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2020-12-23 文化紀錄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父母的頭等大事,而如今這個社會,每個孩子都必須經歷讀書學習。只有通過讀書學習才能讓孩子更好成長成才,才能讓孩子更好適應這個社會,特別是為孩子規劃好美好的未來。

而並不是每個孩子一開始對學習都很感興趣,而父母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是非常頭疼的,孩子不愛學習,很多父母都會採用各種方法。而很多父母採取一些強硬的態度,雖然孩子表面看起來在學習,其實他的心還是沒有在學習上。更有甚者,在父母採取了強硬的態度以後,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而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應該採取一些讓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從而激起孩子的興趣,而哈佛女校長就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很寶貴的建議。

這位女校長就是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校長,她每年都會堅持帶孩子到處旅行,讓孩子領略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她認為:對於孩子的學習,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書本上,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多帶孩子到處旅行,是拓寬孩子眼界、格局最簡單的方式。

可以說這位女校長的做法跟古人提出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是一個道理。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一:火車站

可以說火車站作為中轉站,每天這裡來來往往,各個階級的人群都有,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看到一些書本裡看不到的景象。在火車站內可以看到有很多肩扛麻袋、渾身泥土的勞苦群眾。通過一些直觀的景象,更能夠讓孩子產生共鳴。

可以讓孩子直觀感受到如果不努力,未來也會過得很苦。而這時候父母可以對孩子說如果不好好學習,今後的路就很難走,今後的路要靠你自己,只有讓自己不斷進步,才能更好適應社會發展。

二:高鐵站

相對來說高鐵站會看到一些生活層次高一些的人群,他們大多都是西裝革履,看起來生活質量也高很多。可以讓孩子看到這類人群的意氣風發,激起孩子努力的動力。而這時候父母照樣可以強調「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三:飛機場

飛機內分頭等艙和經濟艙,一般地位很高的或者十分有錢的人,基本都會選擇頭等艙,自然頭等艙無論是座椅還是服務再到吃食都是星級標準的;

帶孩子來飛機場,向其講述飛機上的「三六九等」,不是隨便說說,而是要告誡孩子: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如今的社會,是一個講學歷、講文憑的社會。

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學會變通,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讀書是通往成功最便捷的途徑,沒有之一。而父母培養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書本讓孩子從閱讀中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也是培養孩子最好的方式.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書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好習慣!

教好孩子的前提還是先做好父母!

近期,我讀了這本書《哈佛家訓》感覺特別好。

這是一套用生動的故事多角度闡釋人生哲理的教子課本。

哈佛大學作為世界名校,培養出來很多優秀的學子,其中有160位諾貝爾獎得主、18位菲爾茲獎得主、14位圖靈獎得主,由此可以看出哈佛大學的教育究竟有多麼的可怕。

這本堪稱是有關哈佛教育的寶庫,全面揭示了哈佛人的思維方式、致富策略、處世哲學以及教育方法,通過親身經歷來傳遞智慧,幫你開拓思維。

這是一部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許多望子成龍的人,總是認為孩子應該這樣做或那樣做,他們自己卻經常背道而馳,就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

你的孩子若從小看《哈佛家訓》長大,自然形成哈佛人的學習思維,面對世界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題,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學學哈佛人,掏出一碗麵錢,武裝一下自己的大腦,有了學習思維,數不盡的知識會鼓漲你的腦袋,下一個學霸就是你。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改變人生往往就在一瞬間:

