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夢」
1983年的紐約曼哈頓,當28歲的朱欽騏一腔熱血地帶著他剛剛創立的Nautica(諾蒂卡)牌的夾克敲開紐約著名的高級時裝百貨Barneys的大門時,他一定不會想到,他的「航海夢」從那天起已正式啟航。
Nautica在拉丁語裡意為「航海」。從那天起,朱欽騏不斷增加燃料駛向不同的港口。啟航時他也未曾想到,他一手締造的Nautica後來與Polo和Tommy並稱為美國男裝三大品牌,公司股票後來在NASDAQ上市;繼續前進,2007年,加入並開始拓展旅行品牌Tumi;2008年又創立高端高爾夫男裝休閒品牌Lincs。這一連串看似沒有關聯的冒險,卻有一種精神貫穿著朱欽騏的多幕人生。那就是不管海上的風浪如何改變,他始終熱愛設計、熱愛藝術。凡是他經手的品牌,他都將「回歸設計」的理念注入到了品牌的精神血液中。
命運有著神奇的指引。他的那艘航船在風浪中前進、追尋,穿越時空,在2012年收購丹麥百年歷史的Georg Jensen(喬治傑生)銀器品牌後,今天又帶著它千裡迢迢抵達中國。如果說締造Nautica時的朱欽騏是那位「勇敢的水手」,今天的他已然帶著海上逐夢的的堅毅,把所有的熱情和經驗都傾注到了Georg Jensen這個百年品牌中。
永不謝幕的冒險人生
很多人一生追求建立一個穩固的帝國,而這個概念在朱欽騏的頭腦中不存在。由著自己熱愛自由的本性,朱欽騏在不經意間做到了不斷離開,又不斷重建。離開Nautica之後,他曾計劃了餘生的退休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僅僅持續了9天,朱欽騏又重返職場。那次是他在蘇格蘭最古老的高爾夫球場,他一邊揮桿一邊觀察著當地人的穿著,琢磨著他們的生活方式。他按耐不住自己投入去想的熱情,他忽然發現他根本無法拋下他的設計夢,也根本無法停止他的冒險。就這樣,他創立了高爾夫時裝品牌Lincs.
2012年收購丹麥皇家品牌喬治傑生又是一個類似的神奇故事。朱欽騏在紐約的家實際上就在喬治傑生專賣店的不遠處,他常常路過這家店面,卻沒有想到後來的某次機緣,把他帶到了丹麥,帶到了喬治傑生的總部。他看了喬治傑生的百年歷史設計檔案館後震驚不已,喬治傑生在過去百年中的發展是緊緊抓住了藝術史激蕩的脈搏的。這些藝術史的潮流與丹麥設計的DNA相融合,便誕生了一代又一代喬治傑生的經典之作。那些美輪美奐的作品讓朱欽騏眩暈。他意識到他的航海夢就要駛向丹麥了,儘管那裡離美國十分遙遠,但是似有一種冥冥中的召喚,告訴他他的「航海夢」必須延續。
擁有遊歷世界的開闊眼界,朱欽騏一直不乏奇妙的設計靈感。曾經在同一年分別挑戰了南極和北極之旅的他,也一直在拓展著自己事業冒險的疆域。他有著永不靠岸的精神,卻每每靠岸總能夠將那片陸地點燃。有人問朱欽騏,丹麥那麼遠,你作為一位美國長大的華人,如何做到讓這個品牌的DNA繼續流傳?朱欽騏認為,這個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設計本身,在於喬治傑生的品牌價值核心是什麼。而貫穿朱欽騏締造的所有品牌的設計理念始終的一點是,設計要引領當下,不拘一格,又要經得住時間和空間的考驗,可以說,他締造的品牌都追求「既當代,又經典」。而做到這一點的唯一途徑便是創新,事實上,這和喬治傑生先生的理念不謀而合。喬治傑生從來沒有停留在任何時代,而是一直在和時代一起往前走。
正如朱欽騏自己常常留給人的印象:深藍色的筆挺西裝混搭著牛仔褲、低調的復古眼鏡、古銅色的皮膚和保持完美的身材混搭著幾縷迷人的白髮;堅毅而又友善的眼神,風度翩翩卻又絕不譁眾取寵。不管走到哪裡,人們都願意去聽他的航海故事,那些在歲月的磨礪中沉澱下來的不可摧毀的熱情和果敢。
「如果銀子會說話,
說的一定是丹麥語。」
「如果銀子會說話,說的一定是丹麥語。」 這句歐洲諺語體現出了人們對丹麥銀器的認可。而最久負盛名的丹麥百年銀器品牌喬治傑生的命運,現在交到了朱欽騏和他的團隊手中。
在剛剛加入喬治傑生品牌時,朱欽騏和團隊中的成員們常常交流,問他們「你們會如何運作品牌」,大多數人的答案是「我們有悠久的丹麥設計傳統、經典的作品,我們會把這些繼承下去」。朱欽騏也問自己這個問題,他的判斷是,只是單純的繼承一定是不行的。其實在喬治先生的理念中,更重要的一直是創新。回顧喬治傑生的發展歷史,也不難看清這一關鍵的點。
喬治傑生品牌的發展歷程和藝術是緊密相連的。在1904年的創立初期,正逢「新藝術」(Art Nouveau)思潮在北美和歐洲大行其道,喬治傑生便是在一藝術思潮和風格中創作出了最初的經典銀器作品;喬治傑生先生本人也遊歷廣泛,他喜歡巴黎,常來往於丹麥和巴黎之間,於是到了1920年代喬治傑生品牌便不可避免地投入了全球風靡的Art Deco(起源於法國的現代裝飾藝術)風潮中;1950年代又發展成以德國包浩斯(Bauhaus)風格理念為主的現代派極簡設計;而至今流傳最廣的則是1960年代的風格。
