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製片人兼演員的戴維·A.R.懷特在美國堪薩斯州道奇城郊外一個門諾教家庭長大,18歲前只看過一次電影。(門諾教是基督教保守派分支,反對嬰兒洗禮、服兵役等,主張生活節儉並限制與外界接觸。)「我去了一個朋友家,他帶我去看《油脂》(是一部講述高中生青春期焦慮和煩惱的歌舞片)。我當時8歲,不知道我們在幹什麼,」現年45歲的懷特笑著說。「然後就看到了身穿黑色皮褲的奧莉維亞·紐頓-約翰,當時我就想,我肯定要下地獄了。」
隨後的幾年裡——在學校排演的《音樂之聲》中扮演男主人公的小兒子庫爾特·馮·特拉普之後——懷特對娛樂圈著了迷。懷特19歲時搬到了洛杉磯並開始在不同的劇組中出演角色,起初是在伯特·雷諾茲執導並主演的電視連續劇 Evening Shade劇組,最終轉向獨立福音電影的表演和製作。2005年,懷特和他人共同創建了Pure Flix Entertainment,一個被其稱為「以基督為中心」的電影製作發行公司。他用近10年時間製作發行的影片深受基督教書店市場的歡迎,但在電影院線市場卻反應平平。
講述基督教大學生捍衛自己信仰故事的影片《上帝未死》,已經成為電影史上最賺錢的影片之一
圖片:banyungong
不過,兩年前一切都變了。2014年,懷特製作並出演的《上帝未死》贏得了良好口碑並創下了6200萬美元的票房,而其製片成本僅為區區120萬美元。《上帝未死》講的是一個基督徒大學生在遭到一位無神論哲學教授挑戰後,捍衛其信仰的故事。現在該片已成為電影史上按百分比計排名第五的最賺錢影片,投資回報率高達2627%。
《上帝未死》只是2014年上映的幾部福音電影中的一部,而現在湧現出大量的福音電影。《上帝未死》的續集《上帝未死2》講述了一位高中女教師因在課堂上談論耶穌而受審的故事,該片4月1日上映時,大齋節(即基督教的齋戒節期)檔期已經非常擁擠了。在這一檔期上映的影片包括講述身患罕見病的小女孩兒奇蹟般痊癒故事的《天堂奇蹟》和從一個羅馬百夫長的視角記述耶穌復活的影片《復活》等。
《天堂奇蹟》僅用4天就收回了13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
圖片: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業內觀察人士曾認為,在復活節假期前的一段時間內,《天堂奇蹟》和《復活》的票房將穩步緩慢增長,結果兩部影片的票房在首映周末就大幅飆升。《復活》的票房超過了在聖丹斯電影節斬獲最佳導演獎的驚悚片《女巫》和關於美國黑人田徑明星傑西·歐文斯的傳記片《黑色閃電》,緊隨漫威公司的《死待》和夢工廠的《功夫熊貓3》之後。而《天堂奇蹟》僅用了4天就收回了13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將美國著名導演兼製作人J.J.艾布拉姆斯製作的科幻片《科洛弗道10號》擠下了當周票房前三的寶座。《天堂奇蹟》和《復活》為什麼會大賣?隨你怎麼解釋:精明的定位或者是天意。至於票房回報,福音影片的票房一直不錯而且越來越好。
福音電影對虔誠的基督徒有著強烈的吸引力,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畢竟,這類影片在大銀幕出現後就已經存在了。由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塞西爾·B.戴米爾執導的《十誡》在1956年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而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這部影片依然是有史以來美國票房第六高的電影。(《十誡》取材自《聖經·舊約》的《出埃及記》,講述了猶太先知摩西的一生。)「不同的是,現在人們將這類影片稱為信仰題材影片,」賽勒斯·諾拉斯特說。他執導的《耶穌基督:走出埃及》上個月首映,該片的製片成本估計約為1600萬美元,由焦點電影公司發行。(諾拉斯特執導的作品包括電影《被投石處死的索拉雅·M》和電視劇《西部風雲》等。)「小時候,我們去看《聖經故事》和《賓虛》。這些只是大片,人們都去看。」