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手繪的同學都聽到過這位業內鼎鼎有名的大神的名字——金政基。今天極畫君就帶大家看看,這樣的「神仙」到底是天賦異稟的恩賜,還是努力付出的必然呢?
他是誰?
一提到金政基,想到的馬上就是複雜的構圖,栩栩如生的細節刻畫,以及他「畫畫不打草稿」的牛逼操作。
出生於韓國京畿道的金政基,畢業於韓國東義大學的西洋美術專業。大師的童年並非如大家所預料,是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金政基的父母到了高中才肯讓他畫畫,原因竟然是怕他沒有大學可讀。
大學二年級時,金政基優秀的畫功受到了《Young Jump》雜誌編輯的關注和青睞,並向他約稿。
同樣是大學生,大部分人都還在吃喝玩樂,在為了愛情,傷心欲絕,在深夜嚎啕大哭之時,人家不僅事業有成,還在大學的時候就結了婚!!
十多年過去,金政基在藝術創作領域成績斐然,可以說已經成為了韓國「國寶」級的藝術家,不僅在韓國非常出名,世界各地的繪畫愛好者都因為他高超的技術,拜倒在大佬石榴裙下(不是,畫筆之下。
最牛的是在韓國富川國際動漫展上,金政基的老闆認為其他的畫家都是展示自己的原作品,覺得不太有特點,就問他能不能搞點不一樣的操作,展示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東西給大家看一看。
金老師說:
於是金政基花了三天時間,在長9米的巨幅白布上畫下了一個具有魚眼變形效果的遊行場面,人物、車馬齊備,姿態各異......
對於這種驚世巨作,金老師卻表示,這些都是沒有參考的,都是以前見過記在心裡的,所以他並不需要構思很長時間,畫的才會這麼快......
他是如何成為韓國國寶級畫家的?
根據金政基回憶,他自從幼兒園的時候收到了一本鳥山明大師的《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的漫畫,就定下一個「以後也要畫這樣的畫」的目標。
並在其他小朋友還在畫平面二維圖時,金老師已經開始畫帶有透視的兒童畫了......
金老師的天賦,可以說是無疑的,但是從幼兒園定下決心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把繪畫當成了呼吸一般。在上大學之前,金政基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他可以從第一節課上課,一直畫畫到下課。甚至誇張到,在任何可以找到的紙上畫畫。
他把身邊所有能描繪下來事情,變成畫面,畫到紙上。
在給繪畫的小夥伴建議時,他說:「經驗很重要。」這些經驗是需要靠著一筆又一筆,一副又一副的畫累計起來。
不僅如此,繪畫也是金政基可以釋放想像的第二個世界,他把心完全展開,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自戀」、「攻擊性」和「情慾」。這些東西並沒有讓他在現實中「墮落」和「迷茫」,反而給他的創作多了一份熱情。
如果能不斷地畫,畫幾十萬、上百萬張畫,就能成為這樣的大師,似乎太過於簡單粗暴了一點。
金政基做的可不僅僅只是不斷地畫而已。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他的觀察能力和感官能力是非常敏感的。他看過、畫過的東西,都可以記得非常久。這就意味著,他並不是無腦地不停繪畫,而是在繪畫的時候把細節「掃描」進大腦裡!
就算吃過的拉麵店,他也會努力的回憶服務員的樣子,衣服的款式和動態行為,當他想創作時,就會去韓國的公共澡堂待上一天,仔細的觀察著不同體態、不同年齡、不同特徵的人。
韓國成年男子都有2年服兵役的日子,這讓金政基又接觸了非常多的武器,因為當兵的日子太過於辛苦,並沒有時間可以畫畫,他就把觀察到的東西記下來,在腦袋裡「畫」出一幅畫來。
他認為,參考是必要的,但是要提高,就必須脫離參考,觀察、練習很重要,收集和保存信息(在大腦裡)也很重要。
首先你必須要「知道」你要畫什麼,需要畫到哪一種程度,然後你需要不斷地觀察信息、收集信息,接著不斷得練習,直到你能把心中所想還原出70%-80%的樣子。
所以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嗎?
其實所謂的大師,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跟我們普通人大同小異,只是他們心裡目標更加明確,更加善於發現的強項,並不斷優化、改進。
他們享受著這個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痛苦過程」,並不斷地挑戰新的「自虐」。技術不斷攀登的過程就是他們的「遊戲時間」,整個過程就猶如打了一把遊戲一樣的酣暢淋漓,不知疲倦。
正如金政基自己說,他認為畫畫就是「像呼吸一樣自然」。
享受過程吧,終點那裡該有的總會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