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73年股崩前夜的蝴蝶之翅:授勳望族與頭牌洋行的「舉牌」血戰 | 港股風雲

2021-02-13 市值風雲

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  未獲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 | 維尼熊

 編輯 | 小鷗

 

香港自1841年開埠,從一介荒島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在這個百年風雲變幻中,港九風雲際會豪傑輩出,演繹了眾多經典商業橋段。

風雲君知道吃瓜群眾素來愛看八卦,我們最近也衝殺得太狠,文章偏偏如刀似箭,今天咱們就換個口味,擼一篇輕鬆愉快的商戰故事,讓粉絲們開心一下。同時也證明一下,風雲君既下得了疆場,也說得溜書場。

此役,是香港開埠以來第一場大規模的股權爭奪戰;也首開以股市為收購戰場之先河,是第一次現代概念的收購戰。同時,該戰役也是1973年香港股災的一大導火線。

話說1972年,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的怡和洋行下屬置地公司,在股市掀起了一場對華資牛奶公司的收購戰。雙方針尖對麥芒,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當時的交戰雙方都是香港商界巨擘,再加上當時監管法規不完善,整個交戰過程監管部門沒有參與,屬於最正宗的自由搏擊。再加上恰逢牛市,火上澆油,故其激戰場面異常火爆,香港股市為之沸騰,吃瓜群眾為之癲狂。

一、決戰前夜

1、置地與怡和洋行

置地,老牌英資地產公司,創建於1889年,是當時港埠最大地產公司。創始人是遮打與凱瑟克。遮打這廝是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商人,出生於英國富貴世家(不是內地的洗浴中心),一生好運爆棚,求財得財,盼名得名,祈壽得壽,撩妹得妹,在香港呼風喚雨風頭無兩。

這貨在港靠倒騰古董起家,後建立九龍倉,飛黃騰達,其後不遺餘力促成港府實施填海規劃。港府大規模填海置地過程中,他的置地公司獲利最多,成為中區的地王。

遮打掛點之後,置地公司落入怡和洋行手中。 

怡和洋行歷史更悠久,成立於1832年的廣州,創始人為鴉片販子渣甸與馬地臣(這二人合辦的公司曾壟斷遠東三分之一的鴉片貿易)。香港開埠後的第二年(1842),怡和遷到香港,幾經發展,崛起為香港第一大洋行。


經過數十年的演化,怡和又漸漸落到與渣甸有親戚關係的凱瑟克家族手中。 

1972年,亨利·凱瑟克任怡和主席,為怡和第五任大班,總經理為紐壁堅。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為怡和的鼎盛期,旗下公司300餘家,遍及港九和海外。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香港房市漸旺,置地市值大增,成為怡和系的搖錢樹置地的物業主要在中區,這時候中區早已飽和。港島的第二商業區挪到銅鑼灣一帶。

怡和便輾轉到銅鑼灣尋找獵物,一眼看中牛奶公司。 ——於是,一場震驚港九的歷史大戰的雙方,終於在時空中交錯了。

2、牛奶公司與香港望族周錫年

牛奶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1844 年,美國商人丟杜在雪廠街開辦雪廠(天然製冰),後與英商凱爾(人工製冰)殺得難分難解,1880年,哥倆罷兵休戰握手言和,好基友一生一起走,合作組建香港製冰公司。所屬物業有雪廠街雪廠、春園街製冰廠、銅鑼灣製冰廠。 

1886年,英國溫遜醫生創辦牛奶公司,牛場在銅鑼灣的荒坡。1990年,公司在薄扶林開闢第二牛場和農場。1918年,牛奶、製冰兩公司合併,成立牛奶冰廠有限公司。到二十世紀中期,隨著冰箱漸普及,製冰業務萎縮,遂一心一意擠奶。 

牛奶公司本是英資公司,但是被一個叫周錫年的人悄無聲息地弄到了自己碗裡。周錫年祖籍廣東東莞,祖父周永泰於1862年來港謀生,到父親周卓凡一代,家族已相當富有,為香港望族之一。 

