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處處曖昧,處處很美

2021-12-29 寧洋影業

收錄於話題 #電影推薦 15個


看王家衛的電影,很容易就掉進一種情緒中。

它緩緩流動著,流進觀眾的眉間心頭,遠遠看去明明靜默無聲,卻又往往在影片快要結束時,在所有的情緒都需要奔湧而出時又無可奈何地歸於一種平靜。以至於他的電影常常讓觀眾久久不能釋懷,甚至在多年過後仍舊念念不忘。

《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在20世紀執導的最後一部影片,它呈現了一個欲言又止、含蓄壓抑的情感故事。

1960年代的香港,已婚的報館編輯周慕雲(梁朝偉 飾)和已婚太太蘇麗珍(張曼玉 飾)在同一天來到一家多是上海人的公寓尋求租房,又在同一天搬入,自此成了鄰居。

在之後的日子裡,蘇麗珍經常一個人穿著各種款式的旗袍,畫著精緻的妝容,梳著一絲不亂的雲鬢去買面。周慕雲則是經常一個人在那間麵館吃完了面後,再頗顯落寞地回家。二人在狹窄的過道一次次相遇,也僅僅只是禮貌性地打個招呼而已。

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配偶和對方的配偶有了婚外情,周慕雲和蘇麗珍才真正坐下來有了交談。

為了探求「他們是怎麼開始的」這個秘密,他們開始模擬對方出軌伴侶調情、模擬出軌被發現的攤牌對話、虛擬兩人的分手與告別,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也有了自己的秘密。


周慕雲和蘇麗珍都很喜愛武俠小說,得知周慕雲曾經寫過武俠小說後來又放棄後,蘇麗珍鼓勵他再次拿起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相處之中,他們在模擬對方出軌伴侶和真情實感間出現了動搖。那種呼之欲出的情感,卻難以開口說明。

這雲山霧罩、曖昧不清的關係即使沒辦法用語言去證明,也可以在畫面多變的色彩中窺得一二。

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一共換了26套旗袍。她平常穿的旗袍顏色多是淡雅、肅靜,甚至有些沉悶。

可是在和周慕雲漸漸熟悉後,她的旗袍顏色開始變得鮮豔起來。影片中有一個特別能證明這一點的地方就是,即使是同一身旗袍,她在見完老闆後,願意為了去見周慕雲穿上一件大紅的風衣。

身穿旗袍的蘇麗珍,她既擁有端莊華貴的氣質,也有著挑逗人心的誘惑。

這些旗袍無時無刻不在展現著她玲瓏有致的曲線美,當她和周慕雲站在一起,那些精簡的對白、細微的肢體語言都能生發出一股混雜著曖昧和情慾的氣息。

蘇麗珍的道德感讓她認定「丈夫背叛了她,但她不能背叛丈夫」。在她察覺到自己對周慕雲動心之後,內心更加痛苦。

可以說,蘇麗珍和周慕雲的關係越是曖昧不清,這種痛苦就越強烈。

更何況,作為一個體面的女人,儘管她知道自己和周慕雲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但周圍人的閒言碎語她不能不顧及。

同時,電影《花樣年華》中有三對人物關係非常耐人尋味。分別是周慕雲和蘇麗珍、那對從來沒有出現過正臉的「出軌戀人」、蘇麗珍的老闆和他的太太與情人。

身為秘書的蘇麗珍幫著老闆瞞著他太太討好情人,自己是一個被丈夫出軌傷害的女人,而她又不由自主地精神出軌了周慕雲。

換句話說,她正在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她所做的事情正在傷害她自己。

因為內心的道德感,她羞於更不敢直面周慕雲的感情。

所以她總是面色平靜地低著頭,不敢去看周慕雲炙熱而又深情的目光,把胸中滔天的愛戀強行壓抑在喉口。

在她和周慕雲之間有一道高高的藩籬,它既紮根在公序良俗中,也紮根在蘇麗珍的心底。

儘管蘇麗珍一次次提醒自己他們不會像「他們」一樣。

可那愛已經在心底生了根,發了芽,它已經脫離了她的控制。

所以當周慕雲在臨去新加坡之前問她:「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時,蘇麗珍在愣怔之後,飛奔下樓梯去找周慕雲。

