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陽明先生與《易經》的因緣

2020-12-23 知行合一陽明教育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易經》為五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之一。陽明先生與《易經》有著不解之緣,他一生精通《易經》,在貴州龍場悟道的天然溶洞就被命名為「玩易窩」。

在《玩易窩記》中,陽明先生記述自己在困境中日夜讀《易》。提出致良知學說後,陽明先生曾明確指出「良知即是易」。

在陽明先生關鍵的人生十字路口,《易經》中的明夷卦,更是成為他決策的指南針。

如今,企業家又能從《易經》中學習到什麼?

當你穿越暴風驟雨,你已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人。

1505年,明孝宗去世,15歲的太子朱厚照即位,年號「正德」。當時的陽明先生,正在京城擔任兵部武選司主事,負責全國軍官的選任調動考核獎懲,官階為正六品(相當於今天的廳局級)。

陽明先生沒有意識到的是,一場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皇帝處於喜歡玩樂的年紀,大宦官劉瑾趁機專擅朝政,排擠異己,許多上書進諫的正直官員或被殺、或下獄。次年,也就是1506年,陽明先生勇敢上疏皇帝,此篇上疏《乞宥言官去權奸以章聖德疏》觸怒了劉瑾。陽明先生被廷杖四十,並被投入大獄,後又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修文縣),擔任一個沒有品級的龍場驛丞(相當於招待所所長)。

這一貶,簡直是「於飛折翼」,王陽明從天上到了地下,使他「明入地中」,事業前程基本清零。

此時的陽明先生,估計不會想到,未來他會成為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孔孟朱王」的儒家四哲,並被公認為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的「真三不朽」之人,日後他所有的成就,都要感謝這次不期而遇的暴風驟雨。

其實,稱其為暴風驟雨,還是小了一些,事實上這是一場真正的生死劫難。

明夷卦:明入地中,以蒙大難

在陽明先生輾轉奔赴貴州龍場的途中,劉瑾派出了錦衣衛追殺。幸得陽明先生足夠機敏,製造了一個「假死」現場:將自己的鞋襪丟在錢塘江邊,讓殺手以為他已投江自盡,才算作罷。

死裡逃生的陽明先生,在江中搭上了一艘過往的商船,遇到了暴風,輾轉來到了福建武夷山。他的命運在這裡出現了轉機——陽明先生他鄉遇故知,見到了一位老道長——這位老道長竟然是二十年前,陽明先生新婚之夜在江西南昌鐵柱宮見過的那位道長,當時兩人相談甚歡,靜坐一夜之後分別。誰想到又在陽明先生危難之際重逢?

此時的陽明先生,對人生可能已心灰意冷,他不想去貴州赴任,想拜道長為師,就此退隱深山老林,做一個瀟灑自在的隱士。然而,道長阻止了他的遁世之意,勸他不能一走了之:如果逃逸,劉瑾知道你既沒死又沒有去龍場,這即是欺君大罪,你的全家人都要受拖累。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生中最關鍵的只有幾步,走對了,就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走錯了,則悔不當初、覆水難收。

老道長向陽明先生展現了《易經》中的一卦。這就是成為陽明先生人生拐點的「明夷卦」——《易經》中的第三十六卦,卦辭為:明夷,利艱貞。

「明夷卦」,所諭示的事理就是「明入地中,以蒙大難」——太陽的光明隱沒到地下了,政治明星、卓著人才被埋沒在大地之下,遭遇大難。歷史上,被商紂王囚禁於監獄的周文王(「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因為遭受囚禁而在獄中完成了對《易經》的完善),就是明夷卦的典型卦象。

明夷卦由兩部分組成,上部分是「地」,下部分是「火」。火在地下,所以叫」地火明夷」:利艱貞,明入地中,以蒙大難。

這就叫天機。

「明夷卦」啟示了陽明先生的未來之路——蒙大難,陽明先生到龍場是遭遇大難,然後在龍場悟得聖人之道。周文王即是如此,蒙大難,鑄大成就。

以上這是卦辭,後面六個爻辭分別闡明了一個人蒙難的六個場景及其出路:

初九:

明夷於飛,垂其翼。

在你起飛的階段,有一段烏雲把你遮住,該怎麼辦?這時候就應該低調行事,把你的翼垂下來,就像低飛的老鷹一樣。這個場景告訴你,在蒙難初期,應該「垂其翼」,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六二:

明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

身體的某一部分雖然受到了傷害,但可以得到援兵,有良師益友相助,無懼風雨,堅定信心,一定能夠衝得出去。走在一條光明正確的路上,風雨是必然的,但我們無懼風雨。這是第二個場景,堅定、從容、自信地前行,與第一個場景,很不一樣。