老周從小就接受了良好教育,曾赴英國及奧地利留學,1930年回港,成為香港大學講師及著名五官科醫生。此人無心當老師,也不想當醫生,醉心於公共事業,博取名望。先後擔任過保良局主席、立法局議員、行政局議員,頗受港英當局重視。1960年又獲女皇授爵,為港埠華人第四位獲此殊榮者。

由於此人聲名顯赫,許多大公司拉他做董事,撐撐門面,他也來者不拒,先後擔任了十多家公司的董事及董事長。牛奶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老周任牛奶公司董事後,賊心頓起,設暗盤吸納牛奶公司股票,日漸坐大,成為公司大股東,坐上主席寶座。水不驚來魚不跳,一家上市公司到手鳥。 

老周是兩任港督大紅人,一直牛逼得緊,很緊。無奈風水輪流,1967年香港動亂,老周站錯隊伍,政壇失寵。此後很少在政界拋頭露面,一門心思擠牛奶。

怡和看中的,當然不是他家那百十頭奶牛,人家垂涎的是銅鑼灣和薄扶林的大片土地。當時銅鑼灣已成旺市,在寸土寸金的地方養牛擠奶,實在是暴殄天物。薄扶林也開發在即,地價必會飆升。 

怡和雖為當時全港第一大公司,但想一口吞併牛奶公司,也非易事。牛奶是擁有數千員工的大企業,除牛房,還有多間奶製品廠。而且公司話事人周錫年名高望重,雖官場失意,但在香港的根基極其雄厚。

所以置地要吞牛奶,一場血戰不可避免。

二、一場血戰:兵臨城下

1972年10月25日,香港股市開市,牛奶詭異躥升了14港元,以137港元收市。置地也創出新高,報收於95港元。

當時正值港股牛市,如火如荼,股民天天魚翅撈飯,兩隻股票飆升,皆以為大市所然,沒什麼大驚小怪。只有個別嗅覺極其靈敏的資金,隱隱聞到了血腥味,開始出動,進場搶籌。

到了10月30日,置地不再背後偷襲,暗牌翻成明牌,人喊馬嘶揮兵城下,開始扣關叫陣。

10月31日,置地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宣布對牛奶進行收購,收購方案為:以兩股面值5港元的置地公司股票,換一股面值7.5港元之牛奶公司股票,準備將收購方案於1972年11月7日寄與牛奶各股東聘請的兩家財經顧問分別是怡富和獲多利。 

從收購條件來看,似乎牛奶不吃虧,2股置地換1股牛奶,以10月27日的收盤價,牛奶135,置地94,兩股置地值188。牛奶股東若換股,可增獲53港元的股值。 

置地在廣告中還作出種種承諾,聲稱重組後的新公司,對雙方股東有益云云。為提高置地的誘惑力,置地小算盤一波弄,把資產進行重估,超過17.5億港元。 

消息一出,全港沸騰。牛奶瞬間變開水,股價高歌猛進,當日大漲28.6%,報收於196港元,第二天攻破200元。置地稍遜風騷,漲9%,報收於104港元。 

該消息給本已灼熱的股市火上澆油,當日恆指飆升43.67點,達到623.67點。交投破紀錄,達44330萬港元。 

面對敵軍來犯,牛奶反應遲緩,連董事會都沒有開。而置地主席亨利·凱瑟克一臉奸笑,主動拜會牛奶主席周錫年,表示自己很有誠意,勸說老周共同開發牛奶地盤,一起發財。當然,席間也狂送高帽子,比如大讚周錫年德高望重,承諾讓其留任主席,各種馬屁。

但是,老周縱橫香港政商兩界幾十年,豈是一頓馬屁就能擺平的?人家還缺馬屁麼?何況還被人打了悶棍將了軍?廉頗老矣,尚能懟你娘否?!