相關焦點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不僅僅是別國的語言和風景,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國的文化、歷史和生活。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
  •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勝過嘮叨
    兒時的你,為了逃避學校,做過哪些"鬥爭"呢?早上起床咳嗽裝病,謊稱身體不舒服;將書本作業視為"危險品",隨意丟棄甚至撕毀;亦或是頂撞老師,直呼"我不想上學"。喜歡上學的孩子都有相同的表現,而不喜歡上學的孩子,卻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最讓父母擔心的,莫過於孩子不僅學習成績不好,還不想讀書了。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其實,在我看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遠比逼著孩子去讀書更重要。我建議她,與其講一大堆孩子聽不進去的道理,不如親自帶著他到這三個地方去看一看。可等真正遭受過現實的摧殘後才發現,不好好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讀書的苦總有盡頭,可生活的苦,卻如同無邊的黑夜,永遠看不到盡頭。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工廠轉轉。
  • 哈佛研究:家長多帶孩子去三個地方,有利於智商和情商「雙提高」
    哈佛大學的幾位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在他們調查和分析的大量事例中,發現那些雙商都高的孩子,不僅僅局限於書本的學習,家長會經常帶他們去這幾個地方走一走,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機智、見多識廣。哈佛研究:家長多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有利於智商和情商「雙提高」一:大人的聚會長見識遇到與親戚朋友的聚會時,多數家長喜歡把孩子留在家或者給老人看管,因為他們認為孩子不適合那個場合,恰恰相反,孩子特別需要參與到大人的聚會中去。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孩子未來的格局和眼界就會不一般
    之前網絡上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確,世界很大,你想帶孩子去看看嗎?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在一次演講中說道:「帶孩子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必修課程,孩子對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心胸才能更加寬闊。」
  • 孩子不想讀書,父母要帶她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好用百倍
    從這就能看出現在家長到底有多在乎孩子的學習,那麼對於孩子來說現在學生壓力大的問題也是很難解決。 8歲男孩不想上學,媽媽一招讓男孩老老實實學習 安安是一個上小學2年級的男生,因為平時就很愛睡懶覺,到底上學兩年了每天早上都要大哭一場才能去上學,這天又是起床困難的一天。
  • 哈佛、耶魯校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讓他掌握這3種能力
    細細觀察這些名校校長的觀點,他們很一致地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讓他掌握以下這3種能力。 身為哈佛大學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在演講中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認真地指出: 「了解世界,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這句話聽上去似乎有些誇張,但是在21世紀人才的素質要求中,有一定見識早已成為必備條件。
  • 孩子不愛讀書?帶他到這三個地方走走,李玫瑾:比說教管用多了
    學齡前兒童學習不一樣的原因有很多,很難一一去深入研究,但是以上四個原因是比較常見的,如果孩子不願意學習怎麼辦?李玫瑰教授曾經說過,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這些地方,或許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李玫瑾:沒事的時候多帶孩子到這三個地方去,孩子不優秀是很難的。
  • 孩子不想讀書時,和他一起看看這些「紀錄片」,比講大道理更管用
    孩子不愛學習、貪圖玩樂該怎麼辦?有時候,孩子不想學習時,家長怎麼勸都勸不動?你越是強迫孩子學習,他就越是反感和排斥,這可把家長們愁壞了。龍應臺對他的兒子說過這樣一段話,非常具有教育意義:「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並不是我哦為我想讓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想讓你未來擁有選擇的權利,能夠選擇一個有意義、有時間的共同,而不是被迫謀生活。」
  • 沒事帶孩子去三個地方看看,有助於激發孩子上進心,提高學習興趣
    對此,教育專家表示:這個時候家長不能只是責罰和威脅他們,逼迫孩子去學習,可能會讓他們更加厭學。孩子不願讀書想要打工,媽媽放任幾天,娃更愛學習了小蝶的孩子今年15歲了,剛剛上初三,為了能在中考取得好成績,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都變了。