九三:

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這個場景是說你已經成就了相當的事業,乃至於擁有一些核心技術、核心專利,擁有一些關鍵的資源。這時,你遇到了大麻煩,但不要著急,「疾」是著急的意思,「貞」就是穩住陣腳。今天既然已經有了這樣的基礎,不要著急,穩住陣腳。

六四:

入於左腹,獲心意也。

麻煩和障礙很嚴重,但是沒有關係,沒有硬傷,並不大礙。忍辱、負重、前行,堅守一段,一定可以衝破這段黑障期,因為大家同心協力,其利斷金。

六五:

箕子之明夷,利貞。明不可息也。

商朝太師箕子,曾被商紂王囚禁,後在朝鮮立國。是古時候重要的一個人物。陽明先生特別引用過這段文字。在這個階段,你大願初成,即便有大麻煩,也不妨礙終見彩虹。心中的光明,以及事業所呈現的氣象,是不可能被熄滅的,你只需堅定前行。

上六:

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身居高位的時候,高處不勝寒,遇到這樣的災難,你就要特別特別慎重,可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上述六個爻辭,就是六種場景。六個場景中間,彼此又相互影響,因而又可以產生出新的六種場景,之後根據六十四卦前一卦、後一卦的關係,又可以迭代出新的卦象。因而,通達《易經》者,能夠明白人生、事業、家庭的來龍去脈,能夠解釋人事物背後的規律,換句話說,能夠明白天機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君子蒙塵、人才遭難之事。此時,是自認倒黴、自怨自艾、自甘暴棄?還是韜光養晦、堅貞不移、自強不息?當然是後者。

若是選擇了後者,又有哪些場景可以借鑑,哪些路徑可以選擇?「明夷卦」通過卦辭和六個爻辭,告誡蒙塵遭難的有志之士,要像周文王那樣隱忍克制,「內文明而外柔順」;要像商朝太師箕子那樣,「明不可息」,越挫越堅,「內難而能正其志」。正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天命如此,這是承擔大任者必經的磨難。所以,明夷卦也是個吉卦。

陽明先生精通《易經》,得此天機,自然放棄了隱居山林之念,告別道長,踏上了去往貴州龍場的旅程——「遂決策返」。此後,才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以及後來一系列軍事上、教育上的輝煌事功。由此可見,在關鍵時刻,智慧的指引,有多麼關鍵!

後來,陽明先生在《傳習錄》裡談到「聖人不貴前知。禍福之來,雖聖人有所不免,聖人只是知幾,遇變而通耳。」意思是,禍福降臨是上天的安排,有時聖人也沒法避免,聖人即使預先發現契機,也只是以不變應萬變,以良知應事應物而已。

災難不由我們來選擇,道路卻由我們來開闢!

「有一點兒困難算得了什麼?」

在《道德經》裡,有這樣一句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句話毛主席也在一篇著名文章裡引用過,那篇文章叫《別了,司徒雷登》。

1949年的時候,人民解放軍已經打到了南京,司徒雷登離開南京返回美國。毛主席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別了,司徒雷登》。其中有那麼一段,毛主席說「有一點兒困難算得了什麼,讓他們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內部的問題都解決了。」中國連死都不怕,還怕這一點兒困難嗎?

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一窮二白,又面臨著西方國家的全面封鎖,局面非常嚴峻。但是,毛主席說「讓他們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的問題都解決了。」事實確實如此,帝國主義試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裡,對中國實行了全面封鎖。然而,在被封鎖的歲月裡,例如,從1949年到1959年,第一個十年堪稱奇蹟。今天仍然佇立在北京的十大建築,像人民大會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還有北京展覽館等等,它們至今仍然像豐碑一樣巍峨、莊嚴地矗立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三十年,我們還建立了強大的工業體系,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的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國,從建國時只佔世界製造業的2%、3%,到2016年的26.7%,而2025年預計將佔40%-45%。

中國還是世界上唯一的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涵蓋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從一窮二白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短短70年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完成西方國家兩三百年的現代化進程。

這是一種什麼精神?

