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大量青州老照片流出,全部為日本人拍攝!

2021-02-08 大青州

自從19世紀末,日本人就開始對中國進行系統的影像採集,他們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拍攝中國人的生活尤其是中國的地理、地貌和建築,為進一步侵略中國創造條件。

近期,日本京東大學將所藏的中國老照片悉數公開,今小編找到日本人拍攝的一些青州老照片,整理如下,讓大家看看大部分已經消失了的真古董。

↑青州老北城

↑青州老北城

↑青州老北城的東門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舊址在青州前營子村西邊。寺院建於清年,原名大覺禪院,清順治十六年敕賜為「法慶寺」。該寺還下轄三處別院,一處在青州五裡趙家河村東北,名「柳峪寺」;一處在轉盤那裡鎮青門東側,名「地藏寺」;一處在東壩東陽河村南,名「龍泉寺」。當時的方丈與四品知府平級,相當於正廳級。該寺從清初至民國間,一直是青州規模最大的寺院,是當時山東省內的四大禪院之一。
民國初期,香火漸衰,寺僧日減。因屢遭戰亂,寺內建築受損嚴重。民國十九年,國民黨第22軍64旅進駐法慶寺,3000餘人住在寺裡,致使該寺元氣大傷。1931年,時任益都縣長的楊九五將主院改為駐軍營房,北院改為苗圃,西院改為營子小學。「七七事變」後,寺中古柏多數被伐,用做膠濟鐵路的枕木。至1950年,大殿徹底拆除,其大部殿材木料用於建了青州的首座戲院——大眾劇場(就是現在的信訪局位置),自此,這座恢弘了300餘年的齊魯名剎,便蕩然無存了。 

↑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現存青州城叫南陽城,在之前還有個東陽城,城西至今駝山中路,北至堯王山路,東至瓜市東端,南至南陽河,南陽城最初是東陽城的南郭,是外城,後來發展建造成了主城。鎮青門便是東陽城的西北門,現在的馬驛山小區,在現在轉盤的西南角。



↑青州北門外南陽河

↑青州萬年橋東↑青州南門,拆除後又在基礎上翻建了阜財門

↑青州東門外昭德古街

↑青州古地圖

↑青州範公亭三賢祠

↑青州範公亭的亭

↑青州範公亭範文公像,用日文記載著

↑青州雲門山雲門洞

↑青州雲門山雲門洞↑青州雲門山的道士

↑青州雲門山碧霞元君祠

↑青州雲門山

↑青州雲門山北面

↑青州雲門山北面

↑青州雲門山南面

遠望雲門山

↑雲門山頂泰山行宮

↑雲門山頂,

↑雲門山頂道觀

↑雲門山頂遠望青州平原

↑雲門山石刻「壽」字

↑雲門山頂,遠望青州平野

↑雲門山下沿道

↑雲門山下的道↑青州雲門山頂

↑雲門山近看

原先的雲門山是光禿禿的,直到國民黨益都縣長楊九武來任職,才改變了面貌。楊九武在任期間,為地方百姓幹了不少實績,譬如重修萬年橋、範公亭。主持修建益羊公路,親自帶領學生上山植樹等,今天我們看到雲門山風景區的林海松濤,就是發端那時。

