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電影舊版導演:張徹

2021-02-08 搜狐網

    在整理《刺馬》老版資料時,驚奇地發現原來電影版與電視劇版《刺馬》,導演都是張徹!

  張徹 (Chang,Che,張易揚)

  中國臺灣影視導演、製片人。原名張易揚。

原籍浙江青田,生於上海。1940年參加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從事戲劇工作,後就任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秘書。 1948年與蔣經國結下友誼,藉此在臺灣執導電影。1949年執導了日本戰敗結束殖民統治後的 第一部臺灣電影《阿里山風雲》、揭開了戰後臺灣電影的帷幕。1957年代前往香港開展創作活動。1960年後加入邵氏電懋等公司編寫劇本。先後編寫了《一文錢》、《無語問蒼天》等 20餘部。1967年執導王羽主演的《獨臂刀王》成為香港最早的功夫電影。1970年執導《報仇》獲第十六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1972年執導《馬永貞》、啟發了一整個時代的香港電影,成為轟動一時的由周潤發(周潤發新聞,周潤發說吧)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上海灘》的原動力。1975年返臺開展創作活動、至80年代末共創作電影達93部之多。1989年為紀念從影40周年執導了《義膽群英》Just Heroes。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獨臂刀 (1967) .... 編劇

  金燕子 (1968) .... 導演

  八國聯軍 .... 導演

  小煞星 .... 導演

  叛逆 .... 導演

  南少林與北少林 .... 導演

  少林與武當 .... 導演

  哪吒 .... 導演

  年輕人 .... 導演

  金燕子 (1968) .... 編劇

  龍蛇爭霸 (1990) .... 編劇

  雙鳳奇緣 (1964) .... 編劇

  西安殺戮 (1989) .... 導演

  江湖奇兵 (1990) .... 編劇

  八道樓子 (1975) .... 導演

  鷹王 (1970) .... 導演

  大決鬥 (1970) .... 導演

  報仇 (1970) .... 導演

  水滸傳 (1972) .... 導演

  水滸傳 (1972) .... 編劇

  刺馬 (1972) .... 導演

  刺馬 (1972) .... 編劇

  死角 (1969) .... 導演

  死角 (1969) .... 編劇

  大盜歌王 (1969) .... 導演

  大盜歌王 (1969) .... 編劇

  獨臂刀 (1967) .... 導演

  大上海1937 (1986) .... 導演

  大上海1937 (1986) .... 編劇

  西安殺戮 (1989) .... 編劇

  荒園豔跡 (1949) .... 編劇

  假面女郎 (1947) .... 編劇

  無語問蒼天 (1948) .... 導演

  少林寺 .... 導演

  方世玉與洪熙官 .... 導演

  射鵰英雄傳 (1977) .... 導演

  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1) .... 導演

  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1) .... 編劇

  馬永貞 (1972) .... 導演

  馬永貞 (1972) .... 編劇

  五毒 (1978) .... 導演

  五毒 (1978) .... 編劇

  忍者無敵 (1989) .... 導演

  新獨臂刀 (1971) .... 導演

  大刺客 (1967) .... 導演

  大刀王五 (1973) .... 導演

  江湖奇兵 (1990) .... 出品人

  江湖奇兵 (1990) .... 監製

  龍蛇爭霸 (1990) .... 出品人

  西安殺戮 (1989) .... 出品人

  雙鳳奇緣 (1964) .... 作詞

  賊美人 (1961) .... 編劇

  無語問蒼天 (1961) .... 編劇

  海軍突擊隊 (1977) .... 導演

  刺馬 .... 導演

  大決鬥 (1971) .... 導演

  仇連環 .... 導演

  朋友 (1974) .... 導演

  俠客行 .... 導演

  方世玉與胡惠乾 .... 導演

  殘缺 .... 導演

  珍珠淚 (1963) .... 作詞

  珍珠淚 (1963) .... 編劇

  遊戲人間 (1961) .... 編劇

  神通 (1993) .... 編劇

  神通 (1993) .... 導演

  邊城三俠 (1966) .... 導演

  邊城三俠 (1966) .... 編劇

  過江龍 (1987) .... 導演

  過江龍 (1987) .... 編劇

  保鏢 (1969) .... 導演

  第三類打鬥 (1980) .... 導演

  第三類打鬥 (1980) .... 編劇

  十三太保 (1970) .... 導演

  十三太保 (1970) .... 編劇

  無名英雄 (1971) .... 導演

  少林五祖 (1974) .... 導演

  碧血劍 (1981) .... 導演

  拳擊 (1971) .... 導演

  七個吸血鬼 (1974) .... 導演

  神通 (1993) .... 監製

  神通 (1993) .... 出品人

  過江龍 (1987) .... 監製

  過江龍 (1987) .... 服裝指導

  義膽群英 (1989) .... 出品人

  野花戀 (1962) .... 編劇

  珍珠淚 (1962) .... 編劇

  珍珠淚 (1962) .... 作詞

  潘金蓮 (1964) .... 編劇

  潘金蓮 (1964) .... 作詞

  血濺牡丹紅 (1964) .... 編劇

  血濺牡丹紅 (1964) .... 作詞

  雙俠 (1971) .... 導演

  野火 (1958) .... 導演

  野火 (1958) .... 編劇

  野火 (1958) .... 作曲

  西行平妖 (1991) .... 導演

  西行平妖 (1991) .... 編劇

  西行平妖 (1991) .... 出品人

  桃李爭春 (1962) .... 編劇

  桃李爭春 (1962) .... 作詞

  唐人街小子 (1997) .... 導演

  唐人街小子 (1997) .... 編劇

  蕩寇志 (1975) .... 導演

  (文字來源:中國影視資料館)

(責任編輯:狐狸雨)

