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世紀末,日本人就開始對中國進行系統的影像採集,他們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拍攝中國人的生活尤其是中國的地理、地貌和建築,為進一步侵略中國創造條件。
近期,日本京東大學將所藏的中國老照片悉數公開,今小編找到日本人拍攝的一些青州老照片,整理如下,讓大家看看大部分已經消失了的真古董。
↑青州老北城↑青州老北城
↑青州老北城的東門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
青州法慶寺,舊址在青州前營子村西邊。寺院建於清年,原名大覺禪院,清順治十六年敕賜為「法慶寺」。該寺還下轄三處別院,一處在青州五裡趙家河村東北,名「柳峪寺」;一處在轉盤那裡鎮青門東側,名「地藏寺」;一處在東壩東陽河村南,名「龍泉寺」。當時的方丈與四品知府平級,相當於正廳級。該寺從清初至民國間,一直是青州規模最大的寺院,是當時山東省內的四大禪院之一。↑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老青州東陽城鎮青門
↑青州北門外南陽河
↑青州萬年橋東
↑青州南門,拆除後又在基礎上翻建了阜財門
↑青州東門外昭德古街
↑青州古地圖
↑青州範公亭三賢祠
↑青州範公亭的亭
↑青州範公亭範文公像,用日文記載著
↑青州雲門山雲門洞
↑青州雲門山雲門洞
↑青州雲門山的道士
↑青州雲門山碧霞元君祠
↑青州雲門山
↑青州雲門山北面
↑青州雲門山北面
↑青州雲門山南面
↑遠望雲門山
↑雲門山頂泰山行宮
↑雲門山頂,
↑雲門山頂道觀
↑雲門山頂遠望青州平原
↑雲門山石刻「壽」字
↑雲門山頂,遠望青州平野
↑雲門山下沿道
↑雲門山下的道
↑青州雲門山頂
↑雲門山近看
原先的雲門山是光禿禿的,直到國民黨益都縣長楊九武來任職,才改變了面貌。楊九武在任期間,為地方百姓幹了不少實績,譬如重修萬年橋、範公亭。主持修建益羊公路,親自帶領學生上山植樹等,今天我們看到雲門山風景區的林海松濤,就是發端那時。↑青州雲門山的石窟
↑青州雲門山的石窟
↑青州雲門山的石窟
↑駝山遠望
↑駝山
↑駝山
↑駝山
↑駝山頂昊天宮,門口兩個日本人
↑駝山頂昊天宮
↑青州彌河鎮石溝河村風光
↑青州四松園
四松園就是衡王府的西花園紫薇園,又名四松園,東花園就是現在的偶園,四松園位置在朝陽心寺街中段路南,與「心寺」斜對面。↑青州城北門及黑龍宮
↑青州城北門及黑龍宮
↑青州城北城牆
↑青州東門(海宴門),這是南陽城最古老的城門
↑青州東門外的護城河上的海岱橋
↑青州西門外
↑青州西門
↑英美菸草會社工廠
↑攤坊種植菸葉
↑青州農村的農耕
↑青州北關文昌宮
↑青州北關文昌宮
文昌宮舊址在青州青雲橋東側、原高園村西頭,為一座坐北面南的道觀。前臨南陽河,背依原東陽城南城牆,與南陽城隔河相望。
↑這張照片名名為「慈覺大師的遺蹟」,另有備註「青州龍興寺」。
↑青州文昌宮裡的青州刺史臨準王造像碑。
↑青州文昌宮裡的青州刺史臨準王造像碑。
↑青州北關文昌宮前
↑青州真武廟,現在的中所位置
↑青州真武廟東南角的玄地觀鐸樓
↑益都縣文廟
青州以前既有青州府文廟,也有益都縣文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縣文廟又稱縣學,位置在現在的青州蠶場東側,縣文廟初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其後多次重建增修,最後一次重修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民國時期,利用縣文廟內的殿宇房舍,先後辦過縣民眾教育館,縣簡易師範,縣圖書館等,故縣文廟內的大部分建築,至建國前一直保存較好。↑青州南陽城北門(瞻辰門)
↑ 青州老東陽城舊土城
↑ 青州老東陽城舊土城
↑ 青州老東陽城舊土城
↑ 青州老東陽城舊土城
↑青州城北某寺
↑青州天齊廟戲樓
↑青州省裡四師,後來的東門大街的青州二中,現在是雲門雙語
↑青州廣德醫院,現在的中心醫院
↑青州玲瓏山
這些老照片的背後,是青州一段不為人知的歲月。歲月匆匆,只有照片留下了時間的痕跡,讓我們了解過去!!
讓我們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