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音樂之聲》中的女主人公最大的魅力是什麼

2020-09-03 八說影視


大地新象,只因這天籟之聲

清歌傳唱,千年萬年……

我總會來這山巔,每當我心抑鬱

我知道定能聽見,昔日的歌聲

我心將被賜福,……

當女主人公站在高高的山坡之上,盡情的放聲歌唱,也就拉開了這部電影的帷幕,深深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老電影《音樂之聲》是一部經典之作,百看不厭。

為什麼這部影片得到了觀眾的普遍喜愛,這跟電影中女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和有趣的靈魂是分不開的。讓我們重新回顧一下電影中的精彩鏡頭,重溫一下那美好的時刻吧。

瑪麗亞修女因為性格活潑好動,被修道院的院長阿比斯認為不適合修女的生活,把她安排到了拉普特上校的家中,做了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在她之前已經有多個家庭教師因不堪忍受孩子們的捉弄先後離去。究其原因,原來是男主人的妻子因病離世,拉普特上校一直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痛之中,而疏忽了對孩子們的關愛,導致孩子們的叛逆和不滿,為了引起父親的關注,孩子們才有了捉弄家庭教師的惡作劇。

但瑪麗亞修女很快看出了孩子們的心思,她沉著應對,以愛致勝,和孩子們打成了一片。她以音樂為媒介,給孩子們帶來了生活的樂趣,讓他們感受到了愛。在她的引導下上校那顆變硬的心也漸漸復甦了,發生了轉變。瑪麗亞修女和拉普特上校並深深相愛,結為了夫婦。

