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為什麼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英文名是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2021-02-19 有道看天下

的確,「幸福」的正確拼法是happiness,那麼是電影的名字拼錯了嗎?當然不是啦,此中自有深意,且看答主為你解說,文末兩個小彩蛋可以看喲(一個90%的人都不知道的電影「秘密」大放送)!

先簡單回顧一下這部電影的大概內容:「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介紹摘自百度百科)

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9,是當之無愧的經典電影。那麼標題上錯誤拼寫的單詞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這個happyness有雙關之義。

一、淺層:電影場景中多次出現了把happiness錯誤拼成happyness的劇情。

第一次出現的時候:男主在他兒子託兒所外的塗鴉牆上看到了happyness這個錯誤的單詞,於是他就向旁邊掃地的大爺說:

Chris: Excuse me. Oh, excuse me, uh, when is somebody gonna clean this off? And the Y? The Y. We talked about this. It's an I in "happiness." There's no Y in "happiness." This is an I.

第二次出現的時候:男主在教他的兒子happiness的正確拼法:

Chris: It's written as P-P-Y, but it's supposed to be an 「I」 in "happiness."

Christopher: Is it an adjective?

Chris: No, actually it's a noun. But it's not spelled right.

所以說電影名也沿用了錯誤的拼法happyness.

二、深層:指向追求幸福這一層含義。

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 It's an I. 這兩句話我們也可以看成There is no why in happiness. It's an I——別問為什麼幸福不在你身邊,你一直在幸福的包圍中,只是你需要奮鬥(pursuit)才可以實現它。

說到這兒順便補充一下整個電影標題的來源——美國《獨立宣言》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電影中經過百般磨難、剛剛接到妻子電話(妻子說她會帶著兒子離開他)的男主Chris也說出了他對這段宣言的理解,著實令人心痛:

It was right then that I started thinking about Thomas Jefferson...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就在那時我想到了Thomas Jefferson,還有他起草的《獨立宣言》。

And the part about our right to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nd I remember thinking...How did he know to put the "pursuit" part in there?

人民有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記得那時我在想,他怎麼知道「追求幸福的權利」?

That maybe happiness is something that we can only pursue. And maybe we can actually never have it...no matter what. How did he know that?

也許我們只能追求幸福,但永遠追求不到,他怎麼會知道這一點呢?

這部片子一直也在講男主如何追求幸福,所以最終英文名是: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真的看得揪心吶,一直到最後的最後,男主終於成功了,之前一直在歷盡苦難、流浪街頭,全靠堅韌不拔的意志、永不磨滅的希望和對兒子的愛給撐起來,特別適合處於人生低谷、或者想要打一波雞血的人看!答主強推!)

好,彩蛋來啦!

彩蛋1:電影的最後,男主在現實生活的原型——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也友情出來跑龍套啦,不過可能大部分都沒注意,有圖有真相!(沒錯,就是電影最後,與Chris父子擦肩而過的那個黑人!)

彩蛋2:是有趣的Chris父子對話,不妨看看Chris是如何教育兒子、呵護兒子心靈的。在Chris向他兒子解釋了正確的happiness的拼法後,他兒子問了一句:

好啦!《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的確值得一看,值得細細品味,歡迎點讚留言交流,一起分享影后感,說不定還會發現新的彩蛋噢!

