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首次公布17部電影計劃,馬雲想把這家公司做成什麼樣?

2021-02-15 娛樂資本論

兩場發布會、一場開幕論壇,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依然是阿里影業的主場。

在其中一場發布會中,阿里影業一口氣公布了17部電影製作計劃,外加兩部電視劇拿了出來。有業內人士戲稱,以前沒有看到項目產出,現在公布了片單,阿里影業終於像一家電影公司了。

這場發布會的名稱同這家公司一樣「生來不同」。邀請到了李連杰、陳可辛、鄭保瑞等各位知名導演。


在發布會上,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中國電影市場近幾年高度繁榮的背後其實有很多痛點,雖然我們的票房在高速的增長,但是很多業內同仁都有一個感觸,演員難找,導演難找,發行難,收錢更難,投資的風險巨大。如果說到吐槽做電影的艱難,每個電影人會有太多太多的話題。但這些問題的存在恰好是阿里影業的機會。」

 


「從成立那天起,就有很多人問我,阿里影業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家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去改造電影的公司。」這是張強在發布會上說的一句話。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阿里影業首先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整合線上購票。

2015年,淘寶電影全面發力,和微票、百度糯米等線上售票平臺一起,把中國電影在線購票率從去年年初的30%提升到2015年年底的80%,差不多通過網際網路重塑了電影觀眾的購票的習慣。

 

第二件事情是通過收購了粵科軟體,入股大地影院,把淘寶電影更名為淘票票,並讓它獨立發展,包括讓淘票票與和和影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等一系列的動作,逐步建立起O2O的電影宣發體系。

 

在張強看來,O2O的發行模式一定是未來電影的主流發行模式。「對於這個體系,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和影院分享阿里巴巴的大數據,更好的建立影院會員體系,幫助電影院建立更高效的網際網路運營體系,建立融資平臺,縮短票款的結算周期,幫助線下影院建立衍生品的銷售體系,改變中國電影單純依賴票房的商業模式;甚至會逐步建立電影製片完片擔保體系,為更多的中小電影企業提供融資渠道。」


 

     

除了在網際網路渠道方面的布局之外,阿里影業在製作層面的策略是,不僅僅自己拍電影,更大的目標是希望通過平臺幫助更多內容生產方,尤其是小企業和獨立製片人。

     

張強表示:「我們在內容製作上推行合伙人制度,通過項目合資或股權投資的方式,與合伙人建立一個緊密關係,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通過這種方式阿里影業與陳可辛、王家衛、趙薇、鄭保瑞等多位導演建立了合作關係。」


 

阿里影業不僅與大咖合作,還推出A計劃,重點培養年輕導演人才。「我們拿出10個億的預算,通過網劇和網絡電影的方式孵化人才,我們將扶持電影節上的新人項目,同時和中國的專業電影學校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建立電影基金,大力培養新人,包括80後、70後,但是我們更希望培養95後和90後的電影人才。」張強表示。

 

為了這場「生來不同」的發布會,阿里影業已經積蓄了2年的力量,並在發布會上公布了17部電影片單和2部電視劇。

 

阿里影業首次公布17部片單。

1、跟華視盛典影業一起聯合製作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

2、跟星皓影業一起聯合製作巨人網絡的經典遊戲《徵途》。

3、跟呈祥影視一起合作《古劍奇譚2》。

4、跟稻草熊影業合作電影《歌盡桃花》《電影蜀山戰紀》,電視劇《蜀山戰紀2》

5、跟鳳凰傳奇影業合作電影《撒哈拉沙漠》,電影《藏地白皮書》

6、跟儒意影業合作電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2》

7、跟太陽娛樂合作電影《面神》,電影《SCI謎案集》

8、跟寧夏電影集團,真鑑影業合作電影《阿修羅》

9、跟和和影業合作電影《追兇者也》、電影《冠軍的心》

10、跟黑螞蟻影業合作電影《青禾男高》,電影《奇幻之旅》

11、跟華夏電影合作電影《男人使用手冊》。

12、跟齊欣然影業、嘉映影業合作電影《沒有別的愛》

從這些片單中可以看出,阿里影業此次公布的內容製作計劃,涵蓋了商業勵志、浪漫愛情、古裝玄幻、影遊聯動等多個類型。其中《激蕩三十年》、《沒有別的愛》、《徵途》等三部作品尤為引人關注。

