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宴席文化,辦桌的菜式總是讓人垂涎!

2021-02-17 兩岸商匯


「辦桌」,是臺灣人的共同回憶,舉凡婚喪喜慶、新居入厝、彌月慶生、謝師餞行、尾牙春酒、廟會慶典,都可以「辦桌」好好慶祝一下。前「文建會」主委陳鬱秀女士曾說:「臺灣的辦桌文化結合生命禮俗,可以說是源自民間最具臺灣文化特色的飲食成就。」


「辦桌」對臺灣人來說,絕對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一。早年物資缺乏,村裡只要有辦桌,小孩子都很開心,因為可以吃到大魚大肉,辦桌時會邀請親朋好友及鄰裡,一同前來共餐慶祝。過去通常是以馬路邊、寺廟廣場、學校操場或地方民眾活動中心做為場地,現場搭起棚架、宴客大圓桌及爐灶與備菜的桌臺,現場烹煮食物,料理一道道上桌,由參與者共同享用。


但可不是把菜端上桌就可以了,其中包含很多不同的辦桌形式及學問。對過去的人來說,辦桌是大事,有許多禁忌與禮節,隨著不同主題會有不同菜式及禮儀,就連最基本的碗筷、桌椅陳設都有一定規矩,從菜色上也可看出主人宴客的目的。有一句臺灣俗諺說:「十日前,八日後。」指得是辦桌前的準備功夫與事後工作。早年辦桌很辛苦,幾乎要動員全村的人力和資源,才能順利完成;也因為辦桌是全村的事情,大家緊緊相系在一起,成為臺灣舊時代中互助與團結的文化表現。


現代則因為有現成的器具、餐具和食材,相對方便許多,也因此現代人相較於過去,已經不那麼重視辦桌的規矩,很多禮節也漸漸遺忘了;過去辦桌常見的菜色,也因為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或引進更多元的食材及烹調技術,而被取代及淡忘。

臺灣菜其實是以福州菜為基礎,加上部分日本料理的影響融合而成。今日臺灣菜的特色在於料理方法的精緻,臺式宴會菜由「總鋪師」掌廚,菜色多為各式拼盤、海鮮料理及燉湯等,有的味道清淡,也有不少以甜或酸調味的菜。不論蒸、煮、炒、炸都別具風味,值得一嘗。   

拼盤

宴會的第一道菜通常是拼盤,屬於冷盤,其菜色依各家餐廳特色有所不同,常見的有烏魚子、五味九孔、生魚片、涼拌海蜇皮、油雞等。

紅燒蹄膀

又稱大封,系將五花肉(豬腳庫)入鍋炸至金黃色後,再以滷汁滷至入味,擺盤時先鋪上滷過的筍乾,再放上蹄膀,其圓潤的外型具有團圓、圓滿的吉祥涵義。

 

蛋黃大蝦

源自北投酒家菜,將傳統食材加入新的創意,是作工繁複的手工菜。以豬油網包覆鹹蛋黃、蝦漿、花枝漿及荸薺,塞入開背的大蝦中,每一口都是絕美新鮮的海味,具有將滿滿的好運一網打盡的吉祥涵義。

醃腸熟肉

醃腸熟肉與「黑白切」有異曲同工之妙,原為臺灣南部的傳統小吃,後來在宴席中常被作為冷盤,是別具地方風味的宴會菜。拼盤中常見的食材包括手工蝦卷、豬肝卷、粉腸、蟳丸、豬心、滷大腸頭。

紅蟳米糕

將新鮮肥美的紅蟳切塊,放在炒過的米糕上,以大火蒸熟,讓米糕吸附濃鬱的蟹香,每一口都充滿著古早的家鄉味,是宴席中不可或缺的主食。

養生雞湯

在喜宴中,雞代表「起家」的吉祥涵義。將汆燙過的雞骨與中藥材以小火熬煮至香味散出,再放入整隻雞燉煮,香氣濃鬱的雞湯搭配入口即化的雞肉,在喜宴中是一道養生的傳統佳餚。

