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樓夢》之賈政為人處世,窺探儒家思想之精髓

2020-12-22 紅樓不紅

引言:《紅樓夢》中賈政的人物形象最具有封建代表性,他可謂是曹公塑造的封建時代的樣板人物,在歷來紅樓分析文中,賈政一直被看作是「迂腐、糊塗、無能」的代名詞,就連他的名字賈政二字,也被冠以諧音意「假正經」,似乎賈政是個徹徹底底的反面人物,包括清人塗瀛在《紅樓夢論贊》之賈政贊中,對賈政更是極盡貶低之意:

賈政迂疏膚闊,直逼宋襄,是殆中書毒者。然題園偶興,搜索枯腸,須幾斷矣,曾無一字之遺,何其幹也。倘亦食古不化者與?孔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媵薛大夫。」政之流亞也。

歷來對賈政的批判由來已久,但眾多論者忽略了賈政身上的優點,若是站在現代視角,批判賈政之無能,固然可信手拈來,但對賈政而言,卻極為不公,縱覽通本《紅樓夢》,賈赦荒淫無度、賈珍、賈蓉、賈璉雖有些許才能,但到底落入皮膚濫淫之境界。唯獨賈政,持身中正,為人謙恭厚道,深悟儒家處世為人之真諦,不妨暫且摒棄「假正經」之主觀看法,且從儒家思想精髓,探看賈政為人處世之「正經」,或可對賈政能有一個全新的認知視野。

賈政以「仁」作為處事原則

儒家一向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乃是「內治」,須要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身,經歷此四境,方可完成「修身」之旅,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外治」,簡單來說,由「內治」到「外治」的過程,就是從獨善其身,轉向兼濟天下的過程,而貫穿這些境界始終的原則就是一個字——仁!

賈政作為儒家思想的繼承者,他的為人處世準則自然也是以「仁」為標準,最為直觀的體現就是賈政對家中奴僕、丫環們的態度,他並不像王熙鳳、賈珍等人那般,對奴才們動輒打罵,反而對奴僕們有著可憐體恤的人文關懷,且看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中,賈政對投井自盡的金釧就表現出莫大的關心,並由此事為契機,對賈寶玉大動刑罰,且看書中記:

賈政聽了驚疑,問道:「好端端的,誰去跳井?我家從無這樣事情,自祖宗以來,皆是寬柔以待下人。大約我近年於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克奪之權,致使生出這等暴殄輕生的禍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

且看王熙鳳動輒一丈青懲罰丫環,王夫人為一己猜測,攆出晴雯致其病死,賈政對下人的關懷與前兩者形成鮮明對比。獨木難成林,筆者不妨再舉一例,高鶚續寫後四十回中,薛蟠繼打死馮淵之後,再次犯了殺人罪,薛姨媽再三懇求賈政能助薛蟠脫困,賈政苦於面子,只能含糊答應,但並沒有實實在在去幫忙,他「僅僅託人與知縣說明,不提金銀財帛等事」,可見他打心底裡,並不想徇私枉法,薛蟠是人,被打死之人也是一條人命,賈政此舉正是出於對儒家「仁」的貫徹,所以才有這般作為。

賈政「以敬為孝」,貫徹儒家孝道觀

儒家有「八德」的說法,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排在首位,可見儒家對孝道的重視,更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孝道的觀念在《紅樓夢》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元妃省親的概念也就是從「孝」上延伸出來的,這一點書中有明確記載:

當今體貼萬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來父母兒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貴賤上分別的。當今自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盡孝意,因見宮裡嬪妃、才人等皆是入宮多年,以致拋離父母音容,豈有不思想之理......故啟奏上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準其椒房眷屬入宮請候看視。

所以,孝道是《紅樓夢》中異常重要的思想烙印,而這一點在賈政身上則體現得淋漓盡致,賈政對母親賈母孝順有加,其孝順方式主要是「以敬為孝」,如第三十三回,賈寶玉因琪官、金釧等事,惹得賈政大怒,不明分說將寶玉按在板子上就是一頓棒打,險些將寶玉打死,王夫人等人求情皆不中用,而賈母一出場,賈政立刻得陪著笑臉在一旁解釋:

正沒開交處,忽聽丫環來說:「老太太來了!」一句話未了,只聽窗外顫巍巍的聲氣說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豈不乾淨了!」賈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熱天,母親有何生氣,親自走來?有話只該叫了兒子進去吩咐。」

賈政對賈母的敬畏之心,溢於言表,可見他心中對儒家傳統孝道的認同和貫徹,此類情節在書中不勝枚舉,譬如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賈政出謎語給賈母猜,賈母一時之間猜不出,賈政便偷偷將謎底告知寶玉,再讓寶玉將答案傳達給賈母,此番孝心實在難得;再有高鶚續後四十回中,賈母去世留下遺言,想要回南方安葬,賈政不厭其煩地在「丁憂」期間護送賈母、黛玉的棺木回南方安葬,其孝心孝意足可見得。

