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辦桌文化」,宜蘭告訴你

2021-02-08 朝花時文

臺灣一些大戶答謝鄉鄰,辦流水席一開就是三四天,日出到日落再到日出。辦桌,不是把美味佳餚搬上桌就算了,裡面有大學問,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菜式、禮儀,包括碗筷、桌椅的陳設都有一定規矩。

…………………………


在宜蘭體驗「辦桌文化」

文/王肖練

  「辦桌文化」這個詞源自我國臺灣民間,「辦桌」就是「辦一桌菜宴客」的意思,「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這是對臺灣「辦桌」飲食文化的一個真實寫照。


  「辦桌」宴的一個特色為豐盛,一桌至少上十二道菜色,內容包括涼菜、熱菜、湯品、甜點。作為臺灣和閩南傳統的宴客方式,在臺灣早期的農業時代,人們會在馬路邊、祖上留下來的庭園裡、曬稻穀的廣場上搭棚辦桌,呼朋喚友,遠親近鄰聚在一起,有時還結合精彩的廟會活動,熱鬧非凡,滿足味蕾的同時,濃濃的人情味也升騰開來。臺灣人認為,從「辦桌」文化身上,不僅可見臺灣飲食文化發展歷程,更可對傳統習俗、禮儀及臺灣獨特濃厚的人情味有所認識。


前年在上海去外灘阿基師的店試吃,阿基師(鄭衍基)最津津樂道的,是他做過的「辦桌」。記得他說:「我辦過1600桌的呢。」他告訴我辦多少桌是有講究的,百桌寓意「十全十美、圓圓滿滿」,千桌萬人是長壽宴用。臺灣一些大戶答謝鄉鄰,辦流水席一開就是三四天,日出到日落再到日出。辦桌,不是把美味佳餚搬上桌就算了,裡面有大學問,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菜式、禮儀,包括碗筷、桌椅的陳設都有一定規矩。


  今年4月,崑山臺商洪錦昌為了慶祝跟妻子結婚30周年,在崑山舉辦「洪府喜事」,利用臺灣辦桌文化吸引600名食客,他在辦桌宴會上深情款款地唱了一曲 《家後》,對妻子的情意綿綿令這場30周年紀念「婚宴」溫情滿滿。「和妻子30年前結婚就是這般場景,」他說,這場「洪府喜事」,他與臺商們策劃了很久,一是為了答謝妻子的陪伴,二是兩岸同根同源,文化相似,希望借著這樣的習俗,增進兩岸民眾的認知,加深情誼。


  今年10月的某日,我有幸在臺灣宜蘭,品嘗到了宜蘭特色的「辦桌料理」。


  懷著對宜蘭辦桌宴的期待,終於等到傍晚,華燈初上。


  一溜餐桌被擺放在宜蘭的佛光大學懷恩館2樓的過道裡,餐桌布置得很是樸素,因為是在體育館的過道裡,加上數日前宜蘭剛遭受了颱風襲擊,過道裡的燈不是很亮;不過正好可以看到遠處廣闊的蘭陽平原上已然升起的暮色和點綴其間的華燈,神秘的龜山島此時變成了深一點的墨團,展現出隱約的輪廓;海風柔柔地吹進來,菜香卻肆意地漫過來了。


  一眼就看見白髮蒼蒼的總鋪師陳兆麟在忙碌,我厚著臉皮靠近他,要求合影,陳兆麟很爽快地答應,友人迅速按下手機快門,陳大師則轉身繼續去那塊「敞開的後廚」寶地,指揮他的「千軍萬馬」了。


  「辦桌」菜品豐富,人數眾多,整個大場面全由「總鋪師」全權指揮,除了有上述的「人情味」這個要素,「總鋪師」還會扣住「實惠划算」這一點,一心幫主家「精打細算」。


  「總鋪師」這個職業和文化非常有趣。臺灣導演陳玉勳在閱讀臺南飲食作家黃婉玲的作品 《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一文後深受感動,在2013年拍攝了一部以「總鋪師」為主題的劇情長片《總鋪師》,結合他擅長的喜劇元素,記錄臺灣的飲食文化和小人物的奮鬥精神。劇情描述20多年前,臺灣辦桌界有三大傳奇「總鋪師」稱霸北、中、南,分別為憨人師、鬼頭師與蒼蠅師,鄉民們尊稱他們「人、鬼、神」三霸。隨著時代變動,辦桌文化勢微,「人鬼神」凋零。南部辦桌天王蒼蠅師,師承虎鼻師,一心期盼獨生女詹小婉繼承家傳手藝,誰知小婉只想當明星……這部電影探討了臺灣的古早味究竟是什麼,世界上最好吃的料理究竟是什麼。也許就是媽媽做的西魯肉湯,菜尾湯出現的場合總是婚喪嫁娶的筵席最後一道,或者是春節年夜飯後的那鍋大雜燴,它背後所代表的正是人情味……小婉最後從都市回歸故鄉,因為她從了自己那顆古早心。


