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豁達

2020-11-19 丁衛紅


"別人想要貶低你?怎麼辦",黃渤豁達回答:「那我就把自己放到最低,剩下的就只有往上升的空間了"

黃渤第一次當導演,電影《一齣好戲》上映3天,票房就破4億豆瓣7.4分。

劇中黃渤用一個簡單的模型推演出了一亇迷信,人們輕易地就接受了「外面的世界已經毀滅了"這觀點。

信息嚴重封閉,無法得知世界的真相。被現實所困,無法依靠自身改變所處的困境。所以黃渤主演的馬進和小夥伴們「瘋了",大家居然就放棄了離開孤島的想法。

然而生活中的黃渤又是怎樣的呢?成名前,黃渤十五歲就打工掙錢養活自已,啥苦都吃過,成名後,還是經常有人拿他的顏值打趣,但是每次黃渤都不計較,而是憑藉自己豁達樂觀機智的性格,化解了種種尷尬。

在一次頒獎大會上,主持人問黃渤:馬雲說過一句名言,我以為是說給自己的,今天發現這句名言同樣適合於您,您知道那句名言是什麼嗎?

黃渤:我還真不知道。

主持人:馬雲說,男人的長相和他的才華往往成反比的。我不知道您怎麼看這句話?

黃渤:我相信這句話也一直激勵著您。

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係,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一定要大氣,說白了,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豁達。黃渤的事業越來越成功,就有他這種機智幽默、容人的心胸起作用。

我們去看古人的例子,怎麼做人才能被回饋得到人生通達。

蔣琬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大將軍,得到諸葛亮悉心培養。諸葛亮去世後接任宰相。

宰相府裡有個官員名叫楊戲,他比較不合群,平時訥言少語。蔣琬跟他說話,他也是嗯嗯嗯,卻沒半點應答對話。

有人就看不慣了,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

一般下屬都會逮亇機會就會對宰相不動聲色地拍下馬屁,活躍下氣氛,楊戲從來不做。

儘管楊戲這麼性格孤僻,蔣琬仍然對隨從說,讓楊戲當面說讚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

蔣琬看重的是楊戲做事敢擔當, 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看這個世界的角度,決定了這個世界的溫度。

心胸開闊容人容事,這個世界並不完美,甚至有點殘酷。你無法決定下一段旅途遇見的是好事還是壞事,當時諸葛亮死後蜀國面臨危境,而領導如何面對困難的對策,尤為重要。

豁達還是一種自信,今天容人,明天必得朋友傾其全力相助,不計前嫌,真誠待人必受眾人敬仰。

春秋時,齊襄公有兩亇公子小白和糾,為爭奪王位開戰。鮑叔幫助小白,管仲幫助糾。

交戰中,管仲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帶上的鉤子,小白差點喪命。後來小白做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任命鮑叔為相國。鮑叔心胸寬廣,堅持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他說,只有管仲能擔任相國,我呢有五個方面比不上他。

齊桓公確是寬容大度的人,不記射鉤之仇,採納了鮑叔的建議,重用管仲,任命他為相國。

果然管仲協助桓公在經濟、內政、軍事方面進行改革,數年之間,齊轉弱為強,成為春秋前期中原經濟最發達的強國。

回頭再說黃渤,他曾經是中國教育模式下的失敗品,現在許多人眼裡的成功者。

那時他就是所謂的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他恨透了讀書,最恨數學和英語。

讀書不行,唱歌倒是他的強項,「這不務正業的行當能養活你嗎"都是知識分子的父母恨鐵不成鋼。黃渤為此沒少挨打。

黃渤暗想,我還真要靠這亇吃飯,十五歲時瞞著父母去了青島當地一歌廳駐唱,在那裡拿到他第一筆工資。

這條路可不好走,他曾自己組過樂隊,當過舞蹈教練,加盟過唱片公司,還當過公司老闆。靜下心來,他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當朋友給他推薦拍了第一部電影後,27歲的黃渤萌生了考北京電影學院的想法。頭二年報考表演系,因長得難看而落敗。

樂觀的他第三年改報配樂系,從配樂專業畢業後,他倒成了搶手的配音演員。

配音名氣漸長,同時他也客串些電影小角色。為拍戲他可以一天爬山三丶四十趟,可以三亇月磨破38雙鞋。

終於電影《瘋狂的石頭》讓他大獲成功,成為60億影帝。又憑《鬥牛》獲得46界金馬獎影帝。

這過程苦嗎?當然苦。幸運嗎?也確實幸運。偶然的嗎?不偶然。

"別人想要貶低我,那我就把自己放到最低,剩下的就只有往上升的空間了"這就是黃渤的自勉。

他的幽默中不經意間透著答案。時時告訴人們:

