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6歲色空藝術青春使者——李秀華老師的藝術人生

2021-02-21 心常態藝術

     廈門,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是色空藝術的福地。

     廈門,有眾多的色空使者,有活躍的色空志願者團隊,有多個色空公益課堂,有色空自閉症療愈研究中心,有澳頭村色空教育培訓中心.

     今天,我們給朋友們介紹一位色空藝術的青春使者,請大家來看看她的色空故事,欣賞一下她的藝術人生。

    李秀華,76歲,廈門藝術學校退休老師,廈門色空藝術中心色空形體藝術指導老師。

李老師的故事有一點長,請朋友們點開色空鼓的音樂,與你的父母或者孩子,慢慢用心來細細品一下李老師的故事,或許對你有一點啟發和幫助。

李秀華老師在廈門澳頭村史館給孩子們上色空課,開小灶。

李秀華,戲劇藝術人生:

1945年6月5日,出生於廈門。        

1962年於優秀的成績畢業於福建藝術學校(戲曲科)。                  

1962年—1973年,廈門歌仔戲劇團演員(刀馬旦)。                   

1974年—1995年任廈門藝術學校,形體(身段)教師。            

1996年—2019年多次受聘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戲曲學院,新加坡多個宗親會館及臺灣戲曲學院,馬來西亞等地區任高級教師,傳授中國傳統文化及表演課程。             

李老師是省級歌仔戲傳承人,與歌仔戲學生同臺演出。

李老師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國際藝術節及交流活動,走遍了東南亞一帶,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其中有榮獲國家級的梅花獎演員,大多數演員都榮獲省級的優秀演員獎,受到國內外廣泛重視和歡迎,都說是她桃李滿天下的文化使者。     

 

李老師告訴我們:

她初步接觸到色空鼓的藝術,逐漸體會到其藝術性的魅力,就非常喜歡,認為色空有著非常濃厚的中華禮樂傳統和人文底蘊,在學習色空鼓同時,自然而然融入本身的藝術專業,這讓她欣喜若狂,終於找到心中的夢想,如今要把這夢想逐步實現,在有限的時間做出無限的努力,就想儘快地培養出一批熱愛色空藝術的年輕人,為繼承千年色空,色空千年的發展事業,發揮餘熱。

李秀華老師,親切可人,德藝雙馨。

藝術家相聚在廈門澳頭村色空教育基地。

左起:

方陽 德國博蘭斯勒鋼琴中國CEO

趙純 廈門大學音樂系教授

李秀華 廈門藝術學校老師

張大林 百腦匯智庫 專家

沈普芳 藝海方舟船長

卞博 廈門國稅局

色空藝術交流會

圖右1:李東明,李秀華的哥哥,81歲,李老師進入色空的引路人。

圖中 紀莉莉,李老師的第一期歌仔戲的學生。

左2 安永海 色空藝術創始人

李老師由衷的表示:「有幸遇見色空是我人生最後一段的心靈伴侶。」

李老師與廈門歌仔戲演戲中心演員在一起。

李老師在給廈門歌仔戲演習中心演員上課。

李老師指導馬來西亞潮州戲社區學習戲曲的形體。

李老師和色空廈門教育培訓基地的老師們歡迎你!

李老師與廈門陸萍坊歌仔戲團慶祝教師節。

李老師在給廈門歌仔戲演習中心演員上課。

與臺灣歌仔戲國寶級演員廖瓊枝老師、著名演員林顯源老師以及其他老師交流歌仔戲經驗。

李老師與王金櫻老師(右)、小咪老師(左)在一起。

李老師與臺灣歌仔戲天王葉青親如姐妹。

李老師培養下一代藝術人才。

李老師與廈門歌仔戲演習中心演員在一起。

李老師指導廈門公益基金會的志願者練習色空鼓舞。

李老師指揮廈門色空志願者練習表演。

李老師帶領廈門色空藝術使者走進社區。

右1 李東明,李老師的哥哥。

李老師在指導星星寶寶學習色空鼓。

李老師與色空創始人沈普芳在廈門佛博會,2020年10月。

廈門色空藝術團最優秀組合:

左起

俞國柱老師,男,1948.7.22上海出生(73歲)。

李秀華,76歲。

郭子炎,男,1942年,今年虛80歲,實79歲,攝像師。

廈門佛博會 2020年

左:高亮,李老師好友。

廈門一對色空好兄妹在廈門佛博會現場組織大家學習色空鼓。

李老師的親哥哥,李東明,1940.3.3廈門出生(81歲),集美工業學校的退休講師,曾任九三學社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政協常委,愛心藝術團團長,航天集郵協會秘書長;特長音樂,攝影,收藏。

