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

2021-02-23 勘探旅遊人生

 。 
    武侯祠 
     


    城裡人都相信轎行的計算,說出南門到武侯祠有五裡路。

其實走起來,連三裡都不到。

過了南門大橋——也就是萬裡橋,向右手一拐,是不很長的西巷子,近年來修了些高大街房,警察局制訂的街牌便給改了個名字,叫染靛街。

出染靛街西口向左,是一條很不像樣的街,一多半是爛草房,一少半是偏偏倒倒的矮瓦房,住的是窮人,經營的是雞毛店。

這街更短,不過一兩百步便是一道石拱小橋,街名叫涼水井,或許多年前有口井,現在沒有了。

過石拱橋向左,是勸業道近年才開辦的農事試驗場。

其中很培植了些新品種的蔬菜花草,還有幾頭費了大事由外國運回做種的美利奴羊。

以前還容許遊人進去參觀,近來換了場長,大加整頓,四周築了土圍牆,大門裝上洋式厚木板門扉,門外磚柱上還威武地懸出兩塊虎頭粉牌,寫著碗口大的黑字:農場重地,閒人免進。

從此,連左近的農民 都不能進去,只有坐大轎的官員來,才喊得開門,一年當中官員們也難得來。

過石拱橋稍稍向右彎出去,便是通到上川南、下川南去的大路. 

大路很是彎曲,繞過兩個亂墳坡,一下就是無邊無際的田畝。

同時,一帶紅牆,牆內鬱鬱蒼蒼的叢林山一樣聳立在眼面前的,便是武侯祠了。 

    武侯祠只有在正月初三到初五這三天最熱鬧。

城裡遊人幾乎牽成線地從南門走來。

溜溜馬不馱米口袋了,被一些十幾歲的穿新衣裳的小哥們用錢僱來騎著,拼命地在土路上來往地跑。

馬蹄把幹土蹴蹋起來,就像一條丈把高的灰濛濛的懸空塵帶。

人、轎、嘰咕車都在塵帶下擠走。廟子裡情形倒不這樣混亂。

有身份的官、紳、商、賈多半在大花園的遊廊過廳上吃茶看山茶花。

善男信女們是到處在向塑像磕頭禮拜,尤其要向諸葛孔明求一匹籤,希望得他一點暗示,看看今年行事的運氣還好嗎,姑娘們的婚姻大事如何,奶奶們的肚子裡是不是一個貴子。

有許願的,也有還願的,幾十個道士的一年生活費,全靠諸葛先生的神機妙算。大殿下面甬道兩邊,是打鬧年鑼鼓的隊伍集合地方,幾乎每天總有幾十夥隊伍,有成年人組成的,但多數是小哥們組成,彼此鬥著打,看誰的花樣打得翻新,打得利落,小哥們的火氣大,成年人的功夫再深也得讓一手,不然就要打架,還得受聽眾的批評,說不懂規矩。

娃兒們不管這些,總是一進山門,就向遍地裡擺設的臨時攤頭跑去,吃了涼麵,又吃豆花,應景的小春卷、炒花生、紅甘蔗、牧馬山的窖藏地瓜,吃了這樣,又吃那樣,還要擲骰子、轉糖餅。

有些娃兒玩一天,把掛掛錢使完了,還沒進過二門。 
    本來是昭烈廟,志書上是這麼說的,山門的匾額是這麼題的,正殿上的塑像也是劉備、關羽、張飛,兩廡上塑的,不用說全是蜀漢時代有名的文臣武將,但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看一眼都認識;

一句話說完,設如你的遊蹤只到正殿,你真不懂得明明是紀念劉備的昭烈廟,怎麼會叫做武侯祠?