桌子一掀,雙方駁火。 

11月3日,牛奶董事局昭告天下:宣布聘請羅富齊公司為財經顧問。次日,牛奶與羅富齊在《星島日報》刊登全版廣告,呼籲股東慎作決定,等董事局進一步通知。同時牛奶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柯倫火速返港。

雙方劍拔弩張,準備正面搏殺。 

11月8日,牛奶再放廣告,旗幟鮮明拒絕置地的收購計劃,呼籲股東不要接受置地的收購建議。

置地迅速反應,接招拆解。同日上午11時,由怡富和獲多利出面, 在置地董事會議室舉行記者招待會,發布收購事項,敦促牛奶股東從速過戶,接受收購者必須在11月29日前至畢打街「中央登記處」登記。 

牛奶抗拒,置地猛攻,江湖傳言四起,媒體新聞亂飛,各種勁爆的小道消息傳遍大街小巷。置地股價水漲船高,牛奶股價直衝霄漢。各路主婦、少婦、老婦、摳腳大漢、吃瓜群眾攜金帶銀,傾巢出動,整個股市陷入瘋狂,恆指一舉攻破700點整數大關。 

11月9日,牛奶再次反擊,當晚舉行記者招待會,牛奶公司各大要員悉數到場,特邀會德豐洋行主席馬登列席。羅富齊公司首席董事李柱,代表牛奶董事局提出反對收購的三大理由。 

1、置地股息太低。以1972年計算,牛奶每股股息3港元,置地兩股股息合計才2.4 港元,懸殊甚巨,若接受收購,有損股東利益。 

2、置地盈利太低。1972 年,牛奶每股盈利3.65港元,置地兩股合計才2.58港元,置地太low,堅決拒絕! 

3、牛奶信譽卓著,實力雄厚,能夠保障股東長遠利益。 

李柱信誓旦旦表示:置地不會成功。而會德豐主席馬登,和記主席祈德尊則手捧西瓜,一言不發。 

翌日,牛奶再放大招。宣布拆股,1拆5,拆後再送,每股送1股紅股。這樣,原來每股變成新股10股;同時宣布該年度預計派息每股增幅達67%。

消息一出,又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吃瓜群眾紛紛搖旗吶喊殺聲震天,牛奶股價再度飆升,炒至每股290元的天價。置地也不甘落後,股價飆漲到127港元的歷史新高。 

妹妹你有張良計,哥哥我有過牆梯。 

面對牛奶1拆10的吸星大法,置地使出一招化骨綿掌。次日,也就是11月11日,置地大刊廣告,自詡「股王」,提醒牛奶股東謹防上當:1拆10,純粹蝦扯蛋,就是把一塊大餅切成10小塊,數量增加,分量沒變。


咦,看著好眼熟?!這他麼不是A股最喜歡搞的高送轉遊戲麼?你們怎麼他麼幾十年前就敢這麼噁心我大A股玩高送轉的各位老闆?

出了一槍,再砍一刀。置地再提質詢,牛奶今年派息,何能增幅67%?至今年5月前,牛奶股息增幅不過21%,難道,你下半年奶牛擠出來的不是牛奶,是金液?你擠了母牛的金液,公牛們情何以堪? 

咦,看著好眼熟?!這他麼不是A股最喜歡搞的業績承諾麼?!我類個去,你們這群香港佬,你們這麼噁心我大A股的各位老闆你們覺得合適麼?!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劍,殺得難分難解。全港市民也是興奮異常,都想進去猛搞一盤,從此魚翅撈飯醉生夢死。


就在市場極度癲狂之際,滙豐銀行大班桑達士出來警告:「香港股市已形成了純投機活動,許多股份泡沫嚴重。」 

話音剛落,11月13日,黑色星期一,股市狂跌87點,幅度達11.5%。牛奶置地哥倆更是首當其衝,其中奶牛暴跌20%,置地狂瀉23%。

但是,這只是一個小插曲,股民依然對股市無限憧憬,熱情不減。次日股市立馬反彈。 

這邊,置地和牛奶的巔峰對決仍未分高下,雙方已經殺紅了眼,文攻武鬥,刀光劍影。此時雙方各請秀才,大打嘴炮。從11月14日起,各大報章連續3天刊登置地的全版廣告。文辭犀利尖酸,自吹自擂,又極盡譏諷挖苦之能事。 

