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裡苗族語言培訓基地合唱團驚豔亮相2018谷隴苗族蘆笙節開幕式

2020-08-26 苗嶺視界

11月4日,2018貴州黃平谷隴苗族蘆笙節在谷隴鎮隆重開幕,凱裡苗族語言培訓基地合唱團驚豔亮相開幕式,精彩的演唱震撼全場。

▲開幕式演唱現場。

據悉, 谷隴蘆笙會是黃平農曆九月蘆笙會的高潮,每年的農曆九月二十七在素有「天下第一苗鎮,中國銀飾之都」美譽的谷隴舉行,是苗族地區規模最大的蘆笙會,被列為中國十大民族民間集會之一。(張榮斌)

▲參加演出的部分團員。

相關焦點

  • 苗族歌師顧慶基:讓更多人學會唱苗族古歌
    每個周六,顧慶基都要到凱裡市的苗族語言文學培訓基地、苗歌協會等地去上課,教授來自臺江、丹寨、凱裡等地的熱愛苗族古歌的學員唱歌,風雨無阻,至今已經5年多了。顧慶基張淑芬夫婦 顧穎珍 攝今年76歲的顧慶基,是凱裡周邊遠近聞名的苗族歌師,與苗族古歌相伴一生。他的老家凱裡市凱棠鎮凱棠村,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村寨。在苗寨,歌師就是當地最有文化的人,每逢大事,必請歌師開歌。
  • 苗族新秀歌手--潘洪燕(阿鯿勒)邀你六月十九去爬香爐山遊方
    她是一個美麗的苗族姑娘,所以苗名叫阿鯿勒,用苗語翻譯過來是花姑娘的意思,花姑娘符合她的氣質,美麗與優秀並存。她是一名在校的學生,今年大一,在這個青春的年紀做著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傳承苗族傳統文化。她從小受家裡爺爺奶奶的影響,對於唱歌跳舞的熱愛不亞於心愛的玩具,每天放學回到家的大部分時間都與爺爺一起唱歌,唱著優美動聽的苗歌,苗歌的優美旋律使她沉入其中。
  • 2019誰將上榜苗族「十大人物」、「十大事件」?你來決定!
    7 · 阿道姐苗語故事人氣專欄作者貴州黔東南凱裡人,苗族,原名金道珍。三苗網「阿道故事會」主講人;凱裡市苗學會會員;凱裡市苗歌協會會員;黃平苗歌協會理事;凱裡苗族語言文學培訓養蒿基地副秘書長。2017年開始堅持編寫苗漢雙語故事,用苗話講述苗族故事,讀者眾多。
  • 貴州丹寨:「80後」苗族男青年13年收藏100件苗族服裝
    貴州丹寨:「80後」苗族男青年13年收藏100件苗族服裝 2020-10-14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凱棠苗族大歌——苗族文化的奇葩
    《凱棠苗族大歌》是苗族文化的奇葩,流傳於黔東南州府不遠的山村——距凱裡城僅30公裡的凱棠鄉,由於多種原因
  • 貴州苗族歌舞節目 《寶貝愛中華》亮相上海
    本報訊 12月19日至20日,貴州省歌舞劇院精心創排的《寶貝愛中華》苗族專場文藝節目亮相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讓近4000名上海觀眾領略獨特的民族風情。  此次,省歌舞劇院近60位演職人員奔赴上海,通過苗族歌舞、生活場景導覽及非遺民俗展示,呈現源遠流長、絢麗多彩的苗族文化。
  • 攔門酒:苗族最隆重的迎賓禮節
    凱裡苗族的「酒文化」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而最講究的是好客迎賓禮儀。最隆重的迎賓禮節又是「入寨」、「進門」前的十二道「攔門酒」,展示苗家人熱情洋溢迎嘉賓的隆重奇特接待禮節。苗族稱zat jiud ghab Diex·酢糾戛九。即以「酒」攔路,以酒接客,以酒待客,以酒表心意,以酒作為最高最隆重迎賓禮儀。
  • 【百科】凱棠的苗族是從哪裡遷過來的?為何有著不同的姓氏?
    自黨故松計宰牛祭祖之後,西氏宗支又分劉抗、兄抗、西抗(均為苗族的子父連名音譯)等支經過今臺江、雷山輾轉遷入今天的凱裡境內。明嘉靖年間,兩支由臺江掌你、紅陽遷至凱棠,分居陽報、陽由、掌翁向別、新寨、幹豆囊、耶有、別格、送臉、凱哨、掌飛、掌響、幹打報、小翁別、大坪、板溪巖寨、地午屯寨、旁海大風坳、岔河、濫龍、卡柳、大堡和王刀,萬潮大山林和街上平良都黎、都蓬和輝報,洛棉猴子巖(新山)和白臘衝,爐山五裡橋響水巖、大土、后庄和小屯,大風洞老虎井,凱裡的水溝邊,多用張姓。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苗族服飾培訓班開班
    9月19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苗族服飾培訓班在貴陽開班。來自全省54名從事苗族服飾製作的工藝師,參加為期20天的培訓。培訓期間,主辦方邀請省內苗族文化研究學者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進行授課,授課內容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及中國非遺保護、苗族服飾文化及高質量發展、苗族服飾紋樣解讀、苗族刺繡蠟染藝術傳統紋樣與現代創新設計、服飾民俗與貴州少數民族服飾時尚、苗族服飾色彩搭配與應用以及苗族元素時尚化構思與設計等內容。
  • 苗族鬼神輯錄
