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京劇武旦大師班世超的傳奇人生

2021-03-01 宋韻京劇
點擊上面「宋韻京劇」   免費關注

   2016年9月29日21時09分,著名京劇武旦大師班世超先生在銀川安詳離世,享年95周歲。「和班爺爺接觸不多,但猶記90多歲高齡的他明亮的眼睛,明朗的笑容……」「驚聞班老先生離世,深夜分享一篇文章,共同懷念班老先生……」連日來,我區京劇界人士通過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追憶天生武旦、富連成京劇科班年歲最長的見證者。10月11日、12日,記者多方採訪京劇界人士,並連夜拜讀《著名京劇武旦班世超舞臺生涯六十年》一書,了解班老先生精彩紛呈的演藝之路。

       

   流血流汗刻苦學藝

     

   1920年6月12日,一聲嬰兒啼哭劃破了北京一間簡陋小院的寧靜。班世超出生時,父親班福德高興得一夜沒睡。

    因家境貧寒,為有口飯吃,年僅5歲的班世超進入京城赫赫有名富連成京劇科班學藝。他每天花16個小時練功、排戲。學文戲時,跟著老師練聲喊:「衣—啊—」因害怕緊張,喊成「衣—鵝—」。老師氣得用一根纏著布條的木棍冷不防戳進他嘴裡,鮮血立刻往外流,舌頭和嘴唇腫了半月,無法進食。從此,班世超打不開口腔的毛病改過來了。三九寒冬,他只穿單褲、單褂,盛夏酷暑則穿棉衣、棉褲練功。母親去看望,他高興地翻著跟鬥到大門口迎接,匯報成績。班世超很快脫穎而出,7歲跟戲班跑起龍套。8歲分到武旦行,開始系統學習戲曲發聲、刀馬旦功夫。

    班世超10歲在京首次登臺演出神話劇《蟠桃會》,他扮演主角兒魚精,演得輕鬆熟練,如魚得水。觀眾簇擁到後臺看望並誇道:「將來準是個好角兒啊!」在《泗州城》戲裡,他登上三張桌子搭起的高臺,順利完成近20分鐘、8個驚險動作的演出,一口氣演了三出重頭武戲,這可在富連成科班是前所未有的。

      

   與梅蘭芳多次同臺演出

       

   班世超16歲在北京京劇界就小有名氣。師從京劇名家趙桐珊、尚小雲、李洪春及武術大師王子平等學藝。在名師指點下,他很快練就一身無人企及的武旦絕活「撼水」「剪子鼓」「掐葫蘆」,加上俊美的扮相,很快就被京劇名家青睞,帶著輾轉東北、天津、上海演出。

    在上海,他除了與荀慧生、蓋叫天、馬連良、楊寶森、高盛麟等名角兒同臺演出外,還與梅蘭芳、程硯秋、譚富英合作過,尤其與梅蘭芳曾有過多次同臺合作機會。1946年11月27日至1947年1月,上海中國大戲院約梅蘭芳短期演出《白蛇傳》。梅先生點名要班世超演小青,因為他在科班時學過崑曲《金山寺》,在京也演過,所以與梅先生配合得天衣無縫。梅先生對班世超的演出

很滿意,每次到上海都點名要他配戲。因他演技好、戲德好,名角兒都願意與他合作,同時班世超自己的藝術造詣也突飛猛進。

      

   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

 

   1951年,班世超立志走參軍路,先後在總政京劇團、中國京劇院四團工作,曾赴蘇聯、羅馬尼亞、捷克、波蘭、朝鮮、印度等十幾個國家演出,為祖國爭得榮譽並深受國際友人歡迎。先後獲波蘭「金十字」、捷克「反坦克英雄」、羅馬尼亞「星」勳章及「伏契克」獎章。1954年,他隨中國藝術團到越南訪問,越南政府接待慰問團演員,請大家划船遊湖。12級強颱風將小船掀翻,班世超落入水中,不會遊泳的他憑藉高超武藝爬到船體上方。當越方救援船到來時,他喊:「不要救我,先救別人。」班世超也因此受到越南官方全國通報表揚。回國後,周恩來總理接見藝術團成員,表揚他說:「世超,在那邊挺受歡迎啊!」

      

   支援寧夏培養人才

     

