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羞辱與汙名,女性有可能告別月經嗎?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DingXiangYiSheng 丁香醫生 來自專輯硬核科普

提起月經,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經期難以管理的疼痛,還是每個月那幾天的不便?又或是公眾場合掏取衛生巾時的掩飾與尷尬?

《聖經》裡描寫道,經期婦女會在不潔之中度過七天。

任何接觸她的人都會沾染上這種不潔,就連她躺過地方也會受到這種影響。

這種錯誤的看法甚至影響了語言習慣。

英語之中「curse」這個單詞既是「詛咒」,也代表月經,而這正是「夏娃的詛咒」(curse of eve)的簡寫。

月經對於女性的束縛,同樣像是一種詛咒,從人類文明的早期蔓延到現代社會。

現代醫學的進步,承載月經的工具更迭,仿佛給了女性更多選擇權利;甚至,女性也許可以在未來某一天,告別月經。

然而,一切看似在變化,而一切又一成不變。

曾經,經期的女性需要被隔離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月經不僅是個複雜的生理現象,還在文化層面引發了一系列更為複雜的社會問題。

人類學的奠基之作《金枝》之中,作者弗雷澤就詳細闡述了和血液相關的迷信觀念。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時代,人們相信血液是靈魂的居所,如果血液滴在了地上,就會形成或者神聖、或者禁忌的場所。

除了形成禁忌之地以外,還有另外的考慮,血液裡被認為蘊含著靈魂,所以如果血液落到了其他人的手裡,可能會成為詛咒的工具。

而月經作為人類最常見的出血現象,也成為了早期迷信活動的關注對象。

比如澳大利亞原住民中的婦女,在月經期不能隨便觸摸東西,因為她摸過的東西被認為「可能會導致其他人死亡」。

奇怪而毫無道理的禁忌在很多文明裡都存在,比如,月經期的婦女要被隔離起來,直到經期結束。

毫無疑問,在人類文明的初期,月經這個正常的生理現象就被汙名化了。

即使文明在發展,對月經的妖魔化,從未停止。

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亞里斯多德寫到:

「如果經期婦女照鏡子,那麼就會汙染這面鏡子。」

而在羅馬時代,著名的百科全書作者老普林尼宣稱,如果接觸到了經期婦女,那麼酒會變酸、莊稼會枯死、鐵會生鏽。

這還都是小事,更可怕的是,經血被認為甚至可以改變自然現象,比如阻止閃電和冰雹。

雖然這些汙名,現在聽起來甚至有些可笑,但不能否認的是,它們曾在歷史中長期為人所信奉,成為一代又一代女性的無法擺脫的「原罪」與「枷鎖」。

直到近現代,現代醫學揭開了月經的秘密:

它是一種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為孕育新生命提供了生理基礎。

它既不需要被歌頌,也不需要被貶低,僅僅是需要我們以科學的態度去看待而已。

但想要打破幾千年的枷鎖,並沒有那麼簡單。

當下,汙名仍在繼續

我們把時間線拉到現在,月經帶來的恥感仍然在延續。

在今天的印度,月經期的女性仍被視為不潔。

2012 年,印度有 80% 以上的女性在生理期無法使用衛生用品,隨手拿起破布條處理經血。甚至,有些地方的女性被要求住進牛棚,遠離家人。

去年,一部名為《月事革命》的短片獲得了第 91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

影片講述了一群印度德裡的婦女,為女性獲得衛生巾的權利而抗爭。

圖片來源:《月事革命》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三個典型場景的切換:

印度女性面對鏡頭,眼神閃躲,極度忸怩,仿佛將「月經」二字說出口,就會放出籠子裡的魔鬼。

圖片來源:《月事革命》

影片中的男性,則認為月經是一種「多發於女性的疾病」。

圖片來源:《月事革命》

而廟裡的老人稱經血為「壞血」,稱「月事來的時候不能去寺廟,因為神會聽不見你的祈禱」。

圖片來源:《月事革命》

相比於印度,國內對於月經的話語環境,會更好一點嗎?

