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皇都戲院重建在即,大家都希望......

2021-02-06 中環那些事

因為悠久的歷史和其背後的文化意義,香港北角皇都戲院大廈的去留也讓全城關注。


據悉,皇都戲院大廈於今日拍賣,最終新世界(017)已底價47.6億元投得,創下本港有史以來最高底價強拍個案。


(圖為皇都戲院)

皇都戲院大廈的建築距今已有61年歷史,包含商場、桌球室、兩幢住宅樓宇和前皇都戲院,其中,前皇都戲院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申請人新世界在此次強拍前,已持有物業98%的業權。


項目物業於1959年8月取得入住許可證,地盤面積約為3.62萬方呎。據測量師的估算,該地段統一業權後,或可重建1幢29層高的商住樓宇,預計屆時總樓面面積約38.31萬方呎。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出,該項目為市區少見的三面地盤,為歷來最大宗強拍個案。今年以來,本港的強拍申請約為30宗,整體情況和去年相若,由於目前申請強拍的項目在幾年前已開啟併購,因此今年的數字未受到太大的影響。不過,鑑於今後市場存在的不確定因素,接下來發展商收購的節奏或可能受到影響。


陳超國亦指,相比其他的重建項目,由於該項目存在文化保育的意義,因此其建築成本或將隨之增加,有可能對發展商的設計有所限制。


皇都戲院,為本港現存最後的單幢式戲院,屹立在港島中心地段,經歷了60多個寒暑,曾經留下了鄧麗君的歌聲與風採。自1995年一場大火後,便陷入沒落。23年前結束營業。


(皇都戲院舊照)


皇都戲院前身名為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落成時間為1952年,7年後易手兼改名,其屋頂的拋物線形混凝土桁架,展現了戰後現代主義的簡潔風格,被國際保育組織Docomomo International譽為全球戲院獨一無二的設計。


(皇都戲院屋頂的拋物線形混凝土桁架)



它是港島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戲院建築,佔地面積達到3萬方呎,早年造價高達250萬元,鼎盛時期曾容納接近1200名觀眾。



它見證了港產片的黃金時代,亦留下了無數次粵劇戲曲、音樂匯演等風採。


拍賣工作完成之後,作為歷史文化建築的皇都戲院會如何重建,如何在文化保育的前提下完成這件事,亦是下一個關注點


中標者新世界今日公開表示,發展商擬定會保留整個戲院建築及其天台桁架,並將重塑戲院部分,希望其成為文化藝術表演場所。


其中,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指出,鑑於該項目的文化保育意義,會在今年11月完成相關法律程序之後,由保育團隊會對皇都戲院進行勘探工作。


他續說,目前集團已搜購逾百件跟皇都戲院及北角相關文物,包括當年皇都戲院與片商籤訂的協議,希望保育皇都戲院成為香港下一個文化地標。


(鄭志剛)


此外,鄭續指,鑑於皇都戲院剛完成強拍,對於項目將以商廈或住宅發展以及投資額,暫仍未有任何落實方案,但他表示,待項目完成後會對外開放參觀。


話說回來,此次參與重建落實保育皇都戲院的團隊也是誠意滿滿,新世界組織了「鑽石團隊」負責計劃,成員包括了負責大館,來自英國的建築事務所Purcell,他曾參與雷生春、中電總部等保育項目,亦有著名建築師林中偉領導的香港創智建築師(AGC)。另外,為關於如何落實保育皇都戲院提供意見的,還有由毛俊輝、丁新豹及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受託人委員會前主席何培斌、流行文化學者吳俊雄及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等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


香港城中已不多見如此重量級意義的文化建築,小編和大家一樣,希望皇都戲院經歷重建過後,不僅能保留住原本的文化遺留,亦能成為香港在時代發展中的靜默見證者,成為可以不斷傳承的城中名片。