   1958年,班世超響應國家支援邊疆號召,以國家京劇四團副團長身份來到銀川,籌建寧夏京劇團。先後在石嘴山京劇團、寧夏京劇團任演員、副團長、團長等職務。初到銀川連住房都沒有,更別說練功房。為讓青年演員能有一塊木板地練功,他帶領大家自力更生:挖坑、填沙、鋪板……演員每天堅持在這上面練翻跟鬥,練成了《奇襲白虎團》一劇所有技巧。1960年下鄉演出,走遍全區14個縣、區。一年中全團演出1001場戲,該團還落得「千場團」的名號。他是武旦主演,不管哪出戲只要有舞刀弄槍、翻跟頭、耍流星的,都是他上,觀眾看得格外帶勁。

    演出團先後到廣西、湖北、遼寧、天津等地巡演。在天津中國大戲院公演《泗州城》,從高臺往下跳躍剎那,班世超腰中系的腰巾子鬆了扣,裹住他的右腳,落地時他腳骨折斷,只能橫拖腳步一拐一拐下場。他不動聲色忍痛接著再上場,對陣打出手踢槍,準中有狠,又脆又美;跨肩翻下,又漂又衝。演出結束,帷幕落下,掌聲雷動,班世超卻暈倒在舞臺上,醒來後他咬牙說:「骨-頭-斷-了!」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後來,侄女班玉芬在整理其資料時問:骨折了為何還要繼續演?班世超回答:「當時,想到觀眾花錢看戲,我又是壓軸,不能讓觀眾帶著遺憾走出劇場。」

      

   收穫特殊貢獻獎

     

   班世超畢生致力京劇事業,有深厚功底和精湛才藝,在京劇界享有盛譽。多年來,不少同行紛紛向他求學問藝,其中不少是聲名顯赫的表演藝術家,他還為寧夏和全國演藝界培養大量人才。

    「班老世超,富社精英,年過九旬,矍鑠英雄。世字科,碩果存,武旦絕技,劇壇享大名。一出《泗州城》,十桿槍高空穿梭往來。刀光劍影,滿臺飛舞縱橫,穩準狠,似有神助無一失手,驚撼天津衛,掌聲似雷鳴。再赴上海灘,十餘載天蟾折桂嫋娜娉婷。《扈家莊》上《鋸大缸》,《楊排風》點兵《火燒餘洪》。《周倉下水》為了《女三戰》,最拿手《虹橋贈珠》精彩紛呈。『大頂旱水』空前絕後,班氏『吊井搶背』地崩山裂,(一九)五八年支援邊疆積極響應,赴寧夏曆經艱辛五十春冬,青絲脫換鶴髮頂,誰不景仰,武旦大師德藝雙馨萬古長青。」2012年10月,一張印有「弘揚京昆藝術特殊貢獻獎」字樣的證書送到班老手中,算是對其畢生奉獻京劇事業的一份「遲到祝福」。

    班世超(1920年-2016年)武旦演員。北京人。5歲學藝,6歲進富連成科班世字科學藝,攻刀馬旦、武旦。期間學業優秀,文武兼長。1938年出科,與葉盛章搭班在東北等地演出。1938年至1942年赴滬,與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馬連良、譚富英等同臺,得益甚多,技藝精進。1942年起挑梁組班在全國各地演出,頗具聲望。特別在上海,與蓋叫天、周信芳、李少春等合作,甚得好評。1952年加入總政京劇團任主演,多次立功。1954年隨政府代表團赴蘇聯、捷克、波蘭等國訪問演出,深受歡迎。1958年隨團支援寧夏,成立寧夏京劇團,任副團長等職,常在京、津、滬及全國各地巡演,均受歡迎。他幼工紮實,尤長於開打、出手。擅演劇目有《竹林計》、《泗州城》、《楊排風》、《梁紅玉》、《扈家莊》等。

    新消息報 記者 陳秀梅

    


