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餵馬《我們是誰》全網上線!這兒沒有美麗新世界,欲望會被吹散

2020-10-16 黑膠圖書館


王餵馬樂隊,一支於2008年誕生於內蒙古,多倫諾爾的民謠搖滾樂隊。一支不拘泥於某種固定的表現形式,追尋音樂多元化的「破次壁」樂隊。


時隔兩年,這支獨立樂隊第三張全新專輯先行單曲《我們是誰》於2020年7月31日00:00全網上線,來和黑膠圖書館一起聆聽,一起想想《我們是誰》……


I couldn't feel who we were,Suddenly. And everything we do is ridiculous...

突然感覺不到我們是誰,我們做的事情都太荒唐。


—王餵馬樂隊



想像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曾是、將是宇宙中一顆小的行星。趕不上大行星們的耀眼、備受矚目,卻也不可或缺。我們每天完成著屬於自己的使命,一圈兒一圈兒地轉著,看似有跡可循,實則大腦一片空白,最難過的是仿佛只剩下肢體在支配著、提醒著我們,在完成自轉的同時,千萬別離開了自己的滑行軌道。


就在這百無聊賴的繞行中,我們逐漸忘記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殘忍點兒說,我們就快要忘記,我們,究竟是誰?



我們是誰?一個看似好笑卻又不知如何作答的問題。我們可以是男人、女人、上班族、孝順的兒子、慈祥的母親、令人咬牙切齒的領導......


我們被這些身份包裹著,纏繞著,多想從中抽身而退,還自己一個真實的「自己」。但事與願違,現實總是毫不留情面的殘忍且真實。



歌曲中的一句歌詞像是點睛之筆一樣,是否也使你有過目不忘,耳目一新之感?


「我們把機器做的越來越精密但又害怕機器有一天傷害到自己。」就像近年大火的美劇《西部世界》或是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長篇小說《美麗新世界》中描繪的場景一樣?



人們的欲望越來越膨脹,當下的物質、體制等皆不能滿足他們,人們渴望並臣服於高科技時代。


物質生活十分豐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人們接受著各種安於現狀的制約和教育,甘願接受被從生物鏈的頂端「阿爾法(α)」到「厄普西隆(ε)」的荒謬等級劃分。



雖然這所有的一切都被標準統一化,但是人的欲望卻可以隨時隨地得到完全滿足。


享受著衣食無憂的日子,不必擔心生老病死帶來的痛苦,與此相伴的則是在機械文明的社會中卻無所謂家庭、個性、情緒、自由和道德,人與人之間根本不存在真實的情感,人性在機器的碾磨下灰飛煙滅!


在這般情況之下一部分有意識的人們開始反省,開始害怕,機械文明之下,人類是不是在逐步被剝削話語權?獨立思考與自由、生存的權利?


人類就是一個如此複雜的存在體,當欲望得不到滿足之時,我們焦躁不安,盼望著所有夢想著的事物會降臨,迫切的追求著本不屬於自己的一切。為了達成自己的期望值,我們變得冷漠、自私、虛偽、甚至唯利是圖。


我們看不起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和事物,巴結著所謂生物鏈頂端的「阿爾法(α)」,逐漸喪失自己的意識,獨立思考的權利,那麼我們究竟是誰?



醒醒吧!沉睡著的人們,這裡沒有[美麗新世界],欲望會被吹散的。當你的欲望漸漸膨脹的時候,回頭看看過去,那些你曾一步一個腳印走下的路,落下的印記,它們在提醒著你們,不要遺忘自己,回歸初心,方得始終。


在這個欲望被放大的時代,我們所能給予自己的不過是一種態度,一種自我認知的態度。不讓肢體支配著我們做最基本的「條件反射」,也別讓欲望支配著我們做些「侵欲無厭,規求無度」的事兒。