李老師帶領她的學生陸萍(右1)在輔導一對母女學習色空鼓。

李老師和她藝術班的孩子們

李老師表演色空鼓《茉莉花》,李老師的色空舞韻。

李老師與廈門北附小小演員在一起。

我們感恩李老師的認真、執著、負責任的精神,

我們感恩李老師對藝術始終如一的態度,

我們感恩李老師對色空藝術的認可和不倦的支持,

我們感到非常的慶幸,有李老師這樣優秀的老師加入色空教育的團隊,

在與李老師的交往中,

我們感覺李老師始終像一團火,

溫暖著周圍所有的人,

用她浸入血液的藝術素養感染著我們,

她樂觀,開朗,熱情,大方,簡樸,慈愛,

她是所有學生們心中的媽媽,

她是藝術的天使,

她是藝術的園丁,

她是我們敬仰、學習、敬佩的好老師,好榜樣,好媽媽,好大姐!

李秀華老師歡迎朋友們到廈門,來廈門澳頭村色空教育培訓基地,她會教你美美的色空藝術形體課。

李老師的兒子黃峰在幫助媽媽校對本文的照片和文字時,真正理解了媽媽:

「有這樣一生為傳承傳統文化藝術忙碌的媽媽,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祝願媽媽永遠健康、快樂!」

我們也同樣祝福李老師,永遠年輕、快樂、健康、長壽,藝術青春之花永遠綻放!

李老師帶戲曲藝術進校園。

想與李老師一起學習、體驗、交流色空藝術,請加色空客服微信:

色空合作熱線:18513553798

2021年,休養生息之年——色空新年獻詞。

色空新年,新價格,新通知,望周知。

色空傳媒平臺資源 開放合作通告:

