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視頻俄國人與準格爾厄魯特蒙古人一場戰役,這支3000多人的沙俄侵略軍在額爾齊斯河中遊左岸的亞梅什湖遭1萬多準噶爾騎兵包圍,幾乎全軍覆沒,倒黴的雷納特再次當了俘虜。準噶爾汗策妄阿拉布坦(一代梟雄噶爾丹的侄子)同樣慧眼識珠,把他當做「外籍專家」好吃好喝好招待供養起來。
從明朝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開始,哥薩克軍在準噶爾汗國的傳統遊牧地上先後建立託木斯克,庫茨涅茨克、葉尼塞斯克,克拉斯諾雅爾斯克等軍事堡壘,並以武力為後盾,脅迫準噶爾汗國首領歸服俄國。與此同時,準噶爾厄魯特蒙古部為維護民族獨立開始了反對俄國兼併其牧地的鬥爭。這一鬥爭的前一階段是在巴圖爾琿臺吉和僧格的領導下進行的,後一階段則是以策妄阿拉布坦和噶爾丹策零為領導者。
巴圖爾琿臺吉任準噶爾部首領時,葉尼塞河上遊的吉爾吉斯人是準噶爾厄魯特蒙古人的屬民,他們向巴圖爾琿臺吉交納貢賦。鄂畢河中遊也是準噶爾部屬民的牧地,在這裡,準噶爾部首領曾與俄國人談判,確定雙方以鄂木河與鄂畢河上的黑角沿線為界,以北屬俄國,以南屬準噶爾部[事見俄國對外政策檔案館資料]。在額爾齊斯河東岸庫隆達草原西部的雅梅什湖[此湖有鹽礦,則必為鹹水湖,查今日地圖,庫倫達平原上只有一個鹽湖——斯拉夫哥羅德附近的庫倫達湖,餘以為該地的鹽礦對僻處內地的準噶爾汗國實具有戰略意義,成為準噶爾的禁臠]常駐有準噶爾部的邊防軍隊。專事保護該湖的鹽礦資源。俄國對衛拉特蒙古的實際盟主,擁有強大實力的巴圖爾琿臺吉十分重視,多次派遣使團出使準噶爾部,拉攏巴圖爾琿臺吉。巴圖爾琿臺吉則不斷地向俄國使臣表明自己維護民族獨立的態度,並指責哥薩克的軍事侵略活動。
崇德五年(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他向俄使明索伊·列密佐夫指出「吉爾吉斯人是他巴圖琿臺吉的屬民。」他指責說:「你,明索伊攜帶皇上的賞物、禮品來我這裡;而另一方面,俄國人卻在攻打我的屬民」。他要求俄國託博爾斯克將軍停止向吉爾吉斯人收取實物稅,不再襲擊和捉走吉爾吉斯人。巴圖爾琿臺吉還組織了武裝抗俄鬥爭。崇禎七年(1634年),俄國軍隊進入雅梅什湖開採鹽礦,準噶爾軍兩千餘名前往阻擊,並進而攻擊了塔拉和秋明的俄軍。順治六年(1649年),巴圖爾琿臺吉又組織準噶爾軍襲擊了託木斯克的俄軍。這些鬥爭有效地阻止了俄軍的入侵。在巴圖爾琿臺吉死去,僧格繼位後,俄國又多次派遣使團前往準噶爾汗國,拉攏僧格和其叔楚琥爾烏把什。
在接見俄使時,僧格和楚驍爾烏把什維護本民族尊嚴,堅持不按俄使提出的「禮儀程序」,站起來接受沙皇的書信和禮物。康熙五年(1666年),俄使庫爾文斯基來到楚琥爾烏把什的大帳,極不禮貌地說;「喂,臺吉,站起來,恭敬地接受大君主的禮品和書信!」楚渡爾烏把什憤怒地回答;「難道我是大君主(指沙皇)的藩屬,要這樣恭順地和有損於臺吉尊嚴地接受他的禮物和書信!你們都給我離開烏魯斯滾回託木斯克去,大君主的禮物、信件也統統帶回去!……我也不準你們去僧格的烏魯斯」。
