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精神心理障礙,但不肯服藥,我能偷偷給藥嗎?

2020-12-20 精神心理學專家何日輝

孩子得了抑鬱症、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障礙,但死活不肯吃藥,家長急得團團轉:

「醫生,孩子不肯吃藥,怎麼辦?」

「醫生,我偷偷把藥加到孩子的飯菜、飲料裡,行嗎?」

「醫生,怎麼能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把藥吃下去?」

……

這些都是精神科臨床中非常常見的家屬困惑。

這些孩子一般都是已經看過醫生的,醫生已經對他們下診斷並開藥。有少部分可能沒上過醫院,而是他們的父母向醫生轉述孩子的病情,醫生開了些藥讓家長帶回去。當然,這裡指的主要是精神科藥物。

但孩子可能以前吃過藥,覺得效果不佳,副作用還大;要麼就是根本不相信藥物,甚至不認為自己有精神心理問題。總而言之,他們死活不肯吃藥,一說吃藥他們就發脾氣。

而且,這些孩子往往與父母的關係不良,父母說的話基本聽不進去。所以父母也不敢明著硬逼孩子吃藥,更不敢強制送院治療。

可是,醫生開的藥,患者能說不吃就不吃嗎?不吃不會更嚴重嗎?很多父母真是進退兩難,傷透了腦筋。

其實,偷偷給藥不是不行,但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有些時候,家長瞞著孩子偷偷給藥是比較理性的決定;但有的時候,這是一個弊大於利的,有可能引發可怕後果的決定。

下文就來詳細談一談這個話題,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可以解答這部分家長的困惑。

給出具體建議之前,先來簡單分析一下孩子不願吃藥的原因,以及談幾個解決問題所必備的大前提。

孩子不肯吃藥的原因主要有3種。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一種,他們認為自己只是有一些現實的難題和困惑,而不是所謂的精神心理疾病。「我沒病,我為什麼要吃藥?」當然,也有可能是病恥感作怪,孩子意識到自己可能罹患了疾病,但不願意面對和承認。

第二種,他們承認自己罹患了精神心理疾病,但他們希望先自我調整,或者尋求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方面的資源。

而且,現在網絡信息非常發達,有的孩子自己會去查,發現精神科藥物原來有很多副作用,有的孩子甚至以為吃藥會把腦子吃傻掉。他們自然更不願吃藥了。

第三種,他們曾懷著希望服用過藥物,但藥物療效不理想,而且副作用非常明顯,比如體型迅速發胖、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嗜睡、頭暈和噁心等等。

尤其是發胖和記憶力、注意力下降,這是很多青少年患者非常介意的。這反而會加重孩子的情緒波動,惡化病情。所以,他們從此非常排斥藥物,甚至仇恨給他們開藥的醫生。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精神科藥物客觀存在的副作用固然是原因之一,但還有很大的因素是家長和孩子都缺乏心理準備和應對,尤其是家長,總是帶著孩子盲目求醫。

有一些孩子隨父母來找我們面診的時候,一開始表現出來的態度非常不信任。我問他們,為什麼?

他們也很坦然,說只要父母說要帶他們看很厲害的專家、醫生,他們就很反感。因為他們發現父母每一次都是這麼說的,但每一次診療的效果都令人失望,尤其是一些醫生開的藥,吃了反而更嚴重了,「感覺吃了藥,人都廢掉了」。

當然,孩子的話有點誇張了,也不太客觀。但在精神科臨床上,有些用藥經驗非常豐富的大夫、專家,他們的用藥風格確實比較「猛」,會在較短時間內把藥量加到較高劑量。有可能藥效還沒出來,但副作用就已經非常明顯了。

這些醫生的用藥風格不一定是不科學的,主要來自豐富的臨床經驗。但確實,這很可能會令部分患者、家屬猝不及防。

如果患者能堅持,扛過了副作用最大的階段,後續獲得了期待的藥效,自然是最好。但有的患者覺得副作用困擾太大了,難以堅持。當然,就算堅持下來了,藥物也不是對每一個患者都有效的。

所以,父母帶孩子就醫時不要一味盲目隨大流,一定要提前了解就診的醫生、專家的用藥風格,選擇適合青少年患者的醫生。至於什麼醫生比較合適?本文後面也會提供一些選擇的技巧。

那麼寫到這裡,可能有些家長就明白了。如果想要解決孩子不願吃藥這個問題,就要找到孩子不願吃藥的具體原因,然後針對他們對精神心理障礙、精神科藥物和診療模式上的認知偏差,進行耐心的解釋。

要做到這一步,家長必須具體以下前提:

第一,父母必須有深刻的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改善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儘量讓孩子願意和自己溝通;

第二,父母必須積極、努力學習科學的精神心理知識,包括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的心理根源和本質,基本的精神科診斷和治療模式,主要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和應對辦法等等。

如果沒有這些前提,想讓孩子乖乖吃藥、加快康復,這幾乎難以實現。

相關焦點

  • 免費送醫送藥 貧困精神障礙患者救助實現財政保障
    近日,區第三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家庭醫生團隊來到建卡貧困戶廖某家裡,為她測量血糖、血壓,檢查身體,同時送去治療精神病類藥物及降壓藥等藥品。「以前,我精神不好的時候,沒有及時醫治,疾病發作,疼痛不已。自從有了醫生的關心後,現在我心理上、身體上都好多了。」廖某感激地說。 治療前,廖某精神疾病發作後到處亂跑,家人很擔心。
  • 精神分裂症什麼時候能停藥?這種疾病能否徹底治癒呢?
    在得了精神分裂症之後,腦功能會出現嚴重障礙,但是究竟出現了一些什麼變化,目前我們還不十分太清楚,只知道一些大概:我們知道,在人腦中,有一百多億個腦細胞。從每個細胞長出很多分枝,腦細胞就靠這些分支相互聯繫。從上一個腦細胞的分枝末梢會釋放出一些東西,稱為『神經遞質』。講得通俗些,可以把它們比做郵遞員,負責把信息傳遞到下一個腦細胞的信箱,也就是『受體』。
  • 幼兒心理 孩子突然不愛上幼兒園 難道得了「拒學症」?
    智慧樹媽媽早晨七點叫醒沉睡中的孩子,告訴他起床去幼兒園了。他躺在床上許久不肯起身。好不容易起來了,他卻說:"媽媽,我今天肚子疼,能不能不去幼兒園"?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孩子上幼兒園一直都開開心心的,可是,忽然有一天,他不願意去了,一個勁的求你不要把他送到幼兒園裡去,這是怎麼回事呢?
  • 得了抑鬱症,不吃藥能夠自愈嗎?
    在和許多抑鬱症患者諮詢的過程中,經常涉及到這樣一個問題:得了抑鬱症,不吃藥能夠自愈嗎? 那得了抑鬱症,到底要不要吃藥呢?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講解這些問題。 藥物能消除抑鬱痛苦嗎?
  • 藥片能碾碎了給孩子吃嗎?這7大服藥錯誤不能犯
    1、服藥方式不對 孩子吞咽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有些藥品體積太大,不方便整片吞服;有些嬰兒根本不會吞咽片劑;一次服用的藥量孩子吃不完......在這些情況下,家長們感到困惑:藥片能碾碎了給孩子吃嗎?
  • 青春期哪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讓家長頭痛?
    下面,【我不是精神病】來簡單分析一下最讓家長們頭痛的幾種青春期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一、體象煩惱:是一種性心理障礙,一般出現在青春發育期
  • 控制帕金森病的特效藥安坦,這三個服藥誤區你都知道嗎
    為什麼被稱之為抗震顫「特效藥」的安坦會出現這麼多的副作用? 安坦的服藥誤區 誤區一: 安坦是安眠藥。多數病人一開始服用精神藥物就合併用安坦,隨著精神藥物劑量加大,精神症狀減輕或消失,病人睡眠改善或增多,帕金森病人家屬有時誤認為這是安坦的功勞,況且它還有一個與其他安眠藥相同「安」字。
  • 這份精神障礙診療規範將對患者帶來重大影響!
    不僅對廣大精神科醫務人員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也相當於為普羅大眾、尤其是病患家屬群體提供了一個寶貴的了解窗口,有利於他們加深對精神心理障礙和傳統精神科診療模式的認識。沒錯,我認為這次公布的《診療規範》不光面向醫務人員,普羅大眾、尤其是精神心理障礙的患者、家屬群體也有必要認真閱讀。
  • 孩子患有抽動症,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甚至有些家長帶孩子就醫都會擔心就醫是否影響孩子…… 另外,有一種情況,即便孩子確診有抽動症,但是對孩子的學習、活動等沒有太大影響,醫生也不建議藥物治療,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放任不管嗎?好像做不到;要管嘛,都說不要總是給壓力,要放鬆,那麼怎樣給予心理支持和幹預呢?
  • 軀體症狀障礙的治療 || 大象案例討論
    換藥加量後,孩子的身體症狀沒有好轉。後停藥。今年5月開始重新服藥,文拉法辛每天三粒,計225mg,加巴噴丁膠囊每天四粒,計1.2g,服用三個月,沒有明顯效果。停用。目前軀體症狀:心煩,心慌,身體發熱,頭暈,噁心,感覺有點興奮,睡眠多夢(服藥前一直是這樣,持續到現在),不容易入睡。但沒有黑白顛倒。沒胃口,經常口腔潰瘍。愛出虛汗,愛流鼻血。
