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土著文化世界地圖無奇不有

2021-01-08 異世視角

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大約在5萬年前的冰河時期來到澳大利亞,作為澳洲最早的一批居民,他們奠定了澳大利亞的文化底蘊。澳大利亞的土著之所以被世人關注就在於他們不同於別的民族,而是完整的保留了石器時代的所有文化,幾萬年來都沒有任何進化,原汁原味。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文化學家紛紛來到澳大利亞研究澳大利亞的土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語言,生活習俗等等,對於揭開早期人類文明有重大現實意義。

典型的澳洲土著正在佔卜預測吉兇

從長相上看,澳洲土著鼻子大,嘴唇厚,像是黑人和黃種人的結合,但又更多的保留了古人類的特徵。屬於典型的尼格利坨人。澳洲土著居住在荒無人煙的澳洲沙漠裡,這裡幹寒少雨,水資源十分匱乏。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很難想像他們是怎麼在如此惡劣的環境裡生存下來。澳洲土著的生活方式十分原始,基本上處於刀耕火種的狀態,他們會在全身塗滿油彩,作為一種獨特的審美。澳洲土著以狩獵為生,袋鼠,可愛的考拉,食火雞都在他們的菜單中。整體來看他們依舊保存了很多冰河時代的文明特色。如果要喝水就直接從植物當中提取,比如說龍蛇蘭,葉子肥大,儲存了大量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從宗教信仰來看相信萬物有靈,崇拜大自然,強調與大自然和諧共存。前面提到狩獵是澳洲土著生活的一部分,但他們只狩獵與生活相關的一部分,絕不貪婪。幼小的動物都會被放過,夫妻動物也不打殺,認為那是一種罪過。隨著白人移民逐漸來到澳洲,開發澳洲,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土著人也就面臨了滅頂之災,在殖民者到了之前澳洲土著還有幾百萬,殖民者來到以後澳洲土著急劇減少,無他都是疾病和戰爭的結果。澳洲土著的繪畫十分有趣,看起來很幼稚,就像是小朋友的水彩畫,但確實都是成年人的作品,從繪畫風格來看依舊保持了石器時代的一些特點。

正在狩獵的澳洲土著

艾爾斯巖是澳洲土著的聖地,這裡不允許外人進入,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漸漸變得開放起來。今天的澳洲土著早就加入了旅遊業大軍,從事旅遊業的佔大多數,畢竟獨特的文化總能吸引世人的目光,去澳洲觀光,住在土著人家裡別有一番風味。隨著現代文明的大規模普及,沒有一種文明能夠孤立的存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短,資訊時代把世界連接到了一起,澳洲土著也在與時俱進。這就是全球化一體化,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意,任何文明認為高人一等都最終會被時代無情淘汰。