(《聖經故事》根據《聖經》前22章上帝創造天、地至上帝考驗亞伯拉罕為止的故事內容改編,《賓虛》則講述了猶太人賓虛同羅馬指揮官瑪瑟拉之間的愛恨情仇及其反抗羅馬帝國壓迫的故事。)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好萊塢對福音電影的看法變得更加不可獲知了。1977年在海外出品的電視劇《拿撒勒的耶穌》獲得了成功,1988年出品的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基督最後的誘惑》卻因沒有完全忠實於《聖經》而成為眾矢之的。但在大部分時間裡,宗教題材一直都被忽視。然而在2004年,當宗教題材影片大多降格為直接發行錄象帶的小成本製作時,好萊塢著名電影人梅爾·吉勃遜執導的《耶穌受難記》上映首周末票房就高達8300萬美元,並在全球市場創下了6.11億美元的票房奇蹟,完全打破了人們對福音電影票房的預期。
宗教類影片中有如科幻界《星球大戰》一般的巔峰之作,但也有如《最後的食罪人》一樣並不出名的作品
圖片:豆瓣
「突然之間,大家都對宗教類影片產生了興趣,」懷特說。一些大型電影公司出品的多部引人注目的福音電影都取得了高票房,這其中既有寓意類的,如華特·迪士尼公司2005年出品的《納尼亞傳奇》,也有傳統類的,如新線電影公司2006年出品的《基督誕生記》,還有勵志類的,如華納兄弟公司2009年出品的《弱點》。與此同時,二十世紀福斯影業公司、溫斯坦公司、獅門影業公司等宣布,設立福音電影製作公司或者與福音電影製片商達成優先購買權合作關係。但結果證明,要引起信徒們的興趣,可比只是拍一拍關於耶穌的片子複雜得多。所以,如果你從未聽說過《超級禮物》或者《最後的食罪人》,那也沒什麼可奇怪的。這兩部影片都是福斯公司旗下福音電影製作分公司Fox Faith的產品。幾年之內,大多數福音電影分公司都倒閉了,福音電影製作方面的合作也大多終止了。
「如果指著《耶穌受難記》說『這是福音電影能夠取得何種成就的典型』,就如同指著《星球大戰》說『這是科幻電影能夠取得的成就。』這兩部片子僅僅是某一特定類型影片的巔峰之作,」索尼公司旗下福音電影製作公司Affirm Films的高級副總裁裡奇·佩盧索說。Affirm Films的經營狀況好於大多數同類公司,《天堂奇蹟》和《復活》都是該公司的產品。此外,Affirm Films公司2014年還出品了另一部福音電影《天堂真的存在》,影片記述了一個小男孩兒在瀕危之際進入天堂的故事,其美國票房超過了9100萬美元。「但這的確讓人們注意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信眾們將對一部影片做出反應並成群結隊地去觀影。」
最近幾年取得成功的絕大多數福音電影基本上都背離了好萊塢的傳統。與影片傳達的明確、清晰的宗教啟示相比,明星效應退居其次。《上帝未死》及其續集中的許多主要演員,包括凱文·索爾博、迪恩·凱恩、梅麗莎·瓊·哈特都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達到了事業的巔峰。通過為教會團體提供補充研修資料和推出Netflix形式的家庭流媒體服務,懷特旗下的Pure Flix公司等獨立製片商和發行公司在福音電影界找到了立足之地。還有一家名為EchoLight Studios的公司,則嘗試了先面向基督徒、再爭取普通民眾支持的影片發行方式。該公司的執行長是前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曾參選美國總統的裡克·桑託勒姆。
《耶穌基督:走出埃及》的導演諾拉斯特說,「如果認為世俗民眾無法欣賞福音電影,那就錯了。」
圖片:豆瓣
最終,該公司的目標依然是進行傳統的大規模發行。「我們有著和索尼公司及華納兄弟一樣的目標,」EchoLight公司的總裁傑夫·希茨說。「那就是無處不在。我們希望我們的影片儘快地面向儘可能多的人發行。」如果好萊塢最看重的是偉大故事,那它怎麼能夠拒絕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故事呢?「喜歡這類影片的觀眾不一定是基督徒,」《耶穌基督:走出埃及》的導演諾拉斯特說。「如果認為世俗民眾無法欣賞福音電影,那就錯了。」
