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家的一件古董

2021-02-23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嶺南地區有個南越國,南越國國王家裡有一件稀世寶物,此物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其實,這都是逗你們玩的,現在小編要一本正經地告訴各位看官,南越王趙眜墓室裡真的發現了堪稱南越王家傳古董的一件兵器——「張儀」戈。

南越王墓出土的「張儀」戈

(張儀戈,長胡三穿,援身細長,上面鑄有銘文「王四年相邦張義」等字,「相邦張義」,「義」通作「儀」。)

又有些人會發問了,戈是什麼?其實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由原始的石鐮和石刀演化而來,它是一種用於近戰格鬥的兵器,也是商周時期最主要的格鬥兵器。戈在使用時通常配合以防禦性兵器「幹」(即盾),「幹戈」在文獻中泛指各種兵器,所以我們經常用「大動幹戈」來指代激烈的軍事衝突或者大張聲勢地行事。

持戈圖(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一種從商周到秦漢都非常重要的兵器,戈既可勾殺,又可啄擊。後期發展成熟的戈由援、內、胡組成,主要的殺傷部位為「援」,而「內」是援的後部延伸,可與木柄相接,用於持握。(更多好玩請猛戳據說,腰不好的人玩不轉它們)

戈的結構(圖片來自網絡)

戈(圖片來自網絡)

說完了戈,是時候說說那張儀了。張儀,戰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秦國惠文君拜其為相,就是這位「王的男人」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以著名的「連橫」外交策略幫助秦國打破了當時各國「合縱」聯盟攻打秦國的危局。 

(圖片來自網絡)

 

我想各位看官肯定心裡已經很著急想知道,南越王那件戈上刻的「王四年相邦張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在兵器上鑄刻這些銘文?古人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看官:哪位古人,給我站出來!),要弄清楚以上兩個問題,還要涉及到秦國的兵器鑄造和管理制度。

秦國兵器管理機構早期為三級,如下所示:

相邦(督造兵器、主管中央工師)

工師(管理「工」)

 (具體生產者)

 

因此,秦國相邦不僅要在政治上輔佐王治國,而且還是中央所鑄兵器的最高督造者。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便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兵器鑄造的制度體系。鑄造兵器不僅有統一的生產計劃,而且製作標準和工藝有具體規定。最重要的是,為了把好兵器的鑄造質量這一關,秦國對兵器鑄造上實行「實名制」,這就是秦國的兵器題銘制度(呂不韋時期稱物勒工名制度),即在所鑄兵器上留下經手官員的名字。一旦兵器質量出現問題,易於得知督造不力的官員,而且失職的官吏要依律受罰。在這種兵器鑄造制度之下,秦國的兵器質量有所保障,這無疑增強了秦國軍隊的軍事實力,也為秦國橫掃六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黃盛璋的論文《秦俑坑出土兵器銘文與相關制度發復》對秦俑坑出土兵器銘文格式進行了分類,頗有參考價值。以下是其分類:

I類:X年相邦X造,寺工X、丞X、工X

II類:X年寺工X造、工X

III類:「寺工」分鑄款與刻款

IV類:數字、幹支字,大抵和編號有關,合為一類。

V類:非幹支、數字之單字

 

最長的I類兵器題銘比較完整地體現了秦國中央的兵器驗收制度,驗收主要流程為:鑄造機構「寺工」鑄造兵器完畢——鑄造機構上交相邦府——相邦府驗收合格——於兵器上加刻經手機構的名稱。

(流量黨請注意,此處有個約12M的視頻。流量土豪請隨意戳開觀看ପ( ˘ᵕ˘ ) ੭ ☆)

(視頻資料來自《國寶檔案》)

因此,「王四年相邦張儀」戈的誕生過程大致是這樣的:首先,張儀得先憑藉才華當上秦國相邦,然後在張儀勸說秦惠文君稱王的第四年,中央的工師製造了一批戈,上交到相邦張儀府上由他驗收,確認兵器質量合格後,最後鑄刻上鑄造時間和督造者張儀的大名,大功告成!