14日:「……人盡皆知,荒山野嶺只能長青草(註:指牛奶飼料地),絕對不會生長盈利,閣下當然深知其中道理……能在地皮上建築向高空發展的摩天大廈,方能使股東盈利直衝霄漢……」 


15日:「……過去5年業績每年直線上升,所以論已往業績,是置地;論將來寄託,也是置地!」 


16日:「今後3年大發展,誰人能與共比肩?」

牛奶針鋒相對,廣告鋪滿香港中文各大報章,敦促股東不要誤入置地圈套。雙方撕逼大戰,廣告鋪天蓋地,喜煞報社老闆。各報另配社評、快訊、綜述,為大戰推波助瀾,吃瓜群眾手舞足蹈爭睹為快,急盼好戲連臺。 


11月18日,牛奶又出來吹了個兩斤多的牛逼:它在各報刊出大幅廣告,欄中畫一根粗柱,兩根細柱。粗柱代表牛奶,上面標出「80」,代表牛奶每股資產值80港元;另兩根細柱代表置地,每根細柱代表置地每股資產28港元,兩股合計才56港元。兩股置地換1股牛奶,牛奶股東將會白白損失24港元! 

置地新聞發言人立馬跳出來強烈譴責,牛奶公司吹牛逼,資產注水,不可信! 

剛罵完牛奶公司,置地轉身就吹了個三斤多的牛逼:次日,置地推出重估資產值的廣告,聲稱由測計師重估資產後,每股資產值51港元。這樣,兩股換一,以102港元對 80港元,立馬把牛奶比下去了。

哈哈,吹牛逼誰不會啊。在那個監管法規不健全的時代,這種牛逼可以隨便吹,帳可以隨便算,所以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才是全體股民之福。


(現在A股還在吹喲,各位老闆,你們要保重啊,當前這個形勢下,你們吹過的牛逼,這屆監管層很有可能會讓你們自己給吃下去。) 

再一日,也就是11月21日,雙方口水戰空前熾熱。各報均出現二家公司整版廣告,其中置地兩版,牛奶一版。雙方互相指責對方資產估算注水。牛奶董事會致置地公開信:按置地昨 日重估出的每股資產51港元計,流動資產約為32億港元。而三星期前置地公布的數據,公司流動資產淨值只有17.5億港元,約合每股28港元,你奶奶的怎麼憑空多了14億港元? 

雙方就這樣唇槍舌戰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一時不分勝負。但是,置地雖未在口水戰中壓倒牛奶,但實際效果喜人,每天來換股的絡繹不絕。置地為擴大戰果,方便牛奶股東來換股,在九龍梳士巴利道星光行另設分處。

眼看著牛奶就要落下風了…… 

就在雙方殺得昏天暗地之際,只聽得一聲鑼響,從側翼殺出一員猛將,身騎白馬,手提長槍,儼然如常山趙子龍。


24日,一家叫華懋置業的公司加入戰鬥。當日,各大報章除了刊登置地的廣告外,還有一整版新鮮出爐的華懋置業有限公司的廣告。這廣告詞也特別有意思,很傲嬌:「你知道和牛奶公司發展地產的是誰?」

是誰呢?牛奶董事會當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招待會, 宣布重大發展計劃。消息傳到股市,牛奶股再次攀升,置地水漲船高,也跟著攀升,整個股市再次大旺。 

在下午的記者招待會上,牛奶宣布已和香港「權威地產集團」華懋置業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合組的新公司為牛奶地產有限公司,新公司股票的25 %將分送給牛奶公司股東,不日將在港九交易所掛牌上市。 

華懋將注資1.24億港元,換取新公司24.9%的股份。而牛奶將以地皮換取新公司75.1%的股份,免費派給股東的股份將於此出。 

這個華懋是何方神聖?他的老闆叫王德輝,此時還是個地產小老闆(八九十年代崛起為香港地產巨頭),此時的華懋並不是牛奶聲稱的香港「權威地產集團」,這廝也就在新界鄉下建點低檔樓宇,在香港默默無聞,屬於地產界屌絲一枚。

