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男女之間的那點「情慾」,都被它點透了

2020-08-28 燈火闌珊盡處

男女之間的那點「情慾」,一直眾說紛紜。

有的影視作品是一見鍾情,怦然心動,最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青春純愛情感;有的影視作品是一開始誤會叢生,中途慢慢解開誤會,最後喜結連理的完美感情;也有影視作品是刻畫婚後矛盾叢生,大吵大鬧,妻離子散的情感鬧劇;也有為愛付出生命,為愛殉情的情感悲劇。

很少有影視作品能把一段帶有復仇性質的情感刻畫的如此細膩,讓人深深的陷入一種情慾裡,卻又不能為世俗所容逃不出以悲劇收場的宿命感。

《花樣年華》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婚姻充滿背叛,身處婚姻裡的人卻又控制不住感情的發展,被困在一張名為情慾的大網裡苦苦掙扎又黯然收場的電影。


電影《花樣年華》


01

婚姻的受害者


這部電影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的是發生在鄰居之間,兩個家庭相互出軌的故事。

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和梁朝偉飾演的周慕雲陰差陽錯把房子租到了一牆之隔,兩家成為鄰居,在鄰裡相處之間,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暗地裡各自背叛自己的家庭,婚內出軌,而周慕雲和蘇麗珍彼時都被蒙在鼓裡。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蘇麗珍的工作是老闆的秘書,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幫老闆在原配與小三之間的周旋上;周慕雲是報社的職員,每天規律的上下班。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在丈夫和妻子時常缺席的生活中,蘇麗珍和周慕雲開始慢慢熟悉彼此,也在相互的熟悉中,對對方的妻子和丈夫進行試探,最後在一個女士手包和領帶上確認各自的另一半背叛婚姻的證據。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周慕雲平常勤懇的上下班,抽空接妻子下班,請假陪妻子出遊;蘇麗珍是個漂亮細心,溫柔體貼,恪守本分,從不逾矩的好妻子。在這兩段婚姻裡,這兩個看似毫無錯處的人,卻不約而同成為婚姻裡的受害者,可見在一段感情裡光靠一個人是不夠的,一個人做的再好也不能避免被背叛。

揭開婚姻表面勉強維持的平靜,除了滿目瘡痍,還有受害者的內心無聲的崩塌和吶喊,那是一場看不見的血流漂杵。

他們倆,那時,是一種難堪的相對,有對背叛者的相互埋怨,也有對受害者的憐憫和同情。


02

兩個孤獨者的靠近


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的背叛讓周慕雲和蘇麗珍各自形單影隻,蘇麗珍和周慕雲各自吃飯、上班,不參與房東太太們的日常活動,相對於房東蘇太太家和顧太太家的煙火味,這兩個人總是顯得異於常人的孤單和落寞。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周慕雲和蘇麗珍帶著對背叛者 「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 的疑問開始多接觸起來。

他們認為他們跟背叛者不一樣。

他們開始是想這場背叛到底是誰先開始的,是蘇麗珍的丈夫還是周慕雲的妻子?

他們排練蘇麗珍的丈夫和周慕雲的妻子相約的場面。

周慕雲學著蘇麗珍的丈夫的口吻開始對蘇麗珍進行調戲,蘇麗珍學著周慕雲的妻子的肢體語言對周慕雲開始挑逗,但是更打情罵俏的話她卻說不出口,這一嘗試以無果告終。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兩人不歡而散。彼時,周慕雲和蘇麗珍對對方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恨更多一些,他們更相信那場背叛是因為對方的丈夫、妻子的誘惑導致的。


電影《花樣年華》


但是為了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他們又開始嘗試約會,吃對方的丈夫或妻子喜歡吃的食物、口味;他們開始在上班時間聯繫對方;在周慕雲生病時,蘇麗珍煮他想喝的芝麻糊。