賈政忠心侍君,具有古賢者情懷

賈政作為封建時代的士人形象,身居朝廷官職,就不得不提到他身上的忠君思想。儒家經典《論語·八佾篇》有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意為君主使用臣子,應當遵循「禮」的原則,而臣子侍奉君王,則要遵循「忠」的準則。

賈政作為工部員外郎,身為朝廷官員,自然要以儒家「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事實上,他不止對君主,對成為妃子的女兒元春,他也採用相同的標準來對待。元春雖是自己女兒,但一朝嫁入皇家,便只剩下了君臣關係,賈政很清楚這一點,所以第十八回元妃省親之時,賈政的表現就格外讓人心酸,且看書中所記:

又有賈政至簾外問安,賈妃垂簾行參等事,又隔簾含淚謂其父曰:「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賈政亦含淚啟道:「臣草莽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徵鳳鸞之端......且今上啟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塗地,臣子豈能報於萬一!」

在賈政眼中,元妃已然不是自己女兒,而是自己的上級,故有此父女之交談。而忠君思想的核心則是完成君主交給自己的職責,賈政無疑做到了這一點。前八十回中,只是簡單提及賈政的職位是工部員外郎,並未明確說到賈政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態度,而在高鶚續寫後四十回中,則提到了賈政對待工作的態度,他公正廉潔,不徇私枉法,稱得上清官二字,在黑暗的官場中他可謂是「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後四十回記「河南一帶決堤,淹沒了幾府州縣」,賈政為此常住衙門,乃至不歸家,此忠心侍君之姿態,可稱得上賢臣了。

再看第九十九回《守官箴惡奴同破例,閱邸報老舅自擔驚》,賈政放了外任之後,奉命盤查各屬州縣糧米倉庫,同階層官員皆盤剝百姓,以擴充自己私囊,只有賈政公正處世,不受賄賂,鬧得底下想貪汙之人也個個怨聲載道,可見官場氣象之渾濁,賈政之高風亮節:

外省州縣折收糧米勒索鄉愚這些弊端,賈政雖也聽見別人講究,卻未嘗身親其事,只有一心做好官,便與幕賓商議出示嚴禁,並諭以一經查出,必定詳參揭報。初到之時,果然胥吏畏懼,便百計鑽營,偏遇賈政這般固執。

由此觀之,賈政不論是為官,還是為臣,都做到了公正不阿,忠心侍君,他不同於賈雨村、孫紹祖之流,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殘害當初恩人,尤其是賈雨村,當年得以起復做官,多虧林如海、賈政相幫,可最終賈府被抄家,卻是賈雨村在背後「狠狠踢了一腳」,而官場之中大多都是此類腌臢齷齪之徒,賈政這般人品的官員,卻是鳳毛麟角。

賈政順應天命,不做妄悖之事

《論語》有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其中提到「五十知天命」,此處的「天命」乃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指天之所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對天命應當心存敬畏之心,因為天命自有其規律和章法。

而在《紅樓夢》中,賈政的很多言行都在貫徹對「天命」的認同與敬畏,比如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通靈玉蒙敝遇雙真》,趙姨娘買通馬道婆,偷偷給王熙鳳、賈寶玉下蠱,結果叔嫂兩人登時變得瘋瘋癲癲,險些死去,請了諸多名醫,皆不見效,賈政由此認為阿鳳、寶玉之死,乃是天命所致,故在一旁規勸,書中這般記:

賈赦還是各處去尋僧覓道,賈政見都不靈效,著實懊惱,因阻賈赦道:「兒女之數,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強者。他二人之病,出於不意,百般醫治不效,想天意該當如此,也只好由他們去罷。」

此情節歷來論述者不少,大部分人皆認為賈政無情,對親生兒子尚且不肯全力相救,但其實並非如此,賈政的天命觀是對不可改變的事物臣服,彼時王熙鳳、賈寶玉病情甚重,頗有「不中用」的嫌疑,賈政由此認為無可救治,因此選擇順從天意,而且實際上,若不是跛足道人、賴頭和尚及時趕到,阿鳳、寶玉,確實無可救之法,並不能因此就說賈政無情。

佐證賈政天命觀的情節還有一處,那就是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失寶玉通靈知奇禍》,正值十一月,未到開花季節,怡紅院的海棠花卻突然盛開,眾人紛紛前來觀看,有的說此兆吉祥,有的說不是好兆,賈赦主張將海棠樹砍去,賈政卻認為海棠花開乃天意所為,不應以人力幹涉,且看書中所記:

賈赦便說:「據我的主意,把它砍去,必是花妖作亂。」賈政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隨他去就是了。」