牛奶這一招倒是起到了一點效果,對遏制換股起了一定作用。

但是置地公司十分不屑,亨利·凱瑟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泰然自若,聲稱換股一定會成功。他十分自信,說道:「對於這個剛成立的新公司,我們認為毫不足慮,他們是不會成功的, 因為華懋公司對發展牛奶現時所掌握的地皮毫無經驗,這家公司過去只是在葵湧、九龍以及新界一些偏僻地方發展房地產。牛奶這次可以說是找錯了對象,無形中也是把這些地皮浪費了。這種做法對牛奶公司本身毫無利益,甚至有損。」 

這番話直指牛奶的要害,股民一聽原來是個low貨,都屁顛屁地跑去換股了。 

11月26日,牛奶再次反擊,聲明這個華懋不是low貨,人家公司人才濟濟。牛奶地產公司的前途一片光明云云。 

11月27日,置地再放猛招,宣布送紅股,1送5,跟牛奶的拆股是同一個配方,就是大餅切成小餅。但是小韭們就是喜歡這個套路,皆欣喜若狂。 

11月28日,是換股前的最後一天,牛奶雖然眼見回天乏術,但仍做殊死搏鬥,依然在各大報章上描繪牛奶公司的美好前程。只是,股民已經不吃這一套了。 

11月29日晚,置地宣布成功收購牛奶。翌日,置地刊出整版廣告,聲稱已持有80%牛奶股權。

此時,置地主席凱瑟克仍然一臉奸笑,極力挽留周錫年留任牛奶主席職位。但是老周畢竟是要臉面的人,哪裡受得了這等窩囊氣?既然仗打輸了,那就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滴牛奶。

置地收購牛奶,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當時地產大旺,藍籌股走悄,置地又是藍籌中的明星,一直光環籠罩;


相比之下,牛奶的經營穩健有餘,進取不足,閒置地皮物業未充分開發利用,僅僅賤賣過一些地皮,中小股東早有微辭;


其次,置地背靠怡和系,怡和為香港第一大公司,威名遠播如雷貫耳,在香港婦孺皆知;