↑青州雲門山的石窟

↑青州雲門山的石窟

↑青州雲門山的石窟

↑駝山遠望

↑駝山

↑駝山

↑駝山

↑駝山頂昊天宮,門口兩個日本人↑駝山頂昊天宮

↑青州彌河鎮石溝河村風光

↑青州四松園

四松園就是衡王府的西花園紫薇園,又名四松園,東花園就是現在的偶園,四松園位置在朝陽心寺街中段路南,與「心寺」斜對面。

↑青州城北門及黑龍宮

↑青州城北門及黑龍宮

↑青州城北城牆

青州東門(海宴門),這是南陽城最古老的城門

↑青州東門外的護城河上的海岱橋↑青州西門外

↑青州西門

↑英美菸草會社工廠

↑攤坊種植菸葉

↑青州農村的農耕

↑青州北關文昌宮

↑青州北關文昌宮

文昌宮舊址在青州青雲橋東側、原高園村西頭,為一座坐北面南的道觀。前臨南陽河,背依原東陽城南城牆,與南陽城隔河相望。

↑這張照片名名為「慈覺大師的遺蹟」,另有備註「青州龍興寺」。

慈覺大師,法名圓仁,日本下野都賀郡人,曾入唐求法,曾經登州、萊州、青州、德州西去五臺山朝拜,於青州龍興寺停留數日。至1939年龍興寺早已無存,圖中所拍建築為文昌宮。日人見文昌宮內所存「大齊碑」(即北齊《臨淮王像碑》,後移存於偶園)碑陰有「龍興之寺」摩刻,遂錯認文昌宮為龍興寺。

↑青州文昌宮裡的青州刺史臨準王造像碑。

↑青州文昌宮裡的青州刺史臨準王造像碑。

↑青州北關文昌宮前

↑青州真武廟,現在的中所位置

↑青州真武廟東南角的玄地觀鐸樓

↑益都縣文廟

青州以前既有青州府文廟,也有益都縣文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縣文廟又稱縣學,位置在現在的青州蠶場東側,縣文廟初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其後多次重建增修,最後一次重修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民國時期,利用縣文廟內的殿宇房舍,先後辦過縣民眾教育館,縣簡易師範,縣圖書館等,故縣文廟內的大部分建築,至建國前一直保存較好。

↑青州南陽城北門(瞻辰門)

↑ 青州老東陽城舊土城

↑ 青州老東陽城舊土城

↑ 青州老東陽城舊土城

↑ 青州老東陽城舊土城

↑青州城北某寺

↑青州天齊廟戲樓

舊址在原青州二中操場。始建年代無考,戲樓與山門相背而建,二者合二為一。戲樓面對天齊大殿,建築考究,為青州歷史名建築「三絕」之一。戲樓朱紅立柱,飛簷鬥拱,建築恢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是天齊廟會,戲班名伶連唱三天神功大戲,盛況空前。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廟與戲樓相繼拆除。

↑青州省裡四師,後來的東門大街的青州二中,現在是雲門雙語

↑青州廣德醫院,現在的中心醫院

↑青州玲瓏山

這些老照片的背後,是青州一段不為人知的歲月。歲月匆匆,只有照片留下了時間的痕跡,讓我們了解過去!!