天意在儒家思想系統中具有重要意義,按其分類又可以分為自然之天、命運之天、神聖之天等,《紅樓夢》此處的十一月海棠花開正映射著自然之天,儒家提倡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賈政正是出於對天命的敬畏,才提出任憑海棠花生長,不去幹涉的做法。

結語:賈政作為《紅樓夢》中典型的儒家形象,他以仁行事、敬孝父母、忠心侍君、順應天命,此番種種作為都符合儒家對士人的要求,而且賈政已然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了極致,他堪稱是儒家式的君子形象,儘管他在教子、管家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但瑕不掩瑜,並不能因此將賈政一棒子打死,而應該用綜合、全面的視角來看待賈政的為人,若能如此分析賈政,便會發現,賈政可不是什麼「假正經」,而是整本《紅樓夢》中少有的君子。

本文引文來自《紅樓夢》脂硯齋批評本80回本、《紅樓夢》120回通行本,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紅樓夢》:揭秘賈政不喜歡寶玉的真實原因,賈母為何救不了賈家
    《紅樓夢》之所以能作為四大名著之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玄妙性。
  • 《紅樓夢》:賈政不喜歡寶玉的真實原因,賈母難救賈家的根本原因
    《紅樓夢》之所以能作為四大名著之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玄妙性。
  • 石問之:《紅樓夢》一大難題—為什麼賈政、王夫人住在榮國府正位
    相信認真品讀過《紅樓夢》的人,心中都會有個疑惑:賈政作為賈母的次子,又沒有襲爵,為什麼居住在榮國府的正位榮禧堂,而作為襲爵的長子賈赦,卻偏居榮國府的一隅?儒家講孝道,長輩在世時候子孫如果「別籍異財」,被認為是不孝的行為。唐宋時期的法律對此的懲罰尤為嚴厲。清代的法律,雖增加了一些例外情形,但原則上依然是禁止的。榮國府作為詩禮簪纓之顯貴,即便法律允許其例外這麼做,但面子上的孝道想必也至少應該維持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未必一定如此。
  • 紅樓夢:末代貴族世家家長的典型,熱衷功名、虛偽而專橫——賈政
    在《紅樓夢》中,賈政作為封建末世貴族地主階級正統派的唯一男性代表,對於構成全書藝術形象的整體,展示作品的思想主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像他那樣熱衷功名的人,勢必教其子寶玉「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他以可笑的「抓周」方式,試測一個嬰兒的志趣,因寶玉抓些脂粉釵環作耍,就斷定其將來必為酒色之徒,以至十分嫌惡他。待寶玉漸長,賈政以封建倫理道德對他嚴加管束,以便科場高中,平步青雲,光宗耀祖。總之,賈政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寶玉,都把功名富貴、為官作宦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 紅樓夢:人人厭煩的趙姨娘,賈政就愛往她屋裡鑽,答案就四個字
    平兒為人厚道,可她一提趙姨娘,也沒有辦法不畫風突變了。趙姨娘這個人物實在找不到她有任何的優點,說活粗俗、愚不可及,更不知體面為何物,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十足的二百五。可諷刺的是,趙姨娘卻實實在在的成為賈府裡最成功的姨娘的典範。她生下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就憑這個,她在榮國府這個根基算是扎穩了。趙姨娘有事沒事的鬧出點風波來,你還真拿她沒辦法,就算是覺得噁心,那也只好忍著。
  • 為人處世寶典:絜矩之道
    《大學》裡的絜矩之道這些生活場景,大家應該大都經歷過。兩千多年前的古人,雖然沒有坐地鐵、沒有開汽車,但是也有此類的生活經驗,他們對此進行了細緻的總結:「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這段話出現在儒家四書之一的《大學》裡。
  • 邂逅紅樓夢
    關於思想⭐進步性《紅樓夢》開篇即道   「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   在中國古代封建文化當中,一個男性,能夠用這樣的態度評價女性是非常難得的。
  • 品《紅樓夢》:從探春理家看她的為人處世之道
    《紅樓夢》第五十五回,王熙鳳因操勞過度流產了。王夫人憐惜她,便給她放了幾個月假,讓她好好休養身子。畢竟,人家為此身體都累垮了,再不讓她下來,外面難免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說榮國府無人,鳳姐小產了都不放過人家,還要她理家管事。
  • 紅樓夢沒寫的舊故事:次子賈政如何成為榮國府當家人,名字是答案
    《紅樓夢》中的名字,很多都是作者情節的伏筆。曹雪芹往往於小細節處埋伏精彩,本文說說賈政的名字。他為什麼字存周。 (第三回)如海笑道:「若論舍親,與尊兄猶系同譜,乃榮公之孫。
  • 賈政小時候也是個頑童,為何會變成一個古板的嚴父?
