位皇帝的順序及特點,一個順口溜教你輕鬆記住!
    現在很多古裝劇都喜歡以清朝為背景進行編劇和拍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宮劇,比如《雍正王朝》《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步步驚心》等等。那麼清朝除了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看到的康熙雍正乾隆,還有哪些皇帝呢?
  •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順序是這樣的,都認識的人不到百分之十!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順序是這樣的,都認識的人不到百分之十!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
  • 清朝12位皇帝的順序及特點,一個順口溜教你輕鬆記住!
    現在很多古裝劇都喜歡以清朝為背景進行編劇和拍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宮劇,比如《雍正王朝》《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步步驚心》等等。那麼清朝除了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看到的康熙雍正乾隆,還有哪些皇帝呢?
  • 清朝皇帝的名字胤禛、旻寧、顒琰,為啥都愛用生僻字?百姓:好皇帝
    取名字是一門藝術,取一個好聽且文雅的名字是非常的重要,好聽的名字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代皇帝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他們的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如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這些名字好聽且好記。
  • 歷史揭秘:清朝皇帝,是如何選妃的?
    今天呢,咱們來聊聊一個大家很感興趣的話題:皇帝選妃!這裡呢,以清朝為例,詳細介紹一下選妃的整個來龍去脈在清朝,皇帝、皇子、皇孫選配皇后妃嬪,通常是在八旗內挑選秀女,就連皇帝的外孫女也要參加表兄弟或舅舅甚至姥爺的選妃活動。選秀女的諸項事宜由內務府負責。
  • 一圖看懂清朝十二位皇帝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朝代,也是目前來講歷史最清楚的一個朝代,那麼清朝皇帝順序是什麼,清朝分別有哪些皇帝,另外在位時間表給大家看看!1、努爾哈赤(1559—1626年)努爾哈赤在位11年時間,也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清朝可以說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 清朝皇帝的起名方式竟然是學的明朝,可惜學得了皮毛,學不到精髓
    順治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一任皇帝,他的皇子們也全部出生於關內,所以漢化程度更加明顯,幾乎全部都是採用漢語寓意美好的名字,比如福全、玄燁、常寧等。但是,仍然沒有字輩。 到了康熙朝以後,滿清的漢化已經非常徹底了,皇子起名規則也完全照搬了明朝——姓+字輩+相同偏旁部首的末字。
  • 此國讓中國皇帝賜國名皇帝把名稱順序倒換,從此流傳至今!
    此國讓中國皇帝賜國名:皇帝把名稱順序倒換,從此流傳至今!越南: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從公元前三世紀晚期至十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史稱越南北屬時期。
  • 清朝十二位皇帝名單,記清大清皇帝順序,看清宮劇不再迷路
    從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共傳十二代;從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共傳十一帝276年;從公元1644年順治入主中原算起,共傳268年曆十位皇帝。直到公元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標誌著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徹底終結。
  • 清朝皇帝改名,一個皇帝改了自己的,另一個皇帝改了其他人的
    清初的滿族人起名字,是不反映輩分關係的。比方說,清朝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別看字眼不太雅,卻反映遊枚民族父母對後代寄予的美好願望,其寓意是身體強健,前程遠大。那麼愛新覺羅的家譜是何時開始的呢?
  • 清朝十二帝順序及朝服像
    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清朝第三位君主(1643年-1661年在位)。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清朝第五位皇帝。
  • 清朝皇帝的妃子不但不好看,而且還很醜
    但光緒皇帝時期,照相在清宮出現了,而照片不會騙人,媒體翻出的清朝光緒皇宮一些真實的老照片,皇后和后妃不僅很難稱得上美豔,甚至連一般人都不如。從光緒的后妃反推整個清朝後宮,皇帝的后妃不但不好看,而且還很醜,難道是皇帝、太后、太監的審美眼光有問題,還是另有隱情?由於樣貌氣質與電視屏幕上的差距實在太大,引來一片吐槽……
  • 揭露清朝皇帝的生活
    清朝皇帝的服飾既保留了滿族服飾中的風俗,又沿襲了中國歷代皇帝「崇尚黃色、衣紋雲龍」的傳統,在黃色龍袍上綴有象徵皇權的日、月、星辰、山、龍、火等12個圖形。   清朝皇帝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衣服:大典祭祀和朝政時穿禮服,即朝服和袞服;年節喜慶的日子穿吉服,又稱龍袍;平時穿常服又稱便服;帽子要與衣服配套,分別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
  • 明朝16位皇帝,除朱元璋外,他們的名字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這276年之中,明朝,一共出現了16位皇帝,可以說明朝的中前期,是十分強大的,直到後來才慢慢頹廢,直到滅亡。很多人都喜歡明朝的歷史,不過很多人似乎都忽略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其他朝代而且都不像明朝那樣,這到底是什麼呢?明朝皇帝的名字。我們都知道,明朝是朱姓,那麼他們的名字有什麼有趣的現象呢?我們先從第二個皇帝說起,為什麼要從第二個說起呢?
  • 古代皇帝叫的都是廟號諡號,為何唯獨清朝康熙等皇帝以年號相稱?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即便不算上洪秀全、李自成、陳勝這樣的草頭天子,正兒八經的帝王也有492名,因為重複名字的人太多,因此歷史學家往往稱呼他們的廟號,比如唐太宗、宋高宗,又或者是諡號,比如漢武帝、隋煬帝等等。
  • 歷史知識——【清朝皇帝列表】
    6、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
  • 盤點那些被清朝皇帝「寵幸」過的紫砂壺
    宜興紫砂,紫砂器具創始於明代弘治、正德年間,發展至清代名冠天下,文人墨客,情有獨鍾,就連皇帝也不例外,尤其是清朝帝王們尤其偏好紫砂壺,對於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也使宜興紫砂壺的發展進入一個空前的繁榮時期。
  • 你們打死都想不到越南的名字竟然是清朝的一位皇帝取的
    唐朝時,設立安南都護府,因此越南又被稱為「安南」,公元968年越南獨立,建國號「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1054年李朝聖宗又改國號為「大越」,1771年爆發西山起義,阮文惠三兄弟先後滅阮,鄭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後黎朝末代君主黎維祁逃亡中國,請求清政府援助其復國,西山軍在1789年擊退了清朝軍隊,後黎徹底滅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後代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