但是你一轉過正殿,就知道了。

後殿神龕內的莊嚴塑像是諸葛亮,花格殿門外面和楹柱上懸的聯對所詠嘆的是諸葛亮,殿內牆壁上嵌的若干塊石碑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又有杜甫那首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的七言律詩,憑這首詩,就確定了這裡不是昭烈廟而是諸葛亮的祠堂。話雖如此,但東邊牆外一個大墳包仍然是劉備的墳墓惠陵,而諸葛亮的墳墓,到底還遠在陝西沔縣的定軍山中。 
    武侯祠的廟宇和林盤,同北門外的照覺寺比起來,小多了,就連北門內的文殊院,也遠遠不如。可是它的結構布置,又另具一種風格:一進二門,筆端一條又寬又高的、用磚石砌起的甬道,配著崇宏的正殿,配著寬敞的兩廡,配著甬道兩邊地壩內若干株大柏樹,那氣象就給人一種又瀟灑又肅穆的感覺;轉過正殿,幾步石階下去,通過一道不長的引廊,便是更雄偉更莊嚴的後殿;殿的兩隅是飛簷流丹的鐘鼓樓;引廊之西,隔一塊院壩和幾株大樹,是一排一明兩暗的船房,靠西的飛欄椅外,是一片不大不小、有暗溝與外面小溪相通的荷花池;繞池是遊廊,是水榭,是不能登臨的琴閣,是用作覆蓋大石碑的小軒;隔池塘與船房正對的土牆上,有一道小門,過去可以通到惠陵的小寢殿,不必繞過道士的倉房再由正門進去。就這一片佔地不多的去處,由於高高低低幾步石階,由於曲曲折折幾道回欄,由於疏疏朗朗幾叢花木,和那高峻謹嚴的殿角簷牙掩映起來,不管你是何等樣人,一到這裡,都願意在船房上擺設著的老式八仙方桌跟前坐下來,喝一碗道士賣給你的毛茶,而不願再到南頭的大花園去了。 

    但是楚用來到船房一看,巧得很,所有方桌都被人佔了;還不像是吃一碗茶便走的普通遊人,而是安了心來乘涼、來消閒的一般上了年紀的生意人和手藝人;多披著布汗衣,叼著葉子煙杆,有打紙牌的,有下象棋的,也有帶著活路在那裡做的。人不少,卻不像一般茶鋪那麼鬧嚷,擺龍門陣的人都輕言細語。
 