只是,就像他們許多次在那狹窄的過道擦肩而過一樣,沒等到她回答的周慕雲已經離開了。

蘇麗珍身處在空空蕩蕩的房間,自言自語地問出了那個還沒有來得及說出口的問題:

「是我,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羞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 他沒有勇氣接近 ,她調轉身,走了。——《花樣年華》

蘇麗珍沒有等來他的勇氣,可當她自己衝破藩籬之後去找他時,他們又錯過了。此後經年,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錯過.

在影片的結尾處,通過演員的臺詞暗示蘇麗珍生下了一個叫「庸生」的小男孩,這不免讓人聯想起他們最喜歡的那個寫武俠小說的作家金庸。

據說王家衛在電影上映前刪掉了一部分劇情,也許,就在那某個分不清是演戲還是真情實感的夜晚,他們失控了。

這段從不曾宣之於眾的感情,處處透漏著一股子小心翼翼。它們糾纏在昏暗的走廊、樓梯、房間、街道,像一團霧氣,縹緲模糊,隱隱約約又欲說還休。

看王家衛的電影,就像掉進了一種情緒中,如夢如幻如囈語。處處藏著纖細的情感波動,惹得觀眾躁動不已,卻直到最後也說不清、道不明、抓不住,只能不了了之。

《花樣年華》是含蓄的,它既是一個故事,也是一首抒情詩,就連「痛苦」都被王家衛拍得很美。

免責聲明:圖片及部分文字引用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寧 / 靜 / 致 / 遠              百 / 川 / 歸 / 洋

