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京朝派武旦代表——朱桂芳

2021-02-08 咚咚鏘

朱桂芳先生(1891—1944)


  朱桂芳,原名裕康,字雲培,小名莊兒。清光緒十七年(1891)農曆六月初二生於北京,1944年3月11日晚因患傷寒症病故於宣武門內抄手胡同寓所,終年53歲。據最近調查核實朱桂芳先生原籍為江蘇省揚州,其祖父朱小喜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從老家流落到北京,搭四喜班唱旦,充配角。當時居住在李鐵拐斜街,生活很清貧。朱小喜娶劉天桂之次女為妻。父輩朱文英(1860—1929),藝名朱四十,幼隸詠秀堂朱小元,習旦,朱小元系名小生朱素雲之父。文英隨其學藝數年出師,初不甚得志,繼而潛心研究,仿龔翠蘭打出手之絕技,又加以奇險花樣,將《取金陵》、《奪太倉》改為踩蹺,使姿態更加窈窕,因此倍受歡迎,名遂大著。曾入四喜、三慶、春臺等班演出。經常與之合作的演員有俞菊笙、楊小樓、張淇林、金玉琴、錢寶峰、李順亭等人。朱文英於清光緒初年被選入昇平署承差,在宮中主要承應劇目有《泗州城》、《蟠桃會》、《朝金頂》、《青峰嶺》、《快活林》、《打瓜園》等。文英入署承差後,收入日豐,故在宣武門外北椿樹胡同購地蓋房,從此擺脫了窮困的境地。文英面目不見麗妍,僅以武藝取勝,尤以出手花樣翻新,式式奇險,表演上以勇猛快捷為主,曾被譽為武旦泰鬥和打出手的創始人。他的貢獻在於培養兩名武旦高手,一為其子朱桂芳,一為其婿九陣風——閻派武旦表演藝術創始人。文英娶妻樊氏(其侄樊金奎是名淨金少山的琴師,金奎之子樊元吉,富連成出科,亦習武旦),生二子一女,長子朱湘泉,習武生,系福壽班出身,與吳玉鈴等一起長期為朱桂芳配戲。女朱芳為九陣風之續妻。湘泉有三子,均在富連成坐科,長子朱盛富,習武旦,曾受過二叔朱桂芳的指教,50年代中期病故;次子朱世友,習小生,為臺灣大鵬劇社著名演員,現退休居臺灣;三子朱世業,習武生,已病故。朱文英晚年居家多病,後因患結核病辭世,終年69歲。


《盜仙草》 朱桂芳 飾 白素貞


  朱桂芳為朱文英之次子,8歲開始練功,隨父學藝,曾拜李順德為師。12歲入陸華雲主辦的長春科班。桂芳因貌極端莊,初學玩笑旦後改青衣,16歲變嗓後又改學武旦。同科者有李洪春、張春彥、榮蝶仙、李春林、閻嵐亭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陸華雲病故,科班虧本解散,桂芳繼續向其父學藝。清宣統三年(1911)由其父舉薦與李六、範福泰等同時被選入昇平署承差,時年僅17歲,是供奉中最小的,也是入署時間最晚者。同年溥儀退位出宮,桂芳隨眾退出。在宮中主要承應劇目為《取金陵》、《娘子軍》、《蔡家莊》、《八蜡廟》、《奪太倉》、《三岔口》、《打焦贊》、《戰蒲關》、《泗州城》、《搖錢樹》、《打金枝》、《法門寺》、《十字坡》、《賣藝》等。1912年以後朱桂芳頻繁搭各班演出,經常與之合作的演員有譚鑫培、俞振庭、許德義、時慧寶、楊小樓、餘叔巖、徐碧雲、高慶奎、馬連良以及梅、程、荀、尚四大名旦等。民國初年首次應上海丹桂第一臺之聘到滬上獻藝,一鳴極紅。從20年代以來與梅蘭芳合作時間最長,梅倚之如左右手。1920年至1922年梅蘭芳排演《上元夫人》、《洛神》等新戲,桂芳均應邀助演。1922年冬桂芳隨梅蘭芳赴香港太平戲院演出《湘江會》,大軸子由梅蘭芳與姜妙香、姚玉芙合演《千金一笑》。據當年戲單記載桂芳被譽為「南北唯一武旦」。1924年又隨梅赴日本演出,朱桂芳為梅配演《廉錦楓》飾蚌精並攝成電影。1926年日本伶人守田勘彌等50多人到北平訪問演出,在西珠市口開明戲院中日演員同臺獻藝,在《金山寺》一劇中桂芳為梅配演青蛇。1930年上半年梅率團訪問美國,朱桂芳亦陪同前往,在美期間與名淨劉連榮合演《青石山》,又為梅配演《西施》之羽舞和《醉酒》中串演高力士以及《廉錦楓》之蚌精。據當年演出戲單記載,桂芳曾為王少亭主演的《空城計》配演老軍;為劉連榮《蘆花蕩》串演周瑜。1933年5月由梅蘭芳、餘叔巖、齊如山等人創辦的國劇學會附設國劇傳習所開學,其中旦角組有郭建英等13人,均受到梅蘭芳、朱桂芳的傳授,由郭建英整理的《劇舞筆記》曾刊載於當年的《國劇畫報》上。1933年梅蘭芳在上海天蟾舞臺貼演全部《抗金兵》,桂芳在劇中配演韓彥直。1935年2月朱桂芳又隨梅蘭芳赴蘇聯演出,曾為梅配演《虹霓關》,反串王伯當並攝成電影。1936年梅蘭芳在天津演出時曾拍攝了舞臺紀錄片《梅劇留真》,朱桂芳為梅配演《西施》之羽舞。對於朱桂芳的藝術特色,許多名家已有定評:「範寶亭、朱桂芳《演火棍》,範、朱之跌打頗精彩。桂芳之武旦駸駸乎與閻嵐秋齊肩背,亦近日武旦中之明星也。」「許德義、朱桂芳、李順亭等之《攻潼關》,此戲純系完全武戲……惟許德義、朱桂芳之武藝足以驚人……許德義之耍大刀『削頭』時最形猛烈,朱桂芳能與招架,足見工力悉敵」(張聊公民國7年觀劇所評,載入1941年《聽歌想影錄》)。一般顧曲家認為朱桂芳繼承了其父的表演風格,武打中以勇猛穩健見長,循規蹈矩,一絲不苟,是京朝派武旦之代表人物,為後學者樹立了典範和楷模。另一方面朱桂芳還擔負著為梅蘭芳配戲的任務,因而要求做到「一專多能」。由於長期與梅蘭芳合作演出,對梅派戲最為熟悉,因此宗梅的不少著名演員均先拜在桂芳門下學戲,如言慧珠、陸素娟就是請徐蘭沅說腔,由朱先生負責排演,有時還要親自陪徒弟演上幾場。此外向朱桂芳學過戲的還有李世芳、宋德珠、李香勻、任志秋、梁小鸞等。桂芳在傳授梅派藝術方面作出了不小貢獻。