這種精神即是易經中的「乾卦」所折射的精神。六十四卦第一卦就是乾卦,卦辭就是元、亨、利、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內心具有一種不可動搖、不可阻擋的生命能量,體現為一種頑強不屈的心理意志。

《周易·序卦傳》中對乾的概念表述,就是「剛也、健也」,剛健的意思。剛,不可動搖,健,不可阻擋。

如果說,「乾卦」是頑強奮鬥的陽性精神,那麼「坤卦」是厚德載物的陰性精神。《易經》的兩個基本卦相,一天一地,一乾一坤。

所以,君子精神的完整表述,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重大進步往往都是重大災難之後出現的,願我們秉持「自強、厚德」的君子精神,一定能克服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

編者註:

《易經》是儒家五經之首,這五經是易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易經是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聖人接力完成的,它揭示了天地之間的奧秘,也叫天機。伏羲氏只排了八卦,周文王在監獄裡面把伏羲氏的八卦變成了六十四卦。到了孔子的時候,孔子又寫了大概十篇文章,簡稱《十翼》,對於整個《易經》進行解讀。所以,三位聖人共同創造的了《易經》,中間包含著深奧的哲理和智慧,幫助我們深入領會行為作用與反作用運行規律。

關於《易經》,如下三點,十分重要:

1. 易為聖人作:《易經》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聖人接力完成。陽明先生在玩易窩,每天就是通過六十四卦解讀過去,照見未來。

2. 易為君子謀:《易經》是為君子所作。如果自己心靈品質不夠,就得不到《易經》的心法,擺攤算卦,既害己也害人。

3. 善易者不卜:真正通達《易經》的人無需佔卜,《易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三百八十四個場景,足以解讀宇宙、人生、社會的基本道理。