  胡思亂想間,屬於我們的「辦桌」宴開始了。由於辦桌宴席的就餐人數不少,漸漸就形成了一些儀式,譬如給不同的桌子命名,以便加強對就餐者的管理,譬如「邀月」、「攬勝」等,桌名都顯得很有詩意。此次我所在的那一桌叫「順興」,儘管「順興」桌上方的燈,一直一閃一閃,但是這絲毫無法阻擋我對宜蘭辦桌的期待之心。


  菜單列印在類似牛皮紙的16開紙上,字體古樸,左上角和右下角裝飾著「龍」圖案花紋,當晚上的主要菜餚有12道,但是菜單上只呈現9道。


  宜蘭有西魯肉、糕渣等具代表性的傳統料理。因此,西魯肉湯可謂是宜蘭辦桌宴中的亮點。在西魯肉湯裡加切細的白菜,不僅可以稀釋西魯肉的油,而且可以吸滿西魯肉的鮮味;糕渣也很有意思,糕渣是以料理雞、鴨後留下的高湯,加上肉、蝦拍打成泥狀,再加太白粉、鴨蛋跟高湯,再經回鍋濃縮後做成糕渣,過程繁複,口感細膩。宜蘭是鴨子的故鄉,這次吃到的鴨菜叫「鐵排鴨胸」,因為宜蘭的鴨子有名。每年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都會發起以鴨子為主題的創意料理製作活動,更有甚者,在向外推廣宜蘭文創產業的時候,把宜蘭塑造成一隻鴨子的形狀,如2013年,宜蘭的設計師設計出一款名為「搖鴨搖」的鴨子造型「宜蘭椅」,靈感來自於當地養鴨事業和宜蘭特產——鴨賞,生動地模擬出了鴨子于田間俯仰覓食的可愛樣貌,在廈門舉行的文創展上出盡風頭。


  這次我親歷的宜蘭辦桌宴,總鋪師陳兆麟的辦桌菜用料實打實,菜量顯得有點多,著實高估了大陸人的胃量。但是儘管已經需要「扶牆前行」了,我還是不想放過「日月雙撇」和「杏仁豆腐」。


  值得一提的是,在宜蘭人看來,吃宜蘭辦桌,一定配上當地產的「紅露酒」,因為宜蘭氣候合宜、水質好,釀造出最好的紅露酒。我想去拿被放置在餐桌上的紅露酒給大家斟酒,但燙得幾乎握不住;地主則輕巧地擰開酒瓶的瓶蓋,瓶子裡立即散發出某種你熟悉的混合味酒香,跟我們的紹興酒不一樣。詢問下來,原來宜蘭人喜歡在紅露酒裡加料:加老薑(提味)、枸杞(明目)、冰糖(緩酸)、香菜(散香),紅露酒外呈清香內蘊甘苦。宜蘭當地的文人則驕傲地指出,紅露酒的味道,就是反應宜蘭人「糕渣」性情,外冷內熱。


  其實年前我在蘇州鄉間,也親歷了與臺灣辦桌類似的婚宴:在村子裡的空地上,搭出一溜白色塑料大棚,每個大棚裡擺放著四五桌,大棚裡懸掛著亮閃閃的彩條,桌子上鋪著塑料臺布,堆著一次性杯子,放著從可樂雪碧紅牛到茅臺的飲料,外加數包中華煙。在白色大棚另一側的只有屋頂沒有牆的大棚下,廚師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切菜、配菜、炒菜,整個村子裡都瀰漫著炒菜的香氣,菜式也種類繁多,擺盤精心……在江浙一帶,這樣的宴請場面並不罕見,不過我們並未把這種民間的「流水席」飲食習俗提升到類似「辦桌文化」的高度。


(刊於2015年11月11日解放日報「朝花」,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




這是「朝花時文」第664期。請直接點右下角「寫評論」發表對這篇文章的高見。投稿郵箱wbb037@jfdaily.com。


「朝花時文」上可查詢曾為解放日報「朝花」寫作的從80歲到八零後的200多位作家、評論家、藝術家和媒體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們是誰,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復在首頁對話框,如果我們已建這位作者目錄,你就可靜待發送過來該作者為本副刊或微信撰寫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頁,看屏幕下方的三個子目錄,閱讀近期力作






