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繪畫當呼吸?看韓國瑰寶級畫家如何站上畫壇巔峰

2020-12-25 極畫學院

相信喜歡手繪的同學都聽到過這位業內鼎鼎有名的大神的名字——金政基。今天極畫君就帶大家看看,這樣的「神仙」到底是天賦異稟的恩賜,還是努力付出的必然呢?

他是誰?

一提到金政基,想到的馬上就是複雜的構圖,栩栩如生的細節刻畫,以及他「畫畫不打草稿」的牛逼操作。

出生於韓國京畿道的金政基,畢業於韓國東義大學的西洋美術專業。大師的童年並非如大家所預料,是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金政基的父母到了高中才肯讓他畫畫,原因竟然是怕他沒有大學可讀。

大學二年級時,金政基優秀的畫功受到了《Young Jump》雜誌編輯的關注和青睞,並向他約稿。

同樣是大學生,大部分人都還在吃喝玩樂,在為了愛情,傷心欲絕,在深夜嚎啕大哭之時,人家不僅事業有成,還在大學的時候就結了婚!!

十多年過去,金政基在藝術創作領域成績斐然,可以說已經成為了韓國「國寶」級的藝術家,不僅在韓國非常出名,世界各地的繪畫愛好者都因為他高超的技術,拜倒在大佬石榴裙下(不是,畫筆之下。

最牛的是在韓國富川國際動漫展上,金政基的老闆認為其他的畫家都是展示自己的原作品,覺得不太有特點,就問他能不能搞點不一樣的操作,展示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東西給大家看一看。

金老師說:

於是金政基花了三天時間,在長9米的巨幅白布上畫下了一個具有魚眼變形效果的遊行場面,人物、車馬齊備,姿態各異......

對於這種驚世巨作,金老師卻表示,這些都是沒有參考的,都是以前見過記在心裡的,所以他並不需要構思很長時間,畫的才會這麼快......

他是如何成為韓國國寶級畫家的?

根據金政基回憶,他自從幼兒園的時候收到了一本鳥山明大師的《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的漫畫,就定下一個「以後也要畫這樣的畫」的目標。

並在其他小朋友還在畫平面二維圖時,金老師已經開始畫帶有透視的兒童畫了......

金老師的天賦,可以說是無疑的,但是從幼兒園定下決心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把繪畫當成了呼吸一般。在上大學之前,金政基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他可以從第一節課上課,一直畫畫到下課。甚至誇張到,在任何可以找到的紙上畫畫。

他把身邊所有能描繪下來事情,變成畫面,畫到紙上。

在給繪畫的小夥伴建議時,他說:「經驗很重要。」這些經驗是需要靠著一筆又一筆,一副又一副的畫累計起來。

不僅如此,繪畫也是金政基可以釋放想像的第二個世界,他把心完全展開,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自戀」、「攻擊性」和「情慾」。這些東西並沒有讓他在現實中「墮落」和「迷茫」,反而給他的創作多了一份熱情。

如果能不斷地畫,畫幾十萬、上百萬張畫,就能成為這樣的大師,似乎太過於簡單粗暴了一點。

金政基做的可不僅僅只是不斷地畫而已。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他的觀察能力和感官能力是非常敏感的。他看過、畫過的東西,都可以記得非常久。這就意味著,他並不是無腦地不停繪畫,而是在繪畫的時候把細節「掃描」進大腦裡!

就算吃過的拉麵店,他也會努力的回憶服務員的樣子,衣服的款式和動態行為,當他想創作時,就會去韓國的公共澡堂待上一天,仔細的觀察著不同體態、不同年齡、不同特徵的人。

韓國成年男子都有2年服兵役的日子,這讓金政基又接觸了非常多的武器,因為當兵的日子太過於辛苦,並沒有時間可以畫畫,他就把觀察到的東西記下來,在腦袋裡「畫」出一幅畫來。

他認為,參考是必要的,但是要提高,就必須脫離參考,觀察、練習很重要,收集和保存信息(在大腦裡)也很重要。

首先你必須要「知道」你要畫什麼,需要畫到哪一種程度,然後你需要不斷地觀察信息、收集信息,接著不斷得練習,直到你能把心中所想還原出70%-80%的樣子。

所以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嗎?