不過,要想吸引不同背景的觀眾可能會有風險。就拿《法老與眾神》來說吧。2014年出品的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聖經題材史詩片,講述了摩西率領40萬猶太人反抗埃及法老迫害,走出埃及的故事。影片著重刻畫了「蝙蝠俠」克裡斯蒂安·貝爾出演的摩西,而對真正的基督教教義輕描淡寫,結果該片的美國票房甚至不到1.4億美元製作成本的一半。在同年出品的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執導的《諾亞方舟:創世之旅》中,奧斯卡影帝羅素·克羅出演方舟建造者諾亞。這部影片的票房相對來說好一些,但因未忠實於《聖經》而引發了宗教團體的抗議。「阿羅諾夫斯基自稱是個無神論者,」懷特說。「製片公司的管理層對這個市場既不真感興趣,也不真正了解,所以他們想,我們有1億美元的預算,那我們就試試跨界影片,一部史詩災難片。讓我們在吸引教徒方面只做最少的必要工作,因為教徒們很傻,只要涉及《聖經》,無論什麼片子,他們都會看。然而問題是,教徒們並不傻。多年來,好萊塢一直把他們視為傻瓜,他們對此感到厭倦了。」
「福音影片要靠碰運氣,但負面影響並不大。」
圖片:豆瓣
在《耶穌受難記》引發福音電影熱12年後的今天,好萊塢開始從以往的過錯中吸取教訓,削減了過於龐大的預算並發誓在製作和推廣方面不再華而不實。「索尼等製片公司意識到,福音電影一般都是低成本製作,而如果推廣得當,也可以很賺錢,」北美權威娛樂媒體之一Hollywood Reporter的執行主編馬修·貝洛尼說。「福音影片要靠碰運氣,但負面影響並不大。如果一種方法奏效,大家就會試圖加以模仿。」派拉蒙影業公司計劃拍攝兩部福音影片,其一是翻拍的《賓虛》,超級電視製片人馬克·伯內特將擔任此片的導演,他執導的《聖經故事》是2013年最受歡迎的電視連續劇。其二是根據暢銷回憶錄Same Kind of Different As Me改編的同名勵志片,美國著名演員蕾妮·齊薇格將在片中擔任主角。《陌路之戀》在Christianbooks.com網站上獲得了4.5的評分,最高分是5分。今年5月,《沙漠中的最後時日》將上映,屆時發行商Broad Green Pictures將通過此片碰碰運氣。英國著名演員尤安·麥格雷戈在片中飾演基督,連續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艾曼努爾·盧貝茲基擔綱該片攝影師。
「成功孕育成功,」Affirm Films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佩盧索說。「由於這些影片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它們開始吸引其他製片商、導演和演員的目光。這些演員禁不住發出『哇,這真地行得通』的讚嘆。」懷特很慶幸自己把握住了時代精神,但他靠的並不止於此。「《上帝未死》講了很多關於宗教自由和解放的問題,很契合當今社會的情況,」他說。「這是個偉大的故事——就像牧羊人大衛戰勝非力士巨人歌利亞的經典故事。它是我們的希望,當然,影片續集將涉及更多話題,但我們將首先為觀眾服務。」
EchoLight公司9月將發行新片Vanished:Left Behind—Next Generation,此舉將是該公司力爭在主流市場取得成功的大動作。這部影片講的是,在基督徒「被提升入天堂」後,一個15歲女孩兒和他的妹妹及另兩個小夥伴的遭遇。(根據基督教的教義,當基督再臨人間時,最忠實的信徒將在末日降臨之前被提升天。)此片的演員陣容中不乏音樂電視人才,而其涉及的內容類似HBO出品的電視劇《守望塵世》和《分歧者》等反烏託邦類影片。儘管基督教的基礎可能足以讓Vanished: Left Behind—Next Generation取得不錯的票房,但希茨指望這部影片能夠獲得基督徒以外人群的青睞。「我聽到的最高讚賞之一來自一位看過該片早期剪輯版的獅門公司管理人士,」他說。「她告訴我,『就像看《暮光之城》不必相信有吸血鬼一樣,看Vanished: Left Behind—Next Generation也不必都是基督徒。』她說的太對了。」
撰文/David Walters
翻譯/一毫
編輯/於文瀾
貳日 279
版權所有,不得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