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影業被200萬低價甩賣背後,網際網路公司做電影幾乎全軍覆沒!

2021-02-18 鏡像娛樂


文 | 樓上


5月22日,嗶哩嗶哩影業被其大股東東方明珠旗下的尚世影業以200萬轉讓全部45%股權。

此時距嗶哩嗶哩影業成立僅一年半的時間。

根據嗶哩嗶哩影業財務數據顯示,嗶哩嗶哩影業自成立以來毫無營收,且16年淨利潤為-0.61萬。低價轉讓的背後也透露出網際網路影視公司內容變現的艱難。

實際上2015年到2016年在「網際網路+」的大力提倡下,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湧入電影市場後,網際網路影業在大舉進軍中並沒有迎來春天。

嗶哩嗶哩影業成立於2015年11月。由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B站)和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000萬元成立嗶哩嗶哩影業。

公司成立之初提出要致力於開發針對90後、00後的IP影視資源,與此同時藉助SMG尚世影業公司在影視劇策劃和製作方面的資源能力,來共同打造二次元內容開發、宣發陣地。

但是一年半過去了,現在迎來的卻是大股東對股權的甩賣。作為嗶哩嗶哩影業大股東的東方明珠全資子公司尚世影業,擁有45%的股權。尚世影業作為SMG的事業群核心,其宣發能力很強,出品過《蝸居》、《甄嬛傳》這樣的熱劇。尚世與b站的合作一度被認為是二次元文化內容的再深入開發,有望為二次元內容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但成立至今,嗶哩嗶哩影業的投資都失敗收場。貓眼專業版顯示其代表作品《精靈王座》票房為2502.4萬,《我在故宮修文物》票房僅為645.8萬,都是叫好卻不賣座。

b站成立至今,吸引了一大批二次元用戶,年齡以90、00後居多。騰訊副總裁程武在2015年的一次行業大會中預測說小眾的二次元文化會逐漸過渡為大眾「潮」文化。艾瑞諮詢也發布2015年中國二次元用戶達到2.6億人。b站作為二次元粉絲聚集的視頻網站,擁有高的粉絲粘合性。作為b站的用戶,享受的是在b站發彈幕和自己同齡人交流的樂趣。

但當二次元被搬上電影屏幕,就很難享受到在原視頻網站中的交流腦洞的樂趣,甚至更難說人們是在為電影而看電影,還是因為好玩去看電影。小眾的潮流如何推廣成大眾「潮」文化並在其中盈利,對待這點,b站董事長陳睿表示目前也還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

在二次元內容市場還需開發的當下,b站的電影路仍舊困難重重。不少b站用戶所說b站看片指日可待的話,目前還無法實現。

在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黃金時代,又遇上「網際網路+」的大勢,各網際網路企業急速湧入電影市場想要分一杯羹。以BAT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成立影業公司。但在這場混戰中,並沒有網際網路影業公司突破阻礙,脫穎而出。

在網際網路影業的大混戰中,BAT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擁有廣的資源、渠道和平臺。是其他小眾網際網路公司無法企及的。但是在電影上似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無法深摸其道,網際網路思維固然重要,但不是專業的電影人,在對電影的把握上還是會有偏差。

作為BAT的頭部,騰訊於2015年9月11日、17日分別成立企鵝影業(後更名為企鵝影視)和騰訊影業。騰訊影業依託於騰訊互娛擁有強大的遊戲、動漫和文學等IP資源。但是騰訊影業的首部主拍電影《少年》票房以1590.8萬撲街,沒有在首秀打出名聲。雖然之前參投的《魔獸世界》、《微微一笑很傾城》電影票房都不錯,但騰訊影業也只是搏得了關注,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主控一部現象級作品才是證明自身實力的關鍵。

與騰訊影業相爭霸的阿里影業,前身是文化中國。2014年6月24日,阿里巴巴以62.44億港元投資成為文化中國第一大股東,之後文化中國改名為「阿里影業」。但阿里影業成立至今主要一直在做投資收購。唯一一部主控《擺渡人》也口碑差評,以4.83億票房收官,據說票房10億才不會虧本。