  • 陳美玲與哈佛女校長育兒觀念不謀而合: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在孩子成長中你會為他做什麼呢?有人說給孩子好的生活質量,也有人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培養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過有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讓我很認同,比如陳美玲。在她的教育中她喜歡帶孩子去看一看世界,比如她的大兒子喜歡魚,日本的水族館幾乎都帶孩子參觀過。每年還會格外省出一部分錢,用來做旅行費用。在陳美玲看來帶孩子旅行,帶孩子旅行同樣可以讓孩子學習。這種帶孩子去旅行的育兒觀念和哈佛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 孩子不想讀書,可以和他一起看看這些「紀錄片」,比任何說教管用
    媽媽,我不想再上學了。上學太累了。 我認為這句話對很多父母來說都很熟悉,因為許多上學的孩子有不想上學的想法,有些孩子會和父母早點表達它。如果您的孩子對您這樣說,您將如何面對這種情況?他是否受到侮辱並被迫返回家中做作業?
  • 孩子不愛學習時,帶孩子看看這3部電影,比起說教這招更管用
    有的時候,孩子不想去學習,家長們也勸不動。並且有的時候,你越是強迫孩子去學習,他就越是不學。那我們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呢?龍應臺對兒子說過一段非常經典的話: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帶孩子看看這3部電影「我們都上過學,也曾每天走在上學的路上。但沒有一條上學之路是這樣的。這些孩子們每天都要面對危險。
  • 「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
    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你家孩子是否有過這樣的念頭:認為讀書很苦,想要放棄。當家長得知孩子不想讀書的想法時,往往不能理解,甚至認為孩子不懂得珍惜讀書的機會,跟孩子發脾氣。「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
  • 張桂梅女校長:女子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窮人翻身,唯有讀書最快
    #張桂梅女校長最近在一部短視頻裡說:「讀書對有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是對我們這群孩子是100%重要。她只能讀書才走得出去,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我現在不是說做什麼好事,而是追求教育公平。」張桂梅女校長自從上次讓當全職太太的女生滾出去上了熱搜,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為人們所熟知。她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高校長,12年間,共幫助1804名女生圓了大學夢,她被稱為「時代楷模」。
  • 混日子不想讀書的孩子,帶他去看看火葬場
    作為家長,你家的孩子,是不是總是心不在焉,學習浮躁。作為老師,你們班上的學生,是不是總是漫不經心,散淡懶惰。對此,你肯定非常頭疼。有沒有靈丹妙藥呢?有的,請你經常帶孩子到這些地方走一走,保管有效!去 一 趟 火 葬 場我所在的某中等城市的火葬場。離它還有一公裡,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那應該是焚燒遺體之後遺留在空氣中的一種特殊味道,腥而刺鼻。頓時讓人有麻而緊的沉重感。不到萬不得已,這鬼地方還是少來!!
  • 孩子不想學習就帶他看這部片:社會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
    田北辰,父親是香港一代褲王,自哈佛大學畢業後,創立了自己的服裝王國,到今天,坐擁全球七百多家分店,在香港商界可以說是無人不識。他維護自由市場經濟,他認為:強者要賺到盡,只要不犯法便行,繳稅給政府後,幫助別人是政府的事情,覺得適者生存是最正確不過的基本道理。
  • 不想上學只想玩?李玫瑾教授:打罵沒有用,帶他去這4個地方走走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因為貪玩而不願意上學就有問題了。如果孩子表現出厭學情緒,並開始和你擺「上學無用論」。別急著打罵,講道理他也聽不進去,不如帶他去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4個地方,讓他切身感受過,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 奇葩說詹青雲:「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關鍵在於這3點
    不過,詹青雲雖然是很出名的學霸,但她小學的時候成績並不是很理想,甚至被別人掛上了「笨小孩」稱呼,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能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逆襲考上哈佛大學的?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關鍵在於這3點1、積極的心理暗示在詹青雲小時候,媽媽就經常跟她說:「我找人給你算過,等你過了三年級的時候,就會成為班級中最聰明的孩子!」
  • 沒事幹就帶孩子去這4個地方轉一轉,比浪費口舌「勸學」有用得多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的「厭學情緒」暴漲,不願起床、不願去學校,請假也越來越多。有些家長心疼孩子,便同意請假;也有的家長比較狠心,不想上學,那就帶你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