相關焦點

  • 致良知四合院:陽明先生在此破山中賊,建和平縣 - 如今怎樣?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十家牌法,一直延續至今,直到改革開放前,我們還是幾家人家住在一起,從同一個大門進。鄉約裡的內容,我們還一直延續著這個傳統。陽明先生留下的這些文化,幾百年來一直在我們這裡運行著。」
  • 視點|推崇糟粕「女德」的「致良知四合院」,真有良知嗎?
    近日,「致良知四合院」陷入「精神傳銷」的「偽國學」爭議。據媒體報導,有受訓女員工曝出,該機構在學習會場公開宣揚「女性應該完全服從男性」等女德思想,侮辱了自己多年接受的教育。但也有企業負責人稱,該機構傳播的「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是正能量。」
  • 「致良知四合院」女人的哲學
    陽明先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要想創造自己的幸福,成為生命的主人,首先是要立志。「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有了高遠理想,接下來,便是要依循聖賢的指引,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常常有人說:方子老師,你已經功成名就,家庭也這麼幸福,為什麼要出來做這樣一份忙碌的事業?
  • 心學聖地——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中國陽明文化園
    1508年被貶謫為龍場驛丞的兵部主事王陽明抵達龍場,並在此潛心研究《易經》,反思程朱理學,大悟「格物致知」之旨,首倡「知行合一」學說。晚年又闡發了「致良知」的學術宗旨,創立了「心學」體系。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出身於浙江餘姚「書香門第,詩禮人家」,曾築室故鄉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
  • 致良知四合院:解決人生重大問題的學問|世界讀書日
    陪伴你成長的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俗話說「開卷有益」,然而並不是所有開卷都有益。根據2019年數據,中國每年出版圖書就超過45萬種,要在這些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選出適合自己的書本來閱讀,何其難哉。
  • 陽明文化滋潤寧波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05日 第 11 版) 詩祭,曲頌,敬獻花籃……莊嚴的儀典深深地表達了後人對王陽明先生的崇敬之情。金秋時節,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在王陽明的出生地——浙江寧波餘姚如期啟幕。每年在王陽明的誕辰紀念日期間舉辦的陽明文化周活動,已經成為寧波餘姚的一項文化盛事。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祭奠陽明先生
    喚醒良知 此心光明王陽明,原名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 青島大學商學院Q29 精進成長班 | 「陽明心學與商業本質」
    青島智誠靈動戰略品牌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傳媒大學戰略品牌研究所研究員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山東盛和塾發起人陽明心學之道青島智誠靈動戰略品牌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誠瑩老師滿懷熱情,生動地為我們講述了王陽明先生的生平經歷,特別是從「龍場悟道」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陽明心學的聖賢思想。
  • 陽明先生的live直播課堂
    直播一開始,鏡頭裡,陽明先生端坐。半晌,方緩緩道:「吾見近來學人驟增,致良知之願日強一日,喜慰不可言。」 先生口中說喜慰無比,臉上仍是雲淡風輕、波瀾不興。評論區一片沸騰,「第一次聽到偶像聲音,好激動」「先生帥呆了,獻上我的膝蓋」……鏡頭裡,陽明先生仍然神色自若。主持人放了第一個問題進來:「先生,我感覺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學習,知識卻沒有長進,怎麼辦呢?」
  • 致良知三部曲之「致真誠」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文東茅教授,在2015年3月15日第一次邂逅致良知四合院,邂逅陽明學。對於這個特殊的日子,他可謂「刻骨銘心」。文老師說,那一天是他的人生打假日——打掉從前被蒙蔽的「假我」,開始找尋真正的自我。 學習致良知,文老師最大的體會就是「至誠」——最最誠心,最最誠懇。
  • 如何理解陽明先生的「四句教」
    陽明先生的一生頗有神奇的色彩。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少年時有志於聖賢之學,中年時被貶謫至貴州龍場,於困苦中修養靜思悟得大道,繼而倡建書院、廬陵安民、南贛剿匪、滅寧王、平思田、襲八寨等立下不世之功。晚年提出良知之教,終成一代聖人!
  • 2020年全省旅發大會|贛州陽明書院 打造陽明文化「城市客廳」 推動...
    5月26日上午,伴著微微晨風,記者踏進陽明書院,沿著青石板路緩緩前行,走過掩映在綠植中的一座座石刻,平茶寮碑在盡頭處指引著「致良知」,一場盼望多時的陽明文化之旅即將開啟……陽明書院坐落於章貢區西津路8號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內,取址於明代「陽明書院」,佔地2300平米,是典型的三進式客家民居,內設知行堂、理心堂、仰德堂、良知堂
  • 王陽明的六堂人生課(六):品德修為「致良知」
    我們正在出品籌拍電視連續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就是小心謹慎,不亂拍陽明先生馬屁,如果把陽明先生當作一位可親可愛的師友,相信陽明先生會開心快樂起來,真誠傳習,娓娓道來! 聽聽王陽明穿越500年分享的六堂人生課吧!
  • 陽明故裡的文化盛會——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在餘姚舉辦
    10月31日上午,在王陽明故居廣場舉辦的禮賢儀典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學者、當地的鄉賢代表以及文化工作者通過敬獻花籃、行鞠躬禮、頌讀詩歌等一系列活動共同表達了對陽明先生的敬意。》為主題將陽明思想深入淺出地進行了講解,貴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張新民作了題為《良知實踐與良知善治》的演講。
  • 陽明故裡丨《寧波日報》整版解讀陽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原來對城市的...
    寧波工程學院王陽明雕像,李磊明 攝   陽明文化是在繼承和發展儒家文化基礎上,借鑑孟子的「良知」理論,並汲取陸象山「心學」觀點而開創出的新的「心學」,其思想集中表現為「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
  • 陽明先生全息影像:一次穿越500年的授課
    這就是陽明先生——藉助數位技術打造的全息影像。陽明先生全息影像由今年論壇開幕視頻《鯤鵬》製作團隊傾心打造,核心團隊由鯤鵬監製路盛章教授、總導演田苗子、特效總監張嘉亮和周通等組成,演員劉宏宇及前後幾十人參與製作,他們在不到兩個半月的時間內,克服了各種困難和挑戰,最後將陽明先生的全息影像呈現了出來。
  • 今天是陽明醫院建院七十周年,電視傳記片《陽明醫院》正式開播、上線了!
    宋漢章認為醫者最能體現為社會服務的美德,他奔波於上海灘,心繫著家鄉人們,他捐出來的是錢,但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一位企業家對社會的責任和良知、對故鄉的一片深情。陽明醫院成立後,建院一年多即在浙東名聲鵲起,姚江流域最早成名、最富有文化脈絡和底蘊的「浙東第一醫院」的美譽不脛而走。
  • 2018第六屆國際陽明文化節在修文啟幕 探討「心學」時代價值
    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華龍網10月25日16時15分訊(特派貴陽記者 佘振芳)今(25)日上午,主題為「良知之光·共建共享」的2018中國·貴陽(修文)第六屆國際陽明文化節在修文縣中國陽明文化園隆重開幕,來自中國、美國、韓國、俄羅斯等國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出席,共同探討「陽明心學」,挖掘陽明思想的時代價值。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
  • 致良知四合院:幸福路上,十個深坑。看清越過,一路順平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俗話有: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人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哲人言:存在即合理。在四合院「未來之星」青少年學習會專場,許多孩子都在傾訴中說恨爸爸恨媽媽,等長大了一定要報仇。如今,昭源變了,開始懂得感恩。一次直播中,昭源對坐在一旁的爸爸袒露心聲,過去爸爸一人經歷了許多風雨,如今自己終於懂得爸爸的艱難,往後要與爸爸一起撐起這個家。聽完這席話,昭源爸爸心裡感慨萬千,臉上表情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