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Vai:既因技術被奉為「上帝」也因炫技被人嘲諷的大師

2021-02-14 旋轉七天樂器

曾幾何時練習電吉他的小年輕們交談時

總一個名字會被提及,那就是Steve Vai

這仿佛是電吉他愛好者與搖滾樂愛好者之間

劃分界限的一個重要的關鍵詞

大家都會提到槍花、涅槃、林肯公園

但如果你突然提起了Steve Vai

那你一定就是遇到同道中人了

比起那些天天扯著脖子喊的樂隊

用電吉他咆哮似乎才是更高端的表達方式

Steve Vai只需要使用手中的一把電吉他

便可以創造比一個搖滾樂隊還震撼的現場

令人眼花繚亂的手指在指板上飛舞

奇怪的手勢卻可以發出擊碎三觀的聲音

一首經典曲目《For the Love of God》

雖然乍一聽好像也不怎麼好聽

但對這個前奏產生生理反應的人

一定可以成為你最可靠的Homie

不過隨著Steve Vai的名聲漸漸遠播

另外一種聲音也開始出現

認為Steve Vai華而不實、炫技過分

根本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音樂內容

只要狂甩搖把就是Steve Vai的風格

而Steve Vai到底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呢

Steven Siro Vai在1960年出生在美國

是一名義大利移民的後裔

五歲那年,Steve第一次與音樂發生了接觸

他走到一架鋼琴面前,彈奏了一個音符

然後他發現,越往右邊音調就會越高

那一刻起,他就感受到了自己與音樂的連結

也促使他未來決定將音樂作為事業

12歲時,聽過一曲Led Zeppellin

《Heartbreaker》的solo之後

Steve決定要開始好好彈吉他

14歲時,Steve各處尋找優秀的老師

於是找到當地一個長發飄飄的老炮

技術很紮實也很炫,叫Joe Satriani

並且四處找樂隊一起演出鍛鍊自己

當年的師徒

1978年,Steve來到了伯克利音樂學院

同時課餘時,為了追求音樂事業

他在Frank Zappa那裡找了一份記譜員的工作

然後找個機會給了Frank Zappa一個小樣

Frank Zappat聽過之後立刻發現

這個小夥不一般,中華盒裡紅塔山(x)

於是在這裡,Steve從記譜員一躍成為樂手

跟著大哥混,Steve也漸漸富裕起來

用賺到的錢買了一間房子做成了錄音棚

繼續推進自己的音樂事業

首張個人專輯《Flex-Able》就在這裡誕生

漸漸整個吉他行業都開始發現

有這樣一個吉他彈得飛起的小夥子

知名雜誌《Guitar Player》刊登了他的歌曲

《The Attitude Song》

這是一首7/16拍的Riff配上4/4拍節奏的歌曲

當然裡面還用到了Steve的各種華麗技巧

雙手點弦、掃撥、搖把等等等等

此後他曾頂替Yngwie Malmsteen

擔任金屬樂隊Alcatrazz的吉他手

也曾與Van Halen主唱David Lee Roth

以及與Billy Sheehan等大師一起組隊

Whitesnake樂隊的專輯錄製吉他

助《Slip of the Tongue》賣出了300多萬張

還設計了經典JEM吉他

成為了Ibanez的吉他代言人

自此,Steve Vai開始成為享譽全球的大師

吉他界紛紛給他頒發各種獎項

年度最佳搖滾吉他手、年度最佳吉他專輯

在80年代華麗搖滾的助推之下

Steve Vai和他炫目的演奏和表演

開始成為吉他手追捧的吉他明星

隨著大家音樂品味的變化以及過度讚譽

Steve Vai突然開始成為鄙視鏈的另一端

對他華麗風格的評價從膜拜變成了批判

他的那些點弦、搖把、推弦技術

仿佛小李子的演技一樣

成為了過度用力、浮誇風的反面教材

在一條老喬、Steve、Govan合作的視頻下面

點讚最高的評論是這樣說的——

Guthrie Govan看起來像是唯一一個

知道這段音樂聽起來很屎的人

不過無論排斥的聲音如何

Steve Vai都已是一位十分偉大的吉他演奏家

時至今日,Steve Vai已是59歲高齡

從80年代到今天近四十年來

不斷地推出新的作品,保持著演奏水準

以一名電吉他手的身份活躍在舞臺上

這樣的人生對於一位電吉他手來說

可謂是毫無遺憾了

至於別人對你怎樣評價其實也無需多慮

世人的標準與眼光總會變化

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才是永恆不變的事

推薦閱讀:

吉他保命指南 | 打包的藝術

Andy Timmons大師課 | 設備展示

樂隊的夏天已經來了,你的春天也不遠了!