作者 : 李劼人
 節選自《大波》

相關焦點

  • 武侯祠在哪裡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都知道武侯祠是為了紀念諸葛亮的地方,這裡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那麼武侯祠究竟在哪裡呢?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佔地15萬平方米,始建於章武元年,原是紀念諸葛亮的專祠,亦稱孔明廟、諸葛祠、丞相祠等,後合併為君臣合祀祠廟。
  • 成都武侯祠的歷史
    一 成都武侯祠之始  武侯祠(此專指祭諸葛亮一家之祠),據《宋書·禮志四》載,劉禪景耀六年(263),詔為丞相諸葛亮立廟於沔陽。故沔陽武侯祠始建時代最早。蜀中武侯祠最早建於東晉時期。《太平寰宇記》說:"李雄稱王,始為廟於少城內,桓溫平蜀,城內獨存孔明廟。"
  • 周樂兮:趣話武侯祠
    就這樣,全國第一座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修建起來了,但它並不是建在成都,而是位於陝西省勉縣定軍山下的武侯墓旁,也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的「勉縣武侯祠」。你可能會有疑問,既然是紀念諸葛亮的祠廟,為什麼不稱為「諸葛亮祠」而是稱為「武侯祠」呢?大家知道,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官至蜀漢丞相,生前封爵位為「武鄉侯」,去世後諡號為「忠武侯」。
  • 武侯祠·錦裡古街
    古街的東臨,是武侯祠。一牆之隔,錦裡的喧鬧與繁華,將武侯祠的凝重與滄桑毫不留情地沸騰在一鍋開水之中。八月的悶熱和空氣中瀰漫的人氣,將我畏縮在兩者中間地帶的一棵古榕樹下。榕樹的葉子細緻而密,陽光不能透過。巨大的根系盤曲錯落,突出地面,形成起伏低矮的連山,也是疲勞人的天然座椅。抽一根煙歇息,散淡的菸灰彈進喝空的礦泉水瓶。操著各種口音的往來者,走馬燈般絡繹不絕地流入寫著「錦裡」牌匾的古街。
  • 武侯祠:穿越過千年的守望與傳承
    諸葛亮的武侯祠,終於還是被放在了昭烈廟之後——然而皆大歡喜,無人因此而掉腦袋。就連武侯祠和昭烈廟之間的28座文官武官塑像,要是能活轉來,估計也要讚美這一設計。武侯祠的總建築師和總設計師,冒天下之大不韙地把諸葛亮的武侯祠放在了劉備的昭烈廟之後——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話說三遍——劉備的昭烈廟被放在一個高高的土臺上,從海拔高度而言,比武侯祠要高一米多。
  • 南陽武侯祠,諸葛臥龍崗
    南陽武侯祠,諸葛臥龍崗作者:轅固小生 河南古城南陽有著悠久的歷史,當地有武侯祠、保存完好的南陽府衙和醫聖祠(紀念張仲景)等三大古蹟名勝。其中武侯祠是為紀念諸葛亮而建的。諸葛亮曾在南陽生活過,他在《出師表》中不是寫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嗎?其實諸葛亮的原籍並不是南陽人。
  • 成都武侯祠「遊喜神方」活動
    今年春節期間提倡在家過年,也不知道成都武侯祠是否舉辦「遊喜神方」活動。十多年前拍攝「蜀漢三國」選題曾連續兩年大年初一到武侯祠拍「喜神」。今天翻看十多年的圖片依然透著年味的喜慶。百姓們相信關羽、張飛的形象具有驅邪避禍的功效。每年初一成都武侯祠都要舉行「遊喜神方」成都武侯祠在大年初一舉辦「遊喜神方」活動,是古老的習俗。
  • 圖說長江:江安有座武侯祠
    江安武侯祠位於宜賓市江安縣井口鎮(現陽春鎮)武侯村黃泥塝組長江北岸,是江安縣境內唯一供奉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傳說諸葛亮南徵時曾在這裡駐兵,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當地從清代開始在長江邊上為他修建了武侯祠,以供後人緬懷。江安武侯祠始建於清代,1946年重建,2017年被公布為宜賓市文物保護單位。
  • 成都武侯祠佚失楹聯考釋
    「文革」中,他還向即將赴蜀任職的劉興元中將建議,到成都後要去武侯祠讀一讀這副楹聯。  的確,成都武侯祠楹聯不僅數量多,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與藝術性,長期以來流傳很廣。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的人士都對它們評價很高!  武侯祠歷史可追溯到公元二二三年,諸葛亮親自選定了現今武侯祠這塊風水寶地,指導修建了惠陵和漢昭烈廟。這裡由農田變為皇家陵園,從而揭開了這一名勝的歷史序幕。
  • 成都武侯祠今天開館!