最後,因為戰爭,愛國的上校一家遇到了麻煩,在修道院院長阿比斯及修女們的幫助下,最終化險為夷,到達了安全的地帶。

愛能戰勝一切,生活需要藝術和高尚有趣的靈魂,這就是瑪麗亞這個陽光女性的力量源泉和魅力之處。

相關焦點

  • 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瑪麗亞修女給你一個陽光全新的女性
    大地新象,只因這天籟之聲清歌傳唱,千年萬年……我總會來這山巔,每當我心抑鬱我知道定能聽見,昔日的歌聲我心將被賜福,……當女主人公站在高高的山坡之上,盡情的放聲歌唱,也就拉開了這部電影的帷幕,深深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
  • 電影《音樂之聲》《簡愛》中的兩位家庭女教師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看過美國電影《音樂之聲》和《簡愛》這兩部經典大作,你一定會深有感觸:電影中的兩位女主人公,她們的命運既有著相似之處,卻又異彩紛呈。她們的相似之處就是一個來自修道院,一個來自教會女子學校,有著相同的教育背景,都做了孩子的家庭教師,和男主人相愛,最後獲得了幸福。
  • 老電影《李雙雙》中的女主人公是個怎樣的女性?
    在炎炎的夏日裡,閒來無事,重溫幾部經典的老電影不失為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由知名導演魯韌執導,仲星火、張瑞芳主演的電影《李雙雙》觀後,真是感覺電影藝術出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啊。先不說李雙雙這個女性人物,電影一開始一個活生生的男人的形象就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他就是李雙雙的丈夫喜旺,緊接著我們的女主人公李雙雙登場了。
  • 《音樂之聲》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
    《音樂之聲》是部老電影了,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距今已有55年。可以說這是一部已過天命之年的電影,給幾代人帶來了美妙的觀影體驗。用它的睿智與平和,治癒了無數人,是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音樂之聲》劇照當人置於一方小天中,會很容易煩悶。
  • 《音樂之聲》治癒系電影中的抗鼎之作
    《音樂之聲》是部老電影了,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距今已有55年。可以說這是一部已過天命之年的電影,給幾代人帶來了美妙的觀影體驗。用它的睿智與平和,治癒了無數人,是治癒系電影中的扛鼎之作。音樂之聲》每一幀都是一幅絕美山水畫。
  • 母愛心融雪絨花:《音樂之聲》之二
    母愛心融雪絨花 :《音樂之聲》之二—— 視覺經典《音樂之聲》[一]影片《音樂之聲》一開始 ,鏡頭動感 ,俯視航拍 ,我們踉隨電影畫面俯瞰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脈 ,飄搖橫移的鏡頭掠過深髓峽谷 ,渡過荒脊山峰 ,漸漸由寒轉暖 ,從霧化晴 。
  • 電影配樂中的「音樂之聲」
    ——《2046》王家衛向來鍾情拉丁風味的南美音樂,他對墨西哥作曲家Alberto Domínguez作品的尤其青睞,在多部電影中都有體現,《Perfidia》更是被頻頻用於《阿飛正傳》、《花樣年華》和《2046》,愛情三部曲中貫穿了這首曲子的傷感旋律。
  • 在《音樂之聲》中告別「上校」
    普盧默在經典的《音樂之聲》中扮演退役海軍上校一角,從此為世人所熟悉。在無數遊記與電影鏡頭中,薩爾茨堡的冬天有著別樣的厚重,漫天雪花,遍地是晶瑩的積雪,對深愛莫扎特的樂迷來說,薩爾茨堡是座具有悲劇氣質的城市。而拍攝於1964年的音樂電影《音樂之聲》則豐富了薩爾茨堡的童話氣質。宛若仙境的阿爾卑斯山麓,雪峰在遠處高聳,山坡上長滿繁密的野花,璀璨寶藍的湖水環擁著古堡,哥德式教堂尖頂指向蒼穹。
  • 音樂丨《音樂之聲》堪稱經典,我最喜歡的電影!
    我們常常會因為一首歌曲、一段音樂的精彩而感受出一部電影的經典。多年以後,也許我們對那些電影的情節、內容已不再持有清晰的記憶,但想起它們中一些出色的樂曲,總能使人產生往復的回味。我小時候受當時我宿舍幾個英國女生的影響看的,覺得還不錯,挺有意思。
  • 《音樂之聲》——為何而唱歌
    這部片子堪稱音樂電影中的經典,至今尚未見到第二部音樂體題材的電影的思想能達到這樣的高度,今天想起來把和這部電影相關的故事推送給大家。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很多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都是經過刪選和美化達到了一個更好的藝術效果,可是《音樂之聲》的真實故事也相當具有戲劇性。
  • 電影《音樂之聲》:什麼是真正的門當戶對?
    《音樂之聲》這部經典影片,從名字看,以為是個講音樂的故事,所以很多音痴會不自覺地排斥。帶著對高分榜的信任,我這個音痴打開了《音樂之聲》,中間好幾次情不自禁地憨笑,也有好幾次,不自覺地流淚。當天晚上,打雷聲不斷,孩子們一個個被嚇得跑到了瑪利亞的房間。瑪利亞用自己的方式,教會孩子們如何去面對困難,孩子們馬上和她打成一片。
  • 《音樂之聲》:瑪麗亞帶來音樂之聲,而上校卻為音樂賦予了靈魂
    這部《音樂之聲》是一部在電影界中,算得上歷史非常悠久的一部電影,從1965年3月29日於英國上映以來,歷經近55年,從來都不曾失去它的魅力。以我個人來說,《音樂之聲》十多年前看過一遍,可現在,仍然抑制不住自己去重新欣賞,並且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
  • 電影賞析《音樂之聲》:音樂的洗禮,親情的回歸與正義的對抗
    電影的開頭,在一片美麗的山野中,純真善良的瑪利亞用歌聲拉開序幕。音樂之聲是一部音樂劇,在音樂劇當中,只有音樂之聲能給我一種陽光、美好、幸福的感覺。在歌聲中,能看出瑪利亞的博愛、對自己所信仰的美好的堅持、也能看出各省的美好所帶來的改變人的力量。
  • 電影|《音樂之聲》中英雙語
    《音樂之聲》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莉·安德魯斯、克里斯多福·普盧默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音樂之聲「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站在上面bai的其他電影流派,因為有趣的人物,爭創一流的方向,一個真正的啟發劇本。分作為年輕的修女離開修道院,朱莉·安德魯斯(奧斯卡提名)成為了一個大家族姆。她立即與孩子的父親(克里斯多福Plummer)的賠率,但他們很快下降戀愛和結婚。然而,邪惡勢力潛伏開銷作為納粹入侵他們的奧地利家園。
  • 電影《音樂之聲》
    大概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英語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放過那麼一部電影——《音樂之聲》。大學英語課堂上,投影儀上播放著電影的片段,那是我第一次遇見這部電影,可能當時劇情並沒有很吸引我,所以課後自己也沒有繼續看完。
  • 陽光英語公益課——音樂之聲
    「你最喜歡吃什麼?」「你最喜歡的蔬菜有哪些?」課堂氣氛輕鬆活潑,內容生動有趣。青少年們在課上都十分地積極舉手,老師也對每一位起立回答問題的青少年都予以鼓勵。英語課堂的魅力簡直讓人著魔,徐老師講解了電影《音樂之聲》的背景和其中的英語歌曲,青少年們快速的學會了,一組接一組到臺上表演,展示著這一節課中的收穫。
  • 電影點評:《音樂之聲》用音樂化解仇恨
    《音樂之聲》誇張且流於穿鑿的歌舞表演大可看做戀愛場景中必用的柔焦鏡頭和虛假光源,好萊塢的歌舞劇流水線並未扭曲其故事架構,電影講述了主人公瑪利亞,來自阿爾卑斯山區的修女,受教經驗僅源於不停製造麻煩的修道院生活,在冒然擔任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時將職務做得有聲有色。
  • 電影《音樂之聲》男主角去世,一首《雪絨花》永遠懷念他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外國經典音樂一個悲傷消息傳來!
  • 電影《音樂之聲》迎來50周年慶典
    曾因這部電影而流行起來的東西——比如其插曲中「小貓的鬍鬚」、「溫暖的羊毛手套」,在這次的慶典的現場活動、DVD、原著、原聲帶以及銀幕展示上都隨處可見。美國音樂劇中不乏可敬之作,像《歌廳》和改編自百老匯的《西區故事》,但是它們的影響力依然比不上《音樂之聲》,現年已經79歲的安德魯斯說,她大概知道其中的原因。「《音樂之聲》的音樂非常美妙,而且布景也很令人驚嘆。
  • 美國歌舞片巔峰之作,超越了《音樂之聲》,不止是歌舞的獨特魅力
    超越了《音樂之聲》,無與倫比。GeneKelly初獲芳心後在雨中歡快地載歌載舞,此段情節堪稱歌舞片歷史上的永恆經典!我都不記得我把這段看過多少遍了。在展現歌舞的獨特魅力之外(那麼多一鏡到底,肯定排練很辛苦),還很好地用貫穿全場的喜劇風格表達了好萊塢電影歷史性轉折的種種經歷,確實是一部難得的佳片。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