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土著的史前史

2021-01-08 歷史地理雜學

作者 萬瑜

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祖先大概在4萬至6萬年前抵達澳大利亞,他們以一種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方式生活著,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第一次歐洲殖民者接觸到他們的時候,估計土著居民有35萬人口。

關於第一批人類的路線,有陸橋說和航海說。7萬年前,因為正值第四季冰川期,海平面要比現在低很多,很多現在的海洋在那時候是陸橋。即使並不存在陸橋,印尼最靠近澳洲的地方也只有90海裡,這些古老的水手可以通過竹筏和雙體獨木舟來完成涉渡。土著的人種歸屬在大洋洲諸島和東南亞一帶的尼格利陀人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加入了其他人種的基因,包括高加索暗色人種、斯裡蘭卡的唯達人、日本的阿伊努人、印度的託達人,甚至中國的苗族也融入其中。

1969年在Mungo湖發現了已知最早的人類遺骸,其歷史可追溯到大約42,000年前。在Mungo發現的遺骸表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火葬之一,這是一種古老的宗教儀式。1974年2月26日,地貌學家Jim Bowler博士偶然發現了Mungo湖3號(LM3),當時沙丘移動暴露了遺骸。LM3在Mungo湖附近被發現,他位於LM1遺址以東500米處。膝蓋彎曲,雙手放在腹股溝,手指互鎖。身體旁邊是火的殘骸。在最早的已知的例如這種複雜和藝術性的埋葬習俗中,屍體上灑滿了紅赭石。這一發現的儀式埋葬方面對土著澳大利亞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表明澳大利亞大陸存在某些文化傳統的時間比以前想像的要長得多。

澳大利亞西部人煙稀少的金伯利地區發現了一塊巖石薄片,被認為是全球已知最古老斧頭的一部分,其歷史可追溯至約5萬年前人類剛剛到達該地區之後的那段時期。其老化程度表明早期土著技術不僅新穎奇特,而且還富有創造性。考古學家使用數字顯微鏡對該薄片進行了數字分析,並確定其為人工製成。

土著並沒有發展農業,應該是因為缺乏適合馴化的種子植物和動物,這也說明了4萬年前的人類還不會種植和畜牧。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南部和東部地區,尤其是墨累河流域。人類的到來對該大陸產生了重大影響,可能直接或者間接的導致了澳大利亞巨型動物的滅絕。

土著人靠獵取袋鼠等動物為生,以野生植物、堅果、漿果等為輔助食物。狩獵者使用裝有石刀的矛和迴旋鏢,迴旋鏢是澳大利亞土著發明的特有的狩獵武器,沒有攻擊到動物,也會自動迴旋。有些部落發展了複雜的手勢語,這樣他們在悄悄地追蹤獵物可以傳達無聲信息。火棒養殖是土著居民的做法(北美印第安人也有定期焚燒草原的習俗),他們經常使用火來燃燒植被以促進狩獵,這個行為影響並改變一個地區的植物和動物總群的結構。火棒養殖具有將乾燥的森林變成熱帶草原的長期效果,增加了像袋鼠這樣的非特定食草物種的數量。

在歐洲殖民者以前,來自印度南部的印度教和佛教徒,穆斯林和中國人都曾經嘗試跨越海峽到達了澳大利亞,但印尼漁民確實到達了澳洲北海岸,他們在這裡採集海參。在澳大利亞北領地的艾科島發現了一枚18世紀的中國銅錢。這枚銅錢作為有史以來的第一件物證,證明了當時的中國銅錢是當時的國際貨幣,中國商人和澳大利亞原住民之間有直接或者間接的貿易往來。此外還在澳洲西北海岸發現了一尊青銅佛像,這尊佛像或可追溯到明朝早期,這說明了中國文化已經波及影響到當時的澳洲地區。

