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閥們進入社區團購的險惡用心

2020-12-25 徵途問道

網際網路巨頭們在2020年末開始了瘋狂的跑馬圈地,勢要把社區團購推向一個新的投資風口。一時間,大家聞社區團購色變,它仿佛成為了一頭洪水猛獸。

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資本們為什麼敢把賭注押在社區團購上?畢竟這是前幾年流行的商業模式,並且各路大神也沒有在社區團購領域獲得足夠的成功,都是一些區域性的小玩家在運營。

為什麼現在又突然熱衷了呢?原因有二,第一,網際網路資本們賭的是疫情會再度爆發,能發國難財;第二,互聯巨頭們手裡有大量的資本,而不知道該投到哪裡?我們的網際網路巨頭喜歡掙快錢大錢,比如坑害下一代的遊戲,坑害這一代的P2P。也沒有像馬斯克造火箭移民火星那樣的宇宙級目標,更沒有造晶片高精尖技術,這些項目都是長期投入,還不一定能有回報,這不符合國人投資的調性。

唯有繞著百姓的衣食住行才能掙大錢掙快錢,人口多,韭菜能割完一波又一波。所以,他們這次又把投資目光聚焦在了百姓的菜籃子上,要讓百姓餐桌上都是最貴的雞鴨魚肉菜油鹽醬醋茶,這才是他們的終極目的。

可惜,他們的陰謀提前就被人識破了,官媒第一時間就指出這些巨頭們的邪惡用心,竟然刻意破壞底層商業生態環境,要去砸了小商小販的飯碗。網際網路巨頭們完全就是全民公敵,徹底暴露出他們的醜陋嘴臉和險惡用心。

所以,我們要攜手一起抵制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社區團購電商,不給這些財閥們收割我們的機會。