其實所謂的大師,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跟我們普通人大同小異,只是他們心裡目標更加明確,更加善於發現的強項,並不斷優化、改進。

他們享受著這個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痛苦過程」,並不斷地挑戰新的「自虐」。技術不斷攀登的過程就是他們的「遊戲時間」,整個過程就猶如打了一把遊戲一樣的酣暢淋漓,不知疲倦。

正如金政基自己說,他認為畫畫就是「像呼吸一樣自然」。

享受過程吧,終點那裡該有的總會等你。

相關焦點

  • 「七社畫展」西安開幕 著名畫家崔振寬:陝西畫壇後繼有人
    此次展覽共展出王洪濤、李凱、姜曉文、周紅藝、白瑜、韓春濤、許可七位陝西中青年書畫家的書畫作品119件,他們的作品飽含純粹執著的藝術追求,有共同的審美精神,又有各自的風格面貌,在開幕式上吸引了數百名書畫愛好者前來欣賞。
  • 從民國北京畫壇的一次事件,看金城、陳師曾不同畫學主張
    凌直支對創造的提倡,用意不在於對傳統技法與題材的取捨拓展,而是要通過喚醒畫家的個體精神,為中國畫超越古人境界的限制提供內在動力。發揮個性、表示感想、開拓地域上自然的現象,是他提出的畫學上講求創造的必要條件,其根本則是如何在作品中展現出獨特的個性與感受。
  • 中國畫壇的醜陋現狀:烏煙瘴氣,罄竹難書!
    在他結疙瘩式的美人繪畫中,沒有一點大氣!在水漲船高的畫價中,有的人一邊操辦著畫展,一邊叫賣著寫意畫,真是用心良苦。美的神聖性已經嚴重被褻瀆。一些一線的畫家,流水線作業,不斷地重複,不斷的賣。美在他們心中,已被完全拋棄,而錢在他們心中,卻堆得滿滿。崔如琢如是說:2015年胡潤百富世界排名,活著的畫家我排第三,亞洲第一。
  • 中國畫壇的腐敗,罄竹難書!!
    中國畫家的藝術自信,已經被各種官氣、銅氣、匠氣抹殺,中國畫家的創造性,隨之也被抹殺,而體現出更多的奴性。在藝術界第一大幫派美協近年所舉辦的展覽中,名人庸作、應試科舉之作,充滿期間,讓人看了心涼!現在,很多稍微有一些藝術自尊的畫家,已經開始拒絕全國美展。
  • 他是20世紀畫壇四大家之一,書法險峻凌冽,絕非一般「畫家字」
    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末,潘天壽與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被推為20世紀畫壇四大家。他們是將傳統文人畫推向極致,同時,又極具現代創新意識的真正意義上的劃時代人物。潘天壽雖以畫顯,但於書法也頗著力。其書風格卓犖,自是一家。這又是與吳、齊、黃諸家頗為相同的。不過,如果僅從書法內部的角度來看潘天壽書法,結論無疑是頗為尷尬的。
  • 鬱特裡羅 | 法國畫壇最傑出的天才畫家之一
    ▲母親瓦拉東筆下的鬱特裡羅鬱特裡羅,被譽為「巴黎之子」。從此,繪畫成了他壓抑之內心的出口,色彩是他的語言,巴黎的街是他傾訴的對象。他用色彩記錄著那裡的街景、教堂和煎餅磨坊等。他的畫在平凡中透著詩意,隨性中充滿真情。巴黎的街景被他不斷地觀看著,描繪著……無法對著一個人注目而視,這樣我就不能畫出什麼好畫了。我有時畫些人物,但是,他們愈遠我覺得愈好。
  • 「狂野少女」繪畫堪比畢卡索,8億人在看他作畫,作品震驚國際畫壇!
