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閩南人的辦桌,上紀錄片拉!~~~

2021-02-17 閩南食堂

大型系列微紀錄片

精 彩 閩 南

W O N D E R F U L   M I N N A N

辦桌在閩南鄉間至今仍十分盛行。

所謂辦桌,就是遇上婚喪喜慶,便請了專門的大師傅來掌勺,辦上幾桌甚或上百桌,宴請親朋好友,場地往往就在自家周邊的空地上,菜金也是豐儉由人,在北方稱為流水席。

辦桌師是自古就有的行當,但如今卻有些變化,柳加獎是廈門翔安最早開起辦桌公司的人。

▼辦桌師 柳加獎

01年的時候就學廚,進入廚師這一行業,到05年的時候,我就跟我一個師兄弟,兩個人帶著一兩個小工,就開始四處打遊擊做辦桌師。到2008年的時候,我們那時候開始辦桌以後,需求的人越來越多了,形形色色的辦桌都有。然後我們成立了一個辦桌公司。


對供貨商要比評,每個供貨商誰的供貨好,就是找誰來供貨。

瓊坑李氏宗親祭祖,宴席有近上百桌,規模比較大。所以這場宴會它是採用投標方式。

瓊坑村四十年前才整體搬遷到這裡,但先祖據說是唐朝時,從甘肅隴西縣遷徙到福建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今天是祭祖的日子,村裡熱鬧非常。

我們以前辦桌,主要是以肉類跟菜類為主,有三封四拼盤,二十四道菜,後來就會加上同安封肉、封鴨、封豬肚,現在辦桌是不一樣。

現在以海鮮為主,我們一般只做16道菜,根據客人不同的需要,它就會選用不同的食材。現在辦桌一般最低800元一桌,最多有7000多的。

16道菜,是一道一道地上,上完一道菜,前面一道菜吃完了,把盤子退下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但只要共同的根還在,