紀老師親測良心推薦:Fishman Fluence拾音器

相關焦點

  • 愛搖滾愛吉他的你,一定要看吉他大師天團Pro Max!
    所以,完全可以這麼說,由Steve vai 、Yngwie Malmsteen、Zakk Wylde 、Nuno Bettencourt和Tosin Abasi五位大師組團參與一場神級吉他秀,這個組合就是吉他世界的「縱貫線」,也是吉他天團Pro Max。
  • 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的七首名曲,不是炫技是絕技
    提到一生幸福的音樂家,大多數人會想到孟德爾頌,但富裕多才的他卻英年早逝。相比之下,西班牙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可以說是一位真正幸福美滿的音樂家。他雖然出身庶民,但在年紀很小的時候便獲得了西班牙皇室的青睞,一生富足,備受尊敬,直到六十多歲仍技驚四座。
  • 學小提琴,這17首炫技名曲你得知道!
    因此,在各種公開的演奏會上,為了迎合大眾的品味,作曲家們竭盡所能的以高難度技巧的曲子,展現自我的才華,形成一種炫技的風潮,而其中最著名的例子為帕格尼尼,他在小提琴上所作的各種炫技演奏,成為眾多作曲家仿效的對象。在小提琴的所有演奏曲目中,最能激動人心和富有演出效果的當首推炫技曲,其原因是炫技曲的作品集中表現了小提琴演奏的高難度技巧。
  • 超難炫技的十大鋼琴曲-超越世俗,心境空靈
    報導稱:「這種未來的音樂,送給魔鬼去吧。我們是來享樂的,我家的貓也會彈這種音樂。」。批評家卡拉蒂吉則稱:「我確信10年後,聽眾會給這位年輕作曲家的天賦,報以相當的掌聲來為昨日冒失的嘲笑贖罪。」  這首普羅科菲耶夫創作22歲是創作的《第2鋼琴協奏曲》,需要演奏者強壯的體力和過硬的技巧,這也是為什麼這部作品中之前少有已經成名的名家取演奏這部作品的原因。
  • 從初學到大師,學鋼琴各級別的技術指標~
    波裡尼的蕭邦24首練習曲錄音,中規中矩,是技術派的代表錄音。齊夫拉的錄音則比較炫技,速度快到耳朵分辨不出的程度,但音樂性較差。(他的蕭邦沒法聽,但李斯特他是權威) 手指獨立,左右手對位:如果你能同時45指彈斷奏,12指彈連奏的話,你的獨立性就沒問題了。至於3對2,4對6,是十分常見的技巧,3對4就難很多。代表作有蕭邦的「為技術而技術」第1,3。
  • 歌手2020:黃霄雲唱歌太炫技?其實張靚穎早就為她說過話了
    不過雖然奇襲成功了,黃霄雲所獲得的認可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多,網絡上有著大量的人認為黃霄雲唱歌太炫技。儘管網絡上的負面評論很多,但是從比賽結果以及黃霄雲所呈現的舞臺來看,黃霄雲的唱功是值得肯定的。如此年輕便擁有著遠超專業歌手的唱功,這是她的優勢。有網友評論說:」很厲害,沒感情。
  • 福州有「高人」!花式炫技,等你來!
    福州有「高人」!花式炫技,等你來!曾經因「救場」演出和卓別林結緣,看著卓別林的電影一遍又一遍地模仿,30年的堅持就為了將卓別林演得更加惟妙惟肖。朱依伯經常受邀到社區、福利院去做公益演出,他也因扮演卓別林而漸漸被人熟知,成為人們口中的「賣萌依伯」。
  • 他是武藝非凡的超能俠還是沉迷炫技的獨行客
    炫技很重要的一點在於炫,或者說賣弄,而Coltrane在硬波普時期的聲音是所有樂手中最堅實的,並沒有賣弄的意味。或者這麼說,我對炫技這個詞的理解,更多是偏向裝飾層面的。不過我不知道觀眾怎麼想,也沒人和我說過這些,所以當我以一個聽眾的身份去聽James,我也不知道是否應該下定論他就是一定為了炫技。Jamie:如果樂手有技術,應該要炫技,為什麼要反技術呢?幾兀:我再來表達下,我對「炫技」的理解是,「無必要地使用、賣弄技術」。
  • 美國飛行員空中高調炫技,結果200噸轟炸機垂直墜毀,4人當場死亡
    01.墜機事件頻發,是技術還是耍帥?印度之所以墜機,要麼是因為飛行員操作失誤,要麼是戰機改造失敗,那美國作為空軍強國之首,擁有著不少經驗,為何還會頻繁墜機?02.低空炫技,戰機90度墜毀眾所周知,俄羅斯一向民風彪悍,飛行員常常會在空中施展一些高超的飛行動作來逼退美軍,久而久之引起了美國飛行員們的不滿,試圖找機會也在俄軍面前秀一波操作。