相關焦點

  • 辦桌文化與生命禮俗重要淵源 懷念臺南古早味
    圖片來源:臺「中廣新聞」臺南曾是臺灣300年的歷史古都,傳統小吃美食反映了近代臺灣市井飲食文化的發展軌跡,經由代代累積、逐步邁向精緻化的「辦桌大菜」,更深入臺灣飲食文明的核心。為尋回逐漸消失的「古早味」辦桌大菜,美食作家黃婉玲老師花了12年時間尋訪古早辦桌菜,終於找到符合古早口味的辦桌大菜,重現早年飲食文化中體現的先民智慧。「我想趁著未消失之前去找尋,過程中,前六個月,我早上五點就去,我只能站在旁邊遠遠看,直到他願意讓我加入,這位莊師傅脾氣超壞」。
  • 臺灣「辦桌」飲食文化: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
    臺灣「辦桌」飲食文化: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 2019-02-08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臺灣宴席文化,辦桌的菜式總是讓人垂涎!
    「辦桌前「文建會」主委陳鬱秀女士曾說:「臺灣的辦桌文化結合生命禮俗,可以說是源自民間最具臺灣文化特色的飲食成就。」「辦桌」對臺灣人來說,絕對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一。但可不是把菜端上桌就可以了,其中包含很多不同的辦桌形式及學問。
  • 你未曾領略過的美味,臺灣特色美食「辦桌菜」
    今天,Q桃跟大家講一講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說的就是臺灣的「辦桌」文化。「辦桌」的意思就是「辦一桌菜宴客」,食物,個人的喜惡,是很強烈的。年輕時到了臺灣,住上兩年,可說是如魚得水,老一輩的人,都以閩南話溝通,他們很熱情,理所當然地,我愛上臺灣菜。
  • 【總鋪師】電影檔案室:上桌的不止是料理,還有深深的感情—辦桌文化在臺灣
    前「文建會」主委陳鬱秀女士曾說:「臺灣的辦桌文化結合生命禮俗,可以說是源自民間最具臺灣文化特色的飲食成就。」「辦桌」對臺灣人來說,絕對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一。指得是辦桌前的準備功夫與事後工作。早年辦桌很辛苦,幾乎要動員全村的人力和資源,才能順利完成;也因為辦桌是全村的事情,大家緊緊相系在一起,成為臺灣舊時代中互助與團結的文化表現。
  • 讀《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
    的確是因為電影《總鋪師》的緣故,才興起了對這本《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以下簡稱《總鋪師辦桌》)的興趣,看這本書的時候,頗有像是讀人類學家的民族志一般,進入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將《總鋪師辦桌》比為人類學民族志其實一點也不為過。作者黃婉玲女士如同人類學家進入田野地一般,因為自己對於辦桌文化的興趣,便一頭鑽進入總鋪師的世界。
  • 如果沒有在潮汕吃過辦桌,你永遠都是個外人
    這種鄉宴也叫「辦桌」,在潮汕,辦桌是一種很流行的飲食文化,而且往往與宗族活動有關。潮汕人請廚師上門做桌宴客,稱為做桌或辦桌,意思是「辦桌席宴客」。一般來說,宴客可以有上酒樓菜館定餐或請廚師上門承辦筵席兩種形式。酒樓的環境典雅,服務周到,又有大廚主理,價錢雖然貴了一點,仍然是婚慶、生日等喜席的首選。
  • 洪門廣場首屆辦桌活動來啦
  • 老外在臺初體驗辦桌文化 這些特色令他們好吃驚
    華夏經緯網3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稀鬆平常的「辦桌」文化,對初體驗的島外朋友是什麼樣的感覺?「不要鬧工作室」分享最新影片,邀請島外朋友親身體驗辦桌,一整餐吃下來,令許多島外朋友相當開心。據報導,影片中,一名來自立陶宛的朋友說,第一次跟400多位臺灣人吃晚餐,感覺很好玩,而一桌就有11道菜也讓她驚豔。
  • 宜蘭文化採風一日遊
    導語:宜蘭文化採風一日遊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桃園幫Dapheni在客棧號召發動宜蘭文化一日遊,一時興起也就加入行程。
  • 辦桌 | 生活多些煙火氣才夠味