相關焦點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英文名是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實際上這個happyness有雙關之義。  一、淺層:電影場景中多次出現了把happiness錯誤拼成happyness的劇情。  第一次出現的時候:男主在他兒子託兒所外的塗鴉牆上看到了happyness這個錯誤的單詞,於是他就向旁邊掃地的大爺說:  Chris: Excuse me.
  • 電影推薦 |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當幸福來敲門》
    Have you ever seen the movie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 《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你幸福所以我幸福
    根據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的經歷改編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很多人在看完題目後可能會告訴我happyness拼錯了,應該是happiness,我想告訴大家這不是一個錯誤,happyness這個拼寫是有典故的,當然,還是建議大家先去看完這部電影,你會對幸福產生一種全新的理解。
  • 你真的了解《當幸福來敲門》這部優秀作品嗎?
    上一篇給大家分享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作品,今天小汪汪和大家聊一聊《當幸福來敲門》這部優秀作品。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81年的美國,那時候的美國正處于越戰影響的黑色旋渦中,正是全美經濟極度低迷的時候。當時的失業率大約在百分之40左右,這一數字足以令人恐懼,全國快一半的人是沒有工作的。
  • 當幸福來敲門:這部值得反覆觀看的電影,並不只「勵志」這麼簡單
    提及「勵志電影」,大家心中閃現而出一定是《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這些影片。經典就是經典,這些作品不僅僅只是因為「勵志」這個題材而廣受好評,它們那些深入人心的故事,也是讓它們影史留名的重要原因。縱觀整個電影歷史,不缺乏勵志的電影。但實際上,能夠被稱為「經典勵志電影」的,其實也就只有寥寥幾部。
  • 聽說這是男人一生必看的一部電影
    上期說到「感恩」的時候, 提到了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這個電影的英文名是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當時有人告訴我單詞拼錯了。
  • 電影推薦|《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看過《當幸福來敲門》的人說,真正經歷過的人才能看懂它的深度。當我看完後,雖然我沒有主人公克裡斯(Chris)辛苦奔波的經歷,因為閱歷原因,我只能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評價,而不能站在局內共情,但內心還是有青年人對於幸福與拼搏的最基本的含義。我願意這個電影推薦給大家,願大家風雨中前行,永懷赤子之心。
  • 經典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豆瓣9.1,僅僅是因為勵志故事本身?No!
    這是一個逐漸過渡的過程,不同的拍攝手法,鏡頭由遠及近,將觀眾循序漸進地拉近到故事發生的現場來。很多影片的定場鏡頭都採用這種。然而,《當幸福來敲門》定場鏡頭不簡單,因為他還加上了其他內容。電影開場,為什麼非要搞得這麼繁瑣呢?1、因為,《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的故事核其實很簡單,就是講述了一個投資失敗的男人,在遭遇種種非人的磨難之後,堅持不懈努力,最後獲得成功的故事。
  • 經典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豆瓣9.1,僅僅是因為勵志故事本身?No
    這是一個逐漸過渡的過程,不同的拍攝手法,鏡頭由遠及近,將觀眾循序漸進地拉近到故事發生的現場來。很多影片的定場鏡頭都採用這種。然而,《當幸福來敲門》定場鏡頭不簡單,因為他還加上了其他內容。1、因為,《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的故事核其實很簡單,就是講述了一個投資失敗的男人,在遭遇種種非人的磨難之後,堅持不懈努力,最後獲得成功的故事。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不勵志的諷刺電影:當公平被當作幸福
    最近聽說由威爾·史密斯父子出演的《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打著「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旗號在國內重映了。《當幸福來敲門》的英文原名叫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雖然把happiness拼錯了,但直譯還應該是「對幸福的追求「。這個標題來自美國開國元勳託馬斯·傑斐遜在《獨立宣言》前言中提到的天賦人權:「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不勵志的諷刺電影:當公平被當作幸福
    一個月以前聽說由威爾·史密斯父子出演的《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打著「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旗號在國內重映了。我一直都聽說過這部口碑票房俱佳的電影,但並未看過,所以,在其重新上映之時,就在網上找來看了一遍。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107部·《當幸福來敲門》
    幸福的人生都是需要奮鬥的。幸福,是和你相愛的人在一起;是做你最喜歡的事情。想要得到什麼生活,必須付出相應的汗水。堅持自己的目標,總有一天它會實現。克裡斯.加德納和兒子克里斯多福,一對生活在舊金山的黑人父子,演繹了耳熟能詳的勵志故事。
  • 《當幸福來敲門》,做這樣的女人,你的幸福才會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這部經典電影,我看了好多遍,每次都能被主人公的親情、勵志故事感動。由美國著名黑人演員威爾·斯密斯帶著他兒子賈登·斯密斯聯袂出演,電影一上映,《紐約時報》就評論道,「這部影片是現實世界的童話,史密斯和他兒子的表演壓倒了一切。」威爾本人也榮膺《福布斯》當年好萊塢最有價值演員。
  • 《當幸福來敲門》:在你絕望的時候,請不要放棄
    《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電影改編自同名書籍,這部書籍是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生平的真實寫照,漫步在這部書籍之中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作者本人的真實人生,在他的故事中我們能看到的是努力過後的回報
  • 《當幸福來敲門》看完這部電影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月收入還是3000
    《當幸福來敲門》看完這部電影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月收入還是3000!有句話說:電影源自生活,在每一部電影電影裡都能找到我們自己的影子,而今天要說的這部美國勵志劇就是由真實案例來改編的。其中電影有幾個小細節可以反映出男主對幸福的渴望:1.送兒子去幼兒園,看見牆上的happiness寫錯成「happyness」,但是反映了好幾次都沒有得到回應。2.因為男主在28歲的時候才見過父親一眼,所以他立志想要給自己兒子一個更好的生活。於是他去證券公司做實習生。
  • 推薦一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主角原型人物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威爾·史密斯飾演),電影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流離失所的落魄業務員,通過自己的艱苦拼搏,奮發向上成為了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 《當幸福來敲門》蒼白無力的「勵志」片
    比起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更適合的名字應該是the pursuit of money.「幸福來敲門「這個名字譯得太溫情,不太符合內容。作為溫情片,我沒有看到主人公的人性閃光點,他對妻子是一味索取,唯一在乎的其實只有他的兒子。
  • 《當幸福來敲門》啟示:當你成為這樣的人,幸福終將會敲響你的門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文譯名是《當幸福來敲門》,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等主演的美國電影,這部影片豆瓣評分高達9.1。這部影片被譯為《當幸福來敲門》,但是我們要明白幸福是不會主動來敲門的,我更喜歡他的英文名字《The Pursuit
  • 100萬人評分,豆瓣9.1,14年前這部電影今年再看餘味悠長
    新片不夠,老片來湊。電影局官宣復工的48小時內,超過30部影片接連定檔,大多數都是重映影片。其中,最令人驚喜的莫過於威爾·史密斯的 《當幸福來敲門》。而電影口碑方面的成就,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100多萬人在豆瓣打出9.1分就能看出,影迷朋友對《當幸福來敲門》中溫柔的史密斯確實愛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