他們拋開被背叛的憤怒和難堪,更多的是受害者,是被辜負的一方,帶著仇恨讓他們永遠無法擺脫感情的困境,他們開始用另一種方式來了解「他們是怎麼開始的。」

蘇麗珍喜歡看武俠小說,周慕雲之前寫過武俠小說但是停止了一段時間,既然有時間就重新開始寫了,還請蘇麗珍幫忙提提意見一起寫,蘇麗珍答應了。

他們選擇在周慕雲家裡寫小說,拋開之前的種種,兩人可以配合的很默契。

偶然一次,他們被房東喝醉堵在周慕雲家裡一夜,這一夜雖然兩人什麼都沒有發生,卻讓兩個人的心境都發生了變化,蘇麗珍在倉皇之間換上周慕雲妻子的鞋子偷偷溜回自己家,還把拖鞋落在了周慕雲家裡。



一種不知名的情愫在他們之間已經產生,彼時他們是不知道還是不想知道是無法確定的,但是無論結果與否,這種情愫一旦開始就不會按照人的意願開始或者是終止。


03


暗生情愫


周慕云為了更好的寫作,為了蘇麗珍可以更方便的參與寫作,也不想別人誤會她,就打算在外面找一個地方專門用於寫作。

但是蘇麗珍認為這是多此一舉,彼時她並不是太想跟周慕雲之間有太多的交集,儘管他們始終都相信他們跟背叛者不一樣。

周慕雲還是按照自己的計劃在酒店了租了一簡房,專門在裡面寫作,按照蘇麗珍的性格,他覺得她不會再來找他。

但是,蘇麗珍打電話去周慕雲所在的報社,發現周慕雲真的如他自己所說,專門找了個地方寫作,她開始為周慕雲產生牽掛,在接到周慕雲的電話時,她就忍不住去找了周慕雲。


電影《花樣年華》


周慕雲對她的到來出乎意料。蘇麗珍對此的解釋是「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這個理由讓兩個人都很心安。於是他們又開始一起寫小說,這段時間輕鬆,愜意,跟一個不太討厭的人一起幹著喜歡做的事,不知不覺中時間很快就偷偷的溜走了。


電影《花樣年華》


得空他們又開始排練質問蘇麗珍丈夫出軌的場景。

兩次排練,蘇麗珍的表現迥然不同:她試想她的丈夫真的承認出軌時,她是憤怒的,如此知書達理的她也忍不住對他動手;但是當她意識到是周慕雲承認出軌時,她的傷心無法自抑,下手也是不太用力。

而周慕雲對兩次排練的反應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對蘇麗珍的憐愛和心疼。

他們一步步的試探,找到彼此認為安全的距離,以為不戳破那層窗戶紙就會跟背叛者們不一樣,現實會告訴他們真實的答案。

蘇麗珍回去被房東孫太太遇見,孫太太間接的指出她最近出去應酬太多,年輕人出去散散心沒問題,但是要有分寸,還囑咐她下次她丈夫回來時要把他留在身邊,夫妻常常分開並不好。


孫太太的話像一記警鐘敲響在蘇麗珍耳邊,把她的那些似夢非夢的東西都敲碎了。她既難堪又難過——現實總是難以讓人適應,卻又不得不去適應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在周慕雲再聯繫她時,蘇麗珍果斷的拒絕了周慕雲。之後,她開始刻意出現在孫太太周圍,既不參與他們的活動,也不遠離她們的視線,卻沒發現這些舉動本不應該在她身上出現。

周慕雲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他又開始在報社上班了,可是,他卻常常游離在外。

一旦參與了那場名為感情的遊戲,它就不會不允許兩個人置身事外,也不會容忍他們自欺欺人。


04

隻身抽離


蘇麗珍開始刻意避免與周慕雲聯繫,周慕雲打電話找她,她也不回電話,在這段開始於報復怨恨的相互試探中,他們雙方都已經逐漸丟棄了他們的初心。

直到他們再次相遇,周慕雲說他要離開香港去新加坡,讓蘇麗珍幫他訂一張船票。

蘇麗珍不太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要換個環境,避免過多的流言蜚語,蘇麗珍說「我們自己知道我們沒有什麼不就行了」,但是,周慕雲知道這句話再也不能讓他安心的和蘇麗珍相處。