椒鹽白鯧

白鯧是臺灣早期的頂級食用魚之一,其盛產期為每年的冬季至隔年的春季,是農曆春節期間常見的祭神敬祖菜餚。
白鯧味道甜美,肉質細緻無小刺,以簡單的椒鹽調味就能展現其鮮甜的原味。除了年年有餘的吉祥涵義外,白鯧也代表祝福小孩白白胖胖的特殊意義。

雞仔豬肚鱉

雞仔豬肚鱉是南部的傳統菜餚。將甲魚及土雞塞入豬肚,用當歸、枸杞、香菇及米酒燉煮而成,味道甘甜濃鬱,清爽不油膩,是一道滋補的湯品。此道菜餚具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特殊意義。

麒麟斑魚

將斑魚作蝴蝶切後,在魚肉上斜劃數刀,塞入香菇、筍片及火腿,以清蒸方式烹煮,是一道兼具視覺與美味創意菜,具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涵義。

金瓜米粉

金瓜即是南瓜,其口感及味道獨特,營養豐富。將金瓜與肉絲等配料炒香後,加入汆燙悶軟後的米粉拌炒,即成美味且具飽足感的宴會主食。 

 

花跳魚湯

花跳魚即俗稱的大彈塗魚,營養成份高且肉質極為鮮嫩,僅加薑絲煮清湯即可展現其美味,另外加入當歸、枸杞燉煮,更是養身補元氣的上等料理。

乾貝絲瓜

澎湖絲瓜表面呈不規則多角狀,又名角瓜,口感較一般絲瓜細緻,價格也較一般絲瓜昂貴。其烹調方式多元,不論是煎炒或煮湯都很適合。將澎湖絲瓜與乾貝拌炒,融和絲瓜的甜味與乾貝的鮮味,清爽可口。

甜湯

傳統喜宴最後一道甜湯具有甜甜蜜蜜的吉祥涵義,常見的「百合蓮子湯」象徵百年好合;以紅棗、花生、桂圓及蓮子熬煮成的甜湯則是象徵           

想到臺灣來個不一樣的旅行,可以按二維碼識別進去直接購買自由行的服務項目!



臺灣的醫美技術世界有名,此醫美籤證包含了身體檢查,至於治療,整容,微調均不包含在這些費用,你可以按以下圖片二維碼識別進去可以直接購買所標示的服務,若在服務人員與你聯繫時,沒法達成你所要求的時間與服務的要求時可全額退款,若與服務人員達成訂單確認時,因其他因素不能成行則由旅行社與消費者的退款協議進行,《臺商總匯》平臺將無權處理!


按下面二維碼識別,進去關注《臺商總匯》你將會發覺不一樣的世界!  ↓

最安全可靠,衛生營養的商家盡在這裡!《臺商總匯》己被推舉成為線上的臺灣夜市第一平臺,從眷村牛肉麵,筒子米糕,大腸包小腸,羊肉爐,薑母鴨,,各種美食,盡在《臺商總匯》裡,趕快按下面"閱讀原文",進去重溫家的味道吧! ↓