保持傳統文化的澳洲土著

相關焦點

  • 澳洲土著的史前史
    作者 萬瑜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祖先大概在4萬至6萬年前抵達澳大利亞,他們以一種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方式生活著,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第一次歐洲殖民者接觸到他們的時候,估計土著居民有35萬人口。關於第一批人類的路線,有陸橋說和航海說。
  • 澳洲土著:被澳大利亞偷走一代人,卻從未被偷走文化與信念!
    引子:一個文化對於另一個文化的敬重,其實不容易的,就跟生命的多樣性一樣,殘酷的現實是什麼?人類經常因為自己的傲慢狹隘的無知傷害甚至是謀殺另外一個自己輕視的文化。在澳大利亞社會建設和成熟的過程中,澳洲政府作過一次壞人,他們帶著無比的傲慢和自以為是幹這樣的壞事:把土著人的孩子從母親懷中搶走。澳洲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制度逐漸完善的時期。
  • 心理與文化的共鳴,美國黑人文學為何成為澳洲土著作家的榜樣?
    這種政治聯繫和影響使兩者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60世紀末70年代初的時候,幾位思想激進的美國黑人演員對澳洲進行了訪問,並參與澳洲的人文藝術活動,還到中澳以及北澳地區對土著人部落進行訪問,不僅僅只有美國黑人訪問澳洲,澳洲的藝術家們也頻繁的訪問 美國,與美國黑人藝術家進行文化上面的交流,吸取外來文化,傳播本土文化。
  • 不堪入目、殘忍的被對待土著人民,現代生活過得怎樣——澳洲土著
    澳洲從本世紀三十年代起,實行了一種對土著人非常不尊重的政策。凡是土著人的孩子生下來,幾個月或者一兩歲後強行抱走,由機構團體,如宗教團體等來收養。有的寄養在歐裔澳大利亞人家裡,強行給土著孩子灌輸英國文化,使他們脫離土著文化,更沒有機會學習土著人的文化傳統。
  • 澳洲土著的生活是怎樣的?鹹魚一樣...
    以上,種種原因讓澳洲政府對土著產生了愧疚,覺得自己侵略了他們的土地,需要對他們有一些補助。所以大概從二零零幾年開始,澳洲政府每周都會給土著居民發放福利金,按人頭算,好像每個人有幾百刀,比很多人的工資都要多的福利金,並且房子也免費給他們蓋。家裡的適齡兒童按時去上學,出勤率達到一定標準的話還可以拿幾千刀的獎勵。
  • 世界歷史探秘:澳洲土著人的淵源!
    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其後的許多製圖學家都在他們繪製的地圖上畫上一塊大陸,並用「Aus一tralis"這一名稱來 命名。公元2世紀,古代著名地理學家製圖學家託勒密根據這一推測,在他繪製的世界地圖上畫出一塊很大的陸地,並給它取名TerraAustraliscogni一ta,意為「未知的南方大陸」。南方真有一塊神秘未知的大陸嗎?
  • 土著文明與「失敗者」:精英文化的時代短見與歷史的控訴
    與女性被統治階級的歷史敘事所壓制類似,土著也被系統性地排除在殖民者的歷史、世界觀與文化經驗的界定之外,土著被迫接受殖民主義意識形態,這是從殖民者的角度出發對全球土著歷史的描述。這種畸形的歷史敘述之所以延續到現在,在於殖民主義體系演化成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後,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帝國主義與歐洲男性的霸權意識形態,仍然將土著看成世界歷史的「失敗者」。
  • 澳洲電影中的歷史與文化(一):身份的困惑與成長的陣痛《AUSTRALIA》
    如果要選一部最具代表性的澳大利亞電影,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這部直接以國家命名的《AUSTRALIA》。
  • 澳洲野外生存指南:5種古老的土著符號你認識多少?
    這是通過使用土著符號來完成的,土著符號仍然是他們悠久的藝術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土著符號大多包含各種各樣的點或線,有些講述複雜的故事,而另一些則有多種含義。澳大利亞土著人民使用古老的土著符號來描述他們的經歷,並將獲得的知識和理解傳遞給後代。以下是5個重要的土著符號列表,包括它們的預期功能和意義。1.鴯鶓符號
  • 知會澳洲系列(一):文化【精緻與通俗】
    一般說來,不同的藝術形式隨著時代的更迭而有興衰;目前澳洲的製片業正逢一股澎湃的復興潮流,電影廣受其他國家人們的喜愛。把文化限定在這些傳統的藝術範圍內是荒謬的。在論及美國印第安人、澳洲土著或是不列顛民族的文化時,真正討論的是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宗教、慶典、運動、活動範圍、神話傳說、消遣項目和通俗藝術,也論及高尚藝術。
  • 在種族壓迫和父權主義的壓迫下,澳洲土著婦女如何追求平等權利?