相關焦點

  • 品評張徹導演的電影美學
    儘管張徹導演英年早逝,不過他的電影都堪稱經典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香港邵氏電影從1966年開始的《西遊記》或者武俠片,都可以說是一種嘗試,而且每一部都有其獨有的邵氏風格和演員的人格魅力就說1978年的這部張徹導演的《殘缺》,不管從演技上,郭峰,陳觀泰,鹿峰等人都是武行出身,所有的肢體語言和人物性格特徵,堪稱逼真。
  • 導演張徹年輕時拍電影的一些有趣的往事
    不久,他又被「邵式」公司羅致,擔任編劇主任,主管劇本審查工作,編寫的劇本有李翰祥導演的《一毛錢》,何夢華執導的《血濺牡丹淚》,周詩祿執導的《雙風奇緣》等片。這種工作大概持續了二三年後,他便有意朝導演方面發展,第一部執導的影片是丁紅魁主演的費梅調電影《蝴蝶杯》,那是一九六三年。
  • 港臺電影導演張徹,電影佳作比比皆是,值得欣賞
    港臺電影導演張徹,電影佳作比比皆是,值得欣賞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百家號,如果大家喜歡影視知識,那麼今天你就賺了,這裡只分享有趣的影視知識,希望大家可以喜歡。正如劉成漢先生所說:「張徹才華是有的.當他嚴肅認真,花費心血的時候,佳作便出現;但當他漫不經心,大量出品的時候,行貨便源源出爐了。故此張徹那種一半好,一半壞的水準是可以追究於他出發點問題的。老實說,在港臺那樣的商業影圈內,導演若要每部影片都堅持藝術原則的話的,恐怕非有莫大的決心與勇氣不成。
  • 張徹,香港電影的一代梟雄
    6月22日,有一些陰沉的一個周五,16年前的今天,著名香港導演張徹離開了我們。可能有些朋友對於導演張徹是陌生的,但是!你一定對吳宇森、李修賢、狄龍、姜大衛、午馬等這些華語電影(香港電影)中的「大咖」不陌生,他們可都是張徹導演的徒弟。
  • 張徹與電影大工廠時代論壇昨開講
    陳觀泰、李仁港、徐克、王晶、魏君子等嘉賓借「張徹電影與大工廠時代」的話題,追憶動作片大師張徹及其武俠片類型的形成脈絡,探討當下亟須建立何種有風格有質量的商業類型片。部分觀看電影《馬永貞》的觀眾也參加了此次電影論壇。
  • 每天1個導演推薦|香港武俠片開創者張徹
    1948年與蔣經國結下友誼,為國防部總政治部簡任專員,軍階至上校,並藉此在臺灣執導電影。 2002年5月30日,張徹因肺積水入香港將軍澳醫院,6月22日清晨7時30分,因肺炎在該醫院病逝,享年79歲,其沒有子女,遺孀為梁麗嫦。早年經歷1924年,張徹出生於浙江杭州,成長於上海。張徹父親是浙系軍閥,他1940年代畢業於重慶國立中央大學。
  • 獨臂刀張徹,香港電影暴力美學的開創者!
    在邵氏兄弟電影奠定在香港電影行業中的獨霸地位的過程中,四位大才的導演是功不可沒的。而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算是香港電影中對暴力美學的第一位開拓者,也是武俠電影的集大成者,導演張徹。倪匡在武俠電影劇本方面的成就極高,隨後的張徹的《刺馬》也是出自其手,但是他寫完一部劇本後,拿錢走就撒手不管了,導演你愛改就改,對此毫不在意。對於百萬票房的《獨臂刀》倪匡接受採訪時笑言,只有片頭「獨臂刀倪匡」五個字是他寫的。而在這部百萬票房以後,倪匡也開始了和張徹長達十年的合作。