再次,置地本次收購手法也很巧妙,整個併購過程反應迅速,見招拆招,也能抓住中小股東的心思。 

此役,置地吞併牛奶,不動分文,絕對堪稱資本市場經典。它開香港股戰先河,自此以後,香港資本市場群雄並起,風雲激蕩,開創了一個輝煌璀璨的商業大時代。

當然,由於本次股戰中置地和牛奶遭到瘋狂炒作,點燃了市場情緒,從而帶動整個香港股市狂飆突進,泡沫倍增,最後引發了1973年春天香港股市的崩盤。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壽又掃貨,增持3000萬股農行!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傳遞什麼...
    鍾情港股銀行股3月3日,國壽集團以每股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H股3000萬股,合計9652.8萬港元。2月24日,中國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披露,在2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日通過滬港通分別從港股二級市場增持農業銀行620萬股、3000萬股、4500萬股,共計8120萬股。
  • 港股風雲 | 恆指周K線四連漲 惠理集團謝清海看好內資股
    港股風雲 | 恆指周K線四連漲 惠理集團謝清海看好內資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9 13:26:54
  • 香港公布2020年授勳名單
    香港公布2020年授勳名單 2020-10-01 00:57: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吉翔 責任編輯:吉翔
  • 風水港股:香港股市魔幻記
    作者 | 南山張起靈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如果你在朋友圈提到「風水」兩個字,大部分人會回以一種眼神,眼神中的含義基本上可以概括為:那是一股神秘的力量。  風水,古稱堪輿,為相地之術。傳說最早起源於伏羲時代,後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三國兩晉時期,風水理論逐漸完善,晉時期,郭璞《葬經》有雲「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正式對「風水」一詞下了定義。到了明清時期,「風水學」發展到了頂峰。但是,在解放後,風水學被歸類於「封建迷信」,受到了打壓。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逐漸開始恢復。
  • 《港股投資20講》系列之十,配售、供股有何異同?股息、ADR又是什麼...
    我為什麼要整理本文的原因請看第一篇《港股投資20講》系列之一,一文看懂港股百年變遷學習一個領域不能只限於表面,很多人可能投資股市很多年了,但並沒有真正深入去學習過一些基本常識。下面繼續來了解配售、供股有何異同?股息、ADR又是什麼意思?
  • 險資料加碼股票投資:頻頻舉牌 密集調研
    今年以來,險資已先後5次舉牌上市公司。此外,保險機構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熱情也非常高,截至3月6日,2020年以來已有87家保險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498次。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期完成的投資者信心調查顯示,半數高管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險公司將調整今年的資產配置計劃,股票和另類投資成為多數保險資管機構的熱門選項。高管們普遍關注短期內疫情造成的可投資資產減少以及中長期投資收益下降。
  • 香港豪門風雲錄③ | 香港最富有的猶太家族
    【編者按】香港自稱為英國人殖民地,百餘年風雲激蕩,也誕生了許多巨富家族。
  • 佳源國際玩貨源歸邊 網友驚呼香港老千股再現江湖
    佳源國際控股暴跌近九成 市值一日蒸發291億香港股票市場中的個股出現暴漲暴時有發生,就在昨天,投資者再次目睹港股市場黑天鵝事件。1月17日,香港多隻細價股毫無徵兆地突發暴跌,其中,佳源國際和陽光100兩隻內房股出現閃崩,盤中一度大跌近90%。佳源國際控股最低跌至1.4港元/股,跌幅達到89.23%,較前一日收盤,市值蒸發291.28億港元,儘管今日早盤港股一度反彈漲近100%,但股價的急上急下,投資者仍心有餘悸。無獨有偶,和佳源國際一樣遭遇重創的還有內房企陽光100。
  • 「長電系」再度舉牌!增持這隻電力股10萬股
    年報披露的時間窗口剛過,部分資方便開啟了大舉增持之旅。3月30日,一筆10萬股的增持,使長電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長電資本」)對於黔源電力的投資,正式跨過舉牌線。本次增持後,長電資本持有152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成為黔源電力持股5%以上股東。長電資本對於黔源電力的舉牌,有種逆風而行的意味。原因在於,舉牌動作正值黔源電力業績表現出現下滑的時間窗口。
  • 香港黑幫風雲錄之:「兔唇大亨」崩嘴崩
    就是這樣常人眼裡的輕微殘障人士,從街頭小木匠一躍成為全港最大幫會話事人,風雨飄搖之際、帶和勝和撐過危局,崩嘴崩,堪稱近年香港江湖最傳奇的風雲人物。崩嘴崩曾代表和勝和以50萬、從14K手中接過500萬的生意,在此過程中與14K大佬鬍鬚勇結成莫逆之交。崩嘴崩的運作能力也得到勝和元老「雞腳黑」的賞識,兩人過從甚密,並與勝和內部有「上水皇帝」之稱的「白頭仔」關係匪淺。此外,崩嘴崩與14K元老「大眼」、猛人「田雞東」,和合圖「西環教父」金山都是相熟友人。據傳04年,崩嘴崩與新義安「瘦豬」合作、拿下荃灣多條小巴線路,被稱荃灣小巴之王。