當別人疑惑時你堅信,當別人放棄時你堅持,當別人計較時你豁達,於是當別人失敗時你成功。


相關焦點

  • 做人心胸豁達,有氣度,是深諳人生智慧
    如果我們把「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比作人生的最高境界,那麼淡定和豁達則是做人有氣度的重要體現。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那麼他肯定是一個為人淡定、心胸豁達的智者,即使風吹雨打,他的心中總是充滿陽光。從前,一個裁縫師傅讓一個年輕的學徒去鎮上買布料。中午,徒弟神情很沮喪地回來了。師傅疑惑不解地問他:「你怎麼了,為什麼不高興?是不是把買布料的錢給丟了?」
  • 早讀:做人,要有一顆豁達的心
    文 | 蝶兒 · 主播 | 鴻傑 · 攝影 | 野人隨怕 · 編輯 | 一白有句諺語說,「歡樂之時要皺眉,痛苦之時要微笑。」主要是說明,得意時不張揚,失意時不氣餒。人的好運從哪裡來,從豁達之中來。 生活中,遇到迷惑的事情,要深入思考,顧全大局,捨棄繩頭小利,掙脫一時的糊塗,忍受一刻的疼痛,過了這一時一刻,下一站就是柳暗花明。
  • 做人要胸襟豁達,小事上寬大為懷,儘量表現得「糊塗」一些
    這裡忍讓的是那些與自己的朋友、同學等之間的非原則性的小事,如與朋友或同事發生了一點小摩擦,就不要斤斤計較,應該豁達一點,吃點小虧算了。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破壞朋友之間的友誼以及同事之間的團結。而對生活中的一些消極現象和不良的社會風氣以及壞人壞事,則不但不能忍讓,反而應挺身而出,堅決鬥爭。
  • 為什麼做事要方,做人要圓?看後醍醐灌頂
    一滴水,可方可圓,澤潤萬物;一個人,能方能圓,方圓相濟,便可活的豁達、圓滿。"方圓"之說源於我國古代的錢幣,外部是圓形,內部是方孔,看似樸實無華,但蘊含著人生哲理。做人也應當像這銅錢一般,能圓能方,雖未能熠熠生輝,但也有存在的意義。
  • 豁達,才是人生真實的態度(經典好文)
    人生,要面對自己、面對自然萬象。豁達人生,寬闊心懷,原諒錯誤,坦然生活,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俯身去做事,下心去做人!劉禹錫屢屢遭受磨難,連最基本的生計都成問題。但在他眼裡,清風依舊在,江岸朗月明。以天地為伴,詩書相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們用豁達譜寫著他們的傳奇人生。「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事事計較,患得患失,就是自討沒趣。
  • 做人要有「三度」,厚度、氣度與純度!
    做人要有厚度、有氣度,有純度,對事業要有濃度,對批評要有風度,對朋友要有溫度,對是非要有尺度。做人要有志氣,做事要有底氣和正氣。靠素質立身,勤奮創業,品德做人,困難面前多承擔,榮譽面前先靠邊,危險面前先闖關。對上級不媚,對同級不損,對下級不偽,對自己不私。
  • 想要擁有很多的快樂,就必然要多一點豁達和大度!
    你之所以煩惱,是因為心態還不夠平和;你的心態之所以不夠平和,是因為你缺少豁達與大度。著名國畫大師劉海粟年高百歲,他在談到自己的人生體驗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養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寬宏大量,豁達樂觀,寵辱不驚。這樣自然就會隨遇而安、心曠神怡了。」此話乃精闢之言。它告訴我們,人要不為生活中的坑坑窪窪所煩惱,就必須多一點豁達與大度。豁達是一種精神境界。
  • 早讀:做人要心正,待人要心誠!
    文 |  星星河 · 主播 | 金竹 · 攝影 | 芸芸 · 編輯 | 一白做人,要心正,心若不正,品必不正。待人,要心誠,心若不誠,無人同行。做人,人品放在第一位,不昧良心,不做惡事,不毀品行,不留罵名。懂得感恩,正直豁達,品格高尚,善良真實。
  • 做人,要像一杯水(說得極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號書院,ID:YHSY-1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生活五味雜陳人生高低起伏總有些時刻讓你興奮難眠總有些時刻讓你愁容滿面做人,難相處,難向上,難生活,沒有那麼一帆風順感情,沒有那麼無堅不摧道路,沒有那麼平坦易行活在世上總有人熱衷評頭論足能言善辯,也難敵眾口一詞做人誰能做到滴水不漏?
  • 低調做人不吃虧
    低調做人既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智慧,一種謀略和一種胸襟。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們和諧相處,也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不露中成就事業。不僅可以讓人在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也可以讓人在顯赫時持盈若虧,不驕不狂。一個有內涵、有實力、高情商的人也不一定永遠站在最高峰。