 


除了此次公布的影視劇,阿里影業旗下還有多個內容製作項目,如《蠻荒記》、《擺渡人2》等,以及與海外電影公司合作的《忍者神龜2:破影而出》、《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REAL》等電影。

 

 

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阿里影業要做一些其他公司沒有做的事情,要服務好影視產業的上下遊合作夥伴,構建一個健康的影視娛樂生態體系,吸引更多企業、更多人才參與到這個產業中來。

    

阿里影業這次高調地公布內容製作計劃,並沒有將聚光燈打在自己身上,而是希望外界更多地關注它的合作夥伴。對於一家以打造「娛樂全產業鏈平臺」為目標的公司,合作夥伴越多,實力越強,越證明阿里影業的平臺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阿里影業的合作方各有特點,既有老牌的電影製作單位,也有近來聲名鵲起的實力派公司,更有極具潛力的希望之星,包括華視盛典、儒意影業、寧夏電影集團、真鑑影業、星皓影業、和和影業、呈祥影視、黑螞蟻影業、稻草熊影業、鳳凰傳奇影業、太陽娛樂,以及從網際網路和文化領域跨界而來的巨人網絡、藍獅子文化。

電影《激蕩三十年》由阿里影業、華世盛典、藍獅子文化擔任出品方。《激蕩三十年》是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經典作品,以真切而激揚的寫作手法描繪了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年代走向市場、走向世界的成長發展之路,紀錄了柳傳志、張潤敏、馬雲、王石等企業家的艱辛奮鬥歷程。

 

此外,《徵途》是巨人網絡旗下最知名的遊戲作品系列,2006年上線以來累積了超過3億玩家,曾創下210萬玩家同時在線的最高紀錄。今年6月初,巨人網絡宣布成立巨人影業進軍影視領域,此次巨人網絡與阿里影業達成合作,聯合星皓影業共同開發這一超級IP,有望打造出中國的遊戲改編電影典範之作。

 