然而,秦惠文王四年是公元前333年,而趙眜去世時約為公元前122年,也即是說至趙眜去世時為止,這件「王四年相邦張儀」戈已經歷了兩百多年的蹉跎歲月,這下明白為什麼小編剛開頭稱南越王的這件戈為南越王家的古董了吧?這就好比現在你爺爺傳給你一件清朝嘉慶年間的兵器。

話說回來,這件兩百多歲的秦國兵器怎麼會在你南越王趙眜手上呢?考慮到南越國開國君主趙佗(趙眜的爺爺)曾經是秦朝將領,這件戈有可能是在趙佗從中原南下帶兵,徵服嶺南地區時一併攜帶過來,可能用於宮廷儀仗,後來便成為了趙眜的隨葬物之一。

其實考古出土的「張儀」戈遠不止南越王墓這一件,而且戈留給我們的探索空間還很大,比如戈的出現原因和消亡原因至今眾說紛紜,秦惠文王時期出土兵器的銘文的紀年為何有不同的記載方式?另外,秦王朝兵器相關的制度還有許多有趣的細節,比如兵器具體調用制度等,這些就留給有興趣的看官們去深入了解啦。

 

參考資料

梁云:《秦戈銘文考釋 》

黃盛璋:《秦俑坑出土兵器銘文與相關制度發復》

劉餘力:《王二年相邦義戈銘考》

井中偉:《先秦時期青銅戈·戟研究》

晁福林:《張儀史事辨》

半年一次的講解員考核時間又到了。考核形式一直變化的我墓,這一次將採用寫微信公號文章的方式,來考核我們的講解員小哥哥小姐姐。雖然講解工作是一種語言表達的工作,但在新時代要做一名優秀的講解員,需要的遠遠不止語言能力,而博物館宣傳工作,需要的也遠遠不止講解。所以,這次我們的公號將在周一到周五的中午十二點,準時推送五位講解員的解讀文物小文章,選取的文物及發布順序由抽籤確定,而且我們選擇解讀的都是相對小眾,非熱門的我墓珍寶,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為講解員轉發哦~!