  • 敢在解放軍面前「炫技」
    並且民進黨還時不時的「不小心」洩露出來有美國高層「到訪」臺灣,企圖通過對外顯示與美國政府的「友好關係」來為自己的「臺獨」錯誤行徑壯膽。 臺軍方面也是頻頻採購美國軍事武器裝備,妄想以此來提高與解放軍的「對抗」能力。最近,臺軍更是在解放軍面前「炫技」,公然挑釁解放軍。
  • KTV既炫技又流行的歌曲!薛之謙上榜,周杰倫這首歌吃力不討好
    本期關鍵詞:KTV炫技歌曲。第一首&陳奕迅-《浮誇》,這首歌曲應該是在標題君以前在KTV最喜歡唱的歌曲了,基本假音切換得好的同學都可以在KTV讓人誤以為自己技術高超,原曲eason最難的地方在於最後的假音切換轉嘶吼,嘶吼最高音達e3,但是KTV的混響足以讓我們用假音以假亂真,所以這首歌曲各位也別想得太難,KTV混響會幫你的。
  • 最難的十首鋼琴炫技名曲
    而這類曲子也很多,僅19世紀歐洲作曲家就寫有上千首,並常帶有特定的技術目的,如訓練音階、琶音、八度音、雙音、顫音等。由前者派生而來的音樂會練習曲,在蕭邦和李斯特的手中逐漸演變為一種炫技性的藝術作品而可以獨立的演奏。
  • 炫技是永不過時的時尚|鋼琴協奏曲|郎朗|李斯特|普羅_網易財經
    他不僅自己單挑了這活,還把自己彈成了超級巨星——舒曼在日記中記載:「現在我們談論我們的時代平淡無奇,但是讓那個適合的人出現吧,他的每一個舉動都被敬重和注意,他就是李斯特。他的名字已經習慣於與那些最偉大的人聯繫在一起,如同帕格尼尼。在他面前,所有的派系對他一致尊敬,他們間的不同顯然暫時被調和了,在他入場時有如咆哮版的歡呼說明了這一點。」或者技術本身就是偉大的。
  • 頂尖極限運動選手峽谷炫技
    頂尖極限運動選手峽谷炫技 2020-12-20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當街玩漂移炫技,噪音轟鳴刺耳!南寧這4個年輕仔被交警抓了
    近日,有南寧市民發現,在南寧市濱江路上有車輛聚集,並炫技駕駛,發出陣陣轟鳴聲。這不僅噪音擾民,還存在交通安全隱患。12月9日,南寧交警將4名違法當事人及其車輛查獲,並作出相應處罰。交警供圖其間,賴某、趙某駕車在道路上進行轉圈「漂移」、原地「燒胎」等炫技表演,車輛輪胎與地面高速摩擦產生大量的煙霧和噪音。此外,現場聚集擺拍的劉某、蘇某所駕駛的小車存在非法改裝情況。
  • 八段旋律+天馬行空,這首冷門歌曲應該是周杰倫最炫技的作品
    如果問到周杰倫最為炫技的作品是哪一首,可能有人會答《以父之名》等暗黑風作品,也有人會說《土耳其冰淇淋》,但泡子卻覺得《七裡香》中的《亂舞春秋》才是周杰倫最為狂妄,最為炫技的作品。炫技的專輯2004年,是華語樂壇重要的一年,湧現出了無數的經典作品。
  • 從初學到大師,學鋼琴各級別的技術指標~
    波裡尼的蕭邦24首練習曲錄音,中規中矩,是技術派的代表錄音。齊夫拉的錄音則比較炫技,速度快到耳朵分辨不出的程度,但音樂性較差。(他的蕭邦沒法聽,但李斯特他是權威) 手指獨立,左右手對位:如果你能同時45指彈斷奏,12指彈連奏的話,你的獨立性就沒問題了。至於3對2,4對6,是十分常見的技巧,3對4就難很多。
  • 「不炫技不舒服」的高合HiPhi X,還有更大的野心
    北京車展前,當高合HiPhi X那一長串非「全球首個」即「國內首個」的產品配置,隨68-80萬的價格一同公布時,再熱心為自主品牌崛起搖旗吶喊的人,內心想必也無比忐忑。一個沒什麼底子的新品牌,上來就想處處冒尖,怕是要玩脫。
  • 黃霄雲哭上熱搜,過度炫技卻遭批評,杭天琪全程陪跑很無奈
    前不久,黃霄雲因為不妥當的言論導致被罵,很多人批評她既沒禮貌又沒情商。黃霄雲在節目中哭訴了很久,心疼自己也心疼家人。黃霄雲哭上熱搜也引發了熱議,很多觀眾也莫名有點心疼這位小姑娘了。不過,黃霄雲過度炫技卻遭批評,老前輩杭天琪全程陪跑很無奈。
  • 「鋼琴之王」李斯特丨鋼琴側顏殺和炫技鼻祖都是他!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鋼琴之王」。這個稱呼並不是隨口說說的! 鋼琴側顏殺和炫技鼻祖 1823年,李斯特來到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