色空鼓榮獲國家級「2020樂器科技文化創新獎」

色空藝術之花綻放廈門,色空志願者行動譜寫海峽兩岸心曲。

色空藝術綻放廈門第十五屆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

相關焦點

  • 畫家李秀華藝術作品欣賞
    藝術簡歷 李秀華,女,漢族,現居北京。祖籍甘肅酒泉,1971年出生在天下聞名哈密瓜的故鄉美麗的新疆哈密,從小在瓜田農地裡長大。李秀華自幼就喜歡學習書畫,手工藝等。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哈密本土職業畫家。 而且非常喜歡畫哈密瓜,也因年幼受叔叔李其象,啟蒙老師李麗霞等多位著名書畫家影響,對書畫藝術更加有了濃厚的感情和進一步的啟發,刻苦學習發掘家鄉哈密特色文化藝術,並經過多年全國各地求學,鑽研,創新,交流學習,幾十位名人書畫家老師的指導扶正等慢慢作品有所提升。特別突出了用毛筆來體現哈密瓜的瓜紋,受到全國各界書畫藝術家的認可和收藏。
  • 臺灣「舞蹈王子」 的舞界限人生 ——《色空千年對話》第10場(上)
    主持人:沈普芳,色空藝術創始人,《色空八卦》主編,資本方舟船長,《中華商報》副社長,色空音樂頻道主持人:孟福柱,蒙古族音樂家。嘉賓:李偉淳,「臺灣舞蹈王子」,華人舞蹈藝術家,舞界限創辦人藝術總監。我對舞蹈的認知,在13--14歲時,因為受到美國舞蹈大師麥可·傑克遜以及流行舞蹈街舞、爵士舞的影響。我學舞比較晚,初中時期才慢慢生發對舞蹈的熱愛,直到高中真正開始習舞之路。開始正規的中國舞、芭蕾舞、現代舞等系統的舞蹈訓練,是在16歲進入 「中華藝術學校」的時候。高二那年,我轉學到了臺灣知名明星學校「華岡藝校」,追隨臺灣現代舞大師遊好彥學習現代舞。
  • 富灣小學李秀華老師:從教三十載,與學生苦甜相伴、共同成長
    富灣小學的李秀華老師1987年9月開始參加工作,至今已經在教壇上耕耘了三十一年了。這三十多年來,她一直堅持在三尺講臺上書寫一位人民教師的青春和熱血。從教路上,與學生苦甜相伴,共同成長,她體會到了箇中滋味,並深深愛上了這片講壇。工作以來,李秀華老師一直專注教學,不斷地磨鍊和提升自己。一份春華,一份秋實。
  • 76歲女教授激情指揮大合唱,網友:藝術可愛,奶奶也可愛
    鄭州西亞斯學院,76歲的吳靈芬教授,滿激情飽滿地指揮合唱。視頻中,吳教授一隻手揮舞著節拍,一隻手拍打著講臺,激情四射。吳教授表示,藝術本身就是要可愛,要帶動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美。網友評論延伸閱讀遼寧老師上課教學生扭大秧歌,老帶勁了!
  • 76歲李谷一被丈夫「拋棄」,頭婚嫁給老師,二婚嫁給富豪
    今年76歲的李谷一迎來人生的又一低谷,丈夫肖卓能不幸去世。丈夫在世時對李谷一可以說是寵愛有加,結婚幾十年來甚至沒有吵過架。在李谷一17歲那年,她的藝術天賦被發掘出來,被湖南省花鼓戲劇大學錄取,從此走上了演藝的道路。
  • 素人畫展「凝視日常」 :76歲阿籽奶奶詮釋「生活的藝術」
    昨天下午,一場特別的畫展「凝視·日常——阿籽奶奶的畫」在徐匯藝術館開幕,一個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76歲的老人,拿起畫筆僅僅兩年,就把她記錄下的生活之美原原本本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讓人看了忍不住心動。兩根胡蘿蔔,一盆銅錢草,一隻不起眼的斑駁的南瓜,一根再平常不過的萵苣,在阿籽奶奶尹玉鳳的筆下,彷佛經過時間的濾鏡,自有一種治癒人心的力量。
  • 胡歌的老師王洛勇,一位演活了諸葛亮的藝術大師
    這部劇之所以火,其中還有另外一位老戲骨,就是蜀國陣營裡的諸葛亮,由王洛勇所飾演。所謂在三國英雄輩出的年代裡,冢虎與臥龍之間的生死對決。被吳秀波與王洛勇扮演得淋漓盡致,活生生的三國英雄再現。今天要說的不是吳秀波,他在劇中的出彩表現我就不說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今天要說的是另外一位,王洛勇所飾演的諸葛亮,說到這部劇裡,諸葛亮所表現出來的,不亞於男一號吳秀波。
  • 一代藝術大師落下帷幕:陳阿喜的藝術人生,成就了半部西遊記
    8月27日,據媒體報導,中國第一代資深配音演員、電視播音員陳阿喜老師因病去世,享年79歲。一代藝術大師落下了帷幕,她的經典卻仍在"江湖"傳頌。網友們也紛紛祈禱這位老藝術家一路走好,還表示又失去了一位這麼優秀的配音老師,令人難以接受。說到陳阿喜老師,可能很多人並不認識,但是聽到她的聲音,你絕對熟悉。
  • 「最美志願者」李秀華
    從事愛心志願服務三年,李秀華有記錄的志願服務就有107次,志願服務時間達1203個小時。  說起參加志願服務的初衷,李秀華說,還是緣於她的兒子健健,他在北京語言大學就讀大一期間,主動申請到郊區小學參與支教服務。看到兒子積極熱心、樂於奉獻的舉動,李秀華也決定做點什麼,來幫助身邊有困難有需要的人。
  • 申鳳梅的藝術人生
    申鳳梅同志是一位成績卓著的越調表演藝術家,在她五十七年的藝術生涯中,先後在傳統戲、新編歷史戲及現代戲等近二百個劇目中扮演過生、旦、淨、醜等各種行當的角色,塑造了各類性格迥異的藝術形象。申鳳梅同志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藝術造詣高深,曾受到中央三代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 【長青人物誌】第二期:盛文仙的藝術人生
