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不倒
日本人送來物資,貼了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讓一堆人澎湃起來了。甚至還寫出了「為什麼別人會風月同天,而你只會武漢加油」之類的狗屁東西。
首先,噴娃得承認日本人這句話用的確實挺妙的,八個字既體現中日文化一脈相承,也體現現日本國際主義精神。
可你如果要在這放酸屁,說什麼「為什麼日本人能夠寫風月同天,而你只能說武漢加油?」
對不起,噴娃覺得「草尼瑪」這三個字,更加切中肯綮入木三分。
你像上面這篇文章,言下之意不就是說中國人沒文化,還不如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嗎?雖然不知道這類傻逼安的什麼心思,但這種話術十幾年前噴娃就聽到過——「隋唐正統在日本,華夏文脈在港臺」。都9012年了,還在這放臭屁呢?
在這個時代,只有高鐵風馳電掣、飛機氣貫長虹、大廈富麗堂皇、往來紅男綠女,沒有青山瘦馬、沒有名山古剎、更沒有雲鬢茜紗。所以建議大家,多說說人話。在這個左手大數據、右手核聚變的時代,要是整天袖手談風月,舉杯論風雅,自己不覺得傻嗎?
當然,如果談這些東西是事業,那就另當別論了,比如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學研究者之類。
電影《建黨偉業》中,有這麼一段對話,放在這裡頗合時宜。
胡適:有人講文言文,淡雅古樸;而白話文,粗鄙不文。我們說科舉誤國,誤在八股文言,八股文做的再好,不通新學,便不堪實務,不會做事,只會考試。我們國家需要務實人才,腳踏實地,強健國力。
學生:我是女子師範代表,我認為文言文比現代文更加簡潔,這是事實。
胡適:請舉例。
學生:先生,就比如「無能為力」這個成語,所表達的含義不是比白話更簡潔嗎?
胡適:「無能為力」是四個字,改用白話文,三個字就足夠。
學生:怎樣講?
胡適:幹不了。
不扯胡適怎樣怎樣,單單就「說人話」的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我就頂他。淺顯易懂的道理他不香嗎?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他不香嗎?紅軍是怎麼傳播自己理念呢?還不是把思想編成信天遊、黃梅戲、歌謠、快板兒、二人轉,老百姓聽得懂的話,才是人話。否則,你還是去說給鬼聽吧。
魯迅講過他一個同學的事,十歲時出口就是格律詩,更是寫下了一整本律詩、古風、樂府,結果先生一看,大笑,「小小年紀就能寫出這般風花雪月,說好聽點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說難聽點,那就是無病呻吟。」
清代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一吧?學術上有桐城派,詩詞上有同光體,詩家文豪更是一堆又一堆。然而呢?社會被推動了嗎?還不是大清封建王朝下的奴才。面對三千年之大變局,躲在舊紙張裡吟風弄月,孤芳自賞,說有病沒錯吧?
對於日本送來物資這個事兒,噴娃覺得知道感恩就足夠了,記下別人在你需要的時候伸出過援手就足夠了,卯足勁在那借人家幾句詩貶低國人的文化,不是有病,就是腦殘。
大道至簡,最偉大的詩句,一定是最簡單的。你想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再想想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裝逼是個技術活,你可以裝,但少來噁心人。日本人民是好意,但你要說「武漢加油」不如「風月同天」,噴娃只能說你腦子被驢踢了。
噢,對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還是大唐時中國人在日本說的,因此你如果要用這句話來貶低中國文化,我不僅懷疑你精神有問題,還懷疑你智商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