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上上周有道辯題 「 伴侶一心當鹹魚,我該鞭策還是接受TA 」
伴侶想不想當鹹魚我不知道,但估計很多朋友自己挺想當鹹魚的。
鹹魚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個人認為大概就是不用工作就能吃穿住不愁吧。
我大概當過幾個月的鹹魚,在國內等二籤的時候,在家宅了四個多月,朋友們都在努力當社畜,也沒啥時間陪我玩,我只能自己在家刷劇刷綜藝。
以前上班的時候,每次放假都無比開心,不用上班的日子真的真的好爽啊。然後假期結束上班之前都無比焦慮,恨不得永遠都不用去上班,周一綜合症可以說是非常嚴重了。
但當我真的可以很長時間不用上班的時候,一開始還是蠻爽的,時間長了就真的覺得有些難熬了,稍微能夠理解一點點為什麼日本放了個十天小長假,就會有人抑鬱自殺。
不過後來我想了想,可能還是因為我沒有無憂無慮當鹹魚的條件吧。想成為一隻鹹魚也挺難的,畢竟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鈔票,自己不工作當鹹魚,就需要有其他人在努力供你當鹹魚,或是伴侶或是父母。如果沒有這個條件,自己只出不入,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焦慮。
直到我來到了土澳的原住民社區,了解了一些原住民的生活,才知道這世上真的有一出生就可以當鹹魚的人,而且可以當一輩子。
一些基本科普:
#以下內容摘自維基百科
澳大利亞原住民(英語:Indigenous Australians)是澳大利亞原住民和託雷斯海峽島民的總稱,是歐洲人殖民之前居住在澳大利亞大陸及其附近島嶼的族群的後代。澳大利亞原住民包括所謂的「澳大利亞土著人」(Aboriginal)和「託雷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s)。託雷斯海峽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昆士蘭州北端,與紐幾內亞之間,託雷斯海峽島民是該海峽中的群島的原住民,而根據傳統用法「澳大利亞土著人」(Aboriginal)指的是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以及一些其他臨近島嶼的原住民。英國殖民者到達澳大利亞後,掠奪了屬於原住民的聖地和其他土地。澳大利亞原住民在他們自己的律師的幫助下開展了一場收回土地的運動。1976年,澳大利亞政府承認澳大利亞原住民對其部落領地的所有權,並交還了部分土地。
#以下內容摘自新華網
歐洲人剛開始移民時,原住民有約250種語言,但現在只剩下120到145種,其中絕大多數屬於瀕危語種。原住民男性的平均壽命約59.4歲,女性約65歲,比其他族裔澳大利亞人平均壽命少了17歲。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澳大利亞有原住民約67萬人,約佔總人口的3%,但青少年進少管所的機率比其他族裔高很多,犯罪人口佔了全國犯罪人口的1/3。最近10年來,原住民的犯罪率上升了52%
在過去的數十年裡,由於原住民頑強的抗爭和國內外的各種壓力,澳大利亞政府不斷修正其對原住民的諸多不公平政策,1972年「白澳政策」被廢除,「原住民大使館」也於1995年被國家遺產登記署納入作為原住民政治奮鬥的遺蹟。然而,所有這些都難以改變原住民長期以來被迫形成的生存狀態。他們中的一些人依然不得不在旅遊景點擺起一個個小攤,在身上塗著五顏六色的花紋和斑點,演奏著本民族的樂器,以賺取遊客的小費。還有很多人生活在遠離城市、白種人不願靠近的蠻荒地帶。
一份最新的報告顯示,原住民要想在澳大利亞獲得白人那樣的成功,就必須面臨喪失民族文化的風險。這份報告披露,一半以上接受調查的原住民感覺自己在澳大利亞不受歡迎,90%的原住民認為自己在白人眼裡根本就不重要,只有16%的原住民認為白人試圖了解他們的文化。
以上,種種原因讓澳洲政府對土著產生了愧疚,覺得自己侵略了他們的土地,需要對他們有一些補助。所以大概從二零零幾年開始,澳洲政府每周都會給土著居民發放福利金,按人頭算,好像每個人有幾百刀,比很多人的工資都要多的福利金,並且房子也免費給他們蓋。家裡的適齡兒童按時去上學,出勤率達到一定標準的話還可以拿幾千刀的獎勵。每年某些時間段也不知道為啥會發放可能幾千幾萬刀的福利金,他們就會用來買車這些。並且花錢不眨眼,也不懂維修為何物,用壞了就扔,反正有錢可以再買。