梅蘭芳、朱桂芳《西施》劇照(1922年)


  朱桂芳於1911年娶四喜班吳巧福之四女為妻,婚後生五男二女,長女朱毓慧,適著名餘派老生陳少霖,已於1996年因病辭世,終年84歲;次女朱毓芳,適著名老生貫盛習;長子朱盛康,習武淨,富連成出身,其藝名由蕭長華先生所起,意在讓其超過其父裕康,1941年因患肺病不幸逝世;次子朱世魁,習醜,亦為富社出科,現居臺灣;三子朱永祺,習場面,於1939年病故;四子朱金琴,習老生,五子朱玉安,習醜,均畢業於中華戲校,已退休。朱桂芳晚年因演出勞累及連喪二子,影響了身心健康,偶患傷寒又未及時救治,病故時年僅53歲。其徒言慧珠為乃師唱合作戲,籌款辦理後事,以後的十多年在經濟上不斷接濟師母,並把北京校場二條的一所房子讓給師母居住。如從朱小喜算起,朱家為四代梨園世家。


  (摘自 《中國京劇》雜誌 1997年第6期)

咚咚鏘微信公眾號由「咚咚鏘—中華戲曲網」為更加廣泛地宣傳梨園行的新鮮資訊而搭建的平臺,我們會將網站中的熱帖以及本站 原創 精華不定期更新至本公眾號。以優質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傳播戲曲界的大事小情,期待朋友們的關注和支持!(長按下方二維碼可關注本公眾號、也可搜索帳號:ddq9999)想了解更多梨園動態請登陸:www.dongdongqiang.com

聯繫我們:

官網:http://www.dongdongqiang.com>郵箱:sunjuefei@vip.sina.com

相關焦點

  • 武旦和刀馬旦的區別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熟知戲曲知識的人可以很快就分得開刀馬旦和武旦,但是大多數的人,京劇中刀馬旦與武旦這兩種還是分不清,那麼同為旦角,同為旦角,武旦和刀馬旦的區別在什麼地方,本期的戲劇文化就帶你區別刀馬旦和武旦
  • 武旦翹楚,傳奇人生——班世超
    班世超先生自投身京劇武旦藝術以來就把自己定位在「堅韌不拔,藝不壓身」的尺度上,在追求精湛藝術的道路上,勇於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早在長安大戲院評劇二百年武旦大會串演中,班世超就以三張桌子的高臺「旱水」一舉奪得第一。
  • 武旦知識介紹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藝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這類的武旦,一般是不騎馬的,也有騎馬的,比較少。在唱上和表演上稍為差些,不太注重,這樣的戲很多,例如《打焦贊》的楊排風,《泗州城》的水母,《打店》的孫二娘,《無底洞》的白鼠精,《搖錢樹》的張四姐,《三岔口》的店主婆等,都屬於短打武旦。另外還有長靠武旦,就是婦女也穿上大靠,頂盔貫甲。這樣的角色,一般都是騎馬的,拿著一把尺寸比較小的刀,所以有個專門名詞叫刀馬旦。刀馬旦和武旦也有一些區別。
  • 【人物】京劇武旦大師班世超的傳奇人生
    2016年9月29日21時09分,著名京劇武旦大師班世超先生在銀川安詳離世,享年95周歲。「和班爺爺接觸不多,但猶記90多歲高齡的他明亮的眼睛,明朗的笑容……」「驚聞班老先生離世,深夜分享一篇文章,共同懷念班老先生……」連日來,我區京劇界人士通過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追憶天生武旦、富連成京劇科班年歲最長的見證者。10月11日、12日,記者多方採訪京劇界人士,並連夜拜讀《著名京劇武旦班世超舞臺生涯六十年》一書,了解班老先生精彩紛呈的演藝之路。
  • 經典老生戲武旦戲連臺
    《扈家莊》是京劇武旦的代表劇目,或稱《扈三娘》,取材於《水滸傳》,可分為「迎敵」、「擒虎」、「遭擒」三段。扈三娘由武旦擔工,表演繁難,唱念作打具重,是主要亮點;動聽繁重的唱段、高難度的作功配合在精彩的開打之中,武戲部分唱的是崑曲曲牌,更見演員功力。戲中還有個角色是矮腳虎王英,丑角應工(上海京劇院的優秀青年京劇演員 潘梓健飾),展示矮子功,也是一個亮點。
  • 中國國粹京劇,生旦淨末醜,分別代表什麼
    中國國粹京劇,生旦淨末醜,分別代表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生、旦、淨、末、醜是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
  • 「學院派」歌手代表,「野路子」派歌手代表,共同點與不同點解析
    華語音樂有網友總結出兩大派系,一種是學院派系列歌手,一種是野路子派系列歌手。學院派顧名思義就是正統音樂學院畢業,對音樂有著專業的教育與素養,個人的聲樂水平也是受到過嚴格規範化的訓練。野路子派自然就是沒有經過音樂學院的薰陶教育,只是憑藉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或者是音樂上的天分從而走入了這個行業的歌手。
  • 法國「左岸派」電影代表人物有哪些?
    法國「左岸派」電影代表人物有哪些?左岸派,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國電影的一個派別。在法國新浪潮興起的同時,在巴黎有另外一批電影藝術家,也拍出了一批與傳統敘事技巧大相逕庭的影片。由於他們都住在巴黎塞納河左岸。因此而被稱為「左岸派」。
  •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桐城派特點及代表人物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桐城派特點及代表人物 2012-10-08 16:3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點彩派代表修拉藝術作品賞析
    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修拉是誕生在科學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藝術家--藝術家兼科學家。把文藝復興傳統的古典結構和印象主義的色彩試驗結合起來。把最新的繪畫空間概念、傳統的幻象透視空間、以及在色彩和光線的知覺方面的最新科學發現結合起來。對二十世紀幾何抽象藝術有很大的影響。 修拉生活在印象主義畫派的初期,而且推動了了印象主義的發展。
  • 作為苦吟派的代表,賈島最廣為流傳的兩句詩,你一定曾聽過
    賈島早年曾出家為僧,後受教於韓愈,尤愛斟酌詩句,精益求精,成為苦吟派的代表人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作為賈島最廣為流傳的兩句詩,冠絕中外,風華四海,人盡皆知,你一定曾聽過。唐代——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 【人物】民國大家之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詩人
    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
  • 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你幾乎都會背誦!
    宋詞在整體風格上,又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是以範仲淹、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婉約派代表人物非常多,有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李清照、李煜、溫庭筠等等。相對於氣象恢弘豪放派來說,婉約派更是側重兒女情長,語言圓潤,重音律邪婉具有符合中國人個性的婉轉之美。婉約派更是被世人喜愛和流傳,我們來欣賞下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詞國皇后」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陳少雲、史依弘、王珮瑜齊聚上海大劇院,三派名角唱響梨園經典
    人稱「瑜老闆」的王珮瑜近年來多在舞臺上舉辦「清音會」,清唱譚餘一脈的經典唱段,融入新媒體元素,和京劇歷史知識導賞,帶領更多新觀眾領略國粹京劇的美好,堪稱京劇破圈第一人,這次她終於在上海大劇院「粉墨」登臺,演出餘派經典劇目
  • 還真有古箏箏派被稱為武林箏派,代表作為《將軍令》
    上次潤揚給大家介紹了秦音的餘韻——陝西箏派:秦音的餘續——陝西箏派,獨樹一幟!今天,潤揚給大家帶來武林箏派的乾貨,啥,不相信箏派江湖中真的有武林的存在啊?請看:武林箏派的由來浙江箏又稱杭箏,流行於浙江、江蘇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