  • 傲視規則的「蒙面舉牌專業戶」
    >文 / 小鷗A股的江湖裡,每一次蒙面舉牌被曝光,總會讓我們看到一出股權爭奪的大戲,*ST山水(600234,SH)、昌九生化(600228,SH)、武昌魚(600275,SH)(夜幕下的一致行動人:「行刺」武昌魚)等等,但新元科技(300472,SZ)的舉牌方一致行動關係的曝光可能是一股泥石流
  • 神州控股折價4供1:舉牌易破 心魔難除
    故事的發展脈絡在此不再贅述,可回顧過去一年的跟蹤文章:  《A股國企直接舉牌港股神州數碼(861.HK)——價值發現新玩法!》  《廣電運通與神州控股的二次虐戀正式開局:你選哪邊站?》  《兩家A股上市公司,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打起來了,怎麼看?怎麼辦?》
  • 開年爆款新基金投哪?港股正成下一「抱團股」?
    統計顯示,自互聯互通市場開通以來,內地資金通過滬深港通已淨買入港股超過1.8萬億港元。2020年全年,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6721.25億港元,創年度新高。受益於內地流動性環境保持合理充裕、AH溢價走闊、中概股回歸等因素,2021年資金「南下」的規模正大幅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15日,連續10個交易日滬深港通南向資金淨買入額超過百億。
  • 1973年香港大股災紀實
    從牛市到熊市的逆轉1973年初的大盤走勢很好,當時並沒有人預料到股市最終會讓這財富之夢在瞬間破碎。相反,不少人一廂情願地認為,1973年按生肖計算是「牛年」,「牛年」字面上與「牛市」暗合,乃是一個好兆頭。
  • 香港首次發現罕見「暗翅蟬屬」(圖)
    香港首次發現罕見「暗翅蟬屬」(圖)     圖中的「暗翅蟬屬」為首次於香港發現其中一種罕見蝴蝶細灰蝶只有25毫米長,身有斑馬紋,多出沒於長洲、大澳及東湧。(環保協進會提供)來源:香港《明報》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環保協進會於過去一年發現,原來長洲有不少罕有的物種,包括首次於香港發現的暗翅蟬屬。
  • 港股交易系統-香港股市與內地股市術語對照
    港股打新不僅這些巨頭表現優秀,近期一些新上市的股票也是一路飄綠,十股七漲。港股打新也稱為了國內散戶的優質選擇。港股開戶隨著開戶需求量增加,一大波港股新用戶加入市場,港股開戶以及香港銀行卡的需求量也急增。香港目前的特殊情況,導致自身去香港現場辦理有收到了限制,那麼網上辦理香港銀行卡用於港股開戶 已經成為唯一的辦法,具體方式有很多,這邊我之前寫過一篇民生銀行的香港卡辦理方式,供參考。
  • 她被富商拋棄,留下5個子女窮困潦倒,不料卻造就香港名門望族
    文/不二書史她被富商拋棄,留下5個子女窮困潦倒,不料卻造就香港名門望族一個家族的興旺從來就不是偶然,而在香港要說起名門望族,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何家。何家至今更是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不過令人覺得十分有意思的是,何家卻並不在香港四大豪門之列,導致許多人也並不知道何家的家底有多厚,不過說起何家的兩位大人物,相信大家就一定有所了解了。何家最過於出名的莫過於何東和何鴻燊,但是何家並不是指的是何鴻生的家族,因為就連何何鴻燊家族都只是整個何家的一小部分。1842年鴉片戰爭爆發,整個大清朝被迫開放。
  • A股尾盤集體砸盤,港股物業股殺跌,醫藥白馬直接閃崩
    本次,上交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此前發布重要通知,決定於2020年12月14日調整滬深300、中證100、上證50、中證紅利、中證香港100等指數樣本。正是因為成份股的調整以及指數擴容生效導致了部分軟體出現了尾盤集合競價3分鐘大幅流入,最後30秒左右又突然大幅流出的情況。
  • 黑幫、賭王、美女、5000億,一個猶太「渣男」留在香港的望族
    1894年,何東被任命為怡和洋行香港總經理,掌管怡和洋行整個香港的業務,走上了職業經理人道路的巔峰。在這之前,怡和洋行的總經理只能是英國人。  他眼光也很獨到,很早就發現香港的房地產行業潛藏著巨大的機會,囤積大量土地,隨著香港人口增多而暴富。然後就將事業進行延生,進行多元化經營,橫跨金融、傳媒、航運、煤炭和紡織等行業,開創了家族的事業。  何東成為香港開埠以來的第一位首富,何東家族也成為何仕文失望離開香港之後,成為何家的第一個名門望族。
  • 1973年香港小姐往事
    香港小姐一直是香港女性美的代表,是香港一張永恆的魅力名片。香港小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開始出現。1973年以前,「香港小姐」的選舉並非定期舉行,一般由私人機構在香港北角麗池夜總會舉辦。自從1973年6月24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無線電視)選出第一屆香港小姐後,「香港小姐」的選舉才年年固定由無線舉辦。而「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口號,也是在當年誕生的。近50年的香港小姐選美史,圓了無數天真少女「烏鴉變鳳凰」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