    和其他人一樣,我也從小就接受著現代教育,遭受無神論的震撼,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積累,我逐漸固執地相信這個時代正如查爾斯·泰勒所說的「還遠不是一個可以落實到自滿的無神論時代。」《苗族鬼神輯錄》是一個不定期的計劃(為方便起見,我在這裡用「鬼神」一詞來涵括鬼、神、怪、魂、魄等超自然事物。)
  • 野在黔東南10丨苗族鬥牛,苗族牛圖騰崇拜的遺蹟
    歡迎點擊「關注」旅遊自媒體人:珊珊三丫頭,關注《野在黔東南丨一個人的旅行》系列,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2018,我們一起出發吧。因為放鬆自己的工作狀態,我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間多了,真正體會到了慢生活和快樂。在臺江苗族姊妹節上,有幸全程目睹一次苗族鬥牛活動。
  • 織金縣後寨苗族跳花節,今年有哪些苗族歌手獻唱?
    2018年參加中央三臺「東西南北賀新春」錄製歌曲《彌渡山歌》;2019年編曲製作作品《木葉情》及參加左權世界民歌會節目錄製編曲製作作品《貴客喝酒》。
  • 親身體會苗族人的熱情,苗族姑娘這般款待,這誰抵得住
    說到貴州,不得不說苗寨是貴州具有代表性的遊覽地,不僅是遊客的目的地,也是全世界苗族同胞的目的地。一般來說,你去江西苗寨,首先到的是凱裡,這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轄的一個縣級市。如果來晚了,可以看夜景準備第二天早上動身去雷山。
  • 苗族婚禮全過程——想娶苗族姑娘,得先了解苗族習俗
    新郎團進到新娘家第一道門檻——攔門酒攔門酒是苗族接親時,伴娘團在女方家門口設的攔門酒,新郎團都要喝了酒才能順利進到女方家。苗族盛裝——苗族女孩結婚時穿苗族銀衣苗族女孩出嫁時,都會身著盛裝,苗族銀衣上的刺繡是由女方的媽媽或者外婆或者奶奶一針一線繡成的,是苗族最珍貴也是最貴重的衣服。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傳統意義的弱化
    入了苗族社會經濟中,新的科學生產技術和現代生活用品大量引入,苗族青年接受現代學校教育,這一切變化使得苗族原始巫文化對其服飾文化的主導作用逐漸削弱,而現代文化對其影響作用則越來越明顯。苗族服飾傳統意義的弱化表現在苗族服裝製作的傳承機制的沒落、傳統服飾禮服化、商品化等現象上。
  • 「中國丹寨非遺周」:從苗族蠟染、古法造紙到非遺旅遊與論壇
    「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式「中國丹寨非遺周」與會人員參觀非遺項目在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式上,在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張雅芳主持下,貴州省黔東南州州長羅強,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盧雍政,世界旅遊聯盟主席、中國旅遊協會會長段強,萬達集團副董事長、總裁齊界,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雒樹剛等先後致辭,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表示
  • 苗族拳術.動作簡單實用
    苗族是一個長期遷徙的、以農業為主的少數民族;在古代、因為戰爭的需要,苗族人民不得不總結出一些實用的具有攻防價值的組合動作來世代相傳用以正當自衛、防衛。隨著熱兵器的在世界戰場上的盛行、加上苗族人民已經十分厭惡戰爭及當今社會的安定及法制社會體系的健全,苗族人民基本上早把苗拳技藝收藏壓入箱底,並改習練那種積極向上、娛人娛己的民族舞蹈。
  •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黃平苗族,盛裝設計
    黃平苗族自稱「Dail Hmub」(「Hmub"漢音「蒙」,「蒙」 者,花也,即繡花的「花」)。屬於這支苗族者,除黃平外,還聚居於凱裡及施秉、鎮遠等縣;散居於福泉、甕安、關嶺、鎮寧、貞豐,安龍、興仁等地。人口總數,約40餘萬,是苗族中一支較大的支系。其服飾藝術獨具一格,是多姿多彩而著稱於世的苗族服飾中的一枝絢麗奇葩。
  • 這部苗族電影《功夫鬥牛》投資百萬,由「苗人李小龍」主演
    之前也給大家介紹過苗族的鬥牛,堪稱苗疆的血與沙式格鬥,鬥牛是苗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9月24日,在黔東南凱裡的浙商建材城,舉行了浙商建材城杯飛鴻功夫牛王爭霸賽暨電影
  • 現實生活的苗族的姓名是什麼樣子的,如何取一個正宗的苗族名字呢
    外人了解苗族的渠道多來源於網路遊戲和武俠小說,裡面的苗族角色名字漏洞百出,基本上不符合苗族的取名規則。那麼,苗族的名字是什麼樣子的呢?或者說如果有作者在寫苗疆類型的小說的時候如何給自己的角色取名呢?「姓名」包含「姓」和「名」兩部分組成,而且苗族的姓名取名規則和順序與漢族有較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