相關焦點

  • 隱藏千年的南越王趙佗墓,或在此處
    董卓專挑帝王陵寢下手;袁紹的大軍就如「雁過拔毛」般,所經之處的古墓葬均遭盜掘;曹操乾脆成立專職的盜墓部隊;孫權則在自己的地盤上大肆尋找「大墓」,唯一一次失手的,大概就是尋找西漢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墓。孫權在盜掘長沙王吳芮的墓後,於公元230年,在得知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墓的準確位置後,派出大將呂瑜率幾千士兵到廣州進行盜掘。
  • 「國家一級博物館」——南越王墓博物館 跟小宸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所以當時在廣州發現西漢南越王墓的時候,震驚了全國。小宸很喜歡看考古紀錄片,看完了《南越王墓》,就特別想要到現場去看看。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君王趙眜的陵墓。這座墓是1983年的時候,挖掘土堆的時候偶然發現的,當時人們完全沒發現,居然在鬧市區發現了大型古代墓葬。
  • 秦末南越王趙佗的自立是對大秦帝國的背叛嗎?
    首先是對南越地區穩固的統治,其次,秦王朝衰敗的統治,最後是歷史的偶然性。顯然,趙佗在與秦中央政權分離後,秦國將士只能將唯一希望,寄托在趙佗身上,趙佗至少從記載對士卒不錯,所以得到軍民擁護不足為奇,加之其文治武功頗有建樹,使趙氏家族能夠建立政權。
  • 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遊玩攻略(門票+看點+交通指引)
    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簡介  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保存完好,是嶺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萬餘件,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
  • 都知道南越王趙佗墓在廣州,卻不知道具體在哪
    趙佗在前183年,周圍的閩越,夜郎等國紛紛歸附,趙佗稱帝,史稱南越武帝。南越國共存在93年,歷經五代君主。其中大部分時間由趙佗執掌,因為他很能活,一直活了一百零四歲。其兒子早早死去,他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趙胡(昧)。趙胡死後將皇位傳給了其子趙嬰齊,趙嬰齊死後將皇位傳給了趙興,趙興被殺,大臣立其兄趙建德為王。之後趙建德被自己人擒獲。至此南越國滅亡。
  • 中國古董收藏第一人,家中隨便一件就上千萬
    他是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泰山北鬥,被稱為「中國古董第一教父」,他對明式家具收藏頗具建樹,又被成為「明代之王」。他是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學者,最具權威的國際亞洲古典藝術專家。他把這些古董收藏,融入到生活狀態之中,儼然已經超越收藏本身。安思遠:中國藝術給了我一切1929年,安思遠出生於紐約曼哈頓的一個猶太家庭。他的中國古董收藏事業,源自於小時候,在他4歲時,得到的一枚的中國郵票開始。從那之後,安思遠便不停地在收集與中國、亞洲有關的藏品。1960年,安思遠在紐約開了他的第一家畫廊,經營古董生意,正式開始了輝煌的古董人生。
  • 秦朝末年,南越王趙佗一去不復返算是對大秦帝國的背叛嗎?
    趙佗忠於的是秦始皇,加上他本身是趙國人的身份,所以對於秦二世也就沒有必要去冒那麼大的風險了,南越剛剛穩定,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上趙佗在當地採用了「和輯百越」的政策,安撫南越百姓,還將中原的秦文化傳入南越,發展農耕。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護。其實趙佗自立為王一直等到秦國滅亡之後,這個時候秦國已經不復存在了。所以也就沒有了背叛一說。
  • 消失的南越軍團——大秦帝國滅亡之時,秦始皇一支虎狼之師消失南越
    《史記·淮南王列傳》記載:又使尉佗逾五嶺攻百越。尉佗知中國勞極,止王不來,使人上書,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以為士卒衣補。秦皇帝可其萬五千人。於是百姓離心瓦解,欲為亂者十家而七。4、秦始皇誓要拿下百越的戰略目的何在?
  • 老師不會告訴,歷史上的南越王,其實是一個背叛者
    這裡的秦軍主力分別是王離的二十萬長城軍和章邯的二十萬關中軍。其中長城軍在巨鹿被項羽擊破;關中軍則在章邯投降項羽後被坑殺。然而,這四十萬人,其實並不是秦國的全部力量。因為在嶺南,還屯駐著數十萬秦軍。話說當年秦始皇掃平六國之後,還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對外戰爭。第一個是蒙恬率三十萬秦軍北上擊破匈奴,並修築長城,永駐北疆。