通過這樣的合作,相信阿里影業在未來的道路上會走得更快。

相關焦點

  • 入股夢工廠背後,馬雲選擇好萊塢公司有哪些價值標準?
    上一次站臺還是《碟中諜5》上映之前,馬雲與湯姆·克魯斯那段備受矚目談話。這場發布會上,阿里影業與史匹柏的公司Amblin Partners達成一攬子計劃。除了獲得少量股權以及一個董事席位之外,阿里影業還將參與Amblin Partner每年6-9部電影,以及電視劇、短視頻等多種數字內容的投資、發行等業務。雙方之間達成合作花了大半年的時間。
  • 看阿里布局「電影全產業鏈」的左手右手慢動作:投資和和影業 阿里影業董事長換帥
    成立於2013年的和和影業,自2016年起在電影的投資、發行、管理等領域全力發展。事實上,2016年5月,阿里影業旗下淘票票成功完成A輪融資17億元,和和影業就與鼎暉投資、螞蟻金服、博納影業、華策影視、南派泛娛、聯瑞影業等位列於投資方之中。作為電影界新秀,截止2016年10月,和和影業參與投資管理的電影專案總票房已近48億元。
  • 阿里影業=?「華誼兄弟+光線傳媒」,阿里影業大漲近50%.
    4月8日,阿里影業復盤並發布公告稱:「已接獲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一項資產注入建議,雙方正在就一項可能由阿里巴巴集團注入若干特定的媒體和娛樂資產予阿里影業的交易進行初步探討。」  公司公告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可能將線上電影售票業務及一個為製作電影和其他媒體內容投資融資的平臺注入阿里影業。  另有市場消息稱,前者是「淘寶電影票」,後者則是「娛樂寶」。
  • 馬雲想再等等華誼兄弟,期待會有一家中國的華納公司出現
    不過,兩部影片出品方的大老闆分別是阿里集團的馬雲與華誼兄弟的王中軍,二位的心情卻不盡相同。這一天,馬老闆那是真的高興。同一天,螞蟻集團同時在港交所與上交所公布招股說明書,這家被估值1500億美元的金融科技集團,IPO進程開始進入倒計時。
  • 阿里影業值300億港元?憑什麼?
    1.67港元,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有網友稱,阿里影業幾乎是以一張白紙支撐著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這也意味著,張強要想從資本市場獲利,必須帶領阿里影業奮力一搏。2014年以來,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電影領域。
  • 阿里影業為了實現馬雲的願景,未來三年可能都會虧損
    阿里影業CEO 張強 「馬總(馬雲)對阿里影業的設想非常明確,要辦一個跟別的電影公司不一樣的公司,如果一樣的話,就沒有必要。」在阿里影業喬遷後的首個媒體開放日,CEO張強對前來參訪的媒體這樣說。自2014年6月,阿里巴巴以62.44億港元投資文化中國,並隨即將其改名「阿里影業」後。成立僅1年多的他們用錢「砸」出了一些不一樣。
  • 如何讀懂馬雲的電影布局?
    而他們三個這次合作的背後,則隱藏著另一個名字——馬雲。本文來源:i黑馬作者:卡西1月11日,馬雲花50億買來的阿里影業重磅推出了第一個正式操盤項目——《擺渡人》,這是阿里影業自2014年8月由文化中國集團更名之後的首個電影項目,也是阿里巴巴集團進入文化影視娛樂領域之後第一部擁有全面主控權的電影產品。
  • 這家公司成立不到1年,就讓馬雲主動掏錢,只因老闆太有名
    馬雲開心還來不及呢!電影《1917》的開場,又見到了熟悉的「月亮男孩」——夢工廠的標誌。但斯大爺其實不滿足於安培林這家小公司,想玩一票大的,才跟卡森博格、大衛·戈芬兩位巨頭合夥開設了電影、電視、音樂、發行等多功能於一身的大公司夢工廠。沒想到夢工廠高開低走,兜兜轉轉20年,夢工廠瀕臨破產,到頭來發現還是老老實實玩電影比較靠譜。
  • 阿里影業李捷:製造可能
    阿里影業的探索能否為行業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是觀察可能製造的最大意義。網際網路公司怎麼做內容在發布會公布片單的環節,21部新片和的年輕導演的肖像照被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大屏幕上。這距離阿里影業上一次批量發布片單,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
  • 華策影業一口氣公布近30部電影計劃,「夢+1」計劃銳不可當
    華策影業選擇在小龍蝦的包圍之後出現公布片單,實在是一個明智之舉! 這不~6月28日,華策影業於北京舉辦「夢+1」計劃發布會,現場公布2016-2017年度片單,近30部影片的強勢曝光也翻開了華策影業「夢+1」計劃的新篇章。
  • 從春節檔看阿里影業的「網際網路+」影視商業版圖
    這個被稱為"史上競爭最激烈春節檔"的8部電影裡,阿里影業一口氣參與了5部。似乎不管最後哪一部勝出,這個已精心布局影視全產業鏈的網際網路巨頭,都會成為2019年春節檔背後的大贏家。"網際網路+" ,阿里領銜BAT打造電影產業閉環2014年6月,阿里巴巴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文化中國"並更名為"阿里影業",這標誌著這家中國最大的電商正式開啟了它"航母級"的文娛產業資源整合之路。同一時期,由於網際網路企業爆炸式發展,百度、騰訊也都通過資本的力量開始對文娛行業進行試水和布局。