  • 醫師節:精神心理障礙患者及家屬需要怎樣的醫師才能守望相助?
    他們不但希望醫生能利用專業知識緩解病情,還希望醫生能傾聽他們的苦楚,給予共情、理解,甚至希望醫生給予一些額外的幫助。而且,臨床研究已經證實,精神心理障礙的康復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患者的社會支持體系、人際關係、康復環境對康復的速度和程度有重大影響。而精神科醫生無疑是患者的社會支持體系之一。
  • 青春期孩子心理障礙掛什麼科
    核心提示:青春期孩子心理障礙掛什麼科?青春期心理問題疏導不及時易引發精神問題,青春期孩子心理障礙掛精神心理科,北京去醫院治療的話,選擇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心理科,單純的心理疏導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要檢查病因,對症治療,中西醫藥物結合治療。
  • 穿戴上VR設備,在家也能治療精神心理障礙?
    最近,一個腦科學科普平臺指出,VR技術正在向心理健康行業進軍。目前,國內外已經發表了近300篇關於使用VR治療精神心理障礙的研究。根據該文章的介紹,VR技術可以和傳統的認知行為治療結合,尤其是和暴露療法、系統脫敏療法相結合。
  • 醫生給我開了抗抑鬱藥,到底吃還是不吃?
    「得了病,就該吃藥」,這似乎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但對於抑鬱症(抑鬱障礙)來說,這個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出於對抗抑鬱藥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風險的憂慮,很多抑鬱症患者和家屬面對大夫開的藥時,內心非常糾結:吃還是不吃好呢?如果不吃,病情會不會更嚴重?如果吃了,會不會有嚴重副作用?能不能少吃點?
  • 馬思純現身精神醫院,服藥後發福不少,怎麼成了這樣?
    雖然戴著口罩,但能看出來她的精神狀態比之前好了許多,但可能因為服用精神類藥物,身材發福了一些。得了逞的同學幸災樂禍,絲毫沒有一丁點愧疚感。上大二的時候,她出演了自己進入演藝圈的第一部正式的作品——由網絡小說《爸爸我懷了你的孩子》而改編的《戀人》。
  • 服藥三天味覺失靈,小心這些「隱秘的」副作用
    是得了重病嗎? 懷著這樣的疑問,張阿姨趕緊到醫院就診。 通過詳細的檢查,並未發現張阿姨的身體有任何異常。醫生仔細詢問了張阿姨近期的用藥史才發現,由於這幾天天氣寒冷,張阿姨的支氣管炎有點兒反覆,於是這幾天在家自行服用了阿奇黴素片。
  • Lady Gaga自曝始終無法控制情緒,正服用抗精神疾病藥物
    ,我必須服藥才能有所好轉。」她補充說,「我知道我有精神上的問題,而且它們有時會使我無法正常工作。」據悉,Lady Gaga之前說過,她在19歲時被多次性侵後繼續服藥,從此留下了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她說:「我和醫生說,我感到與世界分離了。在接下來的交談中,醫生就意識到我得了什麼病,然後為我訂購了藥物,我一開始很不情願地服用它。後來他成為了我的精神病醫生,並為我組建了一個團隊,他們非常照顧我,我服用的藥也救了我一命。」
  • 全國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精神障礙護理學試題
    C.智能障礙 D.睡眠障礙14.治療強迫症宜選用A.氟西汀 B.氯丙嗪C.丁螺環酮 D.地西泮15.處理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急性肌張力障礙,一般宜選用A.肌注氯硝西泮 B.肌注抗膽鹼能藥C.ECT D.肌注氯丙嗪16.患者聽到火車車輪滾動中有男人說話的聲音:「你是壞蛋,你是壞蛋……」,下火車後
  • 9種立馬見效的失眠藥,睡眠障礙最好的藥
    睡眠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補充恢復精力還是器官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好的睡眠,但現在幾乎有多數人有睡眠障礙,所以今天文章就是關於睡眠障礙吃什麼藥最好
  • 厭食症是一種心理障礙疾病,會引發各種問題,需要對症治療
    導語:厭食症就是因為患者有怕胖、心情低落的想法,然後出現過分節食、拒食的情況,從而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的症狀,甚至會拒絕維持最低體重,這其實就是屬於一種心理障礙疾病,大概有95%的患者是女性,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