情感和文化,

也許就在一場場的辦桌中,

維繫,

傳承。

來源:廈門衛視

相關焦點

  • 閩南式「辦桌」惹人懷念 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
    閩南人「辦桌」都是在自己家裡支鍋做酒宴招待親戚們,現在很多地方依然這樣,因為這樣更喜慶更熱鬧和有氛圍,有的人說閩南「辦桌」鋪張浪費,那是因為他們不懂我們閩南人。有些人一味的否定「辦桌」是陋習,是鋪張浪費,酒後還容易出事。所以,他們這些人總要村裡人把鋪張浪費的錢拿來家鄉建設,可他們自己卻拿不出多少錢來。沒參加過閩南「辦桌」的人根本沒法懂這裡面的東西,他們永遠不會懂得什麼叫遠親不如近鄰。
  • 洪門廣場首屆辦桌活動來啦
    2015洪門廣場首屆辦桌活動,將於4月18號開辦第一場(洪府囍事)在崑山花橋鎮雙華路129號舉辦。有趣的是,由於早期並沒有電冰箱,所以有些食材必須放在外面的架上風乾,以防食物腐壞,而必須事先煮好的食物也會放在架子上,因此這些東西都還得有人隨時看顧,以免遭竊。 從早期的辦桌文化,不難看出農業時代的人們,那份濃厚的人情味!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型態已然改變,而這種鄰居互助式的辦桌文化也漸漸消失了!
  • 你未曾領略過的美味,臺灣特色美食「辦桌菜」
    今天,Q桃跟大家講一講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說的就是臺灣的「辦桌」文化。「辦桌」的意思就是「辦一桌菜宴客」,食物,個人的喜惡,是很強烈的。年輕時到了臺灣,住上兩年,可說是如魚得水,老一輩的人,都以閩南話溝通,他們很熱情,理所當然地,我愛上臺灣菜。
  • 臺灣「辦桌」飲食文化: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
    在閩南文化中,每當有婚喪嫁娶時,主人都會在路邊、庭院等空地搭棚辦桌,遠親近鄰聚在一起吃飯,有時還結合精彩的廟會活動。這種傳統的宴客方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但只有在臺灣臺南,才真正原汁原味地被保存了下來。
  • 不用回村裡也能吃到辦桌菜,吃的都是硬貨!
    ▲圖片來源於囍筵現如今想要吃到印象裡的辦桌菜,實屬不易。先說說蘿蔔糕,閩南人把蘿蔔糕稱為「菜頭粿」,寓意吃了菜頭粿就能討個好彩頭。口味如何?泉州人敲章認證:調味很接近安海菜粿。(看在口味的份上,倒也能接受這個價格。)輕輕夾一口放進嘴裡,米香和蘿蔔的清甜在口中緩緩溢開,口感十分綿密。蘸上廈門人必備的海堤辣醬,可以中和炸料的油膩感。兒時最喜歡的辦桌菜菜品便是醋肉。
  • 平面設計師超愛閩南文化,他說:傳統文化的東西越了解越讓人沉迷
    辦桌文創創始人 邱超富石獅伴手禮協會副秘書長平面設計師上世紀80年代開始,閩南語歌曲、鄉土劇的流行讓很多人知道了「閩南話」, 閩南人的宗親文化、愛拼搏也隨著文化傳播逐漸深入人心。92年的石獅「少年家」邱超富正是這波閩南文化的追隨者。
  • 啥叫「辦桌文化」,宜蘭告訴你
    …………………………在宜蘭體驗「辦桌文化」文/王肖練  「辦桌文化」這個詞源自我國臺灣民間,「辦桌」就是「辦一桌菜宴客」的意思,「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這是對臺灣「辦桌」飲食文化的一個真實寫照。  「辦桌」宴的一個特色為豐盛,一桌至少上十二道菜色,內容包括涼菜、熱菜、湯品、甜點。作為臺灣和閩南傳統的宴客方式,在臺灣早期的農業時代,人們會在馬路邊、祖上留下來的庭園裡、曬稻穀的廣場上搭棚辦桌,呼朋喚友,遠親近鄰聚在一起,有時還結合精彩的廟會活動,熱鬧非凡,滿足味蕾的同時,濃濃的人情味也升騰開來。
  • 臺灣網絡歌手組合「辦桌二人組」福州發布新專輯(圖)
    臺海網12月8日訊 臺灣網絡歌手組合「辦桌二
  • 潮汕90後做桌師傅上央視!12道菜桌旁派到你驚!
    傳家本事 待客之道:潮汕做桌廚師郭盛濤 七歲時,90後的郭盛濤跟爺爺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辦桌」,從此,他就與「辦桌」結下了不解之緣。師從潮汕地區的「辦桌」名師學藝多年。「辦桌」文化是閩南、潮汕文化圈所獨有的一種文化形態,上門做桌這種宴席方式在閩臺、潮汕也很流行,通常稱為「辦桌」,有「辦菜桌宴客」的意思,而辦桌的菜餚就稱為「辦桌菜」。那些靠上門替人辦桌的廚師,通常都居無定所,四海為家,做完了東家又做西家,做完了紅事又做白事,所以被蔡瀾先生稱為「流浪的廚子」。到了約定的日子,這些做桌廚師就會在顧主宴客的廳堂附近搭建起臨時廚房,開始準備酒桌。