讓我們銘記歷史

相關焦點

  • 老照片:一個日本人拍攝的甲午戰爭
    下面這些照片是日本隨軍記者在1894年拍攝的甲午戰爭實況,應該是反映中日甲午戰爭很珍貴的老照片。而甲午戰爭對我國的歷史也意義深遠,比鴉片戰爭深遠的多。鴉片戰爭是跟英國人打,咱們打輸了,好像還並不是很丟人,畢竟英國是世界強國,有誰能打贏他?無論怎樣中國還是亞洲老大。
  • 100年前英國殖民時期的的印度老照片
    2018年國際日特輯:100年前英國殖民時期的的印度老照片A shoe box full of 178 photographs capturing how life was in British ruled India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archives of Scotland’s national collections in October
  • 100年前的績溪你見過嗎?全是珍貴老照片!
    先來看一張近50年前的績溪城區老照片。圖中的楊柳村橋是不是很熟悉?現在的績溪縣城,照片中橫跨揚之河上的就是承載幾代人記憶的楊柳村橋筆者在這裡編發一些老照片,再現績溪過去的一段歷史,一些穿長衫、旗袍的學生、破損的城牆、木牌樓前賣甘蔗的小販、已消失而文化永存的牌坊群......先來看一張拍攝於績溪明倫堂的《績溪學界恭送方知事紀念攝影》照片,拍攝時間是民國六年十一月(1917年)。
  • 跟著老照片尋訪山城巷 她就是30年前「畫中人」
    為了找回童年的點滴記憶,他拿著30年前的珍貴老照片一一尋訪,不僅找到了照片上對應的地點,竟然還找到了照片中的人物。那是一位90歲的原住民老奶奶。在與當年幾乎相同的位置,老奶奶的女兒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一張老照片,牽出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
  • 100多年前的清朝人老照片,記錄了最真實的樣子!
    100年多前的清朝人老照片,高高的城門下面的街道兩旁有些棚子,估計是當時生意人臨時歇腳的地方,那位推著小車車的大哥看著好像有些忙!100年多前的清朝人老照片,這裡應該是一個勞力市場,人們每天聚在這裡找活做來養家餬口!
  • 100年前的老照片:摸卓別林「小鬍子」的海倫凱勒,圖3可能引起您的...
    100年前的老照片:摸卓別林「小鬍子」的海倫凱勒,圖3可能引起您的不適 那時的醫院,多數是西方國家傳教士在國內開設的醫院,醫生多數為國外的醫生。
  • 解讀晉城老照片第一期:晉城老照片的存世數量和保存載體
    早期中國影像被西人大量拍攝,如《梅蔭華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影像》、《清國北京皇城寫真帖》、《支那戰線寫真》等。受交通條件和戰略地位影響,中國的早期影像記錄的多為北京、天津等大都市。放眼山西,則太原、大同、臨汾、運城四地的歷史影像資料數量十分可觀,而長治、晉城等地的舊影像則較為少見。
  • 36年前的老照片 有你的身影嗎?_揚州網
    羽毛球比賽的老照片「偶然間發現拍攝於1984年的照片,《揚州晚報》的讀者朋友們,看看上面有沒有您當年的身影,或熟悉的身影……」昨天,揚州晚報微信群「揚晚圈」裡,網友「齊風」發了幾張36年前的黑白照片,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 龍城慕容與山東青州
    這是目前有史可查的,東北人口大量遷入山東的明確記錄,自此,無數的龍城精英紮根齊魯大地;自此,古老的青州融進「慕容血」;自此,朝陽、青州成一家!在唐代安史之亂中,侯希逸將軍於營州(今朝陽)端了安祿山、史思明的老巢,與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市轄區)的張巡一北一南,抗擊叛軍,迫使大量敵軍後撤,極大緩解了唐軍正面戰場的巨大壓力……後寡不敵眾,被迫棄守營州,率兩萬軍民退守青州,被朝廷封為平盧淄青節度使,相當於把朝陽、青州兩大軍區合併了。由此,兩地的血緣親情,更加深厚了。
  • 山東濰坊青州舉辦第20屆中國(青州)花卉博覽交易會
    9月29日上午,第7屆山東省花卉博覽會暨第20屆中國(青州)花卉博覽交易會在中國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開幕。本屆花博會由中國花卉協會盆栽植物分會、山東省林木種苗協會主辦,青州市花卉協會承辦,主題為「花兒讓生活更美好」,會期將持續到10月7日。