    《紅樓夢》是一部為閨閣立傳的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異的女性人物。相比之下,小說中的男性形象就相對單一,筆者認為,在《紅樓夢》所有的男性角色中,最值得解讀的莫過於賈政這一人物。說起賈政,大家普遍都沒什麼好感。
  • 淺談紅樓:論賈寶玉叛逆性格,與李贄「童心說」的思想淵源
    夫六經、《語》、《孟》,非其史官過為褒崇之詞,則其臣子極為讚美之語,又不然,則其迂闊門徒、懵懂弟子,記憶師說,有頭無尾,得後遺前,隨其所見,筆之於書。——《童心說》而探看《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其性情與李贄如出一轍,但與李贄相比,寶玉更進一步,他由對儒家經典的厭惡升華至對儒家「經世致用」的思想的批判。
  • 讀懂了《菜根譚》的人,為人處世一般都高人一等
    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牘無節,要使人難見,以杜幸端;居鄉,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見,以敦舊好。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②《菜根譚》白話含義用人要寬厚不能太刻薄,如果太刻薄,那些想為你效力的人會離去。
  • 《紅樓夢》為什麼越看越有趣?
    《紅樓夢》之所以成為四大名著,其內容之豐富,不僅僅停留在情與愛,富與貧,由富裕繁榮到衰敗的過程,還有很多人情世故、人生哲理,裡面的人物、故事情節、起因結局處處溶入了三大教的思想:儒教、佛教、道教。內容還包涵了眾多中華文化,比如:茶文化、服飾文化、美食文化、詩詞文化…等等,真是包羅萬有,怪不得人家都說《紅樓夢》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初時讀紅樓夢,只知道片面,只淺淺的知道多情善良的賈寶玉與聰明絕頂而又細心的林黛玉,兩情相悅的愛情中間,橫插了一個雄心勃勃且樣樣俱全的薛寶釵,講述他們的愛情婚姻的悲歡故事。
  • 淺談「四春」形象之儒道法佛思想內蘊
    賈妃省親乃是賈府烈火烹油、繁花著錦之勢的開端,同時也是直寫賈元春的重要段落。作者以短短半回文字寫出了賈元春忍受骨肉分離之痛,煎熬於大內深宮之苦,預見母家盛極而衰之憂。無論是從賈政、賈元春的君臣對奏、父女對話,還是從賈元春下詔當場測試寶玉才學,讀者都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儒家倫理思想。自西漢到明清,作為中國古代正統思想,儒學以其嚴苛近乎教義的典籍著作,影響滲透了整個古代男權社會。
  • 好書推薦:《菜根譚》10大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的十大經典名句。
  • 曾國藩:為人處世3不信,老祖宗的智慧受教了!
    一.不信地仙曾國藩是傳統儒家士大夫。儒家士大夫的行為標準之一就是,子不語怪力亂神。雖然說三尺有神明,但是對於這些神怪之物更多是敬畏不信奉。而這裡曾國藩所說的地仙,顯然不是妖精怪物。可是說話的習慣、特徵,使得他們表露出的信息、內容、思想並沒有什麼價值。你去相信這種人,那就是等於在接受他們那種低價值的思想。有一句說的非常好,看一個人的收入水平,就看他關係最好的五個人。更有古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紅樓夢人物性格特點(情系紅樓之十九)
    》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
  • 高考語文 之 《紅樓夢》故事簡介及重點情節梳理(下)
    其實就是說他不肯「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不願走封建家長為他規定的讀書應舉,結交官場,遵從禮法,經幫濟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視功名利祿,厭聞「仕途經濟」的學問。他甚至認為那些和朱理學之類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無故生事」是「杜撰」出來的。他把封建統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學批評的一文不值。
  • 從受笞不醫看《紅樓夢》中的禮制觀念
    《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因琪官、金釧兩事被賈政笞撻,學界對這一節研究頗豐,然多集中在藝術特色、人物心態等方面。通過對受笞不醫原因的探究,能夠更為深刻地理解《紅樓夢》所展現的時人的禮制觀念。也只有在特定的禮制環境中解讀《紅樓夢》,才能夠更為準確地透析各色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一、寶玉之依禮當笞中國古代素有笞子的傳統,這一傳統集中體現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和家國觀念。
  • 賈政為何喜歡趙姨娘?她向一個丫環借的一件衣服裡有答案
    賈政有一妻兩妾,三個女人中他似乎最喜歡趙姨娘。《紅樓夢》第七十二回,賈政晚上到趙姨娘房裡安歇,兩人談論起賈環的婚事,外面發出一聲響後,趙姨娘親自去查看,並鎖好門窗後回來安歇。而他與王夫人之間從來沒有這方面的信息,周姨娘更是如同影子人一樣,在賈政面前沒有任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