在月經登場之時,是語焉不詳的。

「親戚來了」、「抽芽了」、「身上動了」……

在第一次引入月經的概念的重要時刻,長輩擅長去使用模糊性的字眼來指代月經初潮,而迴避「月經」二字。

如果你曾留意過,「月經」雖然是每個女性、每個月都會出現的生理現象,但這兩個字,很少出現在生活中。

除去性教育的缺失,尋找替代詞本身也帶有自我「閹割」的意味。

學生時代,大部分女生都做過這樣一件事:

從書包裡悄悄拿出衛生巾,環顧四周,趁人不注意立刻塞進口袋;

或者從書包掏出衛生巾的時候可,直接將小方塊捏在手心,藏進袖口。

如果出現側漏,或者被別人發現正在使用衛生巾,可能迎來的一連串的注視與嘲諷,更是正值青春期的敏感女性不能承受之重。

作為一種女性自然的生理現象,月經被有意無意賦予更多複雜標籤,它們大多帶有負面色彩。

即使是現在,月經帶來的恥感仍然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言行中。

社交網絡上,人們可以大大方方談論「大姨媽」,一個時下流行的月經稱呼,卻很少有人意識到自己為什麼要做如此替代。

將來,女性有機會告別月經嗎?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通過行為藝術展現自己對於月經羞恥的反抗。

2017 年,一個叫琪蘭·甘地的英國女孩,在馬拉松賽前來了月經,但她沒有退賽,而是選擇不使用任何衛生巾或者棉條,帶著流淌的經血,跑完了馬拉松全程。

賽後她說,希望以這種方式來消除大家對月經的歧視。

2018 年 2 月,印度電影明星阿米爾汗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發了一張拿著衛生巾的照片,以此響應印度「衛生巾之父」阿魯納恰拉姆(電影《護墊俠》的人物原型)在推特上發起的「衛生巾挑戰」。

圖片來源:網絡

解決月經帶來的汙名與不便,在將來可能迎來一種更激進的方式解決——

告別月經。

2003 年,美國巴爾實驗室研製成功的一種可以連續服用 84 天的避孕藥,讓女性一年只需四次月經。

2007 年,一種可以連續服用 365 天的口服避孕藥也通過了 FDA 的審批,正式上市。

2019 年,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即NHS)旗下的性與繁殖健康委員會(FSRH)更新了指南:

口服短效避孕藥停七天,沒有醫學意義的,可以一直連續吃下去。也就是說,停藥 7 天,給月經的留下窗口,是沒有必要的。

換言之,如果你願意,可以就此告別月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這個想法聽起來確實不錯,但離實現還有一段距離。

醫學需要時間和實踐來檢驗,這個指南僅僅是 NHS 的結論。

與此同時,在我們去年發起的「是否願意通過長期服用避孕藥的方式遠離月經」的投票中,「不行,違背自然的事情我不幹」的選項顯著勝出。

通過外力幹預月經的「潮汐」,仍會被認為是一件不妥當的事情。

一切都在進步,而一切又一成不變。

今天是世界經期衛生日,它強調經期衛生管理的重要性,也鼓勵在公共宣傳上針對月經有更多的交流與對話。

不論是醫學的進步,還是觀念的改變,讓女性得以擺脫月經「詛咒」,仍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邁出改變第一步,也許從公開談論月經開始。

拓展閱讀

策劃 洋蔥

責編 feidi

封面圖來源 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美]納塔莉·安吉爾.野獸之美:生命本質的重新審視[M].時事出版社, 2002.

[1][美]比爾·海斯著, 郎可華譯, 張鐵梅校.血液的故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

[1][英]J.G.弗雷澤著,汪培基 徐育新 張澤石譯.金枝.商務印書館, 2014.

[1][美]悉達多·穆克吉著, 馬向濤譯.基因傳.中信出版集團, 2017.

[1][意]阿爾圖羅·卡斯蒂廖尼著, 程之範 甄橙譯.醫學史.譯林出版社, 2013.

[1]王澤華. 婦產科學(第5版)[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1]顧美皎. 臨床婦產科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

[1]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 更年期保健學組. 更年期婦女保健指南(2015年)[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誌:電子版, 2016, v.3(02):27-38.

[1]張麗玲. 米非司酮治療婦產科疾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誌, 2014, 007(004):12-13.

[1]郭會鴿. 米非司酮治療婦產科疾病的100例臨床應用分析[J]. 醫學信息, 2013, 26(2):136-137.