「原來我也這麼想,所以不怕別人說閒話,我相信我自己不會像他們那樣,原來會的。」

「我一直在想他們是怎麼開始的,現在我明白了,原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

「我還以為自己沒什麼,但會開始擔心你的丈夫什麼時候回來,最好不要回來。」

周慕雲請蘇麗珍幫他個忙,讓他有離開的心理準備。

他們開始排練兩個人的分別。

「以後不要再來找我了。」

「你老公他回來了?」

「是啊。」

「我真沒用啊。」

「不是啊。」

「我以後不會再找你了。」

「好好守著你的丈夫。」

兩人在此時才第一次牽手,又不得不面臨馬上的分開。蘇麗珍只有緊緊掐住自己的手臂才能抑制去追周慕雲的衝動。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到結束排練時,蘇麗珍完全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緒,在周慕雲肩膀上崩潰痛哭,這場感情現在誰單方面的叫停都無濟於事,只能順其自然。

現實的那根線卻始終橫亙在他們之間,他們永遠無法逾越。

他們以各自選擇的方式來完成對這場感情的告別。

「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

「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但是他們誰也沒有真正的說出來,只是都選擇在那個他們曾經一起寫作的房間裡獨自與那段晦暗不明的感情告別。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05



周慕雲最終去了新加坡。

蘇麗珍還留在香港。

中途蘇麗珍去新加坡將之前落在周慕雲那裡的一雙拖鞋拿走了,周慕雲到處找都沒有找到,最後發現一隻被女人抽過的煙,他就知道是誰來拿走的。

電影《花樣年華》


電影《花樣年華》


蘇麗珍還是生活在香港。有一次她來看原來的房東蘇太太,聽說她要去美國之後,蘇麗珍就租下了蘇太太的房子,她有了周慕雲的兒子,她和兒子還住在原來她和周慕雲一起住過的地方。

後來周慕雲回了香港一次,他來看原來的房東顧先生一家,發現他們搬走了,從新的租客口中得知隔壁是一個單身女人和她兒子住著,但是,他沒有去按隔壁的門鈴。

據說,原來的人有了秘密之後,選擇去山上找一棵樹,在樹上挖個洞,將秘密說進去,然後用泥巴封起來,那個秘密就永遠留在那棵樹裡,沒人知道。

周慕雲把他的秘密都說在了柬埔寨山上的牆洞裡,用泥巴封上,誰也不知道。


電影《花樣年華》


這是一個假戲真做的故事,似真似假,似假還真。

不同的是,他們更多的是帶著中年人的克制和含蓄。他們都不會去觸碰那條世俗的線,誰也沒辦法不顧忌世俗的看法,人在感情中自始至終都是不能隨心所欲。

在對的時間,遇上錯誤的人;在錯誤的時間,遇上對的人,都是情感中可能遭遇的傷痛。

人,在每個年紀面對情感時都有他們要經歷的傷痛,就算順其自然也不能避免為它所傷。

有人的地方就有情,有情的地方就有痴纏,說不清,道不明,有糾結,剪不斷,理還亂。

實際生活中的感情不也是這樣晦澀不明、牽扯不休的嗎?

