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斬蛇劍

2021-02-23 龍哥說劍


漢人喜歡佩劍。漢制,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劍。後來才逐漸改為只是在朝會時佩劍。在尚武的時代,有關寶劍的故事自不會少,最有名的還是漢高祖斬蛇起義的故事。

 

漢高祖像·獅子山漢墓

漢高祖以布衣提三尺劍斬蛇而取天下。有後人認為漢劍較以後諸代為短,大謬也。漢初三尺,大致在七八十釐米長,經文獻和出土實物互為佐證來看,漢初的劍超過1米非常普遍,「三尺」不但不虛,而且還很保守。

漢劍·徐州博物館

關於斬蛇之事,《史記》載「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願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為兩,徑開。行數裡,醉因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

關於斬蛇劍,《西京雜記》中說,「漢帝相傳,以秦王子嬰所奉白玉璽,高帝斬白蛇劍。劍上有七朵珠,九華玉以為飾,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劍在室中光景猶照於外,與挺劍不殊。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開匣拔鞘輒有風氣光彩射人。」說明漢朝皇帝的傳國之寶,除人們熟悉的傳國玉璽和氏璧之外,還有這口斬蛇劍。斬蛇劍不但外裝華麗,而且也注意劍刃的保護,每十二年做一次研磨拋光。

 

高祖斬蛇像·芒碭山漢興源景區

其實在《漢書》中也曾有明確記載,「又以方士言,為隨侯、劍寶、玉寶璧、周康寶鼎立四祠於未央宮中」,隨侯是指隨侯珠,玉寶璧是指和氏璧,這兩件東西被稱為是春秋二寶,劍寶即斬蛇劍,斬蛇劍位列漢代傳國之寶的第二位。關於此劍的下落,《晉書》中說,惠帝元康五年閏月庚寅,武庫火,華懼因此變作,列兵固守,然後救之,故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屐等盡焚焉。時華見劍穿屋而飛,莫知所向。也就是說斬蛇劍傳至晉惠帝而可能毀於火災。據龍哥看,劉邦斬蛇之事應為真,而老嫗哭子之事則為傳說,不過劉邦佩劍保存至晉惠帝應是問題不大的。對比二十四史,對應於寶劍作為兵器和配飾的尚武時代,《史記》、《漢書》記載有關寶劍的事較為寫實,其後諸史中對劍的描述愈發虛化、神化。所以《晉書》所述張華得劍失劍之類的傳說故事僅可作為一般參考。

 


本訂閱號以中國古代兵器為主要研究內容,目的是傳播中國傳統刀劍文化,喚起民眾尚武精神。如您對中國傳統刀劍文化感興趣,可以在「微信-通訊錄-公眾號」中,查找添加公眾號「chuantongdaojian」,或直接點擊本文最上方連結「龍哥論劍」進行關注,將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

如您覺得文章有點兒營養,不妨分享到朋友圈哦!