事實上,喬治傑生一路走來一直都在與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合作、推出風格鮮明的作品。人們的觀念是在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的,能成為「經典」的事物,是在它所誕生的那個時代裡,順應或引領了人們的觀念和藝術、思想的潮流。所以朱欽騏明白根據時代來「創新」才是關鍵,在進入喬治傑生的兩年多時間裡,他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品牌的設計與藝術潮流之間的微妙博弈關係,以便確定接下來十年喬治傑生的出路與方向。
而說起丹麥設計和丹麥精神,朱欽騏永遠滔滔不絕,並且眼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丹麥這個地處北歐的富庶國度,擁有全世界排名前幾位的國民幸福指數。丹麥人淳樸、內斂、低調,比起擁有財富和所謂奢侈品,他們將有品位有文化的生活方式看得更重。比較驕奢的金,銀的質感更能體現丹麥精神。喬治傑生一代又一代的經典之作,就是誕生在全世界最流行的藝術思潮和冷峻低調的丹麥文化的碰撞之中。沒有誰比看遍世界各地文化的朱欽騏更明白,這樣先進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應該被更多的人去發現。而現在擺在朱欽騏面前的挑戰就是,如何用有效的管理賦予喬治傑生以活力,讓這種丹麥人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得被傳播。
的確,這個百年品牌的深厚底蘊是無價的寶藏,它傳承到朱欽騏手中,在等待他重新提煉出它的精髓。在喬治傑生100多年的品牌歷史上,銀器是其最傳統的產品系列。從1904年到80年代,所有的產品都展現出時代的變化,為人津津樂道,可是近二三十年來,卻鮮有改革,有些停滯不前。進入喬治傑生以來,朱欽騏不再以北歐人民的舒緩節奏來衡量,進行了全面的管理改革。而在設計層面,朱欽騏認為:「喬治傑生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其設計理念,我們必須重視它藝術和設計相結合的核心元素。品牌創始人傑生先生本身就是一位藝術家,他的靈感就來源於他在歐洲各地的文化,注重藝術、品位、質感。聽說在上世界二三十年代,他的設計理念是非常轟動的,引領一時風氣。然後後來品牌經過動蕩,現在重要的是要把設計藝術和管理藝術結合到一起。」
「從鍍金時代到白銀時代」
在歐洲,喬治傑生這個百年品牌被注重生活品質的人群所推崇,品牌的知名度很高。而在中國市場,喬治傑生仍舊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開拓中國市場的挑戰是很嚴峻的。作為掌舵人,朱欽騏對中國有獨到的見解:「中國經濟經歷了西方所從來不曾有過的爆炸式增長階段。這必然導致在某個階段,人們毫無節制地向外去追求物質,就好像是一個『鍍金時代』。而新的一代中國人已經開始有一群人不再滿足於追求物質和所謂奢侈,他們對藝術和設計的看法不斷提升,追求生活的內在品質超過外在的奢華。他們追求獨特鮮明的個性和身份認同超過外在的武裝。而喬治傑生的品牌核心正好是符合這一股新的思潮,而且我們的設計是引領這股思潮的。」
朱欽騏堅定地相信他的這艘新航船正趕上了中國的「白銀時代」。在這個被大浪淘盡的時代裡,新的一代人追求脫去鍍金的外衣,尋找真正符合自己個性的生活方式。朱欽騏常常說,他常常不把喬治傑生歸為奢侈品牌,很多人問他,銀器那麼貴,為什麼不是奢侈品?他會充滿驕傲地回答,喬治傑生的銀器是藝術品。而藝術品所蘊含的價值是無價的,它絕不能夠僅僅簡單地用「奢侈品」一詞來衡量。
這也是為什麼朱欽騏選擇了北京平安大街玉河,作為接下來即將開幕的Georg Jensen House的地點。玉河周邊既經典又當代的氛圍,鬧中取靜的環境正適合喬治傑生接下來的一系列計劃。「我們計劃在這裡的一層開設Georg Jensen Café,二層建成陳列室,將來我們希望這裡能成為展現Georg Jensen品牌歷史並且供大家交流、感受藝術之美的平臺。」朱欽騏這位新時代的哥倫布,對這片「新大陸」充滿了期待。
朱欽騏是誰?
朱欽騏1955年生於臺北,13歲隨父母移民美國,高中畢業後在紐約時裝設計學院進修。
1983年創立男裝品牌Nautica(諾帝卡)兼任首席設計師,與Polo和Tommy並稱為美國男裝三大品牌,2003年被美國第一大服飾公司VF集團收購。
2007年,他加入了國際知名旅行配件品牌Tumi,擴展了公司的平臺進入奢侈品行業,並增加女用配件系列。
2008年再次創立高端高爾夫男裝休閒品牌Lincs(麟可思)。
2012年11月收購丹麥百年歷史的Georg Jensen(喬治傑生)銀器品牌,出任董事長、執行長及首席設計師。
2015年9月,Georg Jensen House 正式入駐北京平安大街玉河。
The End
《羅博報告》10月刊預售開始啦!這次我們推出《羅博報告》10月刊寧澤濤雙封面!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在羅博報告微店購買10月刊預售版,我們還送你寧澤濤的籤名海報喲!!買買買,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