這首出自王餵馬樂隊新專輯《夢中八百裡》的先行單曲《我們是誰》,希望能在你迷失自我之時,為你撥開通往群峰之巔路途中的迷霧。


相關焦點

  • 五條人發行全新單曲《地球儀》;王餵馬樂隊新單曲《我們是誰》全網上線
    王餵馬《我們是誰》時隔兩年,王餵馬樂隊將帶著第三張全新專輯《夢中八百裡》與歌迷見面。新專輯的先行單曲《我們是誰》今日正式全網上線。
  • 美麗新世界:這裡沒有痛苦,沒有恐懼
    新版《美麗新世界》的預告終於釋出,雖然能看出做了情節改動,但主體還是改編自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同名小說,一個與《一九八四》齊名的」反烏託邦「故事。《美麗新世界》講述了一個距今大約600年的未來世界:「新倫敦」。
  • 《美麗新世界》美麗新世界並不「新」
    拖了這麼久終於把美麗新世界看完了,對於熱衷反烏託邦的我而言,這類題材的劇挺少拖這麼久的。相比同類題材的黑鏡、西部世界、使女的故事等爽劇,看美麗新世界時的「不適感」是我堅持不下去的主要原因。為什麼不適?因為約翰是個魯莽、衝動、只會動動嘴皮子到處惹事卻又不會解決問題的戀愛腦。他既不符合我們對完美英雄式主角的期待,也不符合我對完美理智的革命者的設想。
  • 《美麗新世界》huangbao的故事會
    01核心的制定是三個原則,沒有家庭,沒有隱私,沒有單一配偶制,然後有兩個大地圖,一個是原始人的落後現代文明,還有一個就是高科技的美麗新世界,這裡一開始就是主角去找這個男主角做匯報開始就非常刺激因為這個核心的制定是三個原則,沒有家庭,沒有隱私,沒有單一配偶制,然後有兩個大地圖,一個是原始人的落後現代文明,還有一個就是高科技的美麗新世界,這裡一開始就是主角去找這個男主角做匯報
  • 《美麗新世界》:韓·索羅的共產主義宣言
    一改編自赫胥黎同名小說的美劇《美麗新世界》,在Peacock平臺上線。該劇一經推出,就受到了追捧。不為別的,因為《美麗新世界》這本反烏託邦小說,本身就有無窮無盡的流量。美劇對赫胥黎的小說,並沒有做出太多的改編,基本是亦步亦趨地按照小說的情節設定展開故事表述的。小說中的種姓制度、胚胎製造、潛意識教育、唆麻和欲望滿足以及清洗歷史,都被一一展現。二隻是,為了讓故事線更加明晰,美劇對人物做出了刪減。約翰的母親琳達,在小說中回到了新世界,並死於唆麻服用過量。
  • 《美麗新世界》這令人絕望的美麗新世界,離我們真的很遠嗎?
    幸福在《美麗新世界》的正面敘事中,或許你會稍感意外,因為它全然沒有《一九八四》之中的那種刻意、顯眼的身體暴力。即便書中三個主角明顯產生了與萬國邦背道而馳的反叛思想,他們也沒有被公然判處,酷刑虐殺。但永不衰老的容顏只是一個表相,死亡並沒有被根除,相反不當的醫療方法還縮短了壽命,而且死亡往往驟臨,在那青春永駐的面容下,心臟和大腦早已枯槁。諷刺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座頭頂光環的美麗新世界,其實難副。
  • 2020年最大尺度美劇:《美麗新世界》情慾只會產生更大欲望!
    吸毒、濫交、多人運動…今年尺度最大的美劇終於來了:《美麗新世界》   公元2539年。經過數百年努力,人類已經創造出了一個美麗的新世界:物質生活極度豐富、科技發達,人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國家界限消失,人們全都住在一個叫「新倫敦」的城市裡,說同一種語言,文化隔閡和種族歧視早已不復存在。
  • 《美麗新世界》和《一九八四》——摧毀我們的兩劑毒藥
    許多人或許會想到柏拉圖所提出的「烏託邦」又或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大眾總是會自發性地嚮往一個美好的理想國,在那裡,人人享樂,人人平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一個大同社會。然而卻忘記了烏託邦的本意除了「好地方」,還代表著「沒有的地方」,這註定是一個不可能實現 的幻夢。
  • 如何評價美劇《美麗新世界》?《美麗新世界》現代人能接受嗎?
    美麗新世界讓我恐懼的是我很多時候真的覺得這種生活是可以接受的。這世界已經這樣了,變成那樣有什麼不好呢 ?但是美麗新世界的繁榮是建立在壓迫低種姓的基礎上的,現實例子就是曾經白人控制的南非,你想的只是當上層罷了.
  • 幹掉我們的不是「老大哥」:從《烏託邦》到《美麗新世界》
    反烏託邦三部曲:《美麗新世界》《1984》《動物莊園》均是20世紀影響深遠的文學經典。其超越時代的預言,影響了一代人,已成為歐洲文學中偉大的道德力量、歐美國家重要的文明啟蒙讀物!3多一個人看《美麗新世界》就多一個人在娛樂至死的年代的突然驚醒在《美麗新世界》中的世界國,民眾被"飼養",在所謂的"文明社會"中,物質生活豐富
  • 《美麗新世界》反烏託邦科幻名著改編新劇:美麗新世界
    就在上周,本組接到了一次性放出的英劇《美麗新世界》,頗為忙碌了幾天,現熟肉已全部上線,供君採擷。跟這些情緒穩定的中年人相比,我們這樣的人類就很不可控了,亂糟糟的,沒規沒矩。所以在《美麗》中,像我們這樣自然出生長大的人,被稱為「野蠻人」。野蠻人的數量很少,像北美的印第安人一樣被圈在一小塊自留地裡,這塊自留地開放給人造人參觀玩樂,名為「野蠻之地」遊樂園。