相關焦點

  • 那是屬於張曼玉的花樣年華
    我假寐回憶,她仿佛仍舊是《花樣年華》裡骨秀而精緻,落落寡合的美人,自幽寂晦暗的窄窄巷弄裡來,從上世紀逼仄蕭條的光影裡,卻分外增添一分不合時宜美態,多情卻似總無情地,嫋嫋如畫中地來。再一次,我凝睇於《花樣年華》,平生無限遐思。
  • 影評|《花樣年華》
    一、電影《花樣年華》中的灰暗基調電影《花樣年華》將那個年代的故事在舒緩的節奏中展開,故事圍繞婚外戀推進,講述了男女主人公一段欲罷不能的苦澀愛情故事。王家衛導演的這部電影獨具特色,在拍攝過程中,他很少用明亮色彩來進行鋪陳,而以暗灰色為主色調展開拍攝,視覺差別不是很突出。
  • 電影《花樣年華》:一段婚外情的故事,說透了男女婚後的微妙心理
    在電影《花樣年華》裡,蘇麗珍容顏俏麗,氣質優雅。可是她的丈夫,還是跟隔壁的女人好上了。蘇麗珍騙丈夫說,她今晚在公司加班,卻偷偷提前回來。蘇麗珍去敲隔壁女人家的門。蘇麗珍明明聽到了門內自己丈夫的聲音,但還是沒有戳穿這一切。
  • 重溫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中年人的出軌心路,可以用三個詞解開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年後再點開《花樣年華》,昏黃的雨景再次帶我們走進60年代的香港中年愛情。然而,兩人都發現了伴侶出軌的蛛絲馬跡,於是開始一場隱晦的試探:&34;&34;在看似平常的客套提問裡,他們小心翼翼地隱蔽自己的意圖,只為給內心的猜測一份印證,就像一種&34;的掙扎。但其實他們早已有了肯定答案,畢竟那是跟自己朝夕相處的枕邊人,怎會不敏感。
  • 學生影評賞析——電影《花樣年華》
    而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卻向觀眾講述了一個不能相愛卻不得不愛的故事。在西方媒體的審視中,《花樣年華》最完美的作品,無論是英國著名電影雜誌《視與聽》將它列為影史五十部最佳影片之一,還是成為唯一一部入選法國《電影手冊》電影史最佳二百五十部電影的華語片,都證明了這一點。它用幾乎儀式化的東方風韻美學承載了一場帶著淡淡傷感的不可能浪漫。
  • 《花樣年華-生如夏花》講述中年男女溫情的「花樣年華」!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部韓劇,劇名叫《花樣年華-生如夏花》劇情簡介這部劇講述的是和初戀重逢的40代男女的故事,既不是中年人也不是青春年華的他們
  • 我們都錯了,《花樣年華》其實不是愛情片
    一轉眼,那段《花樣年華》已經過去20年了。《花樣年華》無疑是坎城之愛,也是全球影迷心中最難以忘懷的一部驚人之作。2009年,《花樣年華》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1名;2019年,英國《衛報》評選「21世紀最佳影片」,它位列第5名。
  • 消逝的年華——《花樣年華》影評
    沒有喧譁與浮躁,刨除快速而亢奮的思緒,只是哀婉卻唯美地唱著一首老歌:《花樣年華》——一部美得讓人窒息的電影。從故事情節設定來說,斬獲諸多大獎並讓導演及男女主角幾近封神的《花樣年華》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兩個已婚男女的婚外戀故事而已。但這種簡單卻雋永的題材卻也最能引起人類共同的情感共鳴——90年代風靡美國的《廊橋遺夢》也基於此主題。
  • 花樣年華——成年人曖昧隱忍的愛情
    隨著這部影片的上映,使得當時很多愛美的女性都跟風去定製旗袍,還指名要花樣年華裡的旗袍風格,形成一股時尚風潮。電影的構圖也比較獨特,經常會用洞窺的視角交代一些劇情。敘事方面導演刻意地簡化和省略了很多細節,比如:對於劇情推進比較重要的蘇麗珍的老公,周慕雲的老婆就給了一兩個背影鏡頭和一些畫外音的對白。更多的筆墨花在對於蘇麗珍和周慕雲的內心刻畫,情感糾纏。
  • 電影《花樣年華》好在哪?
    但是我敢說,如果你沒有看懂《花樣年華》的情節,那你就無法真正體會它所表達的感情。其實《花樣年華》的情節並不複雜,造成它如此晦澀的原因大概有這三點:第一個原因,王家衛。《花樣年華》是一部由梁朝偉的表情來推動情節發展的電影。這種推動情節的極端方法至少對於我來說是觀影經驗中唯一一次遇見。很難想像的是,梁朝偉的幾個眼神就構成了影片情節的支架。而這,當然是王家衛的構思。
  • 李寶英劉智泰迎來了人生的第二個「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生如夏花》由劉智泰、李寶英、樸珍榮、全素妮主演。已經更新到第二集了!這齣戲是40代男女的故事講述和初戀重逢,既不是中年人,也不是青春年華。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糾結在一起,歡迎「花樣年華」中的第二個人生。
  • 《花樣年華生如夏花》2集飆升9點3分是不是有點虛高?