  • 臺灣在越戰中援助南越秘史
    為防止美國幹預,臺灣軍官在南越一律著便裝。王升制定了「奎山軍官團工作預定計劃」,創辦政治作戰研究班,進行幹部培訓。吳廷豔親自主持開班儀式,越南文武官員、各國使節都來祝賀。研究班除王升講授人位主義外,還開設有政治作戰研究、反共戰略研究、政戰參謀業務、保衛工作、政訓工作、監察工作、心理學、心戰工作、民運工作、福利工作、演講技術等課程,總計440課時。軍官團在南越之待遇,基本上是在倒貼。
  • 玉豬龍,一件古董,一個神秘的傳說
    看見古董,聽見故事今天要講的是紅山文化以及紅山文化的代表物件,玉豬龍。紅山文化玉豬龍,被公認為是中華第一龍。紅山是一個地名,在內蒙古中南部的樣子,在1921年被農作的農民發現遺址,它是和仰韶文化同時期同齊名的文化遺蹟。
  • 通過奢華的生活器具,折射出南越國,什麼樣的時空背景?
    有鑑於此,南越王趙眜生活的時代,採用了玉石,製作生活器具,與平民老百姓區別開來的,以符合尊貴的身份。犀角杯、玉蓋杯、玉卮和高足杯便是南越王墓出土生活器皿的代表。其中玉蓋杯、玉卮和高足杯,採用西漢金屬與玉結合的工藝。該項工藝主要出現在一些極為貴重、做工繁複的器物。
  • 2018香港嘉德、保利古董重器成交記錄全覽!
    今天是香港嘉德和保利的古董戰場,歷時一天也是收穫滿滿!以下是兩大拍行古董部分的成交記錄。香港保利 古董重器成交記錄Lot 3012定窯蓮花螭龍盤估價:1,500,000 - 2,000,000港元成交價:1,840,000港元
  • 南越首都,大逃亡
    當時所有人都明白了,軍隊潰逃、總統辭職,南越政權已經日薄西山。北軍一路勢如破竹般抵近了南越的權力中心——西貢,這座傀儡首都中已是人心惶惶。在一波又一波的謠言擴散之中,恐懼吞噬了西貢市內的各個階層,尤其是南越軍官、天主教徒、知識分子及資本家等據稱要被「徹底清算」的群體。一個字,跑(圖片:Wikipedia)▼
  • 嶺南三朝,南越,南漢,南明,歷史上在廣州建立的三個政權
    南越 秦朝統一六國後,又派兵平定了嶺南地區,嶺南地區就成了中原政權的版圖。秦始皇將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據《漢書》記載,郡治番禺。
  • 廣州火車站及周邊要「變身」,快來看|流花|廣州廣播電視臺|南越王...
    周邊區域也將進行綜合提升包括產業、地下空間交通、重點道路沿線景觀等將要改造升級的重要建築包括流花火車站、流花郵政大院人民北路沿線的流花展館、南越王博物館
  • 廣州「最古老」的井,超2000年,活103歲南越王所掘,有9個井眼晴
    越王井,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井,到今已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古時候的廣州受海潮影響,地下的水質較差,在南越國時期,南越王趙佗為解決水源所挖掘,當時是王宮裡的專用井,因為當時有越王臺
  • 從賣魚郎到頂級古董商,坂本五郎是如何一步步發家的?
    很多收藏家、古董商的成名都是憑藉一件器物或者是一個豐富的收藏系列,而坂本五郎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的一生經手了太多太多的天價器物,他的事跡和藏品也曾長期佔據藝術頭條。創立於1907年的東京美術俱樂部,是日本極負盛名的古董交流會,會員都是日本一流的古董商,取得入會資格並不容易。加入東京美術俱樂部可謂是坂本五郎古董事業的轉折點,坂本五郎在東京美術俱樂部感受到東京市場的活絡與無限潛力,決定進軍東京,向真正的古董市場挑戰。
  • 陳宏哲||家有古董——杌子
    我家有一件老古董——杌子,據說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物品,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杌子長得什麼模樣?它是用來幹什麼的?估計許多朋友並不十分清楚。我的文章裡經常提到「杌子」,但許多年輕的編輯朋友沒見過「杌子」,也不了解其用途,於是他們經常自作主張地把「杌子」改為「桌子」或者「凳子」,讓我感到莫名其妙。
  • 越南統一戰爭:北越是如何滅亡南越的?
    這個協定對南越非常不利,它規定美國從越南撤軍,卻沒有規定北越軍隊和南方遊擊隊從南越撤離,這相當於美軍單方面撤了,然後讓南越軍隊頂上——美軍自己都搞不定的人,讓南越軍隊去頂,能頂住?頂不住的。相反,北越軍隊、南方遊擊隊在南越建立了很多根據地,這些根據地與南越控制區,形成了犬牙交錯的格局,它們就像豹紋斑點一樣,分布在主要交通線、城鎮附近,最近的根據地離南越首府西貢只有30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