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丨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2021-02-19 貴陽交響樂團

據說,很多音樂愛好者都是通過《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認識拉赫瑪尼諾夫的,後來才接觸他的其它作品。此曲的一段行板(Var.18)被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採納為背景音樂。

可是影片中男主為見女主靠意念穿越時空的做法,小編實在不能苟同。但這種跨越生死,穿越時間的愛情卻與《牡丹亭》裡的杜麗娘和柳夢梅相似。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夢中之情,何必非真?

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這部作品融狂想性、悲劇性、技巧性於一身,深刻體現了不朽的浪漫主義本質,其中第十八變奏是最為優美的「愛」的主題。

在旋律的情緒和節奏以及曲調的走向和速度上,音樂使聽眾自始至終感覺到由一首不斷出現的動人樂曲所折射、所輝映的那種心心相印的高尚激情的存在。

沒有人懷疑,這是自格林卡以來的俄羅斯浪漫主義傳統最後的華章,如同黃昏裡燦爛的夕陽,拖著長長的餘暉不願消失在天際。而這種景象在今日看來仍然閃耀著動人的光焰,宛如其中第十八變奏所歌唱的那樣,如泣如訴,兀自沉醉

義大利早期浪漫主義作曲家——帕格尼尼,是一位富有傳奇性的小提琴家,卓越的演奏技巧,至今令人嘆為觀止

他的精妙絕倫的演奏技巧和火熱的演奏風格是浪漫派作曲家渴求的境界,激發了許多音樂家的熱情,追隨效法者甚眾。

他們一方面在技巧和演奏風格上提高精進,另一方面直接從帕格尼尼的音樂裡獲取靈感,把他的作品改編成其它樂器的獨奏曲,或者是以他的音樂主題為素材創作出自己的音樂。

和帕格尼尼一樣,拉赫瑪尼諾夫也有被迫不得不遠離祖國的痛苦。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截然不同,但是這種相同的離別愁緒,促使拉赫瑪尼諾夫用鋼琴與管弦樂隊協奏曲的形式,以帕格尼尼《a小調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為素材,創作了這首享譽世界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米爾斯坦曾經說過:「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除了保留了蕭邦音樂的浪漫元素、李斯特大鋼琴家的巨匠風範、最重要的是它的旋律是俄羅斯式的悲切、哀傷、優美而富於旋律化。

 

作為一位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首先是一位鋼琴演奏家,而且技巧精湛,風格健朗,他的名字被列入偉大鋼琴家的行列,他在當時唱片錄製技術已經很完善,所以我們今天還能聽到他的演奏藝術。

如此說來,拉赫瑪尼諾夫要比他的老師柴科夫斯基幸運得多,他不必像柴科夫斯基那樣拿著新完成的協奏曲去徵求鋼琴家的意見,結果觸了黴頭,一部不朽之作被說了個一無是處。

拉赫瑪尼諾夫寫鋼琴音樂從不擔心技術問題,有些技巧艱深的部分,音樂甚至是在跟著飛舞的手指奔跑,聽憑它把音樂帶到哪裡,浪漫派音樂裡充滿的熱情往往就是這樣表現出來的。

6月28日【情迷莫扎特Ⅲ】音樂會,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傑出青年指揮家林大葉將攜手鋼琴、指揮領域青年才俊張櫓帶領樂迷朋友們欣賞這部如泣如訴,兀自沉醉的浪漫頌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掃碼購票

6月28日 周五 20:00

貴陽大劇院 · 音樂廳

莫扎特:魔笛序曲

莫扎特: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票價:¥15(學生票)¥99/¥159/¥299/¥399

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1993年至1997年在莫斯科「米亞斯科夫斯基」音樂學校跟隨功勳藝術家葉蓮娜·卡敏斯卡婭學習鋼琴。隨後回到中國,進入上海音樂學院攻讀樂隊指揮和鋼琴雙專業,師從餘隆、張國勇、王建中、盛一奇、吳迎、邵丹、孫穎迪、傅人長。現就讀於羅馬「S.Cecilia」音樂學院師從:D.Lucantoni教授。期間獲得過指揮大師羅日傑斯特文斯基、迪圖瓦、帕努拉、Ertüngealp Alpaslan等;鋼琴大師格拉夫曼、巴杜拉·斯柯達、 傅聰等的指導。在俄羅斯學習期間,曾多次獲得在莫斯科舉辦的青少年鋼琴比賽的桂冠。隨後分別在「第七屆金鐘獎」鋼琴比賽中獲銀獎,「第九屆金鐘獎」鋼琴與弦樂重奏比賽中獲銀獎。1996年他與俄羅斯國立文化部交響樂團合作,在著名的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大廳演奏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得到樂團與聽眾的高度讚揚。此後他合作過的樂團有:俄羅斯沃羅涅什市交響樂團、芬蘭庫奧皮奧交響樂團、匈牙利SZOLNOK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蘇州交響樂團、青島交響樂團、浙江交響樂團、河北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等。 2013年張櫓指揮深圳交響樂團與著名法國大提琴家蘇珊娜·拉蒙合作錄製Elgar大提琴協奏曲等曲目。