2016年阿里影業發布業績預警公告,稱2016年上半年公司預計虧損幅度較上年同期擴大近300%。2017年2月阿里影業發布了盈利預警,稱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將淨虧損9.5億元-10億元,這是阿里影業連著6個季度持續虧損。

雖然阿里影業有阿里巴巴大文娛板塊的支持,但其連續虧損,也讓阿里影業一直存在燒錢之中。騰訊影業寄託於騰訊龐大的用戶和平臺,與騰訊互娛形成相互補充之勢,但發展也依舊平平,主控電影撲街,表現差評。

媒體報導《瘋狂電影》創始人彭強認為「在電影市場上,BAT三家都希望從渠道、平臺、內容等環節掌控電影行業的產業鏈資源,爭奪的根本是對影視產業鏈背後的生態圈的爭奪。」

而實際上除了BAT,小米,58同城,途牛,甚至於聚美優品、豆瓣這些看似與影視沒有關聯的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影業公司。但小米在成立了一年後就解散了宣發部門。影業負責人、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在朋友圈發文回應承認影業的宣發組做了調整,小米主要做投資和植入的工作,不涉及製作。這與小米影業一開始強調自己主要偏重製作的說法形成了反差,當初的豪言壯語都成了笑話。

至於其他的小眾影業,就更沒有可比性了。

2014年博納影業總裁於冬說「電影公司都將為BAT打工」的話在傳統電影人中引起震蕩。但目前看來,網際網路公司號稱的顛覆並沒有達成。

目前萬達、華誼、光線這些老牌傳統影業公司依舊霸佔著中國電影市場。根據萬達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萬達院線實現營業總收入112.09億,其中萬達院線實現票房收入76億元,國內票房62億元。

萬達作為擁有眾多院線的影業公司,擁有更廣的發行渠道,資源眾多。根據電影專資辦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萬達院線的票房市佔率達到 13.48%為全國第一。

華誼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35.03億元,利潤總額為12.88億元。而光線傳媒控股了票務電商貓眼之後,其業務更加廣泛。光線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光線傳媒實現營業總收入17.31億元,利潤總額8.16億元。

雖然傳統影業在網際網路思維的衝擊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影業公司依靠其老牌的資源、院線、製作優勢,比網際網路影業更專業,更能把握受眾需要的電影定位。同時電影市場雖然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市場,但只要做的好,不管公司是大是小,只要電影做的好,觀眾都會買帳。在電影方面,還是內容為王。優質的電影製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電影是慢工細活,而網際網路影業在急於求成的押注下,卻不一定能做好電影。

網際網路的優勢是渠道、宣發。但是普遍沒有傳統影視熟諳內容產業的規律。至此,網際網路影業公司的顛覆還沒有達成,網際網路影業是狼的說法,遭到了打臉。在網際網路影業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電影市場的這杯羹並不好分。