    長袖善舞,揮舞出三十載藝術成就,今天,長青人承師之志,以務實、拼搏的團隊精神,活躍在社會各方的舞臺,為豐富江陰戲曲文化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在傳承與弘揚越劇文化的浪潮中,不負韶華,碩果纍纍!樹高千尺,總不忘根,長青藝術團的前輩們,用他們的藝術目標與奉獻精神,感染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長青人。值此建團三十年之際,特推出前輩老師們藝術人生之篇章,感恩她們默默耕耘,為長青的發展作出的貢獻!
  • 豫劇名家馬琳的藝術人生
    天賦佳喉的馬琳,自幼酷愛藝術,是學校宣傳隊的文藝骨幹,加上老師的厚愛,豫劇唱腔高人一籌。畢業後,分配到鄭州市文工團當演員,和戲友魏雲聯袂的現代戲《新條件》轟動一時。都給觀眾一人千面的藝術享受。她曾同陳派傳人吳碧波聯袂主演傳統戲《克敵榮歸》和《三哭殿》中的詹妃。在移植樣板戲時,她以特有的演唱藝術造詣把《海港》中的方海珍刻劃的栩栩如生,可以和京劇名家相媲美。
  • 私享藝術|陳子:青春往事
    花語17年之2 48x120cm 紙本工筆青春往事陳子作品解讀文丨鄒躍進2008年以來,陳子以近似傳統白描的方式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創作了一批表現年輕女孩形象的作品。與她過去的工筆人物畫作品比較,這批新作從材料、手法到藝術趣味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 鴻鵠之鷇 德藝雙馨 ——孫家勤先生的藝術人生
    雖然對大陸的一代弟子進行了不少拜會,諸如何海霞、慕凌飛、田世光、梁樹年、龍國屏、張正雍等,但海外的卻一直未曾有過,其中,兩岸關係進程如何,也直接影響到與藝術上的交流。機緣所致,筆者於己丑年金秋時節在杭州拜會了海外第一個也是特別重要的一位大風堂一代弟子——臺灣的孫家勤先生。
  • 白楊的藝術人生
    趁著這次紀念白楊老師百歲誕辰的機會,我認認真真看了她的幾部代表作,心中留下了一個個優美的藝術形象,同時對她嘔心瀝血的獻身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心生敬佩。作為中國影劇界負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白楊老師的藝術成就有目共睹。
  • 走進西部藝術教育風雲人物王葉柔的多彩人生
    有了父母的支持,她藝術道路就有了最強勁的支撐。她以優異的表現成功進入了省藝校的專業舞蹈隊。在學校裡,她刻苦練習、努力訓練,各方面表現都獲得了老師們的認可,她同時還利用舞蹈課餘時間學習鋼琴,可謂多才多藝,這也讓她獲得了校內主持人的資格,有了更多的上臺機會,也為她不斷精進的舞蹈藝術之路奠定了基礎。
  • BACC曼谷文化藝術中心|與世界新溝通,在藝術裡的生活看藝術人生
    文&圖 |永夏城編輯 | Sunny       在曼谷最愉悅的行程之一要數逛藝術館了,在各種作品之間思考人生,猜想創作者的靈感,通曉世界的別樣表達方式,是旅行中最有味的體驗。       泰國曼谷的當代藝術中心bacc坐落於曼谷市中心的暹羅廣場區,是一幢集藝術,音樂,戲劇,電影,設計和文化/教育活動於一體的文創大樓,每個時段都有相關主題展覽或者活動。        通常一樓都是舉行小型主題文創event的會場,二樓到五樓分布著咖啡館,商業藝術畫廊,書店,工藝品商店和藝術圖書館。
  • 卡蜜爾•克洛岱爾——被羅丹揉碎的藝術青春
    他著名的雕塑《思想者》的複製品早已遍布全球,本人也躋身世界雕刻大師之列,聲名遠播。但他曾經的學生、知音、情人卡蜜爾•克洛岱爾則遠沒有那麼幸運,這個敏感孤寂的芳魂最終被世俗的巨輪碾得粉碎。羅丹的學生情人卡蜜爾•克洛岱爾年輕時的照片初識:藝術與精神上的惺惺相惜1864年12月8日,卡蜜爾•克洛岱爾出生於法國的維爾納夫。
  • 【國旗下講話】藝術與人生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初二(3)班的馮馨怡。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藝術與人生》。時間的指針即將指向1月,學校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已如約而至,同學們又能與藝術來一個親密接觸了。校園文化藝術節是學校校園文化的濃縮,是一條靚麗的風景線,是展現我校素質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徑,更是我校師生精神面貌,信念追求的美好再現。          那麼問題來了,藝術是什麼呢?
  • 央視綜藝《我的藝術清單》(二)·品讀時代人物的藝術人生
    自從追上這檔綜藝節目,在我的藝術清單裡,也多了一部:《我的藝術清單》由央視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製作的《我的藝術清單》深度訪談+演繹節目,邀請各行各業的重量級嘉賓來到這個舞臺,分享他們與藝術的情愫。(點擊觀看《我的藝術清單》(一))我們聆聽著他們的親身經歷與事跡,在熱淚盈眶與開懷大笑中感知這背後帶給我們的感動、認知與思考。每個嘉賓帶來的精彩節目讓舞臺的藝術包羅萬象。「藝術清單」與傳奇人生故事融合,碰撞出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生出震蕩人心的感嘆!節目除了精彩內容看點之外,美輪美奐的多媒體藝術創意設計也是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