    韓劇的愛情題材近期好像都聚焦在中年人身上,《那個男人的記憶法》是這樣,李寶英、劉智泰主演的新劇《花樣年華-生如夏花》同樣如些,前者豆瓣評分維持在8.5分以上,後者原先僅評2集之姿就樊升至9.3分,目前雖說有跌分但依舊保持在9分之上。
  •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影評
    《花樣年華》中正是具有這樣的藝術特色。導演王家衛用一種隱喻式和象徵式的表現手法,為這部電影增加了內在韻味。猶如一首朦朧詩,每一個字包括每一個標點都有它代表的象徵意義,也像是一幅寫意畫,每一個線條隱含喻意。頗具特色的隱喻和象徵式的表現手法的運用,使得這部作品在主題思想的表達上顯得既含蓄又有深度。
  • 影視評論|登上那美輪美奐的對比大廈:60年代是香港的「花樣年華」嗎?
    [14]我認為,《花樣年華》以服飾對比和特寫對比暴露出父權制對男女都具壓迫性,這是之前研究極少關注過的。1、服飾對比:旗袍──領帶大衛·鮑德威爾和湯普遜認為,服裝作為場面調度的其中一種元素,「對電影的整體形式來說,有多元的特殊功能」[15]。提及《花樣年華》,觀眾可能不記得故事,但一定記得那幾十套搖曳生姿的旗袍。
  • 豆瓣8.7《花樣年華》:從符號學看電影的隱秘表達
    相比同類型電影《廊橋遺夢》裡,男女主人公雖然也一樣的矛盾和壓抑,卻勇敢地將感情和盤託出,《花樣年華》更多地是朦朧和隱忍。 就好像「一千個人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的觀眾對《花樣年華》的解讀一定都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將從符號學的角度,引領大家走進《花樣年華》這部電影,看看它背後的隱秘表達。
  • 梁朝偉 都怪花樣年華太美麗
    每個人都愛梁先生俊朗的面容,憂鬱的眼神,我卻更愛《花樣年華》裡和張曼玉一起搭戲的梁先生。《花樣》裡,估計梁先生和我們所有人一樣,都已模糊了電影與現實,那個時候他只是愛著蘇麗珍的周慕雲。《花樣》裡梁朝偉和張曼玉扮演舊香港60年代中產階級已婚男女。因緣際會,他們成為了一牆之隔的鄰居。起初,他們只是互相問好,而後便擦肩而過。
  • 《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創作滑坡的開始 | 歪萊塢
    這大概是為什麼英國著名的電影雜誌《視與聽》2012年將《花樣年華》列為影史五十部最佳影片之一,也是唯一上榜的華語片。連挑剔的法國人也對《花樣年華》讚賞有加,2000年《電影手冊》首次評選年度十佳,它就入選位列第五;十五年以後《手冊》再次評選電影史的最佳250部電影,《花樣年華》又是唯一入選的華語片。
  •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處處曖昧,處處很美
    為了探求「他們是怎麼開始的」這個秘密,他們開始模擬對方出軌伴侶調情、模擬出軌被發現的攤牌對話、虛擬兩人的分手與告別,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也有了自己的秘密。這雲山霧罩、曖昧不清的關係即使沒辦法用語言去證明,也可以在畫面多變的色彩中窺得一二。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一共換了26套旗袍。她平常穿的旗袍顏色多是淡雅、肅靜,甚至有些沉悶。
  • 最美好的年華與最糟糕的愛情,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花樣年華》 免費在線觀看
    《花樣年華》就好比一匹綢緞,在絲滑、細膩的布料上繡著圓月和開得正好的牡丹,而在光影的照耀下,它彌散出淡淡柔光,則更讓人看得意亂情迷,給人以迷離夢幻般的蠱惑。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以消逝了的歲月。」多美啊!王家衛的電影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是哲學家,裡面的臺詞,字幕很多都象禪語,指東打西,高深莫測,看者看著會升出陣陣驚心的禪意。句中最經典的一句臺詞「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跟我走嗎?」通過男女主角的重複,使它更具縈迴惋惜之感,被廣大都市男女所傳誦。還有蘇麗珍的上司何先生的一句臺詞"總覺得(領帶)花了一點,還是原來的好。」
  • 豆瓣9分韓劇《花樣年華》:獻給40代中青年的「情書」
    可能一提到《花樣年華》,大部分人會說:「哦,那部梁朝偉和張曼玉演的,很經典的」,或者《王家衛的電影,我看了好幾遍》。電影《花樣年華》海報的確,甚至花樣年華這個詞都是因為20年前的這部《花樣年華》的電影賦予了更多的一層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