  • 豁達,是一種人生智慧
    01、豁達,說起來容易,但真正的豁達,是靠時間的沉澱、閱歷的積累,是一種開放的心態,是一種對人對事的寬容大度,心胸寬闊不狹隘的處事態度,並總是會用尊重事實的態度看到一切,坦然地面對現實。世間真正的高人,是能勝,而不一定要勝,有謙虛別人的胸襟和氣度;能贏,而不一定要贏,有善解人意、虛懷若谷的心胸。
  • 焦慮和豁達
    今天去了朋友的店鋪,她在經濟上的豁達讓我感受到錢的好處。我其實算得上是個容易焦慮的人,不知道是外在的原因,還是我的內心欲望太強引起的,所以我最近一直在告誡自己,要學會豁達一些。所謂豁達,就是無論從生活上,情感上,還是選擇上,都能看的透一些,看的長遠一些,也能接納目前的狀態,承認自己是普通人,並且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
  • 做人要大氣不霸氣
    大氣之人往往語氣不驚不懼、氣勢不張不揚、性格不驕不躁,靜得優雅、動得從容、行得穩健,為人豁達、胸襟寬闊,光明磊落、氣宇軒昂,陽光敞亮、豪氣爽氣。大氣之人,有一種納百川、懷日月的氣概,一種成熟寬厚、包容大方的氣量,一種胸有成竹、從容淡定的氣度,如大山一般渾厚、似大海一般淵博。
  • 做人十忌 (說的真好)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做人之大忌——貶人 子女之大忌——啃老 夫妻之大忌——輕視 家庭之大忌——缺規 父母之大忌——溺愛 教師之大忌——敷衍 學生之大忌——網癮
  • 做人之道 人生哲理
    ●做人須具備三商:智商、情商、健商。智商顯示一個人做事的本領,情商反映一個人做人的表現,健商表明一個人對生命的認知。●做人須有三顆心:事業上有顆進取心,生活中有顆平常心,心靈裡有顆慈愛心。做事須靠三自:自信、自強、自律。自信是成功的基礎,自強是陰陽和諧,自律是防腐劑。●做人三要:一要恩怨分明、敢作敢為、敢拼敢搏。二要視野開闊,心胸豁達、心態平和。
  • 【沉舟側畔千帆過】做人要有大格局
    變化也有一個壞處,讓人充滿了不安全感,充滿了對未來的憂慮,普普通通的中國人實在不知道要有多少財富才能保持自己在階層中的穩定性,才能做到衣食無憂,平安到老。在歐洲就很少看到這種變化,上次看到的那棵樹還是現在的那棵樹,現在看到的那幢樓還是上次的那幢樓……到了上海,說不定出差幾天,回來時就變了,樹沒了,路封了,樓正在拆。中國社會普遍瀰漫的焦慮情緒或許與快速的變化不無關係。
  • 高三作文:做人三準則
    人生在世,首先要能做好人,善於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緣故。做人就要學會為人處世,面對不同的人或事應該要有不同的方法或策略來對待。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這就在教我們為人處世要學會揚長避短。即便在某一方面很有用的東西,一旦放錯了時間或地點,就絲毫不起作用了。對人也是這樣,有的人明明精通某項技能,卻從事自己並不擅長的工作,猶如英雄無用武之地,豈不悲哉?
  • 做人的涵養.
    擺正自己的位置,權力是一時的,金錢是身外的,身體是自己的,做人是長久的。4.別強加於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幫助人是一種崇高,理解人是一種豁達,原諒人是一種美德,服務人是一種快樂,得到別人的理解或欣賞更是一種幸福。月圓是詩,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 做人要有低調心,鋒芒畢露慎防槍打出頭鳥
    無論如何有成就,無論如何高潔,一定不要過於張揚,要學會低調做人。不要高調,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如果為人高調,又和別人私人關係較好,或許別人會在一段時間內縱容你,但心中已不愉快了,遲早會招來禍患。君王自然要殺了這個人,就像姜太公殺華士一樣。所以,為人不要刻意高調,否則容易招來禍患。一旦在別人的很大關注下成了十分高調的人,那麼要學會及時地退出公眾的視線,而且此時不要發表什麼評論,因為已經十分高調了,再發評論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盛極必衰。
  • 「千古完人」曾國藩的交友之道:交友要雅量,做人要氣度
    一.交友要雅量曾國藩曾說交友貴雅量,意思就是說,交朋友要交寬容大度的人。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做到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在和朋友相處之中,你帶別人寬容,就很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寬容地對待朋友,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