本文首發:鏡像娛樂

(微信ID:jingxiangyule)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

相關焦點

  • 嗶哩嗶哩影業45%股份僅售200萬,網際網路影視公司要如何爬出坑?
    文化產業評論:成立一年半的嗶哩嗶哩影業顆粒無收,大股東尚世影業200萬低價甩賣,B站的二次元商業版圖布局將受阻。
  • 網際網路公司如何做電影:騰訊影業的先發與後制
    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在2014年6月就完成對阿里影業的收購,耗資約62.44億港元;樂視影業成立於2011年,2014年樂視影業發行電影13部,票房約24億元,增長速度約130%,位居五大民營電影公司第一陣營;而脫胎於網際網路視頻公司的合一影業、愛奇藝影業,都在2014年就已經成立。
  • 電影公司的2019:網際網路影業上行、「五大」變局、「導演派」成新秀
    如果從內容向談2019年的電影市場,那無疑有三個關鍵點,即科幻元年到來、國漫崛起、主旋律找到正確打開方式。如果從全年票房TOP20看電影公司的發展,其實也有三個關鍵點,即頭部網際網路影業持續上行,五大民營電影公司再迎變局,導演派公司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秀。
  • 新電影公司遭遇「生死劫」:去年扎堆成立,今年銷聲匿跡
    2016年小娛對上海電影節新電影公司分析我們發現,嗶哩嗶哩影業遭大股東尚世影業200萬甩賣,暴風影業收購稻草熊沒有成功,小米影業年初面臨解散,那些手握43個IP,高調召開發布會的新貴一部也沒有開機……「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電影行業。」
  • 追捧工夫影業背後,是騰訊影業等網際網路影業「三大派」的集體缺鈣
    而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降溫和票房回落,讀娛君關注到,樂視影業陷「缺錢」風波、小米影業戰略收縮、騰訊影業等也各有煩惱,可見,行業對於網際網路影業已進入了「反思期」。在資本、宣發渠道以及用戶的把控上,網際網路影業公司具有天然優勢,對於電影這樁生意也都很熱衷,然而對「電影」內容把控的力不從心也都普遍存在。
  • 網際網路影業遇上傳統影業,我們放眼於無限的機遇
    提到網際網路電影,很多人會最先想到網飛(Netflix),畢竟它是網際網路影視的翹楚。但歐美國家,網際網路影業(網飛)與傳統影業(六大片廠),形成了衝突與矛盾。好萊塢傳奇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對網飛的電影入主奧斯卡競爭,提出了質疑。
  • 騰訊牽手工夫影業 網際網路公司想借力傳統影企逆襲
    近些年,網際網路公司進軍影視圈,幾乎成為了一種新的流行趨勢。身為網際網路三巨頭的騰訊,自然也不例外。
  • 網際網路公司入局影視業 快手小米都開始做電影了
    2017年,陌陌作為首席贊助商還助力了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影展發起人「賈科長」也為陌陌影業的第一個電影項目《不止不休》擔任監製。除了購買內容外,參與電影投資、宣發等環節能為投資者帶來頗豐的收益,也能直接起到品牌宣傳的效果。與此同時,目前部分傳統影視公司股票的下跌、業績的虧損,也讓部分網際網路公司看到了「入局」的新機遇。
  • 貓眼電影與光線聯姻一周年:從O2O公司到「網際網路+電影」公司的蛻變
    貓眼CEO鄭志昊認為,以前貓眼電影是一家偏O2O的公司,過去一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完成了網際網路+電影公司的轉變,電影已經成為公司整體方程式中重要元素,而貓眼也真正成為電影行業中的一員。王長田 貓眼電影的盈利,與網際網路電影平臺減少票補的大環境有關係,網際網路電影公司已經過了瘋狂燒錢做補貼、拉新用戶的階段。
  • 工夫影業估值18億出讓40%股權,資本化之下它還能做一家匠人公司麼?
    此前,陳國富和他的工夫影業在電影圈是出了名的低調,也是公認的匠人公司,一部電影有時候需要打磨4-5年的時間。資本運作似乎距離這家公司相當遙遠,從股東名單中也可以看出,工夫影業聚集了陶昆、肖洋等一批電影匠人。 而這次,接受多家股東投資之後,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產生業績承諾,加快影片製作步伐。不禁有人在問,工夫影業未來還是一家匠人公司麼?
  • 小米攪局網際網路電視 低價肉搏或衝擊行業格局
    原標題:小米攪局網際網路電視 低價肉搏或衝擊行業格局 近日,小米發布了60寸小米電視3。不久前,樂視也剛剛發布了第三代超級電視,解除了會員費用的購買綁定。而其他坐擁技術的傳統電視廠商也在紛紛轉型,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做網際網路電視的已有7家新品牌。