相關焦點

  • 武旦翹楚,傳奇人生——班世超
    就是成名後的班世超為求精藝絕技於1940又拜上海武術大師王子平學習中國武術,並以武術的內外氣功激進京劇武旦的「氣力兒」及過人的膽識。在天津拜方連元,在北京拜邱富堂,在上海拜趙桐珊,李洪春。班世超先生自投身京劇武旦藝術以來就把自己定位在「堅韌不拔,藝不壓身」的尺度上,在追求精湛藝術的道路上,勇於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早在長安大戲院評劇二百年武旦大會串演中,班世超就以三張桌子的高臺「旱水」一舉奪得第一。
  • 武旦和刀馬旦的區別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 想知道楊貴妃、王昭君屬於京劇中的什麼行當嗎?
    ,京劇分為生、旦、淨、醜、雜、武、流,後3行已經不立專行了,其他不寫,這裡寫寫旦角吧,我只對女性角色感興趣……旦分很多類,講幾個吧,分為正旦、花旦、刀馬旦、武旦、花衫、彩旦、老旦等等……正旦也叫青衣,顧名思義穿青色衣服的年輕女性角色,也不是所有青衣都穿青色衣服,
  • 京劇五大角兒,「生、旦、淨、末、醜」,演繹人生百態
    京劇,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粹,可謂是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內涵。那麼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下京劇裡的人物角色。生首先,生角,指劇中男主角。生的名目最早見於宋元南戲,清代以後又衍化為老生、小生、外、末四個支系。按照其扮演的人物屬性、性格特徵和表演特點,大致可分為老生、小生、外、武生、娃娃生等類別。
  • 京劇名家--侯丹梅
    >1代表劇目2獲獎情況活動年表金獎優秀劇目獎劇目獎榮譽改編獎優秀導演獎優秀音樂獎優秀舞臺美術獎榮譽表演獎表演獎組織工作獎3個人軼事《宏碧緣》《盜魂鈴》《盤江屋裡人》京劇打入百老匯非凡人生4藝術人生清冽梅香勝寒出歷苦傲寒自丹梅安守清貧梅自香滿枝芬芳且聽春1代表劇目
  • 第一位華人007女郎,父親是京劇大師,她的傳奇遠比007精彩
    【周信芳對女兒周採芹的臨別寄語】【第一位華人007女郎,父親是京劇大師周採芹,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這個名字,但大部分會聽過她父親的名字,那就是和梅蘭芳齊名的京劇大師周信芳不僅京劇大師的父親周信芳是歷史名人
  • 【公基備考】從《霸王別姬》學京劇知識
    電影名取自京劇經典劇目名稱,主角程蝶衣和段小樓也有著那個時代梨園行某些真實人物的影子。由此,我們一起隨著這部電影,去了解一番國粹京劇。京劇的行當京劇的劇目多取自歷史故事、文學作品,劇情複雜,角色種類多。早期,京劇的行當分為生、旦、淨、末、醜。後來,末行併入生行的老生行,便形成現在的四類行當:生、旦、淨、醜。
  • 第一位華人007女郎,父親是京劇大師,她的傳奇遠比007女郎精彩
    【周信芳對女兒周採芹的臨別寄語】【第一位華人007女郎,父親是京劇大師,她的傳奇遠比007女郎精彩】 2004年,出演周星馳《功夫》中的包租婆翻紅後,成龍的師姐元秋在退出影壇前的一些經歷也被翻了出來。觀眾驚訝的發現,原來元秋出演過好萊塢大片,1974年的《007之金槍人》。
  • 武旦知識介紹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藝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這類的武旦,一般是不騎馬的,也有騎馬的,比較少。在唱上和表演上稍為差些,不太注重,這樣的戲很多,例如《打焦贊》的楊排風,《泗州城》的水母,《打店》的孫二娘,《無底洞》的白鼠精,《搖錢樹》的張四姐,《三岔口》的店主婆等,都屬於短打武旦。另外還有長靠武旦,就是婦女也穿上大靠,頂盔貫甲。這樣的角色,一般都是騎馬的,拿著一把尺寸比較小的刀,所以有個專門名詞叫刀馬旦。刀馬旦和武旦也有一些區別。
  • 京劇大師周信芳臺上臺下的悲喜劇(資料來源於網絡)
    7歲登臺獻藝,12歲起用「麒麟童」藝名出演老生,馳名天下,在舞臺上上演了一出出傳奇戲劇;他在舞臺下,和裘麗琳小姐一見鍾情,演繹了一曲傳奇的愛情故事——周信芳的人生,從繁花驚豔到秋風蕭瑟,是時代的濃重投影,也是上海的歷史影像,讓我們在脈脈的溫情中感動,也讓我們在寒冷的時光裡傷懷!
  • 憶京朝派武旦代表——朱桂芳