合作專家 孫軼飛

河北醫科大學醫學史講師

肛腸外科主治醫師

科學審核 翁若鵬

臨床醫學碩士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主治醫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印度女性因為來月經,就被趕出家門!這裡的女性歧視有多嚴重?
    對月經的諱莫如深,反而加深了民眾對月經的迷信想像:來月經期間,日落之後出門會眼瞎;痛經或月經不調,則是罪孽太多受到的懲罰;如果要詛咒一個女人,最好的方法是用她的經血來作法;為了不被惡靈侵擾,許多女性會將沾有經血的舊布埋在地底
  • 女性月經期間容易拉肚子,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嗎?你可能也有
    月經期間,女性去廁所的頻率會普遍比較高,但是其實有很多人卻不僅僅是為了更換衛生巾才需要經常去廁所,而是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月經期間女性會忍不住就想拉肚子,本身月經期間小腹部位就會有一定的不舒適的感覺,這個時候再遇上拉肚子,本身對於女性而言,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 女性月經周期怎麼算 正常女性月經周期怎麼算
    月經周期怎麼算女性漸漸步入更年期的時候也是快要閉經的時候,但是不代表更年期了就不來月經了,會有一段過渡時間,月經量會逐漸變少直至最後的完全沒有閉經,那麼更年期如何延長月經周期怎麼算,女人更年期還有月經嗎。更年期如何延長月經周期怎麼算月經周期表是什麼?
  • 羞恥的月經:被繼承至今的禁忌感
    被繼承至今的禁忌感關於月經的禁忌代代相傳,漫長的羞恥和壓迫讓女性自己對月經也諱莫如深起來。相比民間封建習俗給「月經」強加的汙名,現代我們更常見的禁忌是無法自由地談論月經以及經期生理用品的「特殊待遇」。一方面女人們不願意直接談論月經。「大姨媽」「例假」「憂鬱的日子」,我們幾乎很少在談論月經的時候使用「月經」,它不得不換上前面提到的種種名字出沒。
  • 杭州小學月經提示牌意外讓網友羞澀回憶初潮經歷引發爆議
    校醫務室裡備有全棉衛生巾、一次性內褲、紅糖薑茶、暖寶寶、熱水袋等。這些小東西可能男生不會覺得有多麼了不起,但是對於女生,特別是小女孩子來說,人生的第一次月經真的太重要了,因為這個沒有固定時間,基本上沒有一個女生的時間是一樣的,小的有5年級,大一些的6年級,晚一些的有初一初二。大部分女生如果沒有經過大人長期的,完善的性教育的話基本上都會慌亂,此時能夠有校醫幫助實在是太好了。
  • 不來月經就不會排卵?排卵與月經之間關係,可能你的理解有誤
    一般正常的月經都會存在排卵的過程,因為卵泡成熟後沒有與精子結合,就會退化形成黃體,促進子宮內膜的增生脫落,從而形成一次月經周期,所以在很多人眼中,有月經必然會排卵,如果沒有月經,那肯定是不會排卵的。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對於月經與排卵的關係,可能很多人的理解有誤。
  • 女性月經少的原因 女性月經少吃什麼調理
    女性月經少的原因社會發展迅速,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女性身體問題大多都與月經有關,如月經量變少、月經期縮短等。但想要處理月經量少的問題,就需要從根源上了解一切再解決。那么女性月經量少原因引起的呢?我們一起看看吧。女性月經量少原因引起的?
  • 月經前有褐色分泌物正常嗎 要來月經前有褐色分泌物正常嗎
    月經前有褐色分泌物因為每個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都是從身體裡排出一些分泌物,而這些分泌物又是女性身體裡的垃圾物質。不過也有的女生在來月經之前,會從身體裡排出一些褐色分泌物,那麼月經來之前有褐色分泌物正常嗎?下面由小編為你解答。
  • 女性第一次來月經,什麼年齡最合適?提醒:過早過晚可能都有問題
    可能很多人都忘記自己第一次來月經是什麼時候了,但是卻忘不了第一次來月經時迷茫無助感。第一次來月經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步於青春期的標誌。但是女性最佳來月經的年齡是12~16歲,過早過晚都有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異常,一定要提高警惕。女性第一次月經過早,早於11歲,或會影響身高和心理健康1.
  • 月經只來兩三天就沒了正常嗎?女性的哪些行為會導致月經不調?
    女性通常可以通過月經的一些情況來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現問題,可以說月經的表現代表著女性的身體狀況。女性都會來月經,但是每個女性來月經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有些女性每次來月經的時候,經血量都很多;而有的女性可能每次來月經的時候,經血量都比較少;有的女性月經一來,必定來一周;有的女性可能只來個兩三天就沒有了。月經來幾天才是正常的呢?月經只來兩三天就沒了,是不是身體出問題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吧。月經來幾天才是正常的?通常觀察月經的狀態,主要就是觀察月經的周期、月經期持續的時間、月經期經血量以及經血的顏色變化。