相關焦點

  • 臺灣「辦桌」飲食文化: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
    臺灣「辦桌」飲食文化: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 2019-02-08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啥叫「辦桌文化」,宜蘭告訴你
    辦桌,不是把美味佳餚搬上桌就算了,裡面有大學問,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菜式、禮儀,包括碗筷、桌椅的陳設都有一定規矩。…………………………在宜蘭體驗「辦桌文化」文/王肖練  「辦桌文化」這個詞源自我國臺灣民間,「辦桌」就是「辦一桌菜宴客」的意思,「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這是對臺灣「辦桌」飲食文化的一個真實寫照。
  • 洪門廣場首屆辦桌活動來啦
    2015洪門廣場首屆辦桌活動,將於4月18號開辦第一場(洪府囍事)在崑山花橋鎮雙華路129號舉辦。而搭棚用的竹子、木材或蘆葦,也必須事先砍好以備用;另外主家更必須挑好良辰吉時和方向,利用土磚做好ㄇ字型的「土角灶」,以供掌庖師烹調食物。
  • 我們閩南人的辦桌,上紀錄片拉!~~~
    所謂辦桌,就是遇上婚喪喜慶,便請了專門的大師傅來掌勺,辦上幾桌甚或上百桌,宴請親朋好友,場地往往就在自家周邊的空地上,菜金也是豐儉由人,在北方稱為流水席。辦桌師是自古就有的行當,但如今卻有些變化,柳加獎是廈門翔安最早開起辦桌公司的人。▼辦桌師 柳加獎
  • 「面子宴席」如何做到人走桌清?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13年長沙推出「光碟行動」,長沙人的打包意識逐漸形成。7年時間,「人走桌清不浪費」的打包意識已根植於心,但一些「面子宴席」的浪費情況相對突出,成為拒絕食物浪費的「窪地」。如何填補這片「低谷」,受訪各方給出不少建議。
  • 【總鋪師】電影檔案室:上桌的不止是料理,還有深深的感情—辦桌文化在臺灣
    「辦桌」對臺灣人來說,絕對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一。有一句臺灣俗諺說:「十日前,八日後。」指得是辦桌前的準備功夫與事後工作。早年辦桌很辛苦,幾乎要動員全村的人力和資源,才能順利完成;也因為辦桌是全村的事情,大家緊緊相系在一起,成為臺灣舊時代中互助與團結的文化表現。
  •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辦桌文化正在消逝中,許多古早辦桌名菜面臨失傳。臺南市政府7月11日展示1桌辦桌菜,希望喚醒民眾對古早佳餚的記憶。
  • 辦桌文化與生命禮俗重要淵源 懷念臺南古早味
    圖片來源:臺「中廣新聞」臺南曾是臺灣300年的歷史古都,傳統小吃美食反映了近代臺灣市井飲食文化的發展軌跡,經由代代累積、逐步邁向精緻化的「辦桌大菜」,更深入臺灣飲食文明的核心。為尋回逐漸消失的「古早味」辦桌大菜,美食作家黃婉玲老師花了12年時間尋訪古早辦桌菜,終於找到符合古早口味的辦桌大菜,重現早年飲食文化中體現的先民智慧。「我想趁著未消失之前去找尋,過程中,前六個月,我早上五點就去,我只能站在旁邊遠遠看,直到他願意讓我加入,這位莊師傅脾氣超壞」。
  • 臺灣300年罕見的一次拜神活動,來的神仙最多,街頭大擺宴席!
    在閩南文化中,每當有婚喪嫁娶時,主人都會在路邊、庭院等空地搭棚辦桌,遠親近鄰聚在一起吃飯,有時還結合精彩的廟會活動。這種傳統的宴客方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但只有在臺灣臺南,才真正原汁原味地被保存了下來。這次請來了總廚師蔡瑞成,他已經和一大家子忙得不可開交了。
  • 宣漢縣禁止亂辦濫辦、大操大辦宴席倡議書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婚喪嫁娶操辦宴席作為親朋好友之間溝通情感、增進友誼的一種傳統習俗一直得以傳承。但近年來,巧立名目亂辦濫辦、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現象嚴重,操辦宴席和人情往來成為了許多家庭的沉重負擔,廣大人民群眾深受其害、深陷其苦、深惡痛絕。這些陳規陋習和歪風邪氣偏離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禮尚往來的美好意願,與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嚴重不符。