    剛剛,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宣布從今天起恢復開放博物館的文物區。
  • 成都武侯祠門票預約 - 官方微信
    成都武侯祠門票預約入口點擊下方文字進入預約↓↓↓成都武侯祠門票預約入口
  • 成都武侯祠遊記
    冬日的成都少有陽光,今天也依然下著小雨,即便如此,武侯祠前依然遊人如織。因為對諸葛亮的熱愛,逐漸隱去了昭烈廟的稱呼,直接稱作武侯祠了。消失的阿鬥武侯祠是劉備殿在前,諸葛亮殿在後,前高后低的格局,以示君臣之別。劉備殿中供奉劉備的鎏金塑像,左側是北地王劉諶的塑像,右側卻空缺著。這裡本來有後主劉禪的塑像,因為樂不思蜀,喪權辱國,在宋代被地方官員撤除。現今的主體建築是清代重建的,彼時劉禪的公眾形象更加江河日下,「阿鬥」一詞成了罵人用語,殿中已再無其容身之地。
  • 長時間淪為軍營,民國成都武侯祠的艱難歲月
    清道光年間,國學大師劉沅調整武侯祠塑像,此後武侯祠未再修繕,塑像損壞剝落嚴重, 殿內木結構也多處朽壞。1921年, 川軍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成勳在成都耆老勸說下,籌款修繕祠廟,對劉備殿、諸葛亮殿、文武兩廊建築均進行了大規模修整。1922年夏,成都「五老七賢」之一、著名慈善家尹昌齡撰寫《重修諸葛忠武侯祠記》記述此次修繕緣由,後刻碑立於今武侯祠諸葛亮殿西側水榭。
  • 武侯祠!
    所以,儘管那是一個背影,也可以很輕易的知道--那就是她。能夠認識書生這樣的人物,迷笛香很高興。這些年,也曾聽說過不少江湖傳說,但能親眼見到其人,也算是幸事一件。成都的茶樓很多,但他們並沒有選擇茶樓,而是盤桓在武侯祠中。對於這位名揚千古的智者,書生報以極高的崇敬,每次來到成都,都會拜謁一下武侯祠,能夠靜立在武侯像前,做一次徹底的心靈洗禮,是他必做的功課。只是,今天不行。
  • 山瀾漫筆 | 漢中行(六):走進「天下第一武侯祠」
    對,肯定想到成都,想到成都武侯祠。不錯,成都武侯祠名聲遠揚,人人知曉。蜀漢定都成都,諸葛亮是丞相,成都武侯祠,很正宗,沒問題呀。但是,你可知道,成都武侯祠原來的名稱叫漢昭烈廟?那可是祭祀劉備的!還有,比成都武侯祠歷史更悠久的,是位於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並且它似乎更「正宗」,因為它是後主劉禪下詔敕建的!
  • 成都武侯祠的這個地方,既浪漫又神奇
    三國聖地 智慧武侯三國文化是四川一張重要的名片武侯區因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而得名
  • 戲院的長袍,傳唱的故事,再去武侯祠
    那麼,為什麼不試著跟隨我們的腳步,去那成都的武侯祠看一看,在那裡的三國故事,究竟是一個什麼模樣,紅牆、高瓦,在這裡只是平常,有兩人之高的石獸站立在大地上,石獸睜大著兩隻眼睛,微微張開的嘴巴,露出尖牙的痕跡,飄逸的毛髮,在空中似乎畫了一個圈,歷經風吹雨打,它們仍舊站在那裡,巡視著人間,看似不長的道路,卻仍要走一段青石路,兩側的草地,依舊泛著微黃,唯有紅牆邊上的青苔仍舊閃爍著綠光,城牆近在眼前,正門與兩道偏門
  • 【1017丨文化】武侯祠明碑——紀頌先賢,追述歷史
    武侯祠內碑刻眾多,是祠中重要的文物遺存,除被譽為「三絕碑」的唐裴度所撰《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外,明代張時徹的《諸葛武侯祠堂碑記》碑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碑不僅是武侯祠內為數不多的明代碑刻,為研究明代武侯祠的面貌提供了信息,更記錄了武侯祠的歷史淵源及發展,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 #武侯祠紅包封面 | #成都武侯祠紅包封麵皮膚不用序列號免費領取!
    紅包封面】武侯祠紅包封面#成都武侯祠紅包封面#武侯祠x鴻圖之下紅包封面【活動介紹】哈嘍大家好,今天帶來大家最新的武侯祠x鴻圖之下紅包封面封面預告
  • 舞榭歌臺夜未央 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文藝演出精彩紛呈
    伴著新年將至的濃鬱年味兒,萬眾期待的「2020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將於1月23日晚20時正式拉開序幕。 1月19日,封面新聞記者來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廟會籌備現場探營,園區內張燈結彩,一片喜慶祥和,主題燈組、三國集市、舞榭歌臺都已基本搭建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