全部評論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浪潮裡的「團長」們
    但另一方面,不管是武漢、長沙,還是成都、濟南,很多果蔬商超老闆卻紛紛抱怨,認為社區團購搶了他們的生意,弔詭的是,這些受到衝擊的店老闆們有不少人也不得不加入到社區團購的陣營……誰在做團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團長道路,雖然他們背景各異。濟南歷城某小區的張琳是一位寶媽,在家全職帶孩子,後來她接觸到社區團購,並逐漸成為團長。她說不指望這個掙錢,主要是方便帶孩子。
  • 大公司們押注社區團購,這真的是賺錢生意嗎?
    大公司的進入,也改變了整個社區團購的競爭格局。即便是在上一輪比拼中嶄露頭角的中小創業公司,也面對著大公司投入的流量、資金、以及地推資源的壓力:合作的團長們被挖角、開始發放優惠券應對價格戰,還有創業公司開始收縮覆蓋城市。本文致力於解決下列問題:這個競爭激烈、巨頭環伺的社區團購市場,究竟有何吸引力?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社區團購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電商巨頭進入社區團購,更多是希望通過高頻消費場景獲客,他們的低價競爭策略,會對傳統農產品市場供應量造成衝擊,不利於高品質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布瑞克農業網際網路董事長孫彤說。  孫彤認為,農產品品類眾多、供應鏈長且資產重,在局部形成壟斷,打垮小菜攤後,漲價、殺熟是可能的。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此前,對外官宣的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早已掀起巨浪;還有京東內部正籌劃的社區團購項目「京東優選」、字節跳動醞釀的「今日買菜」、快手從10月底開始奔赴長沙重點調研興盛優選等消息,雖然沒有得到巨頭的直接回應,但至此,無論是入侵者「滴滴們」的高舉高打,還是守擂者「興盛優選們」的毫不退讓,圍繞社區團購的競爭正式進入白熱化。
  • 社區團購的團長們,現在怎麼樣了?
    莊帥:我是去年底加入了京東3C部門搞的京東社區團購聯盟,還發了一個證:社區團購聯盟服務商。這個過程得以了解許多來自地方的小社區團購平臺的數據。天眼查APP專業版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大陸地區有近200家涉及社區團購、社區生鮮相關業務的企業相關業務的企業。
  • 社區團購一個被巨頭們樂觀放大的千億市場,最後或無贏家勝出
    如果用版本來衡量的化,這也許就是社區團購1.0版本隨後一些本地化的供應商看到了這個商機,就開始規模化的建群,發展團長,團長賣他們的貨,供應商會將產品定時送到每個團長所在的小區,社區團購進入到了1.5版本,和1.0版本相比,1.5版本初步定位了以團長、供應商為基本角色的經營模式,這個時候,供應商發展了一部分的團長,初步達到了聚集效應。
  • 社區團購「大躍進」
    見微評論原創幾乎是同一時間段,做傳統電商的、社交電商的、本地生活服務的、網約車的甚至於搞科技的,都集體扎入社區團購這個賽道。然而似乎也讓人見怪不怪了,共享單車、打車、新零售……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在一個又一個新賽道廝殺,或壟斷或暗淡離場。
  • 社區團購:大佬們的新蛋糕,窮人們的奶酪?
    最近「社區團購」火了,被大家稱為「新零售的最後一公裡」。當我們路過門口便利店時,總能見到超市門口呈列著許多生鮮水果、肉禽蛋品等等。明明並非是便利店的主營,卻依舊成了小區門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是,社區團購真的能夠興起,並非這麼簡單,更有諸多網際網路大佬加持布局。新興社區電商興盛優選,一出手便搶奪了三四線城市市場,甚至完成了縣鎮農村的覆蓋布局,背後有今日資本領投。橙心優選,是滴滴旗下的社區電商平臺。
  • 網際網路大佬進入社區團購無異於殺雞取卵,逼迫養殖戶只好殺雞棄卵
    只是最近隨著興盛優選、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四大社區團購的進入,超市裡原來很暢銷的雞蛋突然賣不動了!原來,網際網路大佬爭相進入社區團購後,依然是依靠自身雄厚的實力,繼網約車和外賣價格大戰後又將屢試爽歪歪的補貼大戰策略用到社區團購上。
  • 「拼命」奔跑的社區團購
    自五環內市場流量紅利殆盡,拼多多的崛起讓巨頭們敏銳的發現下沉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流量池」,紛紛下手對下沉市場布局。公開信息顯示,社區團購以新的模式出現,以團長制、集採集配和預售制的模式,為獲取流量降低了成本,也在經營中降低了對產品的損耗,並且社區團購更容易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也更容易在下沉市場進行擴散。
  • 一樁「風口謀殺案」:社區團購1000天生死始末
    另一方面則是,巨頭買菜被批評正在搶小販們的生意。那麼,買菜這樣的業務,巨頭們爭相入場,爭奪的到底是什麼?是生鮮4萬億的市場規模嗎?實際上,按照王興之前的觀點,一個行業的核心要素發生十倍的變化時,行業會發生百倍的變革。誇張來說,如果說巨頭們搶的是4萬億的生鮮市場,我們都認為這個野心小了點。
  • 社區團購,是天使還是魔鬼?
    今年以來,由於疫情肆虐,同樣有一種創新的模式流行開來,那就是社區團購。越來越多的人在小區組建的拼購群裡購物,然後等著配送。涉及的品類主要是生鮮和日用品。當消費習慣形成後,其它所有電商產品,都逐漸進入社區團購平臺。目前比較流行的平臺有興盛優選、美家買菜、美團優選、考拉精選等。社區團購與若干年前掀起熱潮的團購不同的是,充分利用了社交關係。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公布,大廠們逍遙的日子到頭了
    網際網路巨頭們盯上了團購業務,可背後,另一雙眼睛也盯著它們。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這幾家都是業界鼎鼎有名的巨頭,只要它們遵守規則,其他中小玩家也就有榜樣可以效仿了。
  • 社區團購走紅:快遞末端網點的新生意
    不過,隨著社區團購在下沉市場的快速滲透,看似與這場「菜籃子」之爭頗有交集但又形成明顯錯位競爭的快遞企業,能否真的靜觀其變?《中國經營報》記者留意到,日前京東旗下眾郵快遞網格站開啟加盟,正式入局社區團購;去年戰略投資社區團購平臺的中通快遞,近期註冊「中通同城」,並牽手來伊份(603777.SH)探索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模式。
  • 社區團購,下一個風口?
    編輯導語: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當口,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向社區生鮮市場——這個藍海市場進軍。社區團購,呈現出了一片繁榮的景象,投資者瘋狂注資,從團長、消費者、到供應鏈企業也都積極參加,正因為繁榮,參與者也在重新思考自己的利益平衡,這也考驗著各平臺的生態平衡藝術。
  • 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
    誕生於2014年社區生鮮團購突然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傳統商超爭搶的超級風口。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拼多多、沃爾瑪、百果園……甚至包括幾乎沒有做過零售業務的滴滴出行都相繼入局。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元級別。
  • 社區團購陰影下的商超生死局
    目前社區團購品類以生鮮和快消品為主,恰好也是商超的強勢品類,銷售額被分流在所難免。在巨頭們攜巨資闖入社區團購的情況下,市場對於商超業績表現的擔憂也隨之放大。「2021商超或迎倒閉潮」、「社區團購會讓至少三成大中型超市倒閉」等判斷也隨之出現在輿論場。這直接影響到了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
  • 社區團購平臺運營
    不同的產品在社區團購中具有不同的銷售功能,同時具有對社區用戶的購買喜好進行分類的功能。因此,為了發展社區團購,必須學會選擇產品的技巧! 那麼社區團購平臺選品的特點是什麼?生鮮產品作為流動性產品,在類別結構中非常重要。因為在社區購物場景中,要養成大家網上消費的習慣,必須通過剛需和高頻率產品來做到這一點。
  • 揭秘社區團購的「團長」們:誰來做怎麼做 收入如何?
    來源:新京報揭秘社區團購的「團長」們:誰來做怎麼做 收入如何?記者 孫文軒冬季的武漢,早上7點天剛剛放亮,武昌某小區內一家服裝修改工作室裡,剛睜開睡眼的馬大姐先在微信群裡問候了一番群友,接著把一些產品的團購連結發到群裡,以供群友挑選下單。做完這些,她才開始起床、做家務,以及等著社區團購平臺的送貨車陸續到來。
  • 社區團購: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這一降溫讓巨頭、讓人們冷靜了下來,巨頭開始宣布科技創新領域的新成就,人們也仔細思考社區團購這一模式。其實,這一模式並沒問題,人們反對的不是社區團購,而是巨頭們瘋狂燒錢搶奪市場,意圖形成壟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