  • 我最推薦的張徹電影top10
    這個榜單純粹代表個人意見,我喜歡的電影不一定是好電影,好電影我也不一定喜歡。張徹執導或者參與製作的片子超過百步,是華語片最重要,最有才華,對流行文化貢獻最大的導演之一,他的爛片很多,但好片也很多,為了涉及張徹各個時期的各種電影,我的選擇儘量綜合了不同時期的作品,為此可能犧牲了一些好電影。
  • 獨臂刀張徹,香港電影暴力美學的開創者
    在邵氏兄弟電影奠定在香港電影行業中的獨霸地位的過程中,四位大才的導演是功不可沒的。而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算是香港電影中對暴力美學的第一位開拓者,也是武俠電影的集大成者,導演張徹。倪匡在武俠電影劇本方面的成就極高,隨後的張徹的《刺馬》也是出自其手,但是他寫完一部劇本後,拿錢走就撒手不管了,導演你愛改就改,對此毫不在意。對於百萬票房的《獨臂刀》倪匡接受採訪時笑言,只有片頭「獨臂刀倪匡」五個字是他寫的。而在這部百萬票房以後,倪匡也開始了和張徹長達十年的合作。
  • 邵氏四大導演之二:張徹,門徒眾多的武俠大師(下)
    導演吳宇森如今大名鼎鼎,不過在年輕的時候卻很迷茫,很落魄,姜大衛跟吳宇森關係很好,想推薦他給張徹當演員,但張徹擺擺手,說,「吳宇森不要當演員,吳宇森適合當導演。」吳宇森和張徹這句話一直鼓舞著吳宇森,後來吳宇森談到張徹時,經常說自己能在好萊塢成功,是因為他始終記得張徹的話:「以西方技巧傳達中國文化精神。」
  • 「電影大師」李翰祥和張徹:風格一陰一陽,為邵氏立下汗馬功勞
    作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導演,李翰祥和張徹,一個是黃梅調電影的宗師,一個是武俠動作電影的開山鼻祖;一個追求大氣唯美,一個演繹血腥暴力。可以說邵氏稱霸香港數十年,大導演李翰祥和張徹功不可沒,但兩人向來水火不容、針鋒相對,這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糾葛和恩怨?
  • 「電影大師」李翰祥和張徹:風格一陰一陽,為邵氏立下汗馬功勞
    作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導演,李翰祥和張徹,一個是黃梅調電影的宗師,一個是武俠動作電影的開山鼻祖;一個追求大氣唯美,一個演繹血腥暴力。可以說邵氏稱霸香港數十年,大導演李翰祥和張徹功不可沒,但兩人向來水火不容、針鋒相對,這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糾葛和恩怨?
  • 劉家良與張徹的恩怨始末
    隨著兩個人的名聲水漲船高,他們得到了不少電影老闆和武俠片導演的慕名合作邀請,手下聚集了眾多武師。不久後,兩個人被邵氏電影公司花重金聘請,成為業內最好的武術指導。而在當時,提到邵氏電影公司中最好的導演,那麼一定非「香港電影一代梟雄」張徹莫屬。
  • 本周 9月9(周三)| 張徹導演 | 《新獨臂刀》| 1971 | 艾力瓦客電影沙龍
    本期電影沙龍由 CS英雄本色 推薦,他的推薦語是鐵橋硬馬,金戈黃沙,香港硬派動作導演張徹經典力作:新獨臂刀,狄龍、姜大衛,兄弟搭檔開創香港武俠動作新類型片
  • 張徹武俠電影中的數字哲學