    造型好嚇人,這樣的怪異獨特的風格能震驚整個國際畫壇?▲是的,沒錯這位美女姐姐從小就已經有所成就她的作品《天地守護神》被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一系列作品以野獸神靈為題材,讓人驚豔不已其次她範畫時,這種手舞足蹈現場作畫過程有時比看一場電影還精彩▼
  • 【國畫周刊】方濟眾的藝術及其對長安畫壇的貢獻與啟示
    方濟眾 《仙都勝境》 紙本設色17cm x 17cm 1984年十年浩劫結束後,方濟眾先生作為「長安畫派」後期事實上的旗手,引領並扶持了一批對今天長安畫壇至關重要的繪畫人才,開創了陝西畫壇繼長安畫派之後新的繁榮。今日之「長安畫派」,已成為當代中國畫壇一個新傳統。
  • 他民國四公子之一,也是畫家金城最喜歡的一個!
    民國一個動蕩的年代,但動蕩之中文化藝術任然堅持發展,雖然進步緩慢,就在北方畫壇活躍著一大批畫家,其中以畫壇盟主為代表的畫家金城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畫家,他的徒弟,很多,吳鏡汀是他的弟子中功力最深厚的畫家,而陳少梅就是金城最喜歡的畫家。陳少梅,金城最得意的弟子,他也是民國四大家之一,在天津異軍突起有「民國四大家」之稱。
  • 與歐美大畫家並駕齊驅的中國油畫之父,東方畫壇巨擘李鐵夫
    油畫是繪畫這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概是清朝閉關鎖國與外界交流太少的原因,油畫傳到我國的時間卻是很晚。李鐵夫是中國最早一批接觸油畫、進行油畫創作的中國藝術家之一,中國油畫裡程碑式的人物。他是我國第一個到西方學習美術而達到高深造詣的藝術家,他被譽為中國油畫之父,孫中山稱他是"東亞畫壇第一巨擘"。李鐵夫 ,1869年生於廣東鶴山。原名李玉田,號昭龍,在國外期間改名"李鐵夫"。他8歲讀私塾,16歲隨叔父到國外謀生與求學。從1887至1891年,他分別在英屬加拿大阿靈頓美術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
  • 畫壇巨匠陳佩秋生前二三事
    圖說:陳佩秋先生為醫務工作者題的詞當畫家 成一派陳佩秋和謝稚柳先生同為海派畫壇領軍人物,人們一直將這對伉儷比肩歷史上的「趙管風流」。陳佩秋是上海中國畫院成立最初聘用的第一批畫師,當時畫院一共吸收了60多名畫家作為專職畫師。水墨寫意一路,近代大師輩出,許多畫家選擇就近入門,這是一條畫藝修行的近路。但陳佩秋偏偏不以近代為起點,目標遠追宋元繪畫一路,求高求難,力圖擺脫時人風氣。陳佩秋經過幾年的摸索實驗,大筆寫意果然與眾不同。
  • 江戶時期的南畫:受中國二流畫家影響的日本文人畫
    圖片來源:Timon Screech, Obtaining Images南畫並非指「南方人所畫的畫」或「描繪南方的畫作」,而是指一種心態上的「南方狀態」,即享受安逸生活、個人自由空間,投身於純粹藝術創作的狀態。「南方狀態」是相對於「北方狀態」而言,此概念來自中國畫壇的南北對立,晚明文人畫家董其昌的畫論中即闡述了北方職業畫家與南方文人畫家之差異。
  • 留日生涯如何影響11位畫家的中國畫創作