  • 從春節檔看阿里影業的「網際網路+」影視商業版圖
    這個被稱為"史上競爭最激烈春節檔"的8部電影裡,阿里影業一口氣參與了5部。似乎不管最後哪一部勝出,這個已精心布局影視全產業鏈的網際網路巨頭,都會成為2019年春節檔背後的大贏家。"網際網路+" ,阿里領銜BAT打造電影產業閉環2014年6月,阿里巴巴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文化中國"並更名為"阿里影業",這標誌著這家中國最大的電商正式開啟了它"航母級"的文娛產業資源整合之路。同一時期,由於網際網路企業爆炸式發展,百度、騰訊也都通過資本的力量開始對文娛行業進行試水和布局。
  • 騰訊影業助力青蔥計劃 以「網際網路+」方式孵化人才
    有業內人士稱,在電影票房增長的背後,一大批電影人才也在崛起。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剛剛過去的2015年絕對堪稱「紀錄之年」。年度電影總票房440億,其中國產片的票房佔到了總票房的61.58%。這一數據的背後,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一些新導演、年輕團隊的湧現。   比如票房大賣的《夏洛特煩惱》和《煎餅俠》,兩部電影的主創團隊均以80後為主。
  • 比騰訊阿里影業還牛,拍200部電影個個都賺,卻把迪士尼氣得牙癢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The Asylum這家公司,很多中國人都通過影視網站下載看過它的電影,但是對這個公司所知甚少。The Asylum就是一家以山寨影片為生的奇葩公司,不同於其它山寨公司,這家公司的山寨影片票房收入一度超過正版影片收入。在15年時間裡,The Asylum公司拍了長達200多部電影。
  • 阿里影業首次公布17部電影計劃,馬雲想把這家公司做成什麼樣?
    「從成立那天起,就有很多人問我,阿里影業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家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去改造電影的公司。」這是張強在發布會上說的一句話。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阿里影業首先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整合線上購票。2015年,淘寶電影全面發力,和微票、百度糯米等線上售票平臺一起,把中國電影在線購票率從去年年初的30%提升到2015年年底的80%,差不多通過網際網路重塑了電影觀眾的購票的習慣。
  • 吳秀波緊急甩賣豪宅,低價售賣仍然無法脫手,背後原因在陳昱霖
    近日,網絡上傳出一則吳秀波緊急售賣豪宅的消息,眾所周知,明星購置房產除了想要改善家人環境和享受更好的生活基礎條件之外,大多數都是為了投資,房產的保值同樣屬於吳秀波事業發展的一部分,但吳秀波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願意損失幾十萬乃至幾百萬的也要將豪宅甩賣掉,的確是一個非常令人好奇的問題。
  • 200家電影公司暑期檔最後一搏 誰將成為最大贏家
    在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有50部電影定檔並陸續上映。記者獨家統計發現,這50部電影的背後,有超過200家電影公司入局,其中既有光線影業、華誼兄弟、博納影業、萬達影視在內的影業「老炮兒」,也有騰訊影業、愛奇藝影業等電影「新兵」,在這場新老勢力集體入局的票房拉鋸戰中,誰又將成為今年暑期檔票房的最大贏家?暑期檔是電影市場歷年的重要檔期。
  • 「網際網路+電影」再探索:不只是線上售票,百度糯米影業要玩多平臺矩陣
    在本周的北京電影節上,百度糯米影業向外界透露了公司對於電影市場的全思考和運作理念。這是基於一種「網際網路+」的全新業務嘗試,百度糯米影業總經理徐勇明表示,公司將打造「多平臺矩陣」戰略新布局,即以百度糯米電影平臺為核心,衍生出廣告、金融、粉絲、演出等平臺矩陣。
  • SMG賤賣嗶哩嗶哩影業,影視合資難逃同床異夢的宿命!
    成立之初,坐擁B站與SMG兩大母公司的龐大資源,嗶哩嗶哩影業被業界寄予厚望,如今業績如此辣眼睛,被SMG以200萬元的股權掛牌價格低價銷售。這不禁讓人唏噓,作為一家合資企業,嗶哩嗶哩影業難逃合資企業難發展的宿命論。這其中的緣由且聽下文!
  • 吳秀波低價甩賣豪宅無人問津?網友:希望他越過越糟糕
    近日,有網友爆料吳秀波在美國南加州聖瑪利諾的豪宅正在降價甩賣。不少網友認為吳秀波低價甩賣豪宅是手頭資金短缺導致,還表示希望他越過越糟糕,人也越來越不好。截至目前,吳秀波本人還未回應低價出售豪宅一事,雖然消失許久,但他畢竟在娛樂圈呆了這麼多年,經濟方面應該沒什麼壓力,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