傑出青年指揮家,1980年出生於山東,自幼學習鋼琴,15歲起隨中央音樂學院著名指揮教育家徐新先生學習指揮。1998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師從著名指揮家張國勇教授。2000年,參加指揮大師小澤徵爾大師班,並得到大師好評。2005年獲得德國國家獎學金赴德國留學,就讀於柏林音樂學院,師從德國著名指揮家克裡斯汀·愛華德教授。在德國求學期間與國內外各大交響樂團仍然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

2010年至2015年,林大葉受聘為廣州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期間,他多次與廣州交響樂團進行出訪及國內外巡演,2009年10月與廣州交響樂團赴歐洲演出,在德國柏林憲兵廣場音樂廳舉行音樂會。2010年,與廣州交響樂團赴曼谷為包括皇室在內的泰國政要舉行了兩場音樂會。2011年3月率廣州交響樂團赴國家大劇院舉行音樂會,10月率廣州交響樂團再次進行歐洲巡演,在義大利威尼斯鳳凰歌劇院、佛羅倫斯威爾第歌劇院、列支敦斯登沙恩劇院舉行音樂會。2012年至2013年期間,與廣州交響樂團多次赴澳門、臺灣和新加坡進行文化交流和訪問演出。2014年9月,與廣州交響樂團出訪澳洲,在雪梨及坎培拉舉行音樂會。2015年1月,第三次與廣州交響樂團出訪歐洲,在瑞士蘇黎世、日內瓦及伯爾尼舉行音樂會。2015年第四次執棒廣州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並成為廣州交響樂團自1993年建立廣州新年音樂會品牌以來,唯一四度執棒的指揮家。

2010年,林大葉分別與中國愛樂樂團(與小提琴大師宓多裡合作在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出)和上海交響樂團首度合作,並馬上獲邀再次與兩團合作。隨後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擔任世博會國際合唱節千人交響合唱音樂會指揮。同年8月,與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合作在上海夏季音樂節舉行音樂會。隨後,指揮了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波士頓歌劇院聯合委約作曲家周龍創作並榮獲普立茲獎的歌劇《白蛇傳》的中國首演。

2011年10月應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邀請,擔任上海國際藝術節馬勒專場音樂會指揮。11月擔任中國音樂家協會舉辦的金鐘獎小提琴大賽指揮,並指揮了金鐘獎「名家名曲」閉幕式音樂會。2011年至今,多次獲得廣東省音樂家協會頒發的「廣東省優秀音樂家」稱號。

在2012年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第六屆喬治·索爾第爵士國際指揮大賽中,林大葉榮獲冠軍,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人。同年獲得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授予的「廣東省優秀音樂家突出貢獻獎」。2012-2013音樂季,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當代中國作曲家作品音樂會,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賽薩爾·弗蘭克《d小調交響曲》,並首次赴北美指揮溫哥華交響樂團舉行了3場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

2013年,獲選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委員。2013-2014音樂季,在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指揮作曲家周龍的交響史詩《九歌》的世界首演,指揮深圳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第五交響曲,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指揮拉赫瑪尼諾夫作品專場,指揮杭州愛樂樂團成功首演郭文景的小提琴協奏曲,率深圳交響樂團赴東歐巡演,指揮上海歌劇院和廣州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馬斯卡尼的歌劇《鄉村騎士》,在廣州交響樂團2013-2014音樂季閉幕式音樂會上指揮馬勒第一交響曲。