相關焦點

  • 曾經的香港演藝殿堂——皇都戲院要重建了!鄧麗君成龍都和它有關…
    因為悠久的歷史和其背後的文化意義,香港北角皇都戲院大廈的去留也讓全城關注。據悉,皇都戲院大廈於昨日拍賣,最終新世界(017)已底價47.6億元投得,創下本港有史以來最高底價強拍個案。陳超國亦指,相比其他的重建項目,由於該項目存在文化保育的意義,因此其建築成本或將隨之增加,有可能對發展商的設計有所限制。擁有68年歷史、屬一級歷史建築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由香港娛樂業巨子、萬國影片公司集團創辦人歐德禮MBE(Harry Oscar Odell)於1952年創建。1959年易手後,改名為皇都戲院。
  • 曾經的香港演藝殿堂——北角皇都戲院大廈被拍賣 底價47.76億歷來最大
    10月8日,第一太平戴維斯承《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公開拍賣出售北角英皇道227至291號,及渣華道4,4A-D,6A-D號及電廠街2-16號皇都戲院大廈。 項目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新世界)以拍賣底價47.76億元(港幣)投得,創下香港有史以來最高底價強拍個案。
  • 香港皇都戲院保育 尋找失落的文化地標
    這是在原址舉辦的體驗式展覽——「尋找你我他的皇都」中的一個模擬場景。當年馬淑華身兼售票員和帶位員,在戲院工作過19個年頭。「那是港產片的黃金年代。記得當時演《過江龍》,買票的人都排到大街上去了!」落成於1952年的皇都戲院,是香港碩果僅存、歷史最悠久的大戲院,也是當年領一時風氣之先的藝術文化地標。時遷事移,皇都戲院歷經多次改建,1995年更遭遇火災,於1997年結業。
  • 皇都戲院舊事與港島文物物業保育一二事
    10月8日,第一太平戴維斯承《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公開拍賣出售香港島東區北角英皇道227至291號,及渣華道4,4A-D,6A-D號及電廠街2-16號皇都戲院大廈。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上述項目由新世界發展以底價47.76億港元投得,料為歷來最大宗強拍個案。
  • 香港故事|香港皇都戲院保育,尋找失落的文化地標
    這是在香港皇都戲院原址舉辦的體驗式展覽——「尋找你我他的皇都」中的一個模擬場景。當年馬淑華身兼售票員和帶位員,在戲院工作過19個年頭。「那是港產片的黃金年代。記得當時演《過江龍》,買票的人都排到大街上去了!」工作人員在皇都戲院模擬舊式的售票場景。
  • 香港傳真 | 皇都戲院舊事與港島文物物業保育一二事
    皇都戲院落成於上世紀50年代,不僅是香港幾代人的回憶,還目睹了香港娛樂事業的輝煌過往,締造了上世紀70至80年代港產片的黃金歲月,甚至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是港島最古舊的獨立單幢戲院。從2015年起,皇都戲院大廈因絕佳的地理位置和體量較大挑起不少投資者併購的心思,其中就包括新世界發展為代表的財團。通過這幾年一系列的收購動作,新世界發展密集收集該廈大部分業權,如今皇都戲院大廈再次有了最新進展。
  • 全港最後的戲院!新世界舉辦歷史體驗展《尋找你我他的皇都》, 重溫舊日芳華,期待皇都重生
    倘若漫步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香港北角,宛若置身於濃墨重彩的老上海,咿咿呀呀,唱作不斷。光影翩躚,皇都戲院仍靜坐於此,見證著香港近七十年來的城市記憶。 ▲ 新世界集團行政總裁、Culture for Tomorrow 創辦人鄭志剛博士表示,「皇都好戲尚未完場。我們希望通過今次活動,讓大家第一身親歷皇都輝煌傳奇。」
  • 香港故事皇都戲院守望者:最後的香港招牌文字師歐陽昌
    (溫馨提示:請在WiFi下觀看視頻)香港故事皇都戲院守望者:最後的香港招牌文字師歐陽昌
  • 【C位頭條】前龍光上海區域總鮑軼群加盟金地商置;新世界47.76億港元競得香港北角皇都戲院大廈;阿里巴巴與DUFRY組建合資公司
    業內新聞| 前龍光上海區域總經理鮑軼群加盟金地商置業內新聞| 新世界以47.76億港元競得香港北角皇都戲院大廈   新世界以47.76億港元競得香港北角皇都戲院大廈10月8日,第一太平戴維斯承《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公開拍賣出售北角英皇道227至291號,及渣華道4,4A-D,6A-D號及電廠街2-16號皇都戲院大廈。
  • 【香港故事】皇都戲院守望者:最後的香港招牌文字師歐陽昌
    【解說】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文字招牌,其中多數的真體字招牌都出自一人之手,那就是香港真體字文字師歐陽昌。歐陽昌在北角皇都戲院商場有一個小檔口,幫客人製作招牌及燈箱,色彩繽紛的招牌裡,他身著一身白衣,夾一卷香菸,一做就做了三十年。
  • 皇都重生
    東方、京都、豪華、利舞臺、皇都戲院。。。都留下了太多朦朧美好的青春記憶。不知不覺間,這些大型戲院都消失了,只餘下皇都戲院。殘破斑駁的外貌,與附近環境格格不入的六十年代風格,卻讓我每次經過都有股尋幽探古的衝動。新世界發展成功投得皇都戲院大廈並啟動保育計劃,有意恢復皇都五六十年代國際級文藝表演廳及電影院的輝煌地位,保留的不僅僅是一個年代的歷史印記,更是北角一地數代人的集體回憶。
  • 除了雞蛋仔,北角裡還藏著小福建人情味
    如果在北角英皇道抬頭看看,晉江、石獅、同安,這裡不就是小福建嗎?為何北角會變成小福建,大概要由渣華道說起。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表示,二十世紀初,渣華道當時仍在海邊,有渣華輪船公司在北角設辦事處,專營國內與荷殖爪哇的客運和貿易,從業者多數都是福閩華僑。
  • 家族·慈善 | 為什麼這位億萬富翁買下了香港最古老的戲院
    這個擁有68年歷史的一級歷史古蹟位於香港北角,於1952年首次對外開放,是香港最古老的影樓。新世界發展公司執行長鄭志剛表示:「繼去年維多利亞碼頭藝術設計區啟動後,我們很高興又開始另一個改造項目,這在歷史和建築上都對亞洲具有重要意義。皇都戲院是香港僅存的文化象徵之一,我們會與國際團隊一起,不遺餘力保護和恢復這幢標誌性建築的原有魅力,締造一個服務社會的文化綠洲。」
  • 北角新光 | 來香港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
    新光戲院(英文:Sunbeam Theatre)是香港一間著名的戲院,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423號僑輝大廈,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全國各省、市藝術團體、各門派表演藝術家都曾經踏足「新光舞臺」演出可謂星光熠熠,好戲連臺,「新光戲院」為廣大觀眾提供了無盡的藝術享受。
  • 【港下個文化地標】史上最大強拍 新世界47億奪皇都戲院
    屬本港歷來最大宗強拍項目的一級歷史建築物北角舊皇都戲院大廈,於昨日公開拍賣,並由新世界發展以底價47.76億元投得並統一業權。據指新世界發展已決定初步保育計劃,包括保建築、保飛拱、保用途,同時預期活化後的皇都戲院屋頂會開放予公眾「打卡」,並有意把皇都發展成一個多元化表演場地,把皇都昇華為「文化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