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亂的亂世」,上流社會奢靡無比,老百姓窮得皮包骨

2021-01-16 希望的燈不熄滅

五代十國(907-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等眾多割據政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期,從唐朝滅亡開始,直到宋朝建立,也可以說直到宋朝統一十國的殘餘政權。五代十國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亂的亂世」,那麼五代十國到底亂到了什麼程度呢?

咱們又換個角度,從各個宗室貴族的歌舞昇平,來解讀五代十國之亂。南唐孫晟,一向被時人奉為最忠死之士。然而,他的奢華之風和他的氣節卻是相差無幾的。

據史書記載,孫晟「事烈祖父子二十餘年,家益豪富」,二十餘年為官為官,賺了不少錢。每一天,孫晟都要在家裡大肆宴請同僚。他的宴席很有特色,他家從來不擺桌椅,開席時,一群群美女端著酒杯、菜盤款款而出,餵菜餵酒,孫晟還為這一服務起了一個雅號——肉盤。那還沒算完,就像石崇鬥富一樣,南唐人也喜歡這種花架子,一時間,江南地區「貴人多有效勞」,「肉鋪」竟成了一時之風。

後蜀孟昶,亡國投降後曾讓無數百姓哭泣。那人們為什麼要哭呢?是否為他那顆尚未耗盡的明君心?不一定。大概是被感動了吧。白天最喜歡在孟昶平日裡「玩走馬」,晚上又「為方士房中之術」。此時方士們已經開始研究「合家歡」了,於是,孟昶名義上鑽研採補之術,實際上卻是在尋找未婚處供淫樂。

那時候社會風雲變幻,誰也不願把黃花閨女送進宮中讓孟昶糟蹋,這又如何?因此,民間很快掀起了一場「驚婚風」,良家丫頭們為了不被孟昶惦記,紛紛找戶人家去求婚。前蜀王建是一個非常懂得生活情調的人,他最喜歡親自當導演,指揮宮中樂籍女子的歌舞表演。後來,官妓不能滿足王建的胃口,他便開始召集民間青樓妓女,為自己排練歌舞。

和拿著棺材投降後唐的兒子王衍相比,王建則顯得有點小巫見大巫。史書上記載王衍「起造宣華苑,內有重光殿、太清殿、延昌殿、會真殿,清和宮、迎仙宮,降真亭、蓬萊亭、丹霞亭,飛鸞閣、瑞獸門等;又建怡神亭,與眾多嫖客,日夜在亭中共飲。」前蜀巴掌大的地方,建了這麼多宮闕,不知要消耗多少民脂民膏啊。

南唐後主李煜,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和藝術皇帝。這首詩,尤其是《虞美人》中的那一句,實在是令人讀來不免傷感。但是能夠寫出這樣一首詩的李煜,卻不一定是個文雅之人。

據《清異錄》記載,李煜在位期間,南唐娼家盛行。我們在此必須強調,儘管妓女這個詞在現代泛指性工作者,但是在古代妓女和妓女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妓女多是雙性戀,能夠滿足「顧客」的雙重生理心理需求,因此,嫖客多為上流人士。娼妓是純潔的性工作者,靠出賣身體賺取金銀細軟,地位遠不如妓女等。

前些日子,李煜曾醉得微服私訪,來到一個妓院,想要「與民同樂」。不料,還沒等李煜進了門,一個叫張席的僧人就搶著走了進去。李煜見狀,「遂為不速之客」,借酒澆愁,在牆上寫了一首諷刺社會現象的詩,妓女和僧人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來者何方。

南平君高保勖若活在現代,絕對是日本動作藝術的狂熱粉絲。統治者有一個嗜好,就是在大半夜把妓女召進他的府邸。然而,高保勖並沒有親自嫖妓,而是從士兵中挑選出一些年輕的,有才氣的,和娼妓一起表演,高保勖則在一旁觀看。老一輩保守思想者,高保勖的行為可謂匪夷所思。

五代文臣武將多愛養家妓,尤以南唐德昌宮為翹楚。「儲妓數百人,每設一妓,價額數十萬,教以藝,又費數十萬,而衣飾珠犀金翠稱之。」德昌宮和其他庸俗的官吏相比,絕對是最有格調的官吏了,他不僅要花幾十萬錢買妓女,還得再花幾十萬錢給妓女包紮。