相關焦點

  • 一場驚心動魄的曖昧,《花樣年華》中的蘇麗珍,王家衛最愛的女人
    一場驚心動魄的曖昧,《花樣年華》中的蘇麗珍,王家衛最愛的女人今天小編想來給大家說一個王家衛最愛的女人,但是這個女人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王家衛電影中的一個角色。在《阿飛正傳》開始,王家衛的電影中第一次出現了這個叫蘇麗珍的女人,在之後的《花樣年華》、《2046》中,都有她。
  • 花樣年華——成年人曖昧隱忍的愛情
    還是王家衛鍾情的懷舊民國風,濃濃的舊上海氣息。那首經典的配樂響起,慢鏡頭的推進,旗袍裹著的曼妙身材,美的撩人心弦。日本作曲家梅林茂譜的這首電影配樂,絕對稱得上經典。多年後,看過許多電影,聽過許多的電影配樂,這首【yumeji's】在我心中的地位不可動搖,相得益彰的配樂對劇情的推進和氣氛的烘託,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王家衛《花樣年華》中的這些暗語,你看懂了嗎?
    ——《鮑德熹:執著的【擺渡人】》而王家衛電影中最令人稱道的,便是意蘊深長的曖昧之美。這恐怕也是這位電影界的一代宗師,作品至今令人百看不厭的原因之一。王家衛導演電影《花樣年華》原版膠片劇照 以王家衛式美學極致釋放的《花樣年華》為例,服飾與人物心緒形成強烈反差,色彩暗示著情節走向,種種精巧的構思令人嘆服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王家衛獻給世人的香水,《花樣年華》是其中最曖昧、最具誘惑力的一支,它近乎完美地再造了一個時代的氣味,並將這種氣味變成電影史上的孤品,電影之外,歲月呼嘯,而這則98分鐘的故事始終在那裡,提醒著經歷過、呼吸過這道氣味的人,我們曾擁有過一段真真切切的花樣的年華。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王家衛獻給世人的香水,《花樣年華》是其中最曖昧、最具誘惑力的一支,它近乎完美地再造了一個時代的氣味,並將這種氣味變成電影史上的孤品,電影之外,歲月呼嘯,而這則98分鐘的故事始終在那裡,提醒著經歷過、呼吸過這道氣味的人,我們曾擁有過一段真真切切的「花樣的年華」。
  • 看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你就能明白什麼叫高級電影
    香港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王家衛。愛情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花樣年華》。周慕雲與蘇麗珍的感情自然是電影的主軸,這部電影關於婚外情,關於曖昧,關於秘密。但《花樣年華》之所以經典,不只是因為梁朝偉與張曼玉,更因為電影裡除了人之外,場景,燈光,道具,配樂等等,幾乎每一樣關於電影的元素,都是關鍵。
  • 就是這家餐廳,拍攝了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這是香港導演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中的經典畫面。△1998年的《暗花》2000年上映的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以1960年代為背景,因此就以金雀餐廳作為拍攝場景之一。△2000年的《花樣年華》後來王家衛拍攝的《2046》中,金雀餐廳也成為梁朝偉聖誕節與王菲用餐的地方。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百家故事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王家衛獻給世人的香水,《花樣年華》是其中最曖昧、最具誘惑力的一支,它近乎完美地再造了一個時代的氣味,並將這種氣味變成電影史上的孤品,電影之外,歲月呼嘯,而這則98分鐘的故事始終在那裡,提醒著經歷過、呼吸過這道氣味的人,我們曾擁有過一段真真切切的花樣的年華。
  • 重溫:王家衛與他的電影《花樣年華》
    王家衛覺得我演戲太多功夫,總用三十七個方式去演,他說:「我不要了,你可否給我最直接的!」·美指張叔平:我要的是一種俗氣《花樣年華》是《阿飛正傳》之後對於60年代的再演繹,《阿飛》我認為美術很規矩、很講究,《花樣年華》就要試試不規矩,做得free(自由)些。
  •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影評
    《花樣年華》中正是具有這樣的藝術特色。導演王家衛用一種隱喻式和象徵式的表現手法,為這部電影增加了內在韻味。猶如一首朦朧詩,每一個字包括每一個標點都有它代表的象徵意義,也像是一幅寫意畫,每一個線條隱含喻意。頗具特色的隱喻和象徵式的表現手法的運用,使得這部作品在主題思想的表達上顯得既含蓄又有深度。
  • 王家衛在《花樣年華》裡的鏡頭為何如此迷人?
    屬於《花樣年華》的掌聲已經很多了。先看影評,後看電影,有種很奇怪的感覺,總讓人在不經意中想要否定什麼,掙脫什麼。但是,在看了《花樣年華》以後,我不得不承認:儘管大家都說好,我也無法因此就違心地說它不好。這電影營造的氛圍,感覺就象大朵大朵絢麗的鮮花在枯萎以後,芳香依舊瀰漫在房間裡,讓你可以悼念它那曾經拒絕枯萎的激情,連同無奈和感傷。
