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排骨時,牢記「3不要」原則,肉販子無意間說漏嘴,長知識了!
最近的溫度太冷了,深圳氣溫不到10度,江西都下雪了,更別說北方的城市了,氣溫這麼低,大家都不太想出門,寧願窩在家裡看電視。
在這樣低溫的環境中,來一口濃鬱的排骨湯,能夠讓人全身感到暖洋洋,既暖身又能夠補充體內所需的營養,特別是家裡有小孩老人,更適合在如此寒冷的冬日裡熬一道排骨湯,驅散這冬日裡的寒氣。
說到熬排骨湯,最重要的就是排骨要選擇新鮮的,只有新鮮的排骨熬出來的湯汁才會更鮮美濃鬱,現在豬肉的價格不便宜,很多肉販子攤子上的排骨當日賣不完,很多人都會留著第二天繼續賣。
隔了一夜的排骨,雖然放在冰箱裡冷藏,但是味道跟新鮮的相比差了一大截,要吃就吃最新鮮的,我媽就是一個買排骨的「高手」,之前有個親戚做肉販子,無意間跟我媽聊天時說漏了嘴,告訴了我媽如何挑選最新鮮的排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3不要」原則,看完後,你就長知識了,懂得如何挑選最新鮮的排骨。
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表面黏性大的不要!
買排骨時,很多人可能直接看顏色,然後就拿走了,但其實顏色並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觸摸一下排骨,如果發現排骨的表面黏性比較大,那麼這個排骨就不要購買了。
排骨的表面黏性大,那就說明這跟排骨存放的時間比較久了,已經不新鮮了,豬肉被殺完之後,肉質裡會因為環境的突然改變,從而分泌出一種黏性,這種黏液越多,就表明豬肉被殺的時間越長,那麼口感就會越差,越不新鮮。
雖然排骨分泌出的黏液可以用清水清洗乾淨,但是由於本身已經變得不夠新鮮的,此時熬出來的排骨湯也會大打折扣。
我媽從來不挑這種排骨,肉攤老闆每次看到我媽後,表面上嘴上微笑,內心卻想罵人!
第二、表面非常溼的不要
如果你發現排骨的表面非常溼,那麼就表示排骨裡面的水分很多,這種情況的排骨就表示非新鮮的。
因為排骨表面非常溼,很大原因就是放在冷凍裡太久了,拿出來的時候排骨上面還有積冰,這種自然解凍後的排骨,裡面吸收了大量的水分,讓人一摸就感覺到了「水分」。
我們買排骨時,一定要買新鮮的,還有一種排骨的表面水也很多,那就是注水排骨。特別是在如今價格高昂,馬上就要過春節了,這種注水排骨很多肉攤老闆都幹過。
第三、排骨彈性差的不要
天氣這麼冷,當然得去超市買菜了,超市裡面有空調,氣溫更時候逛街,我們在購買排骨時,一定要用手指在排骨的肉山按一下。
如果按壓後,這個肉反彈的比較快,那就說明這個排骨的彈性很好,更加新鮮有活力。
而如果按一下去,沒啥反應或者是不反彈起來了,那就說明這個排骨不夠新鮮。
購買排骨其實是個技術活,像我媽一樣,從不挑選「3不要」,肉攤老闆嘴上微笑,內心卻想罵人!把新鮮的都買走了,昨天剩下的還怎麼賣?
以上所述,就是我們在平時平常生活中,最近有用也是最實用的技巧,「3不要」這個購買排骨的方法,你們學會了嗎?沒學會還可以在看一遍哦。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圖片來源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