在一張中國明代地圖上可以看到當時被標註為南極大陸的2個凸起,這跟澳大利亞的北部海岸形狀非常接近。

相關焦點

  • 澳洲土著文化世界地圖無奇不有
    典型的澳洲土著正在佔卜預測吉兇從長相上看,澳洲土著鼻子大,嘴唇厚,像是黑人和黃種人的結合,但又更多的保留了古人類的特徵。屬於典型的尼格利坨人。澳洲土著居住在荒無人煙的澳洲沙漠裡,這裡幹寒少雨,水資源十分匱乏。
  • 不堪入目、殘忍的被對待土著人民,現代生活過得怎樣——澳洲土著
    澳洲從本世紀三十年代起,實行了一種對土著人非常不尊重的政策。凡是土著人的孩子生下來,幾個月或者一兩歲後強行抱走,由機構團體,如宗教團體等來收養。有的寄養在歐裔澳大利亞人家裡,強行給土著孩子灌輸英國文化,使他們脫離土著文化,更沒有機會學習土著人的文化傳統。
  • 澳洲土著的生活是怎樣的?鹹魚一樣...
    以上,種種原因讓澳洲政府對土著產生了愧疚,覺得自己侵略了他們的土地,需要對他們有一些補助。所以大概從二零零幾年開始,澳洲政府每周都會給土著居民發放福利金,按人頭算,好像每個人有幾百刀,比很多人的工資都要多的福利金,並且房子也免費給他們蓋。家裡的適齡兒童按時去上學,出勤率達到一定標準的話還可以拿幾千刀的獎勵。
  • 澳洲土著:被澳大利亞偷走一代人,卻從未被偷走文化與信念!
    因為大英帝國生怕把澳大利亞人給惹急了,使得澳大利亞出一個澳洲版的喬治華盛頓。從歷史來說,澳洲歷史上就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大規模的革命。但是呢,從現代文明的眼光來看,澳洲的歷史上血腥的過程還是有的。澳洲政府強制帶走土著人孩子的這段歷史,也是澳洲歷史上最無人性的一幕。這個事過去100多年了,直到2008年2月13號,土著長老還有上千名土著居民,從全國各地趕赴首都坎培拉,這一天,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代表新一屆政府和議會向澳大利亞被偷走的一代正式道歉,宣告了這段悲慘歷史的終結。
  • 心理與文化的共鳴,美國黑人文學為何成為澳洲土著作家的榜樣?
    70年代的時候,布裡斯班土著望族的成員就以為內受到美國思想文化的影響,到 哈萊姆舞團學習了一年,1975年的時候,土著舞團在美國演出,受到美國社會民眾的一致好評,兩個民族的藝術家和政治活動家進行頻繁的交流互動是很有必要的,澳洲一些土著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美國黑人文學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是心理上的共鳴,反而對文學的直接影響不是很大。
  • 在種族壓迫和父權主義的壓迫下,澳洲土著婦女如何追求平等權利?
    在《多民族澳大利亞:歷史與未來》一書中提到:「澳洲土著人口30萬至100萬之間。這是由於他們遊牧的生活方式難以對其進行準確的統計。」不過100年以後,澳大利亞的土著人減少的十分迅速在1901年,甚至只有9.5萬土著人了。
  • 史前文明的探索道路上有四大謊言,全部都是假的,可仍然有人相信
    正是這種思考,再結合地球有著40億年的漫長生命史,讓科學家不得不對史前文明可能存在過的問題探索研究。當然,要證明史前文明的存在,光猜想是沒用的,我們要找到真實的一些存在痕跡才行。如果史前文明在地球上存在過,那麼留下一些史前文明遺蹟也是很正常的。人類在探索史前文明的道路上,的確有了一些所謂的「史前文明遺物」發現。
  • 古巨蜥:澳洲魔龍
    按照今天生活在澳洲的樹巨蜥的身體比例推算,古巨蜥的體長可達7.9米;如果以科莫多巨蜥的身體比例作為參照,古巨蜥的體長為7米。目前一般認為古巨蜥的體長為7米,體重在1噸左右。  史前澳洲肉肉多  圖註:古巨蜥生存著很多巨大的生物,包括有牛頓巨鳥(左上)、雙門齒獸(上中)、巨型短面袋鼠(右上),圖片來自網絡古巨蜥生存的史前澳洲生存著很多大型動物,其中包括有雙門齒獸、巨型短面袋鼠、牛頓巨鳥等等。
  • 古巨蜥:死在人類手上的澳洲魔龍
    澳洲大爬蟲  史前澳洲肉肉多  圖註:古巨蜥生存著很多巨大的生物,包括有牛頓巨鳥(左上)、雙門齒獸(上中)、巨型短面袋鼠(右上),圖片來自網絡  古巨蜥生存的史前澳洲生存著很多大型動物,其中包括有雙門齒獸、
  • 遠景篇-1:史前史--從露西到新月沃地
    「史前史」指的是什麼時候?當時的人類都經歷了什麼?
  • 史前最大的蜥蜴古巨蜥圖片
