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影視賞析,專注原創,歡迎收看:
關於小丑,無論是DC的蝙蝠俠,還是繼而衍生出來的美劇《哥譚》《自殺小隊》,都在演示著這個超級IP的影響力,有著令人震撼的飾演者希斯·萊傑,也有唇紅齒白傑羅姆的表演張力,在DC和漫威的熱衷粉掐來掐去,都想證明自己的一方更有市場時,一部嶄新的《小丑》橫空出世。
總有人喜歡說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但面對嶄新的劇情,全新的演員,他們仍會選擇去觀看,也許酣暢淋漓之後索然無味的說著僅此而已,但諸如此類的行動依然表明小丑IP的火熱,希斯·萊傑的小丑固然經典,但「再無,永遠」這般的字眼到底有所偏失,久而久之而讓人覺得譁眾取寵。
2019年上映的由託德·菲利普斯導演的《小丑》出現在了熒幕之前,既有前人的影響,也有輿論的壓力,飾演經典的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會頂著壓力去完成一件起初大家並不看好的事情,而正是如此,這部影片的成功也是必然,上映首周,以1.522億美元刷新海外記錄,緊接著又以全球票房總額2.484億美元刷新全球記錄,最後累計票房高達10.6億美元位列2019年全球票房榜第7名,如此等等,都彰顯著《小丑》的成功。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它並非遵循漫畫,也不是衍生劇,而是導演根據自己的認知加以創作,講述了小丑是如何產生,影片一開始便以壓抑的氣氛渲染著八十年代境況,窮富的差距,社會的不公等等,主角亞瑟·弗萊克(傑昆·菲尼克斯飾)是一個舉著廣告牌招攬生意的小丑,他看似積極,向上,企圖用自己表演的天賦為這個世界帶來歡樂,但自己同樣是落在深淵不可自拔,他患有怪病,那就是不由自主地大笑,更是為他自己帶來了諸多困擾,同行的奚落,社會的忽視,千瘡百孔的家庭一次次的刺激著他的心臟。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亞瑟的母親告訴亞瑟他控制不住大笑的怪病是為了給這個世界帶來歡樂,對此亞瑟深信不疑,甚至把它當成了自己的信條,毀滅一個人或許只要一秒,但拯救一個人用的卻是一生,亞瑟從母親的信件中得知名門望族韋恩其實是自己的親生父親,而自己的母親正是韋恩的情婦,亞瑟似乎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有了希望,他去了韋恩的家中,但卻被告知自己的母親只是有著妄想症的精神病,更是被自己喊了「父親」的韋恩重重地打了一拳。
亞瑟萬分沮喪,他終於查出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母親信中所寫不過是無稽之談,而他則是一個被領養的兒童,因為幼時被自己母親和繼父的虐待造成了腦損傷,霎時間,卑微,絕望,無助,憤怒等情緒如同深海般的湧向了亞瑟的腦海,他所堅持的信條原來是自己幼時的不堪,所有的一切幻想都變成了泡沫,正如小丑般被這個世界所厭惡,淘汰。
他積極向上,卻被同事奚落,嫁禍,導致自己丟了工作,地鐵中他見義勇為,卻遭來毒打,亞瑟舉起槍殺了那三個人,他熱愛脫口秀,甚至將自己崇拜的脫口秀主持人當作自己的「父親」,卻遭來他的嘲諷,他憤怒地喊著「如果惹惱了一個被社會鄙視拋棄孤獨的精神病,會發生什麼!」,他敬愛他的母親,卻發現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母親所致,雪崩之前,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過錯,起初,人們並不覺得這是一場災難,直到它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病態的思想並不是你犯罪的理由,我完全同意這個觀點,只是可恨的人同樣可憐,他也曾是積極向上的亞瑟,為了工作盡心盡力,但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了笑柄,社會的歧視,不公,蝸居在黑暗下的壓抑,他看到一束光芒,拼命的想抓住了它,卻發現光芒之上同樣還是無窮黑暗,所以他絕望,崩潰,歇斯底裡後是狂歡的盛宴。
這部電影沒有超級英雄,沒有追求的打戲,但絕不平庸,對錯無論,真理難求,黑暗的基調下,同樣痛苦萬分的人開始有了自己的信仰,他們紛紛帶起了自己的面具,在影片的最後暴亂中悠然而起,也隨著亞瑟的入獄而結束。
縱觀全局,亦或是全球票房,《小丑》都有著不俗的劇情和良好的口碑!
好了,今天的影視賞析就到這裡了,喜歡的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