    他的貢獻在於培養兩名武旦高手,一為其子朱桂芳,一為其婿九陣風——閻派武旦表演藝術創始人。文英娶妻樊氏(其侄樊金奎是名淨金少山的琴師,金奎之子樊元吉,富連成出科,亦習武旦),生二子一女,長子朱湘泉,習武生,系福壽班出身,與吳玉鈴等一起長期為朱桂芳配戲。女朱芳為九陣風之續妻。
  • 生旦淨醜,戲如人生,話說京劇的行當有哪些?
    如果一齣戲中同時出現兩個兒童角色,則分別由一生一旦扮演,如《汾河灣》中的薛丁山、《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寶蓮燈》中的沉香和秋兒等。許多著名演員幼年時都唱過娃娃生。如《三擊掌》中的王寶釧、《二進宮》中的李豔妃、《桑園會》中的羅敷女等。②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著短衣裳,如褂子、褲子、裙子、襖;有時穿長衣裳,也繡著色彩豔麗的花樣。人物性格大都活潑開朗,動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說白為主,說白主要是京白,韻白較少。如《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烏龍院》中的閻惜姣等。
  • 言慧珠與京劇「梅派」藝術
    1961年8月10日北京各界公祭梅蘭芳  京劇大師梅蘭芳博士逝世後,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首都劇場舉行規模宏大的追悼會
  • 京劇簡介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佔行)、淨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京劇舞臺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裡的原貌出現的。
  • 京劇中旦角的化妝方法
    一、旦角的臉部基本化妝步驟  京劇的旦角,包括青衣、花旦、馬刀旦、武旦,在演出前都要根據劇中所扮演的人物特點進行面部和頭部的化妝與裝飾。旦角的化妝分為拍底色、拍腮紅、定妝、塗胭脂、畫眼圈、畫眉毛、畫嘴唇、勒頭、貼片子、梳扎、插戴頭面等程序。1、拍底色:底色由紅、白色的化妝油彩調配成嫩肉色。
  • 京劇四大行當——生、旦、淨、醜,你了解多少?
    王奕謌 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青年京劇名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戲劇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宣部「首屆京劇流派班」畢業生、中宣部第六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碩士研究生。
  • 【京劇中旦】角化妝步驟
    、花旦、馬刀旦、武旦,在演出前都要根據劇中所扮演的人物特點進行面部和頭部的化妝與裝飾。(二)烘雲託月的程式規範有人講京劇扮相和頭面已走到了形式美的盡頭,再也不能發展了,否則會影響對人物的創造。的確,近年來也有些泛形式美的趨勢,但是京劇的扮相是有它的規律的。它應該是烘雲託月式的手段,有利表達人物的真情實感,符合人物身份的穿戴規則,達到塑造戲曲人物的目的。
  • 穿越火線:京劇花旦手電筒重來襲,京劇的又一傑作藍後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更新之後,京劇系列又增加了新成員,而且還是之前出現的京劇閃彈系列!如圖所示,這個閃光彈現在的名字是京劇的閃光彈花旦,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花旦的角色形象,從這枚閃光彈身上的噴漆圖案可以看出來!
  • 紀念京劇大師尚小雲先生誕辰120周年 京劇《秦良玉》首演一年後升級再登臺
    11月29日晚,由重慶市京劇團研究整理改編的失傳劇目京劇《秦良玉》在國泰藝術中心成功上演。距今120年前的1900年,一個男孩出生在北京市安定門內法通寺草廠大院。他7歲投身梨園,隨後用長達76年的人生譜寫了一段與京劇有關的傳奇。他就是中國現代京劇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四大名旦」之一——尚小雲。
  • 經典老生戲武旦戲連臺
    在之前的推文中,已向大家介紹了90周年戲曲展演的《紅鬃烈馬》和《霸王別姬》兩齣京劇經典劇目,這次將接著和大家分享即將在9月展演中與大家見面的的武戲《扈家莊》、老生戲《蕭何月下追韓信》與中國大戲院過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