  • 食桌,潮汕人進餐的禮記
    宴席,潮陽人稱為桌,赴宴席稱為食桌。潮陽人食桌非常有講究,特別是在鄉下這些還保留八仙桌的家庭,圈哥去到不管兩英、和平、峽山等地的親戚家,如果被挽留下來吃,那麼多多少少會有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是圈哥在網上找的相關資料。
  • 你未曾領略過的美味,臺灣特色美食「辦桌菜」
    今天,Q桃跟大家講一講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說的就是臺灣的「辦桌」文化。「辦桌」的意思就是「辦一桌菜宴客」,食物,個人的喜惡,是很強烈的。年輕時到了臺灣,住上兩年,可說是如魚得水,老一輩的人,都以閩南話溝通,他們很熱情,理所當然地,我愛上臺灣菜。
  • 喜事來辦登對人~ by:紫日
    喜事來辦登對人說起喜來登酒店,大家並不陌生,這是一家五星級酒店。此番推出¥3999的婚宴菜式(不含乳豬),想要辦婚禮的你心動了嗎?一起來看看菜式吧。金牌乳豬全體烤乳豬是「滿漢全席」中的主打菜餚之一。色澤紅潤,皮酥肉嫩,肥而不膩,入口鮮香。脆皮糖漿上得好,乳豬表面並無出現「花臉」現象。
  • 老外在臺初體驗辦桌文化 這些特色令他們好吃驚
    華夏經緯網3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稀鬆平常的「辦桌」文化,對初體驗的島外朋友是什麼樣的感覺?「不要鬧工作室」分享最新影片,邀請島外朋友親身體驗辦桌,一整餐吃下來,令許多島外朋友相當開心。據報導,影片中,一名來自立陶宛的朋友說,第一次跟400多位臺灣人吃晚餐,感覺很好玩,而一桌就有11道菜也讓她驚豔。
  • 搖滾*臺灣美食丨臺灣搖滾辦桌音樂祭 ROCK BANDOH!(大大大彩蛋)
  • 食桌:潮人進餐的【禮記】
    宴席,潮人稱為桌,赴宴席稱為食桌。有關潮人食桌的種種講究現代人還知道多少呢?  我小時候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位傻子女婿要去食桌。如果是普通的宴席倒也罷了,偏偏赴的是「仔婿桌」。按潮俗,仔婿桌是嶽家宴請女婿的「紅」桌,只有吃過「仔婿桌」,今後女婿才會參與嶽家的「白」事,因此女婿是席間的主角,要坐「大位」。這「大位」也就是宴會的首席,相當於樂隊的指揮,他不動箸,就沒人敢挾菜;不舉杯,就沒人敢喝酒;不起身,就沒人敢離桌。  這當中最焦急的當然是女兒了。她不能直接上桌給夫婿提示,只能和其他的兒媳輩呆在廚房裡幫廚師幹下手活。
  • 中國哪裡的宴席最好吃?
    ▲ 深圳萬人盆菜宴,一桌10人,擺了1000多桌。圖源@深圳微時光潮汕人最熱衷宴席。單純為了吃,他們都能創造出薄殼宴、全蠔宴。單純為了薄殼,潮汕都演變出多種吃法,也演變出專門為薄殼打造的宴席。潮汕人更把紅白喜事的瑣碎、求神祭祖的大事都託付給「辦桌」。
  • 崑山臺商辦「洪府喜事」 臺灣辦桌文化吸引600食客
    崑山臺商辦「洪府喜事」 臺灣辦桌文化吸引600食客 2015-04-18 22:43: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18日晚,一場正統的臺式「婚宴」在江蘇崑山花橋洪門廣場原味呈現,60桌「辦桌」鋪陳開來,蔚為壯觀。
  • 辦桌 | 生活多些煙火氣才夠味
    所謂「辦桌」就是遇上婚喪喜慶請專門的大師傅來掌勺辦上幾桌甚至上百桌「辦桌」對於孩子們來說,絕對是童年美好的回憶之一。早年間物資缺乏,村裡只要有「辦桌」,小孩們都很開心,因為可以吃到大魚大肉。東家還會邀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來一同享用,那叫一個熱鬧。
  • 讀《總鋪師辦桌》:再現老臺菜的美味記憶
    讓人類學家覺得熟悉的,或許正是這段進入田野的過程吧:哪知一到辦桌現場,只見兩個員工再吃便當,其他的人卻忙得不可開交,好不容易找到負責的辦桌師,我說明來意和想訪問辦桌的事時,只見那辦桌師偷偷瞄了一減,隨口說,「那你現在就開始問呀。」我解釋因為沒帶筆、筆記本、照相機和錄音機,不可能馬上採訪,我想和他另外約時間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