  • 為什麼有的女性一個月來了兩次月經,這樣是正常的嗎?
    月經期是女性的一個特殊時期,月經來了之後,女性的身體是比較虛弱的,需要注意一些事情,否則可能會影響到經期。有些女性表示,在一個月之內來了兩次月經,這是正常的嗎?女性要如何改善這樣的現象?有些女性在排卵期也會出現出血現象,出血量很少,一般是受到雌激素水平的影響,出現的一種現象,偶爾出現的話,不用擔心。自己對照著看看是不是排卵期出血,如果是,就可能是排卵出血。女性排卵計算:月經正常的情況下,女性排卵期是從下次月經第一天開始算,倒數14-16天為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和後4天加一起成為排卵期。
  • 產後月經不調是怎麼回事?會影響排卵嗎?產後女性需知
    想知道產後月經不調會影響排卵嗎,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月經是怎麼形成的,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8天左右,女性在生產過程前後機體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大部分女性在生產後月經周期不能及時恢復正常規律的周期,這可能與女性產後哺乳嬰幼兒、自身的營養狀況或者不注意衛生等有關。
  • 女性突然月經變少,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不一定是更年期!
    月經是女性的特殊標誌,月經的多少對女性影響是很大的,因此,女性要注意月經的調理,月經量少可能是受寒引起,也有可能是其它因素導致的。而月經來臨的情況提示著女性的身體是否正常,有些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月經量比較少,就會特別擔心,害怕是身體出現了某些疾病,那女性月經量變少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女性月經過後幾天是安全期 女性月經過後幾天是安全期和排卵期
    女性月經過後幾天是安全期身為一名成年人,為了之後自身身體健康及生育功能,月經知識的普及在所難免。眾所周知,女性正常的經期一般都在一個星期內,少數會在超出一周的時間外,所以也有不少人會有疑惑,女人八天還有月經嗎?下面來分析下。
  • 月經量變少,是女性「早衰」的徵兆嗎?
    有很多女性朋友認為,月經量是衡量一個女性是否還年輕的指標之一。月經量越來越少,就意味著自己開始衰老了。真的是這樣嗎? 臨床上可以根據患者使用衛生巾的情況來判斷,如果在整個經期能將一片日用衛生巾打溼即可認為經量超過5ml,通過這種方式來判斷,臨床上真正月經量少的女性很少,每月的月經量不是恆定不變的,因此不能只靠月經量的多少來判斷自己是否「早衰」了,還需要結合相關檢查AMH(抗穆勒氏管激素)、抑制素、性激素、竇卵泡數量等指標來綜合判斷。
  • 女性月經期間,流出的「血塊」是什麼?正常嗎?醫生如實告訴你
    月經是每位女性都要經歷的,很多女性的月經都不是很規律,或者會有痛經的困擾。如果那位女性的月經規律,還不痛經,這就成了很多人羨慕的。對於月經期間的諸多事女性也很關注,老一輩會說月經期間流出來的血塊就是身體內毒素過多,還有溼氣很重這樣一個說法。那麼「血塊」真的如此恐怖嗎?
  • 懷孕會來月經嗎 孕期還有可能來月經嗎
    孕後還來月經,是孕卵著床後所發生的孕卵植入性出血。妊娠初期,當卵子受精植入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開始在尿中出現,妊娠第8周達到高峰。要注意的是,當月經周期或月經量發生變化時,最好到醫院檢查,以明確變化的原因。  懷孕了還有可能來月經  假如卵子受精,人體就會調節激素的分泌,維持子宮內膜不脫落,因而表現為停經。但是,仍有以下幾種情況,使得懷孕了還是會有月經來潮。
  • 女性在來月經時同房也能懷孕?
    女性經期失血過多 如何把血補回來女性月經期間同房會懷孕嗎?婦科專家表示,經期行房的後果只能用「一時盡興,遺禍無窮」來概括。姐姐妹們,不要貪一時之快而輕易冒險,小心經期同房造成不孕,請學會愛惜自己!。女性月經期間同房會懷孕嗎?
  • 「我第一次來月經時,以為得了絕症」 :孩子的月經教育,父母該如何做?
    很多家長都在儘可能地和孩子規避這個話題,導致有許多女孩在面臨初潮的時候,由於對相關知識一無所知,只能手足無措。 如果孩子的月經血液顏色發黑,很有可能女孩體質偏寒,最好給孩子調理身體。
  • 月經期間可以吃西瓜嗎 月經期間可以吃西瓜嗎,有什麼影響
    所以來月經的時候除了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習慣還要注重日常飲食的。月經期間可以吃西瓜嗎?1、女性在月經期間食生冷之物,一則有礙消化,二則易傷人體陽氣,導致內寒產生,寒性凝滯,會使經血運行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因此,那些選擇在月經期間通過吃西瓜的方式來減肥行為肯定是不可取的。不僅如此,專家還建議月經期最好不要吃很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