土澳政府也有想辦法在幫助原住民保護宣傳他們的文化,經常會舉辦一些活動讓原住民去展示土著文化。原住民區也是旅遊區,來這邊旅遊地主也能掙到錢。原住民畫家畫的畫在藝術館裡也是高價才能買到。
看到這裡,朋友們是不是很羨慕!什麼都不用做就有國家分配的免費房子住,每周還可以拿幾百刀生活費,完全可以滿足日常吃喝拉撒睡的基本需求!看病、上學啥的基本不用花錢,還能有錢拿!簡直就是完美的鹹魚生活是不是!並且是可以全家一起當鹹魚,完全沒有什麼養孩子養父母的負擔,一切都是政府承擔。
這樣的生活聽上去是不是挺美好的,但看完我見過的土著生活以及我聽說過的他們的故事後,大家可能就不太會羨慕了。
澳洲政府為了原住民的生存可以算是操碎了心,但就是在這麼努力地支持下,土著們的平均壽命依然沒有提高。他們在我們店裡最愛買煙買可樂買各種甜的東西,也特別愛去club喝酒,經常為了菸酒這些東西打架。大多數土著也不會收拾自己和自己家,他們身上常年散發出奇怪的味道,我送他們回家時也親眼看到過他們的家有多髒多亂,大家可能都無法想像他們是怎麼在那樣的環境裡生存的,說句不好聽的,真的是垃圾堆一樣的存在。
因為他們自己不打掃衛生,所以澳洲政府也曾招過一些whv去給土著家裡打掃衛生,聽說冰箱一打開都是蟑螂,這樣的工作也不過只有20刀的時薪。
我們這裡有個習俗,如果有人去世的話,要關店一小時,等他們來進行一些儀式,儀式大概就是拿小樹枝掃一掃,灑點麵粉,放點菸霧啥的。儀式結束之後才可以重新開店。
我來這裡不過四個月,已經經歷關店很多次了。大部分還都不是自然死亡,土著們很容易發生事故。因為很多近親結婚,可能也不能算是結婚,他們都稱之為partner,所以很多土著精神都有一點問題吧,比較容易激動和生氣。但他們又很愛喝酒,喝完酒就更容易發瘋。他們膚色天生黑(沒有歧視,只是在陳述事實),晚上很不容易被注意到,曾經就有土著喝醉酒半夜躺在馬路上然後被車撞死了。
前一陣還發生了比較嚴重的事故,幾個土著開車途中,可能是撞到樹了,車起火了,幾個人活活被燒死了。葬禮沒幾天之後,被燒死的其中一個人的一個家人又自殺了。現在打下這些文字我依然很唏噓,世事真的無常。
甚至就在昨天,聖誕節前一天,又有人去世了。是夫妻兩個吵架,男的把女的捅死了。真的太慘了。
經常來我們店裡買東西的客人裡,也有被打傻的。
平時也會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有時候晚上他們喝多了,會跑來撬我們店的門,想要偷東西。有時候在店裡,稍微有點不如意,有的人就大喊大叫,大力摔我們門。我經歷過最嚴重的一次,之前的文章裡也有提過,就是有土著拿斧頭砸我們店裡冰箱玻璃。換一個冰箱門還挺貴的,但老闆也只能自己默默承擔,警察來了只是說那個人有精神病,不會把他關起來,只能讓他家人盯著他按時吃藥,也不會讓他們賠償。
五月天有首歌就叫《鹹魚》,歌詞裡面寫「鹹魚也要有夢」,我不知道這裡的土著孩子有沒有夢想,他們見到我只會找我要糖吃。還有的小孩兒不去上學,有時候會在我們店裡偷東西,有的家長會管,有的不會管。
我有時候會想啊,如果天上能掉下個餡兒餅砸到我,讓我過上這樣的鹹魚生活,我是不是會比土著們過得好一些。畢竟在我們現在的想像中,如果不用工作就有錢拿,有的住有的花有的吃,我們就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以沒有顧慮的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仔細一想,如果有夢想有追求,想要努力滿足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樣大概也不能稱之為鹹魚了吧。所以也有可能如果我一出生就在這樣的環境,也會像他們一樣沒有什麼追求沒什麼精神需求,不在乎自己住的環境,懶到極致根本不想收拾房間這些吧。
世界上沒有如果,我這輩子是沒機會體會澳洲土著的生活了,我也沒辦法知道他們內心的感受。也許我們覺得他們無憂無慮,但他們可能也會有煩惱;也許我們覺得他們的生活不怎樣,但他們可能自己覺得挺好的;也許我們覺得他們活得像animal,但他們也可能覺得我們辛辛苦苦打工也沒他們錢多挺可憐的吧。
anyway,祝大家聖誕快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好活著,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