    在《多民族澳大利亞:歷史與未來》一書中提到:「澳洲土著人口30萬至100萬之間。這是由於他們遊牧的生活方式難以對其進行準確的統計。」不過100年以後,澳大利亞的土著人減少的十分迅速在1901年,甚至只有9.5萬土著人了。
  • 澳洲發布首份中文版澳洲地圖~
    據澳洲新快網報導,為吸引更多中國遊客與投資,澳大利亞地圖測繪公司Spatial Vision近日於地圖行業協會亞太會議上發布首份中文版澳洲地圖。  宋昱旻說:"出席此次發布會讓我感到榮幸備至。這是第一份在澳洲繪製的中文地圖,它的問世意義重大。"
  • 地圖上近在咫尺,東南亞人愣是沒發現澳洲大陸?至今呆在島嶼上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澳大利亞由歐洲人發現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是來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早在4萬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
  • 【有獎徵文作品】花甲夫婦行攝澳洲
    微澳洲,大世界!
  • 德國小夥的澳洲打工度假之旅:一年存了25萬
    作者丨Stany 翻譯丨Mato編者註:這是一篇來自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的分享,作者是一位德國小夥,於2013年初結束在澳洲的打工度假之旅。不Alice Springs艾麗斯斯普林斯這是個極美的小鎮,不超過3天你就可以探索完它;如果你喜歡步行,可以走出小鎮到氣候建築樓那,可以看到很多野生袋鼠。還有逛逛文化中心,那有兩三個博物館。遠足去Uluru烏魯魯值得一試,那裡有世界最大的單體巨石。
  • 原住民是澳洲的超級英雄
    但澳洲所有人權問題中,歷時最久也最為敏感的當然是澳洲原住民問題。早在第一批英國人登陸澳洲時,他們與澳洲原住民之間的矛盾就已經存在了。澳洲原住民由澳洲土著居民和託雷斯海峽的島民兩個部分組成。正因為這樣毫無商量的闖入,讓澳洲原住民將歐洲人的登陸定義為侵略。如今,當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為自己的獨立或解放而大肆歡慶國慶節時,澳洲人總是以一種略顯尷尬與小心的姿態,低調度過自己的國慶。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並將1月26日,即首批歐洲人抵達澳洲的日子定為澳洲的國慶節。但對於澳洲原住民來說,這一天卻是入侵日。
  • The New Red Order——關於北美土著文化的嚴肅玩笑
    The New Red Order (NRO) 是一個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小組,核心成員是 Adam Khalil、Zack Khalil 和 Jackson Polys,對北美土著文化的興趣將他們集結在一起
  • 移民故事 | 這個出走9年的北京土著,道出了澳洲移民熱背後的真相!
    而對於祖輩就生活在復興門外、公主墳附近的標準土著老丁來說,熒幕上柔光燈美化過的帝都,在他這個普通老百姓看來,卻並不那麼完美,雖然,世代居住於此,讓他有了睥睨外來人口的優越感,但是隨著年歲漸長,這座城市凸顯出來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在當時,霧霾還未被人們廣泛認知,老丁只是隱約覺得,兒時的藍天已經失蹤了很久,整個冬季,仿佛都籠罩在濃霧之中。
  • 3億年前的文明地圖,中國一直可以走到澳洲,世界是一片大陸!
    地處北半球亞洲大陸的中國和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相隔重洋,飛機或船舶或許可以到達澳洲,但要步行到澳洲卻是萬萬不可,但在三億年前,全世界都在一起,世界只有一片大陸!盤古大陸,它到底是怎麼分開的?說起板塊漂移,大家肯定會想起德國科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但其實「大陸漂移說」最早是荷蘭地理學家亞伯拉罕·奧特柳斯提出的,這位老兄是是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圖冊的製圖人,所以他對全球地圖瞭然於胸!
  • 風起雲湧新浪潮,澳洲中期電影的復興(上)
    在上文,我們簡介了澳洲早期電影的發展歷程。自從1906年拍攝了世界首部長故事片《凱利幫的故事》後,澳洲電影業便進入蓬勃發展期,在默片時代業已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有了自己獨特的叢林土匪片類型。但是,隨著同為英語語言國家的英美兩國在澳洲取得發行權與放映權,加上戰爭和稅收政策影響,澳洲本土電影一再受到擠壓,繁榮的創作局面猶如坐過山車般,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