相關焦點

  • 劉邦斬蛇劍後來在哪裡?
    劉邦斬蛇起義開創了大漢四百年基業,斬蛇劍自然被當作鎮國之寶收藏,可是兩千多年來斬蛇劍卻一直不見蹤影,那麼斬蛇劍最終去了哪裡?
  • 斬「白帝子」是一個謊言,劉邦斬蛇起義和大澤鄉起義形式上的雷同
    黑格爾曾經說過:"歷史上常常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這話說的的確不錯。中國歷史文明幾千年,出現類似或相似的事情也是一種必然。談論漢朝的歷史,特別是在說起劉邦的時候,我們第一個要想到的恐怕是劉邦"斬蛇起義"的故事。司馬遷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採用了寫實與虛構相結合的手法,既有斬蛇之實,又寫了赤帝與白帝之子的神話,從而為劉邦起義之事裹上了一層神秘而又神奇的外衣。
  • 古代的八大兇劍:第七把勝過幹將劍,第四把嗜血,這些你都認識嗎
    第八把:墨陽:此劍最為兇邪,相傳劍氣遮天蔽日,劍出天地始昏,故名「墨陽」。墨陽劍乃是由純黑玄鐵製成,劍成時猛地爆出一蓬黑色烈芒,狀如墨陽。於是,此劍由此得名。墨陽劍自古以劍性剛勁、寧斷不折著名。其劍格平直,劍首微凸,劍身長三尺四寸、寬兩寸一,劍脊處最厚達半寸,通體墨黑無光,乃是春秋時代劍法大師墨子的配劍,雖然未在上古十大神兵之列,卻是武林劍法世家墨家的傳家之寶,價值連城。
  • 【名俠秘籍】純鑄劍流派搭配簡析,七星長空劍氣勢逼人!
    ——為鑄劍山莊作鑄劍山莊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門派,鑄劍流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一個玩法,今天為大家帶來七星長空劍的搭配推薦,希望各位大佬不吝指教。七星長空劍是鑄劍山莊暗金劍法武功,非常契合鑄劍山莊的各種加成天賦,武學本身有一個絕招,所以天賦方面可以考慮帶漸入佳境。
  • 古代劍文化:手中有劍,做一場千年江湖夢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特別是周秦漢唐時代,社會上下佩劍之風穠盛,留下了大量關於佩劍的詩文和典故,也造就了古代社會獨具特色的劍文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古代劍文化的獨特魅力。劍首先是古代貴族階級的隨身佩帶之物,是其裝束的組成部分,也是其高貴身份的象徵。春秋時期,老子就曾對貴族階級的穿著作過如此描述:「服文採,帶利劍。」
  • 刀是什麼樣的刀,劍是什麼樣的劍丨中國十大名刀、名劍
    魚腸劍已經出鞘(魚腹),它穩穩地依偎在專諸的手中,疾速向前,兩把訓練有素的鐵戈從面前交叉攔住,魚腸劍從縫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進。面前有三層狻猊鎧甲。第一層穿透,第二層穿透,穿透第三層時,魚腸劍發現自己已變成了斷劍。劍斷,然而殺氣未斷。魚腸劍依舊向前。飛鷹將大殿擊碎的時候,魚腸劍也挺進了王僚的心臟。飛鷹在受傷下墜的時候,滿足地打了一聲呼哨。斷成一半的魚腸劍在王僚漸漸減弱的心跳中哼起了無聲的歌曲。
  • 【預測】最強魄劍之哀劍,此劍會為誰而哀?
    劍山下,無數劍修墳墓矗立,提醒後人曾有一個輝煌的劍道文明埋葬於此。劍祖為他們立碑,墓中無屍骨,只有一柄柄劍在訴說他們主人屍骨無存的悽涼。劍山的機緣,天資強如冥王也感嘆太過沉重,他這樣一位在聖境敢拿神劍磨礪自身的真神也只能取一部分。劍祖身懷八絕,劍膽、劍魄、劍魂、劍心、劍譜、劍骨、劍源、劍道奧義。
  • 鴻海系市值暴增千億,古有劉邦斬蛇,今有媽祖託夢!
    古有劉邦斬蛇,今有媽祖託夢!秦朝末年,劉邦奉命押解一批囚徒到驪山服役,因故無法按時趕到,按秦律逾期當誅。劉邦夢中驚醒,講與眾人,眾人聯想劉邦斬蛇之事,認定劉邦一定是赤帝下凡。不久,劉邦乃赤帝下凡的傳說不脛而走,傳遍了大半個天下,而劉邦也收穫了自己的天下。而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表示:媽祖這幾天前有跟他託夢,要他用媽祖精神,為受苦受難老百姓要做好事,也要給少年人希望。「我一定會照媽祖指示」。隨後郭臺銘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
  • 連載 第二回 燈劍應王氣,雷琴通元音(中)
    前後冶煉三年,歷盡艱苦,終成雄雌兩劍。 幹將對莫邪說:「賢妻,先師說制王劍有幹天和,制劍者不得善終。老子云:『兵者,兇器也,非君子之器。』楚王要我夫妻一年內製成王劍,如今費時三年,我命必喪。楚王昏庸,得此寶劍,天下必亂。伍奢父子,先師摯友,因劍喪生。王命難違,我等制劍,楚將亡矣。天邪?命耶?數耶?我只獻雌劍,雄劍留家,藏於隱處。」
  • 刺客伍六七:赤牙喜歡咬碎別人的劍,為什麼單單對這把劍束手無策
    不過不知大家發現沒有,赤牙有一個癖好,在很多鏡頭中赤牙都喜歡咬碎別人的劍,難道是為了顯擺自己的牙口好?不過雖然赤牙喜歡咬碎別人的劍,但是他也卻對這把劍束手無策。說到這把劍術很多人可能誤以為是魔刀千刃,其實不用赤牙咬,魔刀千刃本身就是由上千塊碎片組成,在會用的人手裡它是一把絕世寶劍,但是在不會用的人手裡就是一塊廢鐵。
  • 冷兵問答|漢服漢劍那麼流行,可你懂漢代的那些劍禮嗎?
    但試想,一把劍,少則六百錢,多則上千錢,相當於五口之家一年除賦稅外的毛進項了。這麼多錢都花了,省個木柄錢就沒意思了。而漢代最多是木柄木劍首的櫑具劍。《漢書雋不疑》載:「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應助曰:『櫑具,木標首之劍,櫑落壯大也。』」雋不疑佩帶櫑具劍為兩漢書中關於官員佩帶櫑具劍的唯一記載,此時其地位應為郡文學,可冠「進賢冠」。
  • 《奪命劍》:網絡電影的升級探索
    彼時,《奪命劍》上下兩部作品專輯在騰訊視頻點擊量已突破4000萬元。對於這一成績,徐敏表示還算滿意,但也在意料之中。截至8月4日,《奪命劍》系列視頻點擊量接近5000萬(根據騰訊視頻公開數據),上下兩部分獲當周全網網絡電影正片點擊量的第一和第三。去年,袋鼠影業投資了4部網絡電影和1部網絡劇,《奪命劍》是其中首部面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