  • 阿里影業1億買壯杭州星際影城,離自建院線還有多遠?|大公司說明書
     阿里影業CEO張強已經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過,他們想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來改造電影產業。比如8.3億元人民幣收購粵科軟體,5.2億美元「併入」淘寶電影和娛樂寶,投資10億元人民幣認購大地影院可轉債……在今年5月,阿里影業旗下的淘寶電影(現已更名「淘票票」)宣布獲得17億元融資,其中的投資方就包括了和和影業、博納影業以及聯瑞影業,在更早前還投資了8600萬美元參與博納影業私有化,阿里影業對於發行端的布局落子無數,其企圖心也已是人盡皆知。
  • 對話張蔚:《綠皮書》的奧斯卡加冕與阿里影業國際化的「加法」
    關鍵詞:阿里影業 |奧斯卡|綠皮書|馬雲撰文EW AR|金晶 Jocelyn Jin導讀因為聯合出品的《綠皮書》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阿里影業也被推到了聚光燈下。阿里影業此番受關注,一是在「中國元素」大放光彩的本屆奧斯卡上其中國資本的背景,二是在正被流媒體衝擊的電影業,阿里影業的網際網路出身。
  • 楊洋劉亦菲出演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能否拯救阿里影業十億...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個超強IP被華策炒成一鍋鍋包肉之後,馬雲爸爸是時候來拿著口袋收收錢啦。我們先來看一看2050億身家、不差錢的馬雲爸爸最近怎麼樣啊?2月17日,馬雲爸爸持續燒錢的阿里影視發布了2016年預測版的年報,炒雞短的預測版就講了一個事兒,馬雲爸爸又要虧錢啦,在2016年度,阿里影視預計虧損在人民幣9.5億元至10億元之間,十個小目標就沒啦。
  • 光線入局《三生三世》大電影,與阿里影業化敵為友?
    在第20屆上海電影節開幕式論壇上,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發表了「未來不與上遊的內容公司競爭,要成為電影行業的服務者」的感言後,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卻表示,電影行業很小,大家做著做著也許還是會競爭。 就在外界認為王長田仍將阿里影業視為潛在競爭對手時,他執掌的光線傳媒卻參與了阿里影業主控電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投資,雙方悄然牽手進行合作。
  • 優酷土豆成立電影公司背後:阿里輸血,重啟「燒錢模式」
    今天下午,優酷土豆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宣布成立電影公司——合一影業。
  • 阿里影業正式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子公司 俞永福離開
    新京報訊(記者 梁辰)3月5日晚間,阿里影業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Ali CV完成認購10億股新股份。Ali CV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也就是說,阿里影業正式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附屬子公司。2018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曾對外公布計劃增持阿里影業,向其注資12.5億港元,持股比例由49%提升至50.92%。
  • 阿里影業「三架馬車」布局電影數位化
    此前在線購票、選座的出現,使得「線上購票」成為電影行業數位化升級的第一站,目前電影市場線上購票率已經達到九成左右。曾經阿里巴巴旗下淘票票憑藉高額票補戰術成為市場龍頭。以淘票票為抓手,阿里巴巴影業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影業」)開始布局數位化宣發,目前在宣發端布局了淘票票、雲智和燈塔「三駕馬車」,成為網際網路公司布局數位化宣發新基礎設施的先行者。
  • 阿里影業攜手優酷電影 「視頻+電影」的深度綁定帶出哪些化學反應?
    這是4月17日,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在微信朋友圈裡推送的一條信息。不同於以往阿里影業與優酷各自業務和品牌的獨立運作,如今優酷×淘票票的組合頻頻出現在對外傳播口徑中,婉如一對新生CP。 而李捷也增添了一個全新的身份——優酷電影負責人。
  • 張藝謀新片《影》開機 合一影業整合加入阿里影業 | 3.13-3.19一周熱點
    近日,迪士尼影業部門接受外媒採訪,談到了公司未來兩部重磅改編作品:蓋·裡奇執導的真人版《阿拉丁》與妮基·卡羅執導的真人版《花木蘭》。對於《花木蘭》,有消息稱影片目前沒有拍成歌舞片的計劃。我們想讓它更有力量,更強大,就像雷德利·斯科特電影的感覺。」 電影計劃於2018年11月2日上映。▼張藝謀新片《影》開機 鄧超王千源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