    一、史前最大的蜥蜴古巨蜥 最早到達的澳洲原住民可能曾與之一同生活。古巨蜥可以說是曾存在的最大的蜥蜴。生存於更新世,在上一個冰期,澳洲大陸上到處都是這種古巨蜥。不過相比於史前最大的蛇泰坦蟒來說還是要小很多的!
  • The New Red Order——關於北美土著文化的嚴肅玩笑
    這部著作研究了土著民族非理性的泛靈論如何影響西方思想家,同樣地,這個藝術小組也致力於用神秘的土著文化元素來研究土著族群的歷史和土著群體在當代社會的生活。 ;Zack Khalil 來自密西根,擅長通過影像的手法展現土著民族的價值觀;而 Jackson Polys 來自阿拉斯加,他通過作品探究土著群體發展的局限性和可行性。
  • 移民故事 | 這個出走9年的北京土著,道出了澳洲移民熱背後的真相!
    而對於祖輩就生活在復興門外、公主墳附近的標準土著老丁來說,熒幕上柔光燈美化過的帝都,在他這個普通老百姓看來,卻並不那麼完美,雖然,世代居住於此,讓他有了睥睨外來人口的優越感,但是隨著年歲漸長,這座城市凸顯出來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在當時,霧霾還未被人們廣泛認知,老丁只是隱約覺得,兒時的藍天已經失蹤了很久,整個冬季,仿佛都籠罩在濃霧之中。
  • 《澳洲亂世情》:澳洲版 「《亂世佳人》+《走出非洲》」
    近3個小時的《澳洲亂世情》,號稱澳洲版的《亂世佳人》,同樣混合了戰爭、愛情、種族問題等元素,男女主性格也類似。只是還不能成為經典,像《亂世佳人》那般打動觀眾。我是衝著妮可基德曼和傑休克曼來看本片的,說實話,有些失望。
  • 澳洲野外生存指南:5種古老的土著符號你認識多少?
    這是通過使用土著符號來完成的,土著符號仍然是他們悠久的藝術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土著符號大多包含各種各樣的點或線,有些講述複雜的故事,而另一些則有多種含義。澳大利亞土著人民使用古老的土著符號來描述他們的經歷,並將獲得的知識和理解傳遞給後代。以下是5個重要的土著符號列表,包括它們的預期功能和意義。1.鴯鶓符號
  • 英格蘭的史前史:《精靈寶鑽》| 郭暮雲
    同樣,在《精靈寶鑽爭戰史》中精靈所看見的,和實際所發生的,也是若即若離:西方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贏得了第一仗,米爾寇的僕役落荒逃回烏塔莫。於是維拉穿越中土大陸,並在庫維因恩設下了警衛;昆第除了看見地球在他們腳下震動怒吼,眾水遷流改道,並北方有大火閃電之外,絲毫不知諸神的這場大戰。
  • 深入澳洲土著島後,收穫土著家人一幫!
    接下來的幾天,他每天都來找我,「如果你和我結拜了,你就會有一個土著名字,叫WURRAMALA, 在土著方言裡代表著海洋之子,我們的祖先都來自海洋的那邊,你的圖騰是鱷魚哦。」 Chris手舞足蹈的比劃著。
  • 史前巨獸紀錄片有哪些:推薦關於史前巨獸的紀錄片
    史前巨獸紀錄片有哪些,推薦關於史前巨獸的紀錄片:《恐龍的戰爭(又名:恐龍之戰)》、《史前掠食者》、《再見史前巨獸》、《史前公園》、《遠古巨獸大復活》、《史前探險》、《海底霸王》、《與巨獸同行》恐龍的戰爭(又名:恐龍之戰)英文名稱:Clash of the Dinosaurs發行時間:2009年製作發行:探索頻道 Discovery
  • 推薦一部史詩大片《澳洲亂世情》,豆瓣評分7.2,值得一看
    婚後二人耳鬢廝磨不久,卓的流浪個性使其離開薩拉繼續牧牛;而本該進行澳洲土著成人出走禮的諾拉則與其他混血兒童一起被抓入教士島,祖父「喬治王」(大衛蓋爾菲利 David Gulpilil 飾)也入獄。與此同時二戰爆發,日軍轟炸達爾文港,河山破碎,薩拉的家庭危機還能否解決?   本片被提名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 電影《防兔籬笆》,讓我們看看一代人在澳洲的歷史中被盜
    我們推薦澳洲電影《防兔籬笆》,請自帶紙巾上網搜索。在上面,我推薦最具代表性的電影澳大利亞,在這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字幕中,介紹了一段令人震驚和黑暗的歷史:在20世紀初,為了實施「白澳政策」,澳洲政府規定當局可以從土著家庭中接收混血土著兒童,並將他們送到教堂或白人家庭接受「去黑」同化教育。從到澳大利亞近10萬名土著兒童被強行帶離家庭,造成無數悲慘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