  • 上海人「拉桌頭」 ▸上海獨白◂
    男主人平常無論工作幾化忙,碰著拉桌頭辰光,總歸要圍只圍袋、捏把鑊鏟上灶頭,一隻煤球爐子上照樣可以燒出四冷盤、四熱炒,外加點心甜羹酒釀小丸子,滿滿一臺子像像樣樣,迭個就是上海人拉桌頭的本事。屋裡廂拉桌頭小意思,以前碰著辦喜事,勿行到飯店裡去擺酒水,大家日腳過得緊繃繃,再講飯店也嘸沒像今朝實梗開得比米店多。
  • 臺灣宴席文化,辦桌的菜式總是讓人垂涎!
    「辦桌」,是臺灣人的共同回憶,舉凡婚喪喜慶、新居入厝、彌月慶生、謝師餞行、尾牙春酒、廟會慶典,都可以「辦桌」好好慶祝一下。「辦桌」對臺灣人來說,絕對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一。但可不是把菜端上桌就可以了,其中包含很多不同的辦桌形式及學問。對過去的人來說,辦桌是大事,有許多禁忌與禮節,隨著不同主題會有不同菜式及禮儀,就連最基本的碗筷、桌椅陳設都有一定規矩,從菜色上也可看出主人宴客的目的。
  • 辦桌文化與生命禮俗重要淵源 懷念臺南古早味
    黃婉玲老師從一位千金大小姐轉型為美食作家,她走的是一條與人不太一樣的路,她說從小家中什麼好的沒吃過,她獨獨對「辦桌」情有獨鍾,也許是喜歡那種喜氣感,也或者是被繁複的道道工法給迷惑,在年過半百之後,她決心投入收集這些失傳的好味道。
  • 讀《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
    但這也讓她更清楚知道總鋪師嘉進師所講的話,一個辦桌師不被刀割、不被燙傷,稱不上辦桌師,就像是俠士闖蕩江湖,身上怎麼可能不帶傷痕?身上的刀疤就是工作累積下來最好的記號,湯傷的傷口也只能算是紀念品,每一個辦桌的師傅收傷都有自己包紮的方式,只為了繼續辦桌,任何傷口都要先忍耐。
  • 萬州附近有人在酒樓辦席設宴12桌,只來了3桌,原因竟是……
    萬州附近有人在酒樓辦席設宴12桌,只來了3桌,原因竟是…… 2020-10-17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辦桌 | 生活多些煙火氣才夠味
    所謂「辦桌」就是遇上婚喪喜慶請專門的大師傅來掌勺辦上幾桌甚至上百桌「辦桌」對於孩子們來說,絕對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一。早年間物資缺乏,村裡只要有「辦桌」,小孩們都很開心,因為可以吃到大魚大肉。東家還會邀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來一同享用,那叫一個熱鬧。
  • 【話家鄉】閩南初九拜天公習俗
    閩南人拜天公,除了感恩外,也祈求天公在新的一年賜福給全家人。祭拜天公的供品,包括豬肉、雞鴨、魚蝦、甘蔗、柑橘、紅龜粿等等。天公生的祭拜儀式,是從初八深夜開始,一直持續到初九凌晨。泉港春節要等到正月初九天公生,敬天公後才算結束了這個春節了,在這天泉港人前天晚上就做好準備在大廳中間擺好八仙桌,中間擺放天公料和金紙、花瓶等,供五果(五種水果)、五生(五種暈類食品如:豬腳、魚、海鮮幹品類、崇武魚卷、菇菌類等)、六齋(六種素食)、年糕、面線、菸酒等! 如家裡有大事祈福的會辦得豐盛點,還會準備半宴(12碗供品)或全宴(24碗供品)。
  • 辦桌二人閩南傷感現場演繹情歌《愛到才知痛》讓人聽得心碎~!
     提示:水頭龍文工作室聆聽閩南好歌
  • 正月初九丨閩南習俗敬天公
    對「天公」的崇拜是閩南人繼承河洛文化和中原文明最具體的體現,在這項風俗的流傳演變中,敬天公不僅僅指道教上單純意義上的神明,而又融合了儒家文化和佛教的信仰,這項風俗具有了典型的閩南傳統文化特色,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
  • 崑山臺商辦「洪府喜事」 臺灣辦桌文化吸引600食客
    18日晚,一場正統的臺式「婚宴」在江蘇崑山花橋洪門廣場原味呈現,60桌「辦桌」鋪陳開來,蔚為壯觀。唐鈺偉 攝   中新網崑山4月18日電 (黃瑩)18日晚,一場正統的臺式「婚宴」在江蘇崑山花橋洪門廣場原味呈現,60桌「辦桌」鋪陳開來,蔚為壯觀。地道的臺灣傳統辦桌吸引了600位食客大快朵頤。  「辦桌」即是「辦一桌菜宴客」的意思,是臺灣和閩南傳統的宴客方式。
  •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辦桌文化正在消逝中,許多古早辦桌名菜面臨失傳。臺南市政府7月11日展示1桌辦桌菜,希望喚醒民眾對古早佳餚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