    所謂「辦桌」就是遇上婚喪喜慶請專門的大師傅來掌勺辦上幾桌甚至上百桌「辦桌」對於孩子們來說,絕對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一。早年間物資缺乏,村裡只要有「辦桌」,小孩們都很開心,因為可以吃到大魚大肉。東家還會邀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來一同享用,那叫一個熱鬧。
  •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辦桌文化正在消逝中,許多古早辦桌名菜面臨失傳。臺南市政府7月11日展示1桌辦桌菜,希望喚醒民眾對古早佳餚的記憶。
  • 我們閩南人的辦桌,上紀錄片拉!~~~
    辦桌在閩南鄉間至今仍十分盛行。所謂辦桌,就是遇上婚喪喜慶,便請了專門的大師傅來掌勺,辦上幾桌甚或上百桌,宴請親朋好友,場地往往就在自家周邊的空地上,菜金也是豐儉由人,在北方稱為流水席。辦桌師是自古就有的行當,但如今卻有些變化,柳加獎是廈門翔安最早開起辦桌公司的人。▼辦桌師 柳加獎
  • 搖滾*臺灣美食丨臺灣搖滾辦桌音樂祭 ROCK BANDOH!(大大大彩蛋)
  • 【DE文旅景觀】宜蘭幾米廣場——從文化資源到文化產業
    最近來宜蘭的朋友,許多都是為他遠道而來- [幾米主題廣場] ,廣場於2013年6月28日正式開放,當你來宜蘭時,不仿來這坐坐吧~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這裡都給你全新的心情體驗~宜蘭縣政府推動 [蘭城之星] 計劃,透過都市更新,將宜蘭火車站南側的鐵路局舊宿舍區,設置成國道客運轉運中心,規畫百坪的公共藝術區,由知名的繪本畫家幾米與團隊創作。
  • 在臨泉農村,有一種吃飯叫坐桌!你坐過這樣的桌沒?
    像結婚、辦喪事、生孩子、給孩子辦滿月等等,都是需要大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吃席的。  臨泉農村裡面辦席很簡單,幾口熱氣騰騰的大鍋,請一個大廚外加幾個跟班,再加上鄰居的幫忙以及親朋好友、全村老小的捧場,農村「酒席」那個熱鬧勁兒,想必也曾給你留下難忘的回憶。
  • 小時候村民們吃過的辦桌還記得嗎?
    而且農村辦一次酒席,得要好幾百個碗,所以,這個也得是到村兒裡把各家各戶的碗盤集中到一起。辦這麼多酒席累不累?說不累那是假話。魚多的時候,大家也必須一起上!再看看現在,村裡有了鴻佳海鮮酒樓,不要說幾十桌就是上百桌,村民一個電話就能搞定,日子一到,親朋好友全部請到酒樓裡,在也不用端菜、不用洗碗、不用再操心任何事了,辦個喜事快樂是神仙
  • 閩南式「辦桌」惹人懷念 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
    閩南人「辦桌」都是在自己家裡支鍋做酒宴招待親戚們,現在很多地方依然這樣,因為這樣更喜慶更熱鬧和有氛圍,有的人說閩南「辦桌」鋪張浪費,那是因為他們不懂我們閩南人。有些人一味的否定「辦桌」是陋習,是鋪張浪費,酒後還容易出事。所以,他們這些人總要村裡人把鋪張浪費的錢拿來家鄉建設,可他們自己卻拿不出多少錢來。沒參加過閩南「辦桌」的人根本沒法懂這裡面的東西,他們永遠不會懂得什麼叫遠親不如近鄰。
  • 潮汕90後做桌師傅上央視!12道菜桌旁派到你驚!
    傳家本事 待客之道:潮汕做桌廚師郭盛濤 七歲時,90後的郭盛濤跟爺爺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辦桌」,從此,他就與「辦桌」結下了不解之緣。師從潮汕地區的「辦桌」名師學藝多年。「辦桌」文化是閩南、潮汕文化圈所獨有的一種文化形態,上門做桌這種宴席方式在閩臺、潮汕也很流行,通常稱為「辦桌」,有「辦菜桌宴客」的意思,而辦桌的菜餚就稱為「辦桌菜」。那些靠上門替人辦桌的廚師,通常都居無定所,四海為家,做完了東家又做西家,做完了紅事又做白事,所以被蔡瀾先生稱為「流浪的廚子」。到了約定的日子,這些做桌廚師就會在顧主宴客的廳堂附近搭建起臨時廚房,開始準備酒桌。
  • 美麗的寶島臺灣省臺北市,有一個後花園叫宜蘭
    我是匡筐,今天來給大家介紹臺北的後花園--宜蘭,一般人不是很了解她,今天我就帶大家來領略她的風光魅力吧!樂活宜蘭.幸福城市位處臺灣東北角的宜蘭縣,囿於三面背山、一面向海特殊地形,孕育獨特文化與人情味,呈現以三生共構的世外桃源,如今藉由亞洲第二長的公路隧道-「雪山隧道」,拉近與臺北不到50分鐘的時間,竭誠歡迎閣下打開心胸,細心品嚐自然環境的生態旅遊、養生的冷溫泉、豐沛的海洋遊憩資源,油綠的田園、悠閒漫活的生活,這就是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