僧格和楚琥爾烏把什堅持要俄國交還搶掠的準噶爾部屬民。因俄國地方當局扣留了派去交涉的準噶爾汗國使臣,1667年夏,僧格率領準噶爾軍四千餘名,包圍了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要求交還他的吉爾吉斯屬民和人質。僧格還進軍託木斯克,向當地的吉爾吉斯人徵收了實物稅。以後,僧格向俄國使臣伯林談到,自己曾六次派使臣向沙皇交涉屬民問題,「如果皇上陛下還不交出他們,我就要攻打託木斯克和庫茲涅茨克城,那就不能怪我了」。巴圖爾琿臺吉和僧格領導的反俄鬥爭是蒙古民族抗擊俄國入侵鬥爭的序幕。
策妄阿拉布坦和噶爾丹策零任準噶爾部首領時期,俄國在西西伯利亞的勢力已更為強大。在準噶爾汗國牧地以北的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託木斯克、鄂木斯克一線,俄國的軍事力量不斷增強,當地遊牧的準噶爾部屬民吉爾吉斯人迫於俄國勢力的威脅,已逐步西遷到巴爾喀什湖南部的伊塞克湖畔遊牧,這部分吉爾吉斯人在清代史籍中又被稱為布魯特人。策妄阿拉布坦對哥薩克軍不斷蠶食自己的牧地極為惱火。1714年他在給俄國西伯利亞總督加加林的信中,要求把建在他的牧地上的託木斯克、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庫茨涅茨克等城堡拆除,「否則,他將用武力攻佔這些城市」。同年,沙皇籤署命令,任命布赫戈利茨中校率遠徵軍取道額爾齊斯河谷赴天山南路葉爾羌尋找金礦。
布赫戈利茨率俄軍潛入額爾齊斯河流,深入到準噶爾所屬的雅梅什湖地區,在當地構築軍事要塞,對準噶爾部形成嚴重威脅。策妄阿拉布坦採取強硬對策,派大策凌敦多布率軍前往徵討。1716年大策凌敦多布率領一萬大軍,在雅梅什湖畔包圍了俄軍,切斷其供給線,並發起攻擊。這次徵討,俘虜俄軍數百人,死傷近三千人,布赫戈利茨被迫炸毀要塞,乘船順流北逃。但以後,俄國趁策妄阿拉布坦和哈薩克開戰,軍隊西調的機會,再次派軍隊進入雅梅什湖地區建立軍事要塞,並溯額爾齊斯河而上,聯結起來為額爾齊斯堡壘線,對準噶爾部構成軍事威脅。噶爾丹策零繼位後,多次派使臣向俄國交涉,要求拆除這些要塞。
1742年他派使臣喇嘛達什前往彼得堡,直接與沙皇安娜·伊凡諾芙娜交涉。在致沙皇的信中,他詳盡闡述了準噶爾汗國方面的看法。他指出,過去為了避免發生邊界爭端,「兩國君主同意標定國界,於是在黑鄂木河河口造有禁林,立標定界,並約定,從那時起雙方任何人不得進入他方捕捉野獸,建造要塞和其他住房……。從此兩國屬民不再往返越界,……可是後來另一個沙皇(指彼得一世,——茲拉特金)執政時,你方卻在黑鄂木河口建造了要塞(指亞梅舍沃)。為拿下要塞我們曾出兵,……現在你們的人又在我們的地方築堡,挖金、取銅,……為此請下令撤出你們的上述人員,否則我決不能容忍他們在我的土地上生活」。噶爾丹策零汗的這些看法和要求反映了準噶汗國在其北部疆域上的觀點和立場。但是,噶爾丹策零汗收復雅梅什湖地區,恢復原有疆域的計劃尚未實現,他的靈魂像閃電一樣飛翔長生天。從此他的不爭氣的子孫,為了汗位爭奪,把昔日強盛的準噶爾汗國斷送在自己手裡。