更荒唐的是,德昌宮總共有一百個妓女,每一個都要花掉他將近百萬錢。

從國王到大臣,五代十國的奢靡之風已成慣例。擁有這樣的統治和貴族階層,老百姓的日子還能好過嗎?從未有過一個上流社會的朝代,就像五代那樣浮華,他們的日子過得越滋潤,百姓就越悽涼。貧富差距懸殊,是五代之亂最直觀的表現。

相關焦點

  • 幾千年來「禁奢令」這麼多,為何禁不住奢靡之風?
    然而,縱觀幾千年中國古代史,奢靡之風卻始終颳得很猛,統治者們頒布了無數次「禁奢令」也無濟於事。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哪裡?圖|圖蟲創意此外,漢代社會奢靡之風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嫁娶方面。這項花費主要集中在聘禮、嫁妝、婚嫁宴席3項。東漢思想家王符描述當時富貴人家婚嫁的場面非常盛大,「富貴嫁娶,車軿各十,騎奴侍僮,夾轂節引」。如此高消費顯然不是平常人能負擔得起的,但是風氣如此,老百姓婚嫁也只得硬著頭皮充場面。婚宴的一頓飯就能把一個家庭吃破產。
  • 真實上流社會什麼樣?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在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電影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奢靡無比的世界,豪宅美酒,高檔服飾……一切都應有盡有。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裡我們看到上流社會裡的三六九等,五萬的包竟然不值一提,何等奢侈。
  • 真實上流社會有錢沒煩惱?洪晃:上流社會沒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電影《寄生上流》 作為普通人的人們,對上流社會的認識往往局限於自己的設想,最常用的句式就是"等我有錢了,我一定……",仿佛上流社會就是有錢而沒煩惱的。>上流社會是最虛偽的一群人。
  • 《鐵達尼號》:富家女為何愛上窮小子,上流社會的無奈
    《鐵達尼號》是1997年所上映的電影,1998年進入到中國內地上映,當時已經進入到豆瓣排行榜,也屬於愛情類電影的榜首。 另外一位也就是少年畫家傑克,雖然有著放蕩不羈的外表,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個窮小子。 富家少女羅絲,早已厭倦虛偽的上流生活,也不想要嫁給未婚夫,因此就打算自盡,巧合被放蕩不羈的少年畫家救起。
  • 作為歷史上最知名的戰亂之一,應仁之亂給日本社會帶來了什麼
    【編者按】應仁之亂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戰亂之一,它被歷史學家內藤湖南稱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事件」,是日本社會發展的重要轉折點。近日,由日本新銳歷史學家吳座勇一所著的《應仁之亂》引進出版,生動還原了這場改變日本歷史的戰亂。下文為該書的前言,澎湃新聞經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者所擬。
  • 真實上流社會是什麼樣?洪晃: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在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電影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奢靡無比的世界,豪宅美酒,高檔服飾……一切都應有盡有。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裡我們看到上流社會裡的三六九等,五萬的包竟然不值一提,何等奢侈。這一切都不斷地構築著我們對於上流社會的想像:光鮮靚麗,揮金如土……可不久前,大名鼎鼎的痞女洪晃寫了一本《張大小姐》,撕破了上流社會的面具,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相對真實的上流社會。
  • 《上流社會》藝術就是大便,上流社會就是垃圾!
    這些都不重要,真的,因為他們表現得都不錯,無論是張教授的秘書,還是會長的秘書,或者李館長的律師等。導演通過這「上流社會」的畫面襯託出現實的醜陋及貪慾。遺憾的是,看看5.5分的評價,看看這些沒有信仰,沒有人性及沒有思想的評論吧!每個人居然把情色的部分來調侃。但實際上,我們同樣應該反思,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每天早出晚歸拼命工作的國度,我們的「上流社會」是怎麼樣,是如何剝削我們的。
  • 《上流寄生族》影評|窮人富人都是病態社會的犧牲品
    影片用這樣的對比作為反諷,表現了現實中不是人性的缺點造成的社會問題,而窮才是人性惡的根源 —— 這世界上哪有什麼病,有的話那就是窮病。最後富人和窮人都變成了這樣病態社會的犧牲品。窮人為了生存無所不用其極導致自己家庭破碎;而富人也沒有得到所謂的美好,女兒被欺騙愛情,主母被欺騙了善良,而主人甚至被刺死。
  •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時期,究竟有多亂?
    亂,以亂世謂之,更以「噩」謂之。我國古代漫長的封建制度社會,通常面臨著兩個主要矛盾,首先是國家內部的「內亂」,而其次便是以國家為主體,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的「外亂」。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在長江中下遊流域發展,在歷史上,也發生過不少受到周邊少數民族侵擾的事件。