    文|啼豆張徹出生在浙江杭州,青年時到臺灣拍電影,後來輾轉到香港入主邵氏,開創新武俠電影一派,成了一代「武俠宗師」。自1949年開始拍攝第一部電影《阿里山風雲》以來,直至1993年的《神通》,張徹一生共拍攝了96部影片,基本上都是武俠片。
  • 陽剛之美「香港電影一代梟雄」張徹導演作品高清修復版合集
    張徹(Zhāng Chè,1924年-2002年6月22日),出生於浙江杭州,成長於上海,導演、編劇。
  • 「金牌武指」鹿峰:張徹最低調的弟子,憑努力完成最強逆襲
    張徹是享譽世界的功夫片導演,一生擅長拍攝「鐵血猛片」,被圈中人譽稱為「香港電影一代梟雄」。而他所帶出來的六代弟子數十人,無論功夫還是演技,個個能力不俗。60年代是香港邵氏功夫電影的盛世時期,以張徹、胡金銓為首的知名導演掀起了「功夫熱潮」。寶島臺灣自然也受到了這股浪潮的襲擊,各大影視公司紛紛崛起,欲和香港兩分華語影視之天下。因為家境窘困,鹿峰並沒有念過幾年書,16、7歲時便開始在社會上闖蕩,此間做過很多工作,看透人情冷暖,飽嘗人世艱辛。
  • 大導演張徹的幾部經典電影有你喜歡的嗎
    1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由張徹導演,狄龍、傅聲、錢小豪、狄威等人主演的一部香港動作電影。影片講述廣東十虎及人與梁小虎一伙人的江湖恩怨。本片算是全明星陣容,打鬥很過癮,人物眾多,導致不能一一細說,回憶佔了絕大部分篇幅,五虎部分就顯得有些「趕工」,草草了事。回憶部分光十虎出場就花了很多時間,中間很多劇情轉折本能講的更飽滿一點。十虎和五虎都值得單獨拍!但央視竟然把結尾踢飛人頭那段剪了!
  • 鹿峰是邵氏知名打星,你卻不知道他是這部經典電視劇的導演!
    鹿峰八歲開始習武,他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武打明星,他加入電影圈初期是擔任龍虎武師,後獲得武俠大師張徹賞識,邀其加入邵氏做演員,他跟隨張徹拍攝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電影。他與狄龍、姜大衛、陳觀泰、郭追、江生等著名打星齊名,是張徹導演的得意門生之一。
  • 張徹巔峰時期的一部電影,公認的兩大邪片之一!
    文/慶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動作片風靡一時,張徹導演的作品深受大家喜愛。張徹導演作為武俠片大師,拍過不少較好又叫座的電影,但是他巔峰時期有兩部作品,被人們稱為邪片,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前天和大家介紹過《殘缺》這部電影,裡面充滿了暴力、殘疾、復仇等元素,不過整部電影還是挺積極向上的,最後圓滿的結局也是我們大家所希望的,喜歡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今天我們聊一聊《五毒》這部電影,聽五毒這個電影名字,就感覺這部片子一定很毒,有五種毒藥的電影還不毒麼?其實本片說的不是毒藥,而是五種狠毒的武功,它們分別是根據蜈蚣、蛇、蠍子、壁虎和蛤蟆五種動物的形態和特徵創立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