2015年5月,受邀在中國愛樂樂團成立十五周年音樂會上擔任指揮。受馬林斯基劇院之邀,參加Musical Olympus國際音樂節,在聖彼得堡愛樂大廳指揮聖彼得堡交響樂團演出。同年6月,受邀替代指揮大師艾度·迪華特指揮上海交響樂團樂季演出。9月,在指揮泰鬥黃曉同先生、指揮家教育家張國勇先生、指揮大師餘隆先生聯名推薦下,林大葉回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任教,現任指揮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016年受中國愛樂樂團邀請,執棒中央電視臺2016新年音樂會。3月受西班牙Castillo y Leon交響樂團之邀,舉行兩場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並受樂團邀請2018年再度合作。同年5月,受邀執棒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趙季平作品專場音樂會。

2016年5月,深圳市文體旅遊局正式聘任林大葉先生為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同年9月,應艾米莉亞羅馬涅音樂節協會和羅馬尼亞廣播媒體文化中心邀請,率深圳交響樂團參加了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納音樂節、義大利艾米莉亞羅馬涅音樂節、梅拉諾音樂節、羅馬尼亞國際廣播音樂節等重要國際音樂節演出,收穫陣陣喝彩。

▼近期演出▼

(點擊圖片了解音樂會詳情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購票

相關焦點

  • 致敬帕格尼尼丨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鋼琴演奏分析
    往期帕格尼尼:1、帕格尼尼小提琴音樂的風格特徵丨他異於常人的兩個優點:一個是天馬行空的幻想,一個是技術手段的靈活運用與創新;2、淺析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丨通過這首曲子來認識勃拉姆斯,會發現其鋼琴作品充滿了華麗而複雜的技巧,並伴有較高的演奏難度;3、400年小提琴演奏史丨帕格尼尼陳薩17歲演奏《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據說她想刪掉這段視頻?
  •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 拉赫曼尼諾夫創作《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背景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拉赫瑪尼諾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瑪尼諾夫所有的音樂都被世界遺忘了,最後剩下的也會是《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很多音樂愛好者通過這部作品認識拉赫瑪尼諾夫,後來才接觸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鋼琴協奏曲》、《交響舞曲》等等。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湯顯祖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湯顯祖
  • 《大話西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多年以後,隨著網絡的流行,《大話西遊》也開始漸漸褪去歷史的塵埃,重新回到所有人的視線之中,而這一次,它帶給觀眾的不僅僅只是周星馳等人超凡的表演天賦以及電影本身的搞笑,它所描述的愛情故事也開始引發了所有人的討論與思考。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與你一笑相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人生路上,有幸與你相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當那份暖暖的愛戀,盈滿我整個靈魂空間的時候,便覺得,世間所有的遇見,都是眸中的尋常,唯有你,才是我人間的美麗,唯有你,才是我靈魂的牽纏。多少次,循著記憶的痕跡,輕輕地走進已經遠去的舊時光裡,用最溫暖的情絲,與你在回憶的世界裡相遇。
  • 歲末寄語:你的情不知所起,才是我的一往而深
    你的情不知所起,才是我的一往而深。喜歡那些你寫下的絮絮叨叨,與母親的呢喃,與父親的沉默。那個沉默的漢子永遠不懂得詩詞文章有什麼用,在他的眼底,那一切都是虛的,既不能掙錢,更不能養家餬口,不過是讀了幾本書的你的無病呻吟。你們吵過架,冷戰過,你也試圖想讓他理解,但並沒有成功。而母親,她是個溫暖的存在。
  • 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 | 魔鬼琴藝的挑戰書
    他於1796年回熱那亞,發現了幾乎被人遺忘的P.A.洛卡泰利的《小提琴藝術》一書,其中的24首隨想曲在創作思想和技巧上給他以啟迪,使他後來也寫了《24首隨想曲》(約1805),其中的第1首引用了洛卡泰利的第7首隨想曲,以表示對先輩的敬意。
  • 都市痴男怨女怎麼定義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中的「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出自湯顯祖《牡丹亭》,杜麗娘因惜春傷春慕春入夢而生情,最終與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但這種因夢生情好像只能發生在文學作品中,各自有夢,各自有情,各不自以為夢,遂得真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並不是只存在夢境中,只存在文學作品中,它具有深刻無比的現實意義。它更是引起不知多少都市痴男怨女的哀傷惆悵,它讓當代人在情感的迷離世界中產生了深刻共鳴。它酣暢淋漓、犀利深刻表達了人們在情感的世界中,為情所困,為情所阻,身心不得舒張,千迴百轉斷人腸的情思狀態。