    居氏自1875年在「十香園」設帳授徒至1904年去世,三十年間門徒數十人、私淑弟子近百,風格流韻主導廣東畫壇達半世紀之久。可以說,居派的「審物」精神和寫實追求,不僅不期然地契合了之後的科學主義,也與日本畫壇「日洋融合」中的主流傾向不謀而合,這是廣東畫家尤其是「嶺南派」畫家能夠更容易地接納和融合日本因素的重要原因。
  • 美女畫家與筆下迥異的神獸,狂野少女小松美羽震驚整個國際畫壇!
    造型好嚇人,這樣的怪異獨特的風格能震驚整個國際畫壇?便拿起畫筆「啪」的一聲打在金色畫布上以豐富色彩繪畫出不同形態如有靈魂般的神獸畫像帶領欣賞者進入由她親手建構出的神秘世界小松美羽Miwa Komatsu日本少女畫家
  • 畫壇巨匠陳佩秋雖未及留遺言,生前仍有未竟的心願
    98歲高齡國畫大師、海派畫壇巨匠陳佩秋先生今日凌晨遠行。陳佩秋先生獲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郭新洋陳佩秋在長年藝術創作中將中國傳統繪畫和西方印象派色彩有機融合,自成一家;晚年又致力於古書畫鑑定,成績斐然。
  • 中國畫壇的一代宗師,他的畫曾賣上億元,卻被生活逼成了精神病!
    我們細數古今中外的一些藝術大師,尤其是在繪畫史上,精神不正常的大有人在,比如說西方的梵谷、米開朗琪羅、畢卡索這些人,在中國古代,比如說徐渭、唐伯虎、石魯,還有當代一些藝術家。八大山人國畫《魚》在明末清初的畫壇上,有這樣一位繪畫大師,他不能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可以說是「前承古人,後啟來者」,他影響了清代到民國以來幾乎所有的大畫家。
  • 張八爺和溥二爺——畫壇傳奇與舊時王孫
    曾創立現代著名國畫團體「松風畫會」,還擔任中國畫學研究會評議,在北平畫壇享有極高的聲望。謝稚柳曾評價溥心畬是繼王維、蘇東坡、文徵明、鄭板橋之後,唯一詩書畫三絕者。有趣的是,溥不以畫家為榮,但清高自持,畫家能入其法眼的鳳毛麟角,即便像徐悲鴻這樣的名家溥也根本看不上。
  • 他是塞尚最崇拜的畫家,法蘭西繪畫之父—尼古拉斯·普桑
    與他義大利羅馬的同行藝術家們表現動態和強烈感情的做法不同,普桑模仿了拉斐爾繪畫中的理性、秩序和穩定性。畫的前景是三個生活在阿卡迪亞田園牧歌般的土地上的牧人。他們在研究一個墓碑上的銘文,一個雕像般的婦女把手放在其中一個人的肩上。
  • 揭秘丨臺灣畫家陳澄波的傳奇人生:妻子守護遺作三十二年,終於讓他重新閃耀畫壇
    一夕之間,陳澄波成為臺灣最知名的畫家。陳澄波停駐上海雖然僅有4年,但他為自己找到了油畫本土化的新方向,將中國繪畫元素融合進西方油畫,作品中既有中國的元素,又不失油畫厚重的表現力這一時期他也積極融入當時的中國社會,他的名片上,印上號"慶瀾",籍貫"福建漳州"。他也成為中國當代十二位畫家之一,代表中國參加芝加哥博覽會,陳澄波在中國美術史上,逐漸佔有一席之地。
  • 張大千:敦煌壁畫對於中國畫壇的影響
    而他們勾勒的方法,是先在壁上起稿時描一道,到全部畫好了,這初時所描的線條已經被顏色所掩蓋,看不見了,必須再在顏色上描一道,也就是完成工作的最後道描。 唐畫起首的一道描,往往有草率的,第二道描將一切部位改正,在最後一道描中,很精妙地將全神點出,而且在部位等方面,這最後一道描與第二道描,有時也不免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