  • 《美麗新世界》,今年尺度最大的美劇
    然而,這次為了出演《美麗新世界》,甚至辭演《名姝》,以致於角色在第三季匆匆下線。原著中的約翰,喜歡莎士比亞(書名《美麗新世界》正是來自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第五幕)。從野蠻之地滿懷激情地來到新世界,卻意外發現這個新世界並不美麗。
  • 《美麗新世界》2020的美麗新世界
    但讓我最詫異的是,學習很好而且是真的很聰明的學生,他們從來都沒有想去常青藤大學,我們年級第一最後竟然去了一個當地三流的大學,這和中國人人想去清華北大真的是對比鮮明。大家都說中國高考是最公平的,但其實這一看似公平的選拔體系也壓不住家庭階層的影響。一個三線城市考入清北的孩子,和一個北京富裕家庭考入清北的孩子,就算在一個班,也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 《美麗新世界》熱播:我們需要的不是「徹底躺平」,而是懶惰權
    最近,一部經典小說改編的美劇上線引發了很大關注。1932年,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創作了讓他名留青史的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時隔將近90年後,這個夏天,這部小說也被改編為美劇上線。劇中,赫胥黎原作的諸多經典設定得到保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維繫「美麗新世界」運轉的重要藥物——「嗦麻」。
  • 《美麗新世界》:隱藏在美麗背後的「邪惡」
    從阿道司赫胥黎談起《美麗新世界》是阿道司·赫胥黎的一部硬科幻小說,也是著名的反烏託邦小說,與俄國及前蘇聯作家葉甫蓋尼·扎米亞京的《我們》以及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1984》一起被譽為"反烏託邦"三部曲。
  • 《美麗新世界》解放醜陋,進步光榮
    《美麗新世界》宣告,我們要相信科學,利用科學技術去解放人類;而且沒有足夠的物質財富,怎麼可能有「幸福」的理想社會呢!進步人士認為,「落後的社會」把生育的重擔給了女性,導致了女性被壓迫。按照難聽的說法:女性成了生育機器。《美麗新世界》帶來好消息:在未來,女性再也不用生孩子了!發達的生物技術讓女性從生育重擔中解放出來了!
  • 《美麗新世界》美劇熱播:我們需要的不是「徹底躺平」,而是「懶惰...
    最近,一部經典小說改編的美劇上線引發了很大關注。1932年,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創作了讓他名留青史的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時隔將近90年後,這個夏天,這部小說也被改編為美劇上線。劇中,赫胥黎原作的諸多經典設定得到保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維繫「美麗新世界」運轉的重要藥物——「嗦麻」。
  • 反烏託邦的網際網路更像美麗新世界還是一九八四
    他在書裡講到了電視,電視把一切都娛樂化,讓人們停止思考、變得低智,跟真正嚴肅的東西漸行漸遠,他擔心人們會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就像《美麗新世界》裡描述的那樣,人們在一個被設定的世界裡,在一個充滿感官刺激和欲望的世界裡,快樂而不自知地生活著。  他的擔心並沒有錯。
  • 看過一次現場,就會迷上王餵馬
    聽了王餵馬現場,再聽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業餘。要麼人不行,要麼歌不行,要麼沒有創作能力。要麼沒有編曲能力。總之,以上這些優點,全部聚焦在王餵馬一個人身上。全中國找不到第二個。他們的歌,又沒有那麼難聽,相反,只要你多聽幾遍,會發現相當地耐聽。就是可以聽一萬遍的那種。王餵馬,雖然可能在某個方面不是最好的,但所有的加起來,他一定是最好的。
  • 《美麗新世界》年度最大尺度科幻劇,就這?
    500多年之後的新倫敦,也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回答。原著《美麗新世界》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現了赫胥黎眼中的人類社會的未來圖景。但看過原著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美麗新世界》其實是一部「反烏託邦」作品。他們沒有家人,沒有愛人,成年之後獨自生活。可隨意更換伴侶,大型狂歡也是很常見的,大家聚集在一起,發洩著最原始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