  • 100年前的狗狗是什麼樣子?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
    那你知道100年前的狗狗是什麼樣子? 電影《忠犬八公》的播出,曾經讓多少人為之落淚。八公在車站等候教授的形象,深入人心。 其實八公這隻狗狗在歷史上就有原型的哦!
  • 1895年臺灣基隆老照片 120年前的基隆港及炮臺
    --給大家分享一組1895年臺灣基隆的老照片, 彼時的基隆剛剛被日本人佔領,發展也很落後,遠遠比不上當時的內地的大中城市。
  • 中國社會變遷老照片
    1957年的北京,三個小女孩勾肩搭背的走在路上。別看她們小,這氣場能把鬼子給嚇跑。馬克•呂布/攝1993年的上海,攝影師正在拍攝汽車廣告,裡面走進了一位路人,還大大方方的看了一眼鏡頭。馬克•呂布/攝我們在享受現代化的成果時,也應該停下腳步看看這些彌足珍貴的老照片。
  • 【老照片】修峽山水庫的那一年
    1959年,峽山水庫施工現場:機械和人工作業場面 峽山水庫開始時上陣勞力36000人,最多時達到73000人,加上後勤人員超過10萬人。水庫工程指揮部對民工實行軍事化管理,每個縣為一個兵團,兵團之下設營,1個公社為1個營。昌邑縣當時16個公社,共組建了15個營。高戈莊公社位於庫區,全部土地被水淹沒,公社整建製取銷,社員異地安置。水庫工程指揮部駐昌邑縣東扶戈莊村,昌邑縣指揮部駐昌邑縣龐家山後村,民工全部在工地上住工棚。
  • 美國人拍攝的民國早期老照片:想不到百年前的中國是這樣子!
    民國早期老照片:1912年,中國北方。舊中國大多數家庭都很貧困,而貧困會較早使得一個孩子失去童真,讓西方人誤解「中國兒童生來沉默和不愛運動」。
  • 大量香港珍貴老照片流出:你從未見過的香港
    回看1950、60年代香港的老照片,由於其時彩色攝影尚未普及,大多數留低的也是黑白的影像。最近,中華書局推出了新書《黑白以外-五六十年代香港彩色快拍》,書中輯錄了200多張那年代的彩色照片,大部分於香港拍攝,
  • 100年前的老照片美爆了!裡面有沒有你的家鄉?
    讓我們在老照片中上一堂文藝味兒十足的歷史課,順便看看這些或秀麗婉約、或古樸恢宏的照片裡,有沒有你的家鄉。這是1900年12月竣工於哈爾濱的聖尼古拉教堂,為俄羅斯東正教堂,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這座承載了厚重歷史印記的教堂,在文革中被毀。直到2006年7月,復建後的聖尼古拉教堂作為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的標誌性建築,重新出現在哈爾濱。
  • 庚子年日本人拍攝的北京城老照片,其中一張在2001年起了重要作用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老照片,是庚子之變後,日本人伊東忠太拍攝的。此人是建築學家,因此照片都偏重於建築方面,但裡面的一些細節,都有故事。八國聯軍侵華發生在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也就是1900年6月。兩個月後,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西逃,聯軍佔領了北京。這些照片拍攝於戰事已基本平息之時。
  • 一戰風雲錄:100年前,戰地攝影師冒死拍攝索姆河戰役真實戰場
    我們在裡面睡覺,在裡面工作,在裡面戰鬥,在裡面涉水,很多人死在裡面。我們看著它,感受它,吃掉它,詛咒它,但我們無法擺脫它,即使是死。他們使用重炮和馬克沁重機槍拼死防守,結果造成英法聯軍大量傷亡。對英國人來說,這甚至是其軍事史上最血腥的一天。僅在這一天裡,其傷亡人數就接近了6萬人。而他們的戰果不過是佔領了三平方英裡的陣地。下面這組老照片,就是由戰爭雙方的攝影師冒死拍攝下來的,讓我們得以直觀地了解100年前那場戰役的殘酷。
  • 100多年前的男子老照片,POSE造型太講究了吧
    100多年前的男子老照片,一位穿著朝服的戴眼鏡男子收拾的乾淨利落,他的衣服是綢緞所做!100多年前的男子老照片,這位年齡大的男子穿的比較厚,可能是冬天太冷的緣故他有些發抖,他腰上掛著的牌子估計很值錢!100多年前的男子老照片,戴著非常昂貴朝珠男子看上去很有氣派,也不知道他是誰?衣服裡面有厚厚的真皮毛茸茸的,看著富貴極了!100多年前的男子老照片,倆位年輕的男子穿著講究,拍攝照片的動作應該是專門的造型師給設計的,感覺比有些網友自拍要講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