  • 《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創作滑坡的開始 | 歪萊塢
    《花樣年華》(2000)當然,它在西方各大電影媒體受到的讚譽和佔據的榜單數不勝數,幾乎沒有其他華語電影可以與之媲美。不過,對於王家衛自己來說,《花樣年華》是一個藏而不露的關鍵轉折點。無論在影像風格還是內涵主旨上,《花樣年華》都與此前他的其他影片截然不同。
  • 閒話王家衛(7)/《花樣年華》:小資的至愛
    至少在全世界的影迷或影評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會認為《花樣年華》是王家衛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也認為這是王家衛最好的作品之一。《花樣年華》一如既往的講著痴男怨女的故事,一如既往的色彩畫面美麗的令人心迷神醉,一如既往的充滿了悶騷的調調,這是典型的王家衛電影。
  • 重溫王家衛經典之作《花樣年華》
    交流溝通請添加小編微信:TMBB100王家衛電影4K修復版合集《王家衛的世界》11月25日起在北美小範圍重映!這個修復活動是由王家衛監督和允許的,質量絕對沒話說。包括《重慶森林》《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手(導演剪輯版)》《春光乍洩》《墮落天使》以及《花樣年華》。恰好今年正值《花樣年華》上映20周年,分享一位外國博主製作的關於《花樣年華》從畫面美學到視覺隱喻的視頻,分析了電影如何表現一個人內心的糾葛:
  • 想當年|《花樣年華》:王家衛營造的中年情事,只是愛的偽辭
    《花樣年華》海報靜水之下,王家衛電影中慣常發生在幾對青年男女身上的多線情感糾葛,被簡化為一對各有家室的中年男女的漸生曖昧、互有情愫。《花樣年華》劇照更為極致的是,王家衛影片裡某個年代鮮明的社會氛圍,在《花樣年華》中基本消失,侷促的室內及室外空間往往僅現一隅,帶不出香港上世紀60年代的特徵,街巷零星張貼的中成藥廣告,配合轉場字幕中的年代提醒,成為時代模糊的注釋
  • 《花樣年華》周慕雲原型,100歲的香港文學宗師去世,王家衛悼念
    王家衛悼念劉以鬯,是因為這位文學宗師對他的影響太大了,他曾把對方視作自己創作生涯中的文學老師。尤其是劉以鬯《酒徒》和《對倒》兩部小說,直接影響了他的電影,《花樣年華》和《2046》。還記得《花樣年華》裡那段充滿文藝氣息的字幕嗎?那些消逝了的歲月,仿佛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
  • 從視覺語言、細節處理、電影主題角度,淺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想問一下大家,王家衛的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是浪漫喧鬧的《重慶森林》,是一晌貪歡的《春光乍洩》,還是渴望相擁的《墮落天使》。就個人而言,我最愛的卻是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在《花樣年華》這部電影中,王家衛對所有的空間都做了簡化處理,一直到看完電影你可能都想像不出來,他們兩人住的房間全貌是什麼樣,餐廳是什麼樣,小麵館是什麼樣。在王家衛的電影裡,場景只是為了隱喻之用,以小麵館的兩場戲的對比為例來感受下王家衛處理方式的獨特。
  • 王家衛《花樣年華》,憑什麼在「21世紀最佳影片100部」排第五?
    20年前,初看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不耐煩拖拖拉拉的慢節奏,更不耐煩含含糊糊的張曼玉和梁朝偉。20年後,再看《花樣年華》,終於明白了這部電影為何被稱作懷舊經典。就故事主題來說,它延續了王家衛前幾部電影中關於情感&34;的結構模式,主人公們仍在一種對感情的渴求與追尋、逃避與失落中兜兜轉轉,以期來填充自己孤獨的內心。但與《重慶森林》、《春光乍洩》等片不同的是,《花樣年華》裡的周慕雲與蘇麗珍,不再過於糾結在意情感的得與失,人物的情感世界終於由感性走向理性。
  • 王家衛在21世紀最好的電影《花樣年華》
    從電影《旺角卡門》到《春光乍洩》,王家衛用情緒描繪了多情的嚮往,似乎在搜尋任何形式的結構化的情節。他的《花樣年華》延續了這種風格,也許是我們印象最深的王家衛電影。對於幾乎他所有的電影,王家衛都會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開始拍攝,或多或少會根據自己的想法編造一些東西。他心裡真正想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情緒。
  • 王家衛的光影流年,《花樣年華》20年,如花綻放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和我一起走?」在西方電影媒體的審視中,《花樣年華》是王家衛最完美的作品。2018年,英國BBC發表了全球100大外語電影排名,王家衛共有3部電影上榜,分別是排名第71位的《春光乍洩》、第56位的《重慶森林》和第9位的《花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