  • 殘酷底層與上流社會: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歡迎窮人
    人類社會是十分殘酷的社會,從古至今,富人與窮人之間就始終存在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財富無法動搖社會上「人人平等」的觀念,卻可以將殘酷丟棄給社會底層窮人,將奢靡進奉到上流社會人們手中。
  • 憑什麼在風起雲湧的百年亂世中,被稱為最亂的人?
    他處事圓滑,人脈強大,和孫中山、袁世凱、梁啓超、蔡鍔等政要都關係密切,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背負罵名最重、遭受誤解最深的人!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著名歷史小說家唐浩明創作的《百年亂世中的至亂之人:楊度》。楊度何許人也?憑什麼在風起雲湧的百年亂世中,能被稱為最亂的人?簡而言之,他的一生就是近代中國人救國心切,病急亂投醫,最終找對方向的時代縮影。
  • 臺灣上流社會名媛,身價超百億,偏愛上窮小子,相約一起吃地攤
    臺灣上流社會名媛,身價超百億,偏愛上窮小子,相約一起吃地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臺灣第一名媛廖思惟。很多不了解臺灣娛樂圈的朋友應該都沒有聽說過,不過說到廖思惟,別看她只有20歲,但是她的"後臺"可太大了!
  • 歷史蝴蝶效應:一個人紅口白牙的一番話,竟帶來了長達百年的亂世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東漢末年,是指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東漢末年亡國前夕,直至曹丕篡漢結束,持續36年。可以說,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數個亂世,其中,尤以東漢末年的亂世形勢最為複雜。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不「上流」下流社會不「下流」
    上流社會的定義不單單是極大的財力、極大的權利、極廣的人脈,當然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古有中舉遊街,今有媒體巡演。試問人活一世誰不想人前顯貴躋身上流?我個人所理解的上流是在擁有上述東西的情況下仍然有極好的教養和極高的覺悟。上流社會的人不一定幹著「上流的事」,下流社會的人也不一定就幹「下流」事。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沒有上流
    沒錯,也真的是這樣,不過電影想要設定的是,女主角是想進入上流社會的上流人。 所以說,上流社會眼裡,只能容得下自己的人,比如美術館館長雖然和韓會長關係不好,但他們還是捆綁在一起,牢牢構成上流社會的大圈子,外面的人 no way 本片還有幾點,比如其中情色畫面的展示,在男主和秘書有那一部分的畫面時 大多數人心中應該是想的:哦,接下來應該輪到女主了吧,果不其然,女主和前男友也拍了。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沒什麼《上流社會》 不過是下流人生
    為了進入上流社會,不惜出賣自己;丈夫張泰俊是一個懷揣著成為韓國國會議員進入上流社會的野心的經濟學教授,是備受矚目的政治新人。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推行自己政治主張的集會中,一個老者自焚,被張泰俊救下。恰好這一幕被媒體拍到,作為競選黨的民眾黨黨首看到了,覺得這小子的好形象剛好可以被用來作為門面,於是招入麾下。二者一拍即合,張泰俊也看到當上國會議員的希望。
  • 民國,中國歷史上最浪漫且風華絕代的一個時代?
    根據資料,在1910年附近,中國的農民人口佔了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從概率上來說,倘若穿越回民國,你大概率的宿命是種地,而且民國一共38年,鬧了38年的饑荒,現在你只能在書中看到的易子而食,在民國則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 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春秋公羊傳說人類社會分三大形態,而亂世居多
    春秋是爭霸的時代,大權在握的權貴們,在周天子孱弱的表現下,早已不再滿足於窮奢極侈的享樂;爭霸天下,唯我獨尊,成為他們畢生奮鬥的唯一信條。什麼「禮、樂」,在他們看來早已過時,天子的權威成了他們發動戰爭的藉口。1、孔子春秋:權術之書王道衰,霸道興。亂局貫穿了整個春秋,權術橫行在中華大地。
  • 【歷史感應】王烈——亂世中的安定力量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說即使是普通老百姓,對於天下的局勢都有責任。這一點,特別不容易理解。古人又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更多感到的是個人力量有限,一個家庭的影響很小。難道是古人說錯了嗎?能不能在歷史上找到一個普通人,有教化一方的能量呢?今天,就讓我們看看漢末三國時期王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