  • 【原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聽懂了旋律即可以想像那份美好,擁有一顆靈動的心足以感悟很多情。很多時候,欣賞異國或異族的音樂,感覺更加動聽,無需拘泥於歌詞的束縛,心可以自由的飛翔。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情感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世間種種皆由情而生,最動人心魄的是情,感官的愉悅只是停留於表面,唯有情才能深入人心。讀一篇美文、聆聽一曲音樂、欣賞一幅藝術作品,禁不住心潮澎拜,甚至潸然淚下,是因為頓悟了隱喻的情感和意境,心靈產生共鳴而感動。因為情,紅塵中平添了多少纏綿悱惻的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有翡》吳楚楚&李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說不清楚楚和李晟是從哪一刻真正愛上了彼此,許是在棍棒下捨命的相護,又或許是那睡夢中的囈語和深情一喊,總歸,愛情就這樣悄無聲息的來了。不得不說,楚楚和李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李晟志勇有餘,而謀略不足,楚楚雖是個弱女子,卻眉眼有山河,胸中有溝壑,在她的提醒之下,李晟才發現暗樁的叛變,才能保全二人的性命。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句美得令人心醉的話引出的愛情故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我們每個人都能記得詩詞裡那些繾綣綺迷的情話,卻不知戲劇裡也藏著能夠暖化人心的句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個如此美麗的句子,相信每個人聽到時,都會愛上它,被它吸引、陶醉。
  • 馬思純霍建華催淚聯袂演繹《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你問我何時歸故裡,我也輕聲地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30多年前,齊秦僅用15分鐘的時間為與他異地相戀的王祖賢寫下了《大約在冬季》,表達思念之情,歌詞簡單直接,娓娓道來,卻戳中了無數的淚腺。分離,不舍;下一次相聚,遙遙無期。
  • 《有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亂世兒女,該有盛世情亂世之中,生命如草芥,遇風而折,遇雨而塌,人沒有選擇生的權力,但死卻只在朝夕之間,於是我們拼命的去想著如何能夠活著,情更別提從何說起。謝允讀出了「盛世珠玉、亂世曲兒」的心酸,將自己裝扮成滿頭白髮的千歲憂,其實是自己真實的樣子,是生不逢時的遺憾,但又無能為力的苦惱。
  • 《鳳歸四時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郎君如意,喜樂平安
    《鳳歸四時歌》看完,心裡突然冒出一句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從第一集男女主角相遇就開始了,女主角在許願時,就希望遇到一心人,白首不分離。抬頭就看見了男主角。劇情就是這樣安排,女主角從牆上掉落,恰巧又落到了男主的白馬上。煜王與錦王同時像聞府求親,妹妹不想嫁入王府,姐姐喜歡錦王,於是勸說妹妹逃婚,姐姐替嫁。姐姐成了王妃。
  • 「風」的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深數年
    此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深數年……。故事就是這樣的,雖然一字一句中有點難以理解,可是今年的確是特別的一年。如果有想說的故事卻找不到人訴說,這裡隨時歡迎你們的到來,不需要你們的文採多麼的出眾,也需要你們的故事有多麼的動人,只要一個要求,真情實感即可!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八首關於愛情的古詩詞,願你遇見愛情
    自古以來,愛情都是人類永恆不變的主題。每個人的一生中總遇到一個讓你歡喜讓你憂的人,然後轟轟烈烈的愛一場,不管結局,不顧前程,我想這便是愛情最美的樣子。在新的一年,願所有人都能遇見最好的他(她),遇見最美的愛情。1. 「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 蓬萊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白宇、鄭湫泓和季肖冰實力演繹
    這次我們為大家介紹一部非常精彩的電視劇,白宇、鄭湫泓和季肖冰實力演繹《蓬萊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令人期待。可是在白起不斷與林夏接觸的過程裡面,白起發現自己喜歡上了林夏,也是因此開始了一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感人的愛情故事。
  • 他是「提琴界的薩拉薩特」丨從大提琴說到波佩爾的狂想曲
    Popper, Dance of the Elves從大提琴說到波佩爾的狂想曲他還創作了大提琴練習曲。波佩爾的《高等大提琴教程》練習曲是難以置信地困難, 但為世界上大提琴高手普遍地用來提高演奏技術。19世紀時大提琴家波佩爾以高難度的技巧,有「大提琴之王」、「大提琴之尼可羅・帕格尼尼」之稱。據《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評論,「波佩爾音色飽滿,富於感情,技巧嫻熟,風格典雅。捷克音樂家波佩爾的25歲和一般人的25歲一樣,總共只有365天,不多也不少。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能夠接受破鏡重圓的星座
    愛情可能就是這個樣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忘不掉過不下去。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和愛的人相伴一生。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