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誕生起,戰爭這一大規模的鬥爭形式就已經出現,在史前時期,即使只有石塊、木棍這類簡陋武器,對立雙方也要挑起戰爭,勢必要爭個輸贏。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滿足一國作戰需求,國家軍隊又發展出了海陸空三個基礎軍種,陸軍作為資歷最老的兵種,在分配軍費時似乎總是最吃虧的那一個,這導致各國的幾大軍種間多少都會存在一定矛盾。
受種種因素影響,一國的各大軍種間雖然會存在爭鬥,但在國家被捲入戰爭的情況下,幾大軍種必定會擱置爭議一致對外,因為此時國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然而日本這個奇葩的國家卻恰恰相反,在二戰期間,日本的海軍和陸軍依舊矛盾頻出,其具體表現簡直讓人大跌眼鏡。
日本海陸兩軍的恩怨並非在建立軍種後才有的,其對立原因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據考證,日本海陸兩軍的前身分別是薩摩藩和長州藩,在佩裡叩關之前就因為貿易利益佔比不均衡而結下了梁子,在後來的西化改革中又因為立場不同互相對立,並將歷史矛盾延續到了近代的海陸兩軍中。考慮到日本是一個海上島國,所以日本政府就將大部分軍費都撥給了海軍,這讓日本陸軍眼紅不已,兩軍矛盾進一步加劇,就拿軍隊夥食來說吧,日本陸軍餓得要吃草,海軍卻豐衣足食,時不時「大採購」,把糧食扔進大海。
在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時,日本國內就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再加上國內資源有限,所以日本在分配軍備物資時,也對海軍有所傾斜。因為糧食匱乏,日本陸軍只能每天吃精米糙米混合的米飯,就著鹹菜和味增湯下肚,偶爾這樣吃還好,頓頓都這樣吃的日本陸軍,很快就出現了大量士兵因嚴重缺乏維生素B1而患病死去的情況。
相比之下,軍費充足的海軍就要好得多了,因為缺乏營養患病死去的人數遠低於陸軍,即使長期在海上航行,但海軍卻能在艦船靠港時採購大量蔬菜瓜果,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士兵缺乏維生素的情況。不僅如此,日本海軍還能吃到奶油、咖喱飯、新鮮魚類等食物,至於政府發放的糙米,在海軍那兒的「歸宿」基本上都是扔進大海。
軍費分配的失衡,導致日本海陸兩軍的矛盾不斷被激發,陸軍面子掛不住就算了,連想添置新的武器裝備都十分困難,所以日本海陸兩軍在二戰中幾乎就沒有團結過,他們的鬥爭